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715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docx

农村社区规划说明书

 

冀州市徐庄乡堤王社区新民居建设规划

(含东野头庄示范村)

说明书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8月

 

目录

一、村庄概况2

二、规划背景4

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6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7

五、规划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9

六、用地布局规划9

(一)定位及规划原则9

(二)规划结构10

(三)规划设计要点10

七、新民居住宅单体设计12

八、专项规划13

九、市政工程设施规划14

(一)给水14

(二)排水15

(四)电力16

(五)通信16

(六)热力16

(七)燃气工程规划16

(八)管线综合规划17

十、远景规划设想17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17

表1规划用地指标17

表2规划新民居技术经济指标18

一、村庄概况

1、概况

规划将杨家寨、大漳村、东午村、东野庄头、新庄村、西午村、堤里王村、北榆林纳入堤王社区。

规划为社区的一期启动区。

社区选址在选址分布在郑昔线南侧,占地70公顷,按照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可容纳5800人。

2、地理位置

堤王社区选址,位于郑昔线南侧交通便利。

3、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势平坦,地形变化较小。

土壤条件:

堤王社区地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均匀,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4、人口情况

村数

名称

2009

人口

合计

人数

去向

控制人口规模

7

杨家寨

225

3986

堤王社区(东野庄头村东)

2500

大漳村

347

东午村

561

东野庄头

891

新庄村

306

西午村

601

堤里王村

1055

5、土地资源

堤王社区土地总面积2500亩,其中耕地1800亩,村庄建设用地100亩。

在土地资源中,耕地所占比重较高,占总面积的72%,村庄建设用地只占到4%。

6、经济

2009年全村社会经济总产值1217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5000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500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172万元。

第一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西瓜为主。

商业发展比较缓慢,村内只有部分小卖部,每日营业额在100元左右。

紧邻主干道商业发展较快。

7、村庄建设现状

(1)宅基地

社区中堤王村共有宅基地630处,大漳村共有宅基地230处,东午村共有宅基地300处,西午村共有宅基地250处,辛庄村共有宅基地100处,杨寨村共有宅基地200处,野庄村共有宅基地306处,全社区共有宅基地2016处。

平均建筑层数1层,户均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民宅排列比较整齐。

(2)公共设施

村内有一所徐庄乡第二小学,10班制,教师38人,入学人数380人。

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村内有一所幼儿园,3班制,人数135人。

(3)基础设施

供水:

村内有2台水泵,基本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和村民饮用水需求。

排水:

村庄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

供电入户率达到98%以上,电话入户率占总户数的85%。

8、现状存在的问题

(1)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比例不合理,各种设施不配套

全村现状缺乏合理的功能分区,村民住宅所占比例过大,没有形成村庄中心。

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绿地、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用地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精神文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2)道路系统不完善,

全村没有形成主次分明的道路网络系统,村庄内只有两条主干道,其它道路很多是自然形成的巷道,且部分路面没有硬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规划背景

1、新民居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村经济实现了逐年增长,广大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农民对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农村建设长期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导致村庄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

推进新民居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对于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拉动内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民居建设

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实现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的一项重要举措。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将农村新民居建设确定为全省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到2012年全省15%的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改造。

3、国家、河北省相继出台法律法规规范新民居建设

2008年1月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省政府也出台了多个促进新民居建设的文件。

2008年河北省建设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2008年9月省建设厅出台了《河北省农村民居设计导则(试行)》;2009年3月省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出台实施,对农村新民居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规范、指导作用。

4、本次规划的目标

本次堤王社区新民居建设规划的编制,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最终目标,贯彻结合实际、尊重民意的指导思想,指导村庄合理建设、有序发展,将堤王社区建设成为用地集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1、指导思想

以城乡等值化为目标,以积聚、多元为原则,以农民社区为基本形式,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注重生态保护,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建设和谐幸福农村新民居。

2、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5-2020年。

3、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3)《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4)《冀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5)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

4、规划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根据周村的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合理确定村庄发展规模,科学配置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2)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本着保护耕地,适当建设的基本思路,促进全村经济发展、村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村庄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社会经济和村庄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

充分发挥周村区位及交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全村经济及新民居建设健康发展。

(5)坚持与上位规划、其它相关规划相衔接、协调的原则。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民居环境净美化、公众服务社会化、建立长效机制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发展高效农业,力争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及人均收入大大增加,尊重村民意愿,统筹规划,达到经济实惠、居住合理、美观实用、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农村。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标准,按照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要求,确定近期和远期工作任务,分期落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发展优势

区位及交通优势:

堤王社区选址紧邻郑昔线,交通方便,商贸流通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农业基础:

该社区共有耕地12057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并且全部都是灌溉农田,只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科学利用土地,将对今后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发展机遇:

利用该社区有利条件,可促进多项事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3、主要发展项目

利用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和设施农业。

结合本地情况,发展种植、粮食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

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形成以商促农,以商致富的发展趋势。

4、生产力布局

第一产业:

根据农业区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在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粮食深加工,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发展和调整相应项目。

第二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粮食深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三产业:

加快商业、服务行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完善与农村生活相配套的公共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在现状的基础上尽快打通和硬化村内道路,扩大吸引力和辐射力以此推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规划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

1、人口规模

该社区现有共有人口3986人,结合目前村庄发展形式和冀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进程,规划到2020年,村庄人口减少,控制在2500人左右。

2、用地规模

根据《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和该社区建设实际,按照建设生态平衡村镇的要求,对用地规模作如下控制:

规划到2020年该村建设用地为70公顷,人均用地120平方米。

可容纳人口5800人,其余村庄建设用地复耕。

3、新民居选址

按照冀州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布局,结合七个合并村庄的实际需求,确定社区位于郑昔线南侧。

六、用地布局规划

(一)定位及规划原则

1、建设目标定位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创建环境优美,方便安全,经济实用,具有较高生活品位的生活社区。

设计中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建筑物造型新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体现阳光社区理念。

考虑北方人的居住习惯,结合当地居民的追逐阳光心理,在社区布局及建筑设计上力求让阳光充满每一个角落。

3、体现人本主义理念。

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以景取胜,情景交融”的设计原则,突出“人、绿色、阳光、环境”主题,创造出一个实用、方便、安全、舒适,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花园式社区环境。

(二)规划结构

规划由郑昔线南侧又两条主干道分割形成四个组团,以东组团为主。

社区服务中心布置在东组团,西组团配建综合市场。

东组团为多层住宅,其余组团为低层住宅。

(三)规划设计要点

1、总体布局

规划用地是正方形地块,地形的北侧和东侧为现有村庄建设用地,根据周边的道路和建筑现状,规划采取十字型布局。

南北纵向为交通主轴和底商,东西横向为公共空间轴,由西向东依次是绿化景观带,幼儿园,中心广场,水景,社区管理中心和小学。

根据需要设置水泵房、变配电所、煤气调压站、垃圾收集站等市政配套设施。

2、道路系统及停车场

规划采用了三级道路体系:

小区主干道,次干道和宅前路。

,并充分考虑了机动车辆进出的方便性。

三级道路基本控制宽度为:

红线宽度(m)

机动车道宽(m)

人行道宽(m)

主干道

10

7

1.5

次干路

6

6

宅前路

3

3

机动车停车主要考虑宅间停车,共设4115个停车位,基本保证一户一个停车位。

3、绿地系统

四个组团分别配置小游园,服务半径适中,每个小游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

公共绿地均按阳光绿地进行设计,保证在冬季能得到充足的日照,且分散布置在社区各组团内,方便居民使用。

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东组团,如小学、幼儿园、村委会等。

东组团南部沿街布置商业设施。

西组团沿主路布置商业设施。

5、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社区总体景观设计主要考虑了五个基本要素:

(1)空间布局要素--主要公共建筑沿街布置,丰富社区整体形象。

(2)绿地及开敞空间要素--精心设计的广场、绿地,以及开闭兼容的不同建筑空间,丰富了社区的整体景观。

(3)景观序列要素--入口景门、对景雕塑、广场喷泉形成了社区中轴线的景观序列变化。

(4)建筑设计要素--本次规划对住宅楼及沿街公建方案做了精心推敲,体现了现代感。

(5)色彩配置要素--社区在基本色彩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建筑底部为灰色,中部为桔黄色,上部为白色,屋顶为红色。

七、新民居住宅单体设计

1、户型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村民住宅户型分两种类型:

底层户型330m2/户,多层户型130m2/户,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平面方正,客厅、卧室空间比例适中,大小适度,动区(会客、就餐)和静区(睡眠、读书)分区,洁污分区更加明确。

(2)主卧室面积相对稍大,为主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睡眠环境。

(3)厨卫调协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空间宽绰,布局科学,使厨房引入成套设备成为可能。

(4)户户均有阳光室和露台,住户能更方便地贴近自然,享受阳光和观赏庭院的自然景色。

(5)外飘窗的使用,使卧室阳光更充足,景观视野更好,同时窗台也成为读书、小憩的好地方。

(6)室内功能空间、设备充分满足储藏、更衣、洗衣、晒衣等生活细节上的实际需求。

2、建筑外形设计

建筑外形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造型:

朴素而含蓄,不求张扬与奢华

色彩的连续性:

乳白、桔黄、灰色三种墙身基础色彩,屋顶采用红色。

区域的可区别性:

不同户型单元造型的变化,使小区住宅各具特点,易于识别,使整个居住小区在绿色环境的映衬中呈现明快、清新、丰富变化的色彩效果。

统一的建筑构件和细部:

在追求变化的同时,采用了统一阳台构件、线角、台座和外飘窗等处理,使小区住宅既有丰富的形象,立面色彩的变化,又将构件和细部统一,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在审美上会使居民感觉到一种和谐,体味共鸣、共生、共存的生活韵律。

八、专项规划

依据《冀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堤王社区属七度抗震设防区,因此社区建筑应按七度设计与建设。

中心广场、游园及组团绿地作为抗震临时避险区。

规划区建筑结合地下室安排人防工程。

本规划充分考虑了消防工程,规划区道路系统可满足消防通道要求,消防用水量及消防用电负荷均做了测算,同时预留了消防栓等消防设施。

社区采用垃圾定点收集制,每一幢楼前设一处垃圾收集箱(罐),可选用厂家制式设备,由专人定时清理外运。

社区设公厕4座,每个居住组团设一座。

九、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一)给水

1、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本社区供水方式为压力泵定时供给,其主要问题是供水时间短,管径小,材质差,埋深浅,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规划

村民人均每日生活用水量按100升计算,需580m3/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水设施的完善,现有供水井和管网将不能满足群众生活的需求,需加大提升设备,改造旧管网,在旧管网改造中按标准埋深,防止冻、压造成经济损失(最浅处埋深不得低于0.8米)。

同时要搞好水源保护,在水井1.5公里内不得建严重污染的工业,水井半径为一级卫生防护带,在一级防护带内禁止喂养畜禽,堆积垃圾、粪便,设置粪坑和臭水坑,在300米内为二级卫生防护带,二级防护带内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及有污染的渗井、渗坑。

(二)排水

1、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雨水排放完全依靠自然地形的高差以路面排放为主,部分区段由于建设等原因造成排水不畅,污水排放一是靠粪坑;二是靠自沉井,没有统一排水设施。

主要问题是,排水无方向,易造成地下污染。

2、规划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1)污水

污水排向:

污水排入规划市政污水管,最终流入污水处理厂。

污水量:

污水量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建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及公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

污水管网及附属构筑物:

污水由污水管收集汇入规划市政污水管。

化粪池设置尽量依组团来设置,规划内共设化粪池4座,每个居住组团设一座。

室内排水:

单体建筑生活污水采用重力流排至室外,经化粪池沉淀后,进入污水管网。

(2)雨水

雨水排向:

依据现状地形地貌,区内雨水经收集后排入规划市政雨水管。

雨水流量:

雨水管渠系统计算采用冀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四)电力

规划供电一是改造现有线路,按道路骨架确定杆位,二是加大供电容量,按人均用电量200瓦计,需调整供电设备。

三是采取生活用电专线供给,防止混合用电影响群众生活。

(五)通信

规划该社区实装电话1750部,话机普及70部/百户,电话普及率到2020年达到95%以上。

电信、邮政、储蓄设施的建设随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提高。

电信线路尽可能采用地下管网敷设。

(六)热力

热负荷:

多层住宅建筑面积36.50万平方米,单位面积热指标取55W/m2,则热负荷为35.7Mw;公共建筑建筑面积169019平米,单位面积热指标取70W/m2,则热负荷为11.8Mw;总热负荷为47.5Mw。

热源:

以冀州市热电厂为热源。

热网:

与冀州市供热管网衔接,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七)燃气工程规划

气源:

使用天然气,采用中压一级供气,接入冀州市燃气管网。

用气量:

居民生活人均年耗热量为2800MJ/人.年,按天然气热值39.16MJ/NM3,规划容纳人口14000人,则居民生活需气量为:

G=14000×2800/39.16=1001021NM3(标立方),公建按10%计,为100102NM3,合计1101023NM3。

(八)管线综合规划

工程共涉及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讯、有线电视、供热、燃气等八种管线及其相关设施。

在庭院内建筑物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为:

电力、电讯、污水、燃气、给水、供热。

各工程管线交叉敷设,应满足最小垂直净距的要求。

各管线的避让应按照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小管线让大管线的原则处理。

十、远景规划设想

堤王社区的新民居建设用地将继续向四周发展,形成五组团的空间结构,增加三个居住组团,用地规模达保持在70公顷左右,容纳人口达到6000人左右。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

表1规划用地指标

项目

单位

数值

比重(%)

人均面积(m2/人)

新民居规划用地

ha

70

100.00

45.1

住宅用地(R01)

ha

46.13

65.9

29.8

公建用地(R02)

ha

8.54

12.2

5.5

道路用地(R03)

ha

7.42

10.6

4.8

公共绿地(R04)

ha

7.91

11.3

5.1

表2规划新民居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数值

居住户(套)数

户(套)

4115

底层户型

户(套)

1307

多层住宅户型

户(套)

2808

居住人数

14000

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

万m2

96.53

住宅总建筑面积

万m2

79.63

公建面积

万m2

16.9

居住区用地内建筑基底面积

万m2

29.70

住宅基底面积

万m2

24.60

公建基底面积

万m2

5.1

人口毛密度

人/ha

200

容积率

万m2/ha

1.38

建筑密度

%

42

绿地率

%

35

地面停车位

4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