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795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合集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文

 

言文阅读

 

(一)(2019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

 

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

 

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

 

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

 

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

 

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

 

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

 

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

 

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

 

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

 

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

 

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

 

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1

 

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

 

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

 

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

 

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

 

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

 

2

 

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

 

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

 

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

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

 

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二)(2019全国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

 

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

 

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

 

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

“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

 

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

 

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

“善。

”“治世不一

 

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

 

3

 

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

 

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

 

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

 

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

 

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

“寡人恨

 

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

 

西戎。

 

4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

 

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

 

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

 

较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

 

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

 

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

 

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

 

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三)(2019全国Ⅲ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

 

5

 

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

 

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

 

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

 

闻而哭之,曰:

“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

 

中流,顾而谓吴起曰: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昔

 

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

 

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

 

“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

 

时,属之于子乎?

属之于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

 

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

 

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

 

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

 

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鲁

10

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

 

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6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

 

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

 

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

 

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

 

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

 

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

 

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

 

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

 

政大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

 

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

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

 

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

 

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

 

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

 

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7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

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

 

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

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

 

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

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

 

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

 

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四)(2019天津卷)(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2题

 

衡州新学记[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致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

故士不于学,则为

 

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

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

些人伦所以明,教化所

 

以成。

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

 

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

 

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一视薄书期会①之事,则曰:

“我方为政,学

 

于何有?

”嗟夫!

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

 

8

 

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

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

 

自前教授②施君鼎。

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

其迁也,新室

 

屋未具。

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

 

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

暇,然知夫学所

 

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

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

 

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

 

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

 

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

 

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

 

泽民之业。

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

 

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

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

②教授:

学官名。

③乾道:

宋孝

 

宗年号。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元本本元:

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望:

察看

 

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

符合

 

D.兵其细也细:

小事

 

9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

 

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

 

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

 

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

 

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②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③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10

 

④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

 

⑥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

 

A.①②⑥B.①④⑥

 

c.②③⑤D.③④⑤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

 

官后废忘所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2分)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3分)(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3分)

 

(五)(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宗子相①集》序

 

(明)王世负

 

11

 

呜呼!

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

 

曰:

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

 

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

 

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

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一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

 

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

 

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

 

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

 

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

 

即何论世贞哉?

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

 

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

 

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

 

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其在,即

 

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

 

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

 

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

 

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

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

 

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

 

铎,谓:

“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

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

 

12

 

行去矣!

”于鳞大赏之,为诗曰:

“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其曾偶持

 

论若此。

 

(选自《弃州山人四部稿》,有期节)

 

【注】①宗子相:

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

 

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

②矩钱:

犹规则、法度。

③碱:

似玉的

 

石头。

④考功郎:

吏部官员。

⑤参:

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

⑥岛寇事:

指倭

 

寇侵扰福建沿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叩之泠然中五声中:

符合。

 

B.余则无以难子相也难:

诘问。

 

C.字不得累句累:

积累。

 

D.以不能附会附会:

依附(权贵)。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夫以于鳞之材夫人之相与

 

C.以与物境会不赂者以路者丧

 

D.规摹为一方冠君为我呼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

 

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

 

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13

 

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

他曾担

 

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闺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

对宗臣与人论

 

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

 

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则岂尽人力哉?

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4分)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题。

(6分)

 

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

 

曰:

“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2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

 

(2分)

 

2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

 

孟子说法,却又会“忧”。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4分)

 

(六)(2019江苏卷)文言文阅读(20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

 

眉目朗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