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37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6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问课题

笔算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个数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索出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乐于与同伴交流,体验自学获得成功的乐趣。

掌握计算方法

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具

学具

准备

情景图,口算卡片

一、复习旧知,唤起回忆,搭建桥梁。

1、口算3+5+4=15-8-6=7+3+2=

2、笔算68+25=74-16=

指名口算(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

在列竖式计算时,你有哪些注意点要提醒大家?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算法

看到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手工制作组的同学们折了很多纸船要送给你们呢!

我们快去看看吧!

出示例题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指名列出算式,揭示课题。

你会算吗?

拿出作业本,自己算一算。

谁愿意把你计算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上前展示并讲解。

师同时板书学生的方法。

分析,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列竖式算一算。

(做在书上P1)

指名说计算过程。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个竖式。

三、尝试练习,内化方法,布列竖式

看来加法已经难不倒小朋友了,来看看减法怎么样。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二个竖式。

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过程。

在作业本上完成P1的试一试。

师巡视学生布列竖式的情况,即使给予帮助。

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正确计算,提升速度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题。

在评讲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注意计算的灵巧性。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把你的收获和想法告诉大家。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加减混合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

情感与态度:

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方法的探索

计算正确率和能力。

教具

学具

准备

口算卡片

一、自主探索,理解感悟

1、直观观察:

(投影出示生活例题)

男生一共折了2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

师:

请仔细观察,看完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描述理解:

你看到了什么?

先请个人说,再同桌两个互相说,在说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3、要求还剩多少只?

你能准确计算出来吗?

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4、展示比较:

谁愿意把自己的做法到前面来展示并说给大家听一听?

(请列出不同竖式的同学分别展示并跟大家交流做法)

师:

刚才几个同学列出了不同的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师:

请比较一下这写些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

当然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4、小结提升:

师:

短短的时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的例题,建议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

5、尝试练习

出示60-38+40=     

师:

请用自己喜欢方法计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集体订正。

找出错误原因。

6、课题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与前面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题)加减混合,更要细心来做,要看清运算符号细心计算才会做得准确。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实际应用:

(1)班共31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5人,又进来7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多种形式读题,明确题意,然后列式,自己计算,再与老师的正确答案对比。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要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

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3、完成课本P.3—P.4第1--5题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到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提高计算的熟练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

学具

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练习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进行计算大闯关!

凡是闯关成功的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奖品!

有没有信心挑战?

二、闯关

1、第一关:

口算大比拼

完成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有错误的请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闯关成功的每人给自己画一个五角星。

2、第二关:

竖式大比拼

分组完成练习一第2题。

集体订正。

将错题出示,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闯关成功的给自己画一面小红旗。

3、第三关:

连连算

男女生分组完成第3题。

(男左女右)

集体订正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每条线上分别是哪三个数相加。

闯关成功的给自己画一个皇冠。

4、第四关:

拾鸡蛋

共同完成练习一第4题。

集体订正。

闯关成功的画一个鸡蛋。

5、统计小结闯关情况,四关都过的由老师颁发奖品。

三、思维训练

指名读练习一的思考题,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解决方法。

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闯关游戏,你觉得我们在做这些计算题时应该要怎么做?

五、补充练习:

45+26=43+2()

34-15=33-1()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同样多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使两个不同的量变得同样多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知道怎样把两个不同的量变得同样多。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把两个不同的量变得同样多的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

学具

准备

红、蓝圆片若干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方法

出示例图,提问:

你知道了什么?

你有什么问题吗?

导,得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引出最终问题: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师板书:

方法一:

小军再穿4个。

方法二:

芳芳的拿走4个。

方法三:

拿出芳芳的2个给小军。

你说一说可以怎么列式计算出芳芳应该给小军几个两人的彩珠就同样多吗?

指名列式,并说一厉害说每一步的意义。

小朋友们都是聪明的小一休,相出了三种方法使它们变得同样多,真!

二、回顾解决过程,小结学习心得。

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想出的三种方法,你有什么体会啊?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咱们来看看小辣椒和小萝卜都有什么体会。

指名读小辣椒和小萝卜的话。

小结: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多动手动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三、由浅入深练习,内化提升方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摆小棒,填写括号。

师巡视观察指导。

集体订正,反馈信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收集信息。

填写括号。

集体订正。

提问:

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

看图,收集信息,列式解答。

指名说思考过程。

3、完成想想做做3、4两题

课堂小练习,做完反馈练习情况。

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情感与态度: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正确分析题意。

教具

学具

准备

15个红花片

一、复习

用“比……多”、“比……少”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

说说谁多谁少?

二、新授

同学们在做小红花比赛,出示例图,收集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解决:

小华做了多少朵?

(1)请学生动手摆一摆,排一排。

(2)提问:

你觉得小华应该做了多少个红花片?

你是怎样摆的?

如果用算式,应怎样表示?

(板书:

11+3=14(个))

(3)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来算呢?

说说算式中11、3、14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

要求出小华做了几朵红花,只要把与小英做的同样多的朵数加上比小英多做的3个,就可以求出小华做的个数,所以当遇到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4)拍手游戏,巩固:

①老师拍2下手,学生拍的比老师多3下,学生拍多少下?

②老师拍6下手,学生拍的比老师多2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桌自由练习。

解决:

小平做了多少朵?

(1)提问:

你觉得小平做了多少朵红花,为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用摆学具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2)汇报小组活动的情况:

提问:

可以怎样用算式表示?

[板书:

11—3=8(个)]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小结:

要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只要从小英做的红花中去掉比小平多的部分,就是小平做的朵数,也就是求比11少3的是几,用减法算。

3.小结:

刚才我们帮助小华和小平算出了他们各做了多少朵红花。

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4.拍手游戏,巩固:

(1)老师拍5下手,学生拍的比老师少2下,学生拍多少下?

(2)老师拍9下手,学生拍的比老师少6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桌自由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画图形,列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题后,口述题意。

学生列式解答后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弄清谁多谁少,再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结合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

学具

准备

口算卡片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12+8-6=6+2+7=18-9-2=

13+9+8=18+20+5=60-40-8=

(2)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书上,集体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二第3题。

出示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收集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二第4题。

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理解最多和最少。

3、完成练习二第5题。

第一问学生独立完成。

重点讲解第二问,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三、拓展练习

1、想一想,()里填多少?

20+()-20=3075+5+()=98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把合适的条件和问题连线,并解答。

条件:

问题:

(1)洋洋跳了92厘米,

(2)周周跳了87厘米,红红跳了多少厘米?

(3)红红比周周少跳了

20厘米,

(4)琪琪比洋洋多跳了琪琪跳了多少厘米?

2厘米。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数一数,围一围,折一折,剪一剪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边的数量,更深刻地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教具

学具

准备

例图,纸,剪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玩。

出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

你能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

学生独立观察。

集体交流;

找出的图形都有3条边。

找出的图形都有4条边。

找出的图形都有5条边。

……

(2)认识四边形

展示学生找出4条边的图形,说明:

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

提问: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几边形?

(3)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

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

是几边形呢?

小结:

有五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五边形,有六条边围起来的图形是六边形。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在括号内画“√“。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填写,与同桌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动手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3)想想做做第3题

数数下面图形各有几条边,找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4)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用纸剪出学过的多边形吗?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找的。

四、总结评价,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

如果有一个平面图形,它的边有7条,你知道它叫做什么图形吗?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感受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无处不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平行四边形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

学具

准备

小棒、钉子板、三角板、水彩笔、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

看老师来变个魔术。

这有7跟硬纸条和一些图钉,如果要围成一个长方形,要用几根硬纸条?

你会选用哪4跟呢?

为什么?

看,围好了一个长方形。

注意看,要变魔术了。

(拉长方形的对角,使其变形)

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四边形吗?

(课件演示:

篱笆、楼梯、伸缩们等)

(2)拼图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

展示学生作品。

(3)介绍平行四边形

课件出示几个平行四边形

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4)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图。

(2)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是示范围)

(3)想想做做第3题

找一找:

从下面的图中你能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画一画。

(师示范讲解画法)

展示学生作品。

(4)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

分别用6根和8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摆。

(5)想想做做第5题

你发现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

你有什么收获?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数学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加深对多边形的直观认识。

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

学具

准备

彩纸、剪刀、课件

一、提问导入

你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巩固知识

(1)用一张长方形纸一次折一折。

①这一个五边形。

学生独立操作,引导交流不同的折法。

②折一个六边形

学生独立操作,引导交流不同的折法。

继续往下折,你还能折出几边形?

学生演示汇报。

(2)画一画(课本P16第2题)

学生在图形上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写成答案。

并提问: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3)先剪一剪,再拼一拼。

(第3题)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自己的拼法。

(4)变一变(第4题)

①提问:

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不是

②你能改一改,变成平行四边形吗?

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改?

分组讨论交流。

动手试一试。

展示学生改后的图形。

(5)折、剪、拼(第5题)

想一想:

怎样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集体交流

(6)拼一拼(第6题)

①这三个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②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动手拼,教师巡视。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③你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

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

分组进行

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有趣的七巧板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尝试用七巧板中的几块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具

学具

准备

七巧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形

这些漂亮的拼图都是有着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

帆船、孔雀、滑梯、火箭)。

2、揭示课题:

这是一副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谁来说一说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三角形有5个,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1个。

比一比,哪些那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1、比一比,看谁拼得快、拼得好

(1)用2块拼

你选用的哪两块?

拼成了什么?

(2)用3块拼

拿出七巧板总的3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了解的图形呢?

试一试

学生汇报作品。

(3)分组合作,用四、五、六块拼。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说说是怎么拼的?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选的块数越多,拼的方法也越多。

(4)用7块拼

①模仿

课件演示:

鱼、狗、猫三幅图。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照样子动手拼一拼。

拼的时候,先仔细观察,用的哪几块?

每一块怎么放?

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组的动作快。

集体反馈。

②创新

刚才是模仿来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动脑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

学生自己动手拼图。

③参观、点评作品。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集体交流。

四、回顾整理

你觉得七巧板“巧”在哪里?

用不同的块数能拼成学过的图形。

能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

五、拓展延伸

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介绍)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是不是挺有意思啊?

告诉大家你有哪些收获?

 

补备

负责人

查阅记载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课时

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属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知道乘法的意义。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

学具

准备

主题图,小棒、圆片

一、新知铺垫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1)出示主题图

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兔和它的邻居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

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

鸡呢?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3)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

(板书:

3个2相加得6)

(4)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

(5)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加数都相同)

2、试一试

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5个2相加得10.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

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你是怎么知道的?

4个2相加。

(2)假如有6张桌呢?

9张桌呢?

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3)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说明: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

2、感知乘法。

(1)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

(2)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

(3)算式的读法。

3、反思乘法的意义。

(1)4个2相加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2表示相同的加数。

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4个2相加,是怎样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