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759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docx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

八、对策、措施型综合题

1.(2014·河南师大附中质检)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多选)(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4)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5)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ABCD (3)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4)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5)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解析 第

(1)题,该区深居内陆,且受山地阻挡,所以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水资源缺乏,河流上游用水过多,会使下游缺水,引起荒漠化。

(2)题,绿洲退化主要是缺水造成的,人口增长迅速,需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使土壤缺水;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灌溉用水增多;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使土地退化;而水资源污染严重,并不会使水减少。

故选ABCD。

第(3)题,联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缓解过度农垦问题;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缓解过度樵采问题;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减缓风力的作用;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们的过度行为。

第(4)题,结合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措施,从农作区分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从牧区分析,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从干旱区分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5)题,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周围环境压力过大,导致人们的过度行为及不合理行为,主要表现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2014·广州模拟)俄罗斯东部地区幅员辽阔,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

2010年俄罗斯政府制定了把俄东部地区变成“新加拿大”的宏伟战略——未来的俄东部地区不应该只是一个支撑全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料供应基地”,而是一个生活舒适,各产业均衡发展的地区。

分析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东部地区示意图。

俄罗斯东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俄罗斯东部地区位于________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俄罗斯东部地区夏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北极圈到蒙古的自然带依次呈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反映了________地带性规律。

(3)该地区的河流有凌汛现象,试分析其成因。

(4)分析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5)简述俄罗斯东部地区新一轮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答案 

(1)亚 地广人稀(自南向北递减或者从较低纬向高纬递减) 

(2)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 纬度 (3)河流自南向北流(从较低纬向较高纬流);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从较低纬向较高纬降低),秋季北方河段先结冰,春季南方河段先融冰,引起冰坝阻塞河流流水,出现凌汛现象。

(答案合理即可)

(4)气候寒冷(气温低)、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交通落后,资源运输困难(答案合理即可)。

(5)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力度,避免掠夺式资源开采模式;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注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有组织迁移人口,推进工矿城市化发展;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第

(1)题,俄罗斯东部地区位于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以东,属于亚洲,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俄罗斯东部地区具典型的地广人稀的特点,南部人口较多,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人口密度递减。

(2)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北白昼越长,黑夜越短,所以俄罗斯东部地区夏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昼越长,从北极圈到蒙古的自然带依次呈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是因为纬度差异造成的获得太阳辐射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而出现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第(3)题,河流发生凌汛现象是因为出现河流下游先结冰,上游后结冰或者上游先融冰,下游后融冰,冰坝阻挡水流,水位抬高现象。

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气温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递减,秋季北方河段先结冰,春季南方河段先融冰,引起冰坝阻塞河流流水现象,所以该地区的河流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第(4)题,俄罗斯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交通建设滞后,运输设施落后,资源运输困难,严重制约着资源的开发。

第(5)题,俄罗斯东部地区新一轮资源开发中应注意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在新一轮资源开发中应注意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力度,避免掠夺式资源开采模式,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延长产业链,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注意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有组织迁移人口,推进工矿城市化发展,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人居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2014·南京市、盐城市模拟)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与江苏省自1979年缔结友好关系,长期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合作。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 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材料三 江苏和维多利亚州相关统计资料(下表)

江苏省

维多利亚州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26

23.76

人口数量(万)

7939

580

近几年人口年增长率

0.25%

1.53%

年降水量(mm)

1000

660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6∶49∶45

3∶29∶68

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约0.6

约0.24

(1)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与维多利亚州相比,简要分析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条件。

(3)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与维多利亚州相比,江苏省单位产值能耗较高,请你为江苏省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 

(1)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 人口迁入(接纳移民) 

(2)优势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

土地资源较贫乏;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3)灌溉(或供水) 水能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影响人口密度的基础是地区自然条件。

澳大利亚气候干旱,高原山地多,而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气候、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

另外,维多利亚州有河流灌溉,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都是其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维多利亚州是其较发达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所以,其人口迅速增长应该来源于人口迁入。

(2)题,江苏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比维多利亚州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东南沿海人口密集,江苏劳动力比维多利亚州丰富,是江苏发展的有利条件。

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小,矿产资源丰富。

相对来说,江苏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贫乏,矿产能源不足是其发展的限制因素。

第(3)题,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流经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并且是主要农业区。

所以墨累河开发方向是灌溉和水能。

第(4)题,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应该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浪费等方面着手。

4.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安全综合和漏洞分析结果显示,马里实际上有1/5的家庭粮食相对不足,约10%的家庭粮食严重短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马里及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C、D两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单位:

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地

0.0

0.1

0.4

4.3

23.5

56.1

127.0

155.8

80.1

18.5

0.3

0.7

D地

0.1

0.1

0.0

0.3

11.9

82.2

169.3

198.3

131.4

36.5

1.7

1.1

(1)指出A、B两处河流径流量的差异,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判断马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马里粮食危机十分严重,请你为该国解决此问题出谋划策。

答案 

(1)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

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

(答任意3点即可)

(2)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的影响逐渐增强。

(3)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发展经济,进口部分粮食;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

(任答4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A河段位于B河段的上游,由于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支流汇入少,所以河流的补给少;而气候干燥,气温高,蒸发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因此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

(2)题,因D地位于C地的西南侧,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国的降水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因该地的降水一方面是因受海洋的影响,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空气越来越来干燥,所以降水少,另一方面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南风的影响,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所以降水少。

第(3)题,解决粮食问题,首先要增产粮食,一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二是要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三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其次要进口粮食,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第三要减少粮食消费,控制人口的增长。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9月29日10时正式挂牌开张。

保税区由①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②外高桥保税区、③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④洋山保税港区四个区块组成。

下图为上海保税区分布及其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上海“十二五”新能源规划指标(2015年目标):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4000万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2%左右。

材料三 钱塘江注入杭州湾,杭州湾有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这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涌入狭浅河道时,就会出现汹涌澎湃的大潮。

(1)崇明岛的成因是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未来崇明岛有可能与________(南/北)岸相连。

(2)上海每年的能源需求量大,沿海一带可大力开发的非化石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杭州湾与长江口相比,航运价值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选择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利条件。

(5)环杭州湾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好,是浙江省粮、菜、果、桑、渔、畜禽及林特产品的重要生产区域,简述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 

(1)流水堆积 北 

(2)风能 潮汐能 (3)湾口呈喇叭状;海潮大 (4)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地形平坦开阔;③海陆空交通便利;④资金雄厚;⑤人力资源丰富;⑥经济(商贸)发达。

(任答4点即可) (5)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②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④培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⑤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市场化进程;⑥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⑦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南岸为侵蚀岸,北岸为沉积岸,因而可能和北岸相连。

(2)题,上海位于沿海地区,可以开发潮汐能和风能。

第(3)题,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杭州湾呈喇叭口状,越往里航道越狭窄,不利于大型船只的航行,且杭州湾多大潮,对航运不利。

第(4)题,上海经济贸易发达,资金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第(5)题,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

6.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题。

材料一 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 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他各类用地的比重 (单位:

%)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

用地

交通

用地

水域

未利用

土地

渭南

63.57

6.82

3.21

12.53

2.75

4.27

6.65

西安

42.29

4.68

0.05

41.07

5.01

3.93

2.97

咸阳

69.09

8.33

1.91

11.61

1.45

0.82

3.54

宝鸡

44.31

26.60

6.04

12.55

2.05

3.48

4.89

注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三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

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____________(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能源采掘业为主。

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

答案 

(1)黄土高原 地形 

(2)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任意2点即可) (3)与渭河相比:

泾河基底为石质,沙源物质少;泾河冬季结冰期长,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

(或与径河相比:

渭河中下游为冲积地貌,沙源丰富;渭河冬季流量较大,搬运、侵蚀能力强。

)(任意2点即可) (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原有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任意4点即可) (5)合理规划新区产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加强文化遗址保护;防治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植被、湿地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任意4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是因为汉江谷地地势低,所以气温较高,影响因素是地形。

(2)题,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田;调整农业结构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第(3)题,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主要是因为与渭河相比:

泾河基底为石质,沙源物质少;泾河冬季结冰期长,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

(或与径河相比:

渭河中下游为冲积地貌,沙源丰富;渭河冬季流量较大,搬运、侵蚀能力强。

)第(4)题,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必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如: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原有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

第(5)题,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要合理规划新区产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加强文化遗址保护;防治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植被、湿地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