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289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生物辽宁省沈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15届)生物试题

说明:

1.测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2.肺炎双球菌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A、B、C都有可能

3.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4.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染色体

DNA

RNA

基因

B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碱基

C

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基因

D

核酸

染色体

DNA

基因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6.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7.下列关于遗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其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细菌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高秆和矮秆的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8.一种细菌m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是多少(  )

A.约360个氨基酸B.约1080个氨基酸

C.整120个氨基酸D.少于120个氨基酸

9.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女子婚配,生育一个正常儿子,据此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A.此遗传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B.此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此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该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10.某生物的卵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其中来自这个生物父方的染色体(  )

A.有2条   B.有3条C.有4条D.无法确定

11.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

12.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mRNA与tRNA的结合,以上事实不能说明(  )

A.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B.有的抗生素能阻止翻译过程

C.有的抗生素能阻止转录过程

D.有的抗生素可能抑制rRNA的合成

13.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14.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生物重要的变异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才能重组

B.只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C.能体现遗传的稳定性

D.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15.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  )

A.DNA→DNA→RNA→蛋白质B.RNA→RNA→蛋白质

C.DNA→RNA→蛋白质D.蛋白质→RNA

16.某同学制作一个DNA分子片段模型,现准备了9个碱基C塑料片,12个碱基G塑料片,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各40个,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A和T塑料片各多少个(  )

A.1B.8C.11D.13

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间接地说明了DNA(  )

①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②能进行自我复制,保持亲代和子代的连续性 ③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④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当牛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   B.DNA解旋C.蛋白质合成D.基因突变

19.小香猪的体色由黑色变为白色是细胞核中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也会发生改变的是(  )

A.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D.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

2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成立的原因之一是所选物种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2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并体现膜的结构特点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人的精子、卵细胞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中只有46个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2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24.某基因的一个片段

中的α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A.100%B.50%C.25%D.12.5%

25.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26.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C.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7.右图是大肠杆菌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B.该过程所需要的DNA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若①某位点上的碱基为A,则④相应位点上的碱基为A

D.DNA分子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28.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

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上清液中放射性强。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培养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29.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甲细胞基因组成出现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B.乙细胞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C.判断丙细胞所在的动物体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D.丁细胞的名称为第一极体

30.已知某DNA分子片段,一条链为15N标记,另一条链为14N标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此DNA片段在14N培养基中复制1次,经离心后检测密度带分布可否定全保留复制

B.将此DNA片段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有15N的DNA占3/4

C.若此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一定会改变

D.若此DNA分子中C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p,则T的个数为m(1-2p)/2p

31.如图所示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Ⅰ、Ⅱ、Ⅲ是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三种重要结构或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B.Ⅰ、Ⅲ中含有RNA,Ⅱ中只含蛋白质

C.经过图示过程形成的蛋白质往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具有特定的功能

D.密码子表中GAA所编码的氨基酸就是Ⅰ中所携带的氨基酸

32.白化病和黑尿症都是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尿黑酸,遇空气氧化变黑。

下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B.这两种病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C.图中的生化过程体现了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D.图中的生化过程也体现了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

33.有关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34.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处于a~e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

B.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d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DNA

D.b点时刻,细胞中RNA含量达到最大值

35.若细胞质中tRNA1(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UAC)可携带氨基酸c(括号中的字母表示tRNA顶端环状结构外露的三个碱基),现在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A—C—G—T—A—C—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  )

A.a—b—cB.c—b—aC.b—a—cD.b—c—a

36.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用3H、15N、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对产生的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不能得到的结果是(  )

A.可在外壳中检测到15N、3H

B.可在外壳中检测到32P和35S

C.可在DNA分子中检测到3H、15N、32P

D.在DNA分子中检测不到35S

37.如右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是否与本家族存在亲子关系,对相关DNA进行鉴定。

下列方案最可行的是(注:

表示已故)

A.比较8与2的Y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1的Y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4的X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38.某生物体体细胞有10对同源染色体,其成熟生殖细胞中的DNA总量约为7×109个脱氧核苷酸对,假定每个基因平均含有1.4×104个脱氧核苷酸,则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个数()

A.小于5×105个B.等于5×105个C.小于1×106个D.等于1×106个

39.右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

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40.将二倍体水稻的纯种高杆(D)抗病(R)植株和纯种矮杆感病植株进行传统的杂交育种,得到F1后再连续自交2代,此过程中若每代均不进行淘汰处理和进行淘汰处理,则后代中符合育种要求(矮杆抗病)植株比例分别为()

A.3/321/3B.1/641/2C.1/81/2D9/643/5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除特殊注明外。

41.(7分)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

下图表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E组中,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组。

(2)B组煮沸的目的是。

(3)D、E两组对照,能说明。

(4)发生转化的肺炎双球菌(填“能”或“不能”)将有荚膜的性状遗传给后代。

42.(11分)现有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将其中的全部核DNA双链用15N标记,再将该细胞放入不含15N标记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子。

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单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也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1)若将有丝分裂得到的两个子细胞DNA提取出来,经密度梯度离心,在试管中的位置应为,若有丝分裂两次,则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为,这表明DNA复制方式是。

(2)图中(填字母)时期的每个细胞中肯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含15N。

(3)图中(填字母)时期的每个细胞中肯定有一半的DNA含15N。

(4)h时期的所有细胞中,含15N的细胞占总数比例为X,e时期一个细胞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数比例为Y,则X、Y大小关系为:

XY(填“>”、“<”或“=”)

(5)一个精子中含15N的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大小范围为。

43.(10分)Ⅰ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

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羽雌鹌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粟羽雄鹌鹑,结果F1均为粟羽。

F1鹌鹑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鹌鹑都是雌性。

将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

请分析回答:

(1)白羽性状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该性状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则F2中粟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交配,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________。

(4)若选择________羽的雄鹌鹑与________羽的雌鹌鹑交配,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一代鹌鹑的性别。

Ⅱ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

(1)基因对此种鱼鳞片表现型的控制遵循定律。

(2)F1中的单列鳞鱼基因型为。

(3)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44.(12分)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而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

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

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中有RNA分布。

(2)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结构)的形成。

(3)甲所代表的三个碱基对应的是产物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甲的名称为,乙所代表的三个碱基不对应氨基酸,乙的名称为。

(4)已知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