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24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docx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十一

本期主题

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

刊首语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显示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新型显示器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被重点提出,进一步凸显国家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的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型显示器件(包括LCD、OLED、触摸屏、电子纸、激光显示、3D显示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模较小到规模持续壮大的产业发展历程。

截止“十一五”末,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在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以及有机发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领域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领域,液晶显示器件已经成为目前显示市场的主流器件,我国已经具备从液晶面板生产到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整机生产的综合能力。

“十二五”即将来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大发展的五年,“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将陆续投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OLED、触摸屏、电子纸、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将迎来产业化的高峰;我国在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中的地位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随着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地方政府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同时,新型显示器件市场的广阔前景,也将为国内显示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机会。

面对如此难得的历史机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面对着一个如何去把握的问题?

政府选择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中的哪些细分产业?

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去合理、高效布局这些产业?

企业如何制定未来的产品策略?

如何抢占市场先机,提高市场竞争力?

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去做选择的,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真正把握住摆在面前的机遇。

本研究报告将从新型显示器件的产业和市场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发展挑战、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为政府的决策、企业的市场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录

本期主题1

新型显示器件市场机会研究1

第一章新型显示器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3

1.1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显示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3

1.2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4

第二章新型显示器件市场解析4

2.1新型显示器件之液晶显示器件(LCD)4

2.2新型显示器件之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9

2.2.1关键原材料技术9

2.2.2制备工艺技术10

2.2.3器件应用技术11

2.3新型显示器件之触摸屏11

2.4新型显示器件之电子纸显示屏14

2.5新型显示器件之3D显示15

第三章企业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面临的挑战16

3.1在技术上,受到国外对技术输出的封锁16

3.2在资金上,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17

3.3在人力上,面对高端人才缺乏的局面17

第四章企业新型显示器件业务发展策略建议17

4.1典型企业新型显示器件业务战略概览17

4.1.1京东方17

4.1.2上广电NEC19

4.1.3龙腾光电20

4.1.4中国电子20

4.2确定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21

4.2.1选择切入的产业链环节应具有较强业务吸引力21

4.2.2企业自身应在选择切入的领域拥有一定基础与竞争实力22

4.2.3切入业务的未来发展应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与目标22

4.3保障规划落实23

4.3.1市场拓展措施23

4.3.2资本运作措施23

4.3.3人才引进与培养措施24

第一章新型显示器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显示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新型显示器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被重点提出,进一步凸显可见国家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的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型显示器件(包括LCD、OLED、触摸屏、电子纸、3D显示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模较小到规模持续壮大的产业发展历程。

截止”十一五”末,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在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以及有机发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领域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领域,液晶显示器件已经成为目前显示市场的主流器件,我国已经具备从液晶面板生产到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整机生产的综合能力。

但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液晶面板生产线仍然主要集中在低生产线水平上,截止”十一五”末我国量产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只有六代线;等离子显示产业的企业主体数量较少,目前只有长虹一家企业;有机发光显示产业化只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产业规模还很小;另外,在产业链的建设上,还存在本地配套能力不足、缺乏上游原材料或者部件的核心生产技术。

而在3D显示、触摸屏、电子纸等方面,我国企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随着显示器件在生产生活当中的应用不断广泛,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也越来越重要,把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显示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经历过显示产业的辉煌,在当初CRT主导显示器件市场的年代,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CRT生产基地,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彩电生产企业,奠定了中国显示器件产业的基础。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LCD、OLED、3D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率先在国外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全球迎来了新一轮的显示器件产业革命。

特别是对于更加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如OLED、电子纸、3D显示等,市场空间广阔,我国起步并不算晚,与国外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差别并不是很大,现阶段提出的“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等领域加大发展力度”,有利于我国在未来新一轮的显示器件产业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以免重蹈LCD产业发展的路径。

1.2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广泛、门类众多,加强核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能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础,又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这些产业投资强度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高,引领着信息技术的变革,直接决定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是决定整个产业走向的关键。

当前国内外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酝酿新的突破,集中优势力量,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机遇,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合作,统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型显示器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在未来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新型显示器件市场解析

2.1新型显示器件之液晶显示器件(LCD)

从2005-2009年全球彩电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液晶电视正逐渐取代CRT、并力压PDP、DLP等其他显示技术,成为电视市场中的绝对主流技术。

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的市场销售量首次超过CRT,达到1亿多台。

 

图12006年-2009年全球电视市场规模(按产品种类)

单位:

百万台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2010,02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屏被广泛应用在手机、数码产品、笔记本、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电子产品上。

首先,液晶电视的普及将成为LCD面板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最大动力。

随着平板显示的日益普及,液晶电视将成为大众和主流产品,根据目前的普及率可知液晶电视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液晶电视市场刚刚启动,将成为新的增长热点。

液晶电视的普及必将带动对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大量需求。

其次,新兴产品应用将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新增热点。

在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数码相框、车载GPS、PND等产品成为中小尺寸面板新的应用领域,随着这些新兴应用市场的启动,将带动对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规模需求,从而成为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的新增需求热点。

根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LCD面板市场仍会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从销售量来看,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0%,预计2013年全球液晶面板销售量可达54.8亿片;从销售金额来看,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21.7%,2013年全球LCD面板市场规模可达2496.2亿美元。

 

图22010-2013年全球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量)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图32010-2013年全球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金额)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对于大尺寸面板而言,受面板大尺寸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液晶电视的大范围普及,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市场需求来看,预计至2013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需求量将达到12.4亿片,销售金额将达到1982亿美元。

 

图42010-2013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量)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图52010-2013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额)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对于中小尺寸LCD面板而言,随着其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越来普及,再加上一些新兴应用市场的带动,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也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预计至2013年全球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场需求量可达到42.5亿片,销售金额可达514.2亿美元。

 

图62010-2013年全球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量)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图72010-2013年全球中小尺寸LCD面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按销售额)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9,05

2.2新型显示器件之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

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开始研发或者初步实现产业化的一些显示技术或者显示器件,如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电子纸等,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产业化的高峰。

特别是对于OLED来说,”十一五”期间已经开始了PM-OLED产业化,”十二五”期间产业的发展重点将是AM-OLED,产品也将向大尺寸化、高清化、色彩化方面发展,应用的领域将更加广泛,投资的厂商将不断增多。

OLED具有全固态、超薄、无视角限制、快速响应、宽温工作、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FPD技术之一。

目前OLED正处于产业化初期,产业规模不大,2008年全球OLED产值为6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全球OLED产值将达到88亿美元以上。

表1中国OLED面板生产线投资情况

投资时间

基本情况

企业

信利

2005.06

一条生产线实现量产,主要集中在小尺寸的被动式OLED器件

维信诺

2008.10

已经实现量产,主要集中在小尺寸的被动式OLED器件

广东中显

2008.12

首期投资5亿港元建设多条TFTAMOLED显示屏生产线,计划年产5000万块2寸全彩OLED显示屏。

成都虹视

2009.11

生产方向将主要瞄准成熟工艺的PM-OLED生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

宏威数码

2009.6

从事OLED生产设备的开发,已经能够实现量产设备的国产化

彩虹集团

2009.5

OLED生产线分别在陕西咸阳和广东佛山市顺德奠基,成为国内首条AM-OLED(主动矩阵OLED)生产线。

资料来源:

赛迪顾问 2009,12

目前应用于中小尺寸的无源OLED(PMOLED)和有源OLED(AMOLED)技术已经成熟,并已经开始产业化。

而应用于大尺寸的AMOLED显示技术还不成熟,成为”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突破,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2.2.1关键原材料技术

OLED关键原材料主要有:

有机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和其它有机材料)、导电基板、封装材料、驱动IC、其它功能材料和干燥片等。

有机材料是OLED器件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和韩国手中。

有机发光材料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红、绿、蓝三色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均基本满足实用化需求。

但色纯度、发光效率、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依然是今后研发的重点,特别是色纯度好、发光效率高的深蓝色材料仍然是OLED的主要的技术瓶颈之一。

导电基板主要采用玻璃基板、塑料基板和不锈钢基板。

目前主要使用导电玻璃基板。

导电玻璃基板是LCD、PDP、OLED等平板显示器的最基础材料。

目前导电基板玻璃只有美国康宁公司和日本的旭硝子等少数几个公司能够生产。

封装材料主要为玻璃盖或金属盖通过固化胶封装及薄膜封装。

其中前者技术较成熟,且在产业界获得广泛应用,而后者还处于研发阶段。

薄膜封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采用薄膜封装可以减少屏体厚度,促进屏体散热,并可以实现透明及柔软显示屏体的封装。

目前只有美国Vitex的薄膜封装技术相对较成熟。

干燥片需要同时具有吸湿速度快,吸湿量大的性能,通常采用几微米到数十微米的CaO或SrO作为干燥材料。

此外,为加快工艺节拍和增强屏体的美观,透明干燥剂和液体干燥剂正处于开发阶段,这类材料包括直径更小的CaO或具有分子筛结构的材料等。

目前,OLED用干燥材料主要来源于日本和欧洲的供应商,国内尚无从事该类材料开发的厂商。

2.2.2制备工艺技术

PMOLED制备工艺已经成熟,并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中小尺寸的AMOLED制备工艺也已取得重要突破,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

大尺寸AMOLED的制备工艺还不成熟。

大尺寸AMOLED制备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OLED制备工艺的开发和TFT基板制备工艺的开发。

其中TFT基板制备技术是AMOLED器件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非晶硅TFT技术(a-SiTFT)、低温多晶硅TFT技术(LTPSTFT)、微晶硅TFT技术、有机薄膜晶体管技术(OTFT)、氧化物TFT技术等。

LTPSTFT拥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是目前量产的AMOLED显示器的主要技术,但制备工艺仍有缺陷,成品率较低,而且目前最大的LTPS基板只能做到第4代,限制了更大尺寸显示器的制作。

a-SiTFT可以延续液晶的技术,工艺简单、成熟,成本低廉,基板尺寸可以做到5代线以上,但存在迁移率低、稳定性差等缺点,研发进展缓慢。

OTFT技术适合软屏制备,相比硅晶体管,OTFT的工艺也要简单得多,但是OTFT技术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氧化物TFT工艺简单,一致性和迁移率介于LTPS和a-Si之间,是一种很有希望的TFT技术。

2.2.3器件应用技术

由于OLED具有自发光和薄膜结构的优点,除了AMOLED和PMOLED器件应用技术的开发之外,业界在柔软显示以及照明领域也展开了技术研究。

目前,全球多家研发机构和企业都开展了对OLED柔软显示器的研发,包括美国UDC公司、杜邦公司、日本东北先锋、SONY、韩国三星、北京维信诺等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推出了柔软OLED样品。

2009年,UDC和LGD合作开发了柔性OLED,用于军事领域的手臂显示器。

然而,困扰OLED柔软显示的主要问题是器件的寿命很短、制作过程中基板的形变无法控制,因此解决基板的气密性和封装技术及显示器的制备工艺是OLED柔软显示器的主要课题。

由于具有可做面光源、节能、低热量、重量轻和薄型化可柔性照明的特点,使照明成为OLED的另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照明技术。

目前在实验室开发的OLED光源的最高发光效率已经达到102lm/W,最长寿命超过1万小时。

一般认为发光效率达到18lm/W时即可满足照明应用,达到50lm/W即可进入照明市场。

目前国外三大照明公司OSRAM、Philips、GE都有OLED照明量产计划,Lumiotec是日本一家专门为OLED照明应用成立的新公司。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OLED照明产品的发光效率约为20lm/W,寿命为6000小时,但成品率和照明亮度还不理想。

可见OLED要进入照明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光源产品的发光效率、寿命及低成本技术的研究开发。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