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53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docx

科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元素符号:

1-20号元素

氢___氦______锂_____铍____硼______碳____氮______氧_____氟____氖____

钠_____镁_____铝_____硅____磷____硫_____氯_____氩_____钾___钙_____

其他元素:

铁_____铜____锰___锌_____银_____钡______汞________碘______金_____汞____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燃烧匙

垫石棉网才能加热有、、。

不能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______。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_______。

若仰视时读数______,俯视时读数_______。

精确量取时最后需要用滴加!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取8.5毫升时只能选取量程为_____毫升的量筒(选取与数值接近的量筒)

(三)加热仪器--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也不应少于__________。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酒精灯的_______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______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四)夹持仪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___________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_________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___________处;用手拿住。

(五)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_______瓶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如硝酸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取用量:

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固体以为宜,液体以__________为宜。

“三不”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用剩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固体药品的取用:

试管平放,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

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

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块状药品:

用________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瓶塞_________,标签应________,瓶口管口,。

胶头滴管的使用:

滴管要保持______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不能倒放、横放。

5、天平的使用

①步骤:

调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砝→砝码回盒→游码回零m物=m砝+m游

若放反m物=m砝-m游

②注意事项:

称量固体药品是要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小块纸,称量腐蚀性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是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二)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________,试管受热时先____________,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___________角,受热时,先使试管,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__。

1.3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火柴梗折断、水变为水蒸气、石蜡融化、玻璃破碎、白糖溶解、灯泡通电,木头制成桌椅等。

2.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铁生锈、葡萄酿酒、面团发酵、剩饭变馊等。

镁在空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_________化学变化。

5.化学现象一般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物质的性质

一、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见光易分解、生锈等。

铜在空气中受热:

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2Cu+O2加热2CuO现象是:

_____色的铜变为_______色。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中心环节)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的成分

1、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首先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口诀:

氮七八,氧二一,0.94是稀气;还有两个零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

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5O2点燃2P2O5反应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要求:

生成物必须是固体(为什么要好好思考)

B、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C、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_。

N2约占4/5,不支持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溶于水

D、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

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______,不支持______,但在高温下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②氮气:

做保护气,充氮包装食品(化性不活泼)、制化肥、染料、炸药

③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的总称)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叫又叫做惰性气体:

用做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中

氦气---_________光氖气---_________光氩气---_________光氙气---_________光

氦气---密度很小(用于_______,比氢气安全)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氧气,纯水、硫单质、氯化钠等。

2.混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泥沙、糖水、牛奶、空气、溶液、合金等。

注:

冰水混合物实际上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

四、空气污染

1.空气的污染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含硫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硫化氢

含碳污染物:

一氧化碳(CO)

气体污染物

含氮污染物: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污染物含氯污染物:

氟氯烃制冷剂(破坏臭氧层)

颗粒态污染物-------烟、粉尘、二氧化铅颗粒等

3.空气质量日报包括的三项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质量级别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级,级别越________________空气质量越______________

4.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空气污染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6.大气保护: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2.2――2.3、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一、有关分子的性质

1.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的一种微粒(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3.分子的特性:

分子质量____,体积____,在不断的__________,分子之间有______。

气体分子间隔________液体和固体分子间隔。

(闻到各种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由_____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由_____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二、有关原子的性质

实验: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HgO加热Hg+O2

解释:

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化分为______原子和___原子,许多____原子聚集成了金属汞,两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分子,许多_________分子聚集成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

原子也是_____(构成、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水分子是由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直接由______直接构成。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变化,而原子本身______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故原子是__________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定义)。

2.原子的质量______体积________、原子在不停的做______、原子之间有______。

(原子的性质)

三、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

共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_______物质的微粒。

区分

化学变化中,_________可分,_________不可分。

四、原子的结构:

1.科学证明: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__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一定数目的 _______和_______子所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_____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________电荷,中子______电,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与电子所带电量_________,电性________,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________(一个_____带一个单位的______电荷)

_______

__________(不带电)

原子

__________(一个_______带一的单位的_______电荷)

2.核电荷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______核电荷数_________质子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上。

五、原子结构示意图:

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和,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1.第一层最多排_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______个电子.。

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____4,易____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____4,易____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不得也不失。

(He除外)

因此:

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五、离子

1.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

1.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如氯化钠(NaCl)是由________(Na+)和________(Cl—)构成的。

2.离子分为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

3.原子和离子间的区别: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_____电子数

质子数______电子数

质子数____电子数

粒子电性

________电性

显_______电性

显______电性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六、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是“_________”通常不写。

3.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元素

1.定义:

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元素是一个_____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宏观____,只讲____不讲____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即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在于_______不同)

2.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

_____________

3.元素分为____________元素,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相应的计量数。

如:

2个氢原子:

2H

三、单质、化合物

1.单质:

由_______种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

2.化合物:

由______种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

3.氧化物:

由_____种元素组的________若其中一种是______元素,则这种________叫做氧化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混合物:

如空气、煤、石油、海水、合金、溶液

四、物质的分类

 物

 

五、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联系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认识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味的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具有______性,可以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

1.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3.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铝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铝:

铝+氧气→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7.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硫+氧气→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8.石蜡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氧气化学性质总结:

氧气具有_______性,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

三、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式A+B→AB

四、.氧气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制取氧气

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1.发生装置:

若是固体和固体反应需加热应选取__________装置;若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应选取___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选用_______。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选用______。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选用用________。

但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工业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________变化)

实验室制法: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或加热方法制氧气(绿色、经济方法)

一、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1.药品:

________和________二氧化锰(MnO2)

2.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因氧气______溶于水)或_____________(因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

5.操作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入过长;集气瓶中的导气管要伸入瓶底。

7.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验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

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二、用加热方法制氧气

1.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

2.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___________(因氧气____溶于水)或_______(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

5.操作步骤:

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事项:

①管口必须_______倾斜②铁夹夹在距管口______处③酒精灯用________加热④试管内导气管不能伸入过长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管口必须放_________。

7.检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验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取氧气问与答: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答:

导气管一端伸入水中,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气管口有气泡放出则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的气体可以用排水集气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答: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产生气体是为什么不宜收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时为什么先从水中拿出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