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278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30分)

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km/h,合  m/s.(保留一位小数)

2.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他的不正确的做法有  、  .

4.自然界有一种会发出笑声的树,俗称为笑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它果实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面的籽撞击壳壁,  使其发声.

5.从7月8日起,我国海军在南海海域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从军舰上打出的炮弹相对于打击的目标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6.《挑战不可能》中辨音神童刘浩听力惊人,挑战人类对声音的极致分辨;在节目现场,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的水量,礼仪小组用大小相同的力在杯口摩擦使杯子发声,让刘浩辨别,这里玻璃杯中盛有不同的水量会使杯子发声的  不同,若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频率摩擦同一个玻璃杯,会使杯子发声的  不同.(均选填声音的特征.)

7.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

2,速度之比是1:

2,则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8.港珠澳跨海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今年6月29日正式宣告主体桥梁成功合拢!

该大桥总长55km,预计明年通车.若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全桥,则所用时间为  min.

9.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的实验装置.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一现象除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  .

10.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5s匀速行驶了100m,请你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二、选择题(每小3分)

11.关于对“科学探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B.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C.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D.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该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3.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cm,9.5cm,9.3cm,9.4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9.2cmB.9.4cmC.9.35cmD.9.3cm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15.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1张纸的厚度,小伟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20张纸的总厚度,如图所示,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的刻度尺可以是任意分度值

B.小伟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枚硬币的厚度

C.1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mm

D.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

16.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系

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系

D.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17.如图所法,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0s内,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后退去

C.在600m处,甲车用时比乙车用时短

D.在第20s至第30s之间,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8.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B.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

C.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青山和孤帆

19.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

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  )

A.响度较小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频率较低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如图所示,利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通过改变  来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做该实验时,要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2)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用这些器材能不能探究“声音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选填“能”或“不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说明如何操作:

  .

21.

(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里,我们可以听到手机的铃声;这说明空气  (能或不能)传声.

(2)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该实验表明声音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际实验时无论怎么抽气,总是能听到手机铃声,说明瓶内不是真空,这是通过实验和  的方法得到结论的.

(3)该实验不把手机直接放在瓶里面却把手机悬挂在广口瓶里,这么做的目的是  .

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平均速度”实验: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实验中用  测路程,用  测时间(填测量工具).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与推导题

23.自来水厂有一根足够长的铁管,为了测出它的长度,甲准备用学过的声学知识间接测量呢,于是,在管的一端用锤敲一下,乙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测出两次响声间隔0.2s,问:

(1)为什么会听到两次响声?

(2)铁管有多长?

(设当时的温度为15℃,声音在铁中的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取整数)

24.

(1)如图甲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出发,开始以速度v1匀速行驶到B,再改用速度v2,用相同的时间行驶到C,请你推导该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v=

(2)图乙所示的是“BRT”样车,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若“BRT”在某一地段运动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动80s,后停车12s,再以50km/h的速度运行0.5km,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30分)

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4.32 km/h,合 1.2 m/s.(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先估计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然后再换算单位,1m/s=3.6km/h.

【解答】解: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1.2m/s=1.2×3.6km/h=4.32km/h.

故答案为:

4.32;1.2.

 

2.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2.60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它的分度值;

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

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60cm.

故答案为:

1mm;2.60.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他的不正确的做法有 刻度尺没有放正 、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

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

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单位,只写了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解答】解:

由图可知图中刻度尺没有放正;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故答案为:

刻度尺没有放正;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4.自然界有一种会发出笑声的树,俗称为笑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它果实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面的籽撞击壳壁, 振动 使其发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解答】解: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笑树之所以会“笑”,是因为它果实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面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动发声.

故答案为:

振动.

 

5.从7月8日起,我国海军在南海海域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从军舰上打出的炮弹相对于打击的目标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从军舰上打出的炮弹相对于打击的目标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炮弹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运动.

 

6.《挑战不可能》中辨音神童刘浩听力惊人,挑战人类对声音的极致分辨;在节目现场,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的水量,礼仪小组用大小相同的力在杯口摩擦使杯子发声,让刘浩辨别,这里玻璃杯中盛有不同的水量会使杯子发声的 音调 不同,若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频率摩擦同一个玻璃杯,会使杯子发声的 响度 不同.(均选填声音的特征.)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杯口摩擦时,玻璃杯会振动并发出声音,里面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若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频率摩擦同一个玻璃杯,会使杯子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

音调;响度.

 

7.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

2,速度之比是1:

2,则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3:

1 .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物体间的路程关系和速度关系,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解答】解:

甲、乙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

s乙=3:

2,速度之比v甲:

v乙=1:

2,

由v=

得,甲乙物体所用的时间:

t甲=

;t乙=

则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

=

×

=

×

=

故答案为:

3:

1.

 

8.港珠澳跨海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今年6月29日正式宣告主体桥梁成功合拢!

该大桥总长55km,预计明年通车.若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全桥,则所用时间为 33 min.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跨海大桥的长度、通车时速,利用速度变形公式t=

求从桥上通过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

由v=

得,驱车跨越大桥的时间:

t=

=

=0.55h=33min.

故答案为:

33.

 

9.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的实验装置.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将微小振动放大 .这一现象除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 传递能量 .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通过该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解答】解:

敲击乙音叉,发现紧靠甲音叉的轻质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说明甲音叉在振动,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该实验现象不仅说明了发生的物体在振动,并且甲音叉振动的原因是由于乙音叉的振动,因此也说明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还说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

将微小振动放大;传递能量.

 

10.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5s匀速行驶了100m,请你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根据v=

求得速度,已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任何时间段速度都一样;又由坐标知,横轴为时间,纵轴代表速度,所以图象为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段.

【解答】解:

物体的速度v=

=

=20m/s,

作图方法是:

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速度标度,然后在纵轴的20m/s出作横轴的平行线段.如下图:

 

二、选择题(每小3分)

11.关于对“科学探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B.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C.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D.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该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考点】物理学方法.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科学探究有关的要求与步骤.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解答】解:

A、科学家有时得出的结论也有错误的地方,只有经过验证后,才能证明是正确的,不能盲目地运用.错误,符合题意.

B、现在的科学探究都是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探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完成,要讲究团队合作精神.正确,不合题意.

C、对科学探究我们要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正确,不合题意.

D、探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解答】解:

A、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C、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故选D.

 

13.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cm,9.5cm,9.3cm,9.4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9.2cmB.9.4cmC.9.35cmD.9.3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四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测量长度.

【解答】解:

物体的长度为L=

=

=9.35cm≈9.4cm.

故选B.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

(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经过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2)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只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一定是不变的;

(3)据参照物的知识可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

(4)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解答】解:

A、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经过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故错误;

B、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只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一定是不变的,故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故错误;

C、当参照物选取不同时,其对应物体的运动速度也是不同的,故正确;

D、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指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内的速度,不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故D错误.

故选C.

 

15.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1张纸的厚度,小伟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20张纸的总厚度,如图所示,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的刻度尺可以是任意分度值

B.小伟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枚硬币的厚度

C.1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mm

D.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对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物体的长度(如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等),可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

【解答】解:

A、1张纸的厚度只有0.1mm﹣0.2mm,应该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比较合.故A错误;

B、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无法直接测量,也可用小伟的方法测量.故B正确;

C、1张纸的厚度大约在0.1mm~0.2mm之间.故C正确;

D、此法适用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的长度.故D正确.

故选A.

 

16.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系

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系

D.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发声,木梳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

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故选A.

 

17.如图所法,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0s内,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后退去

C.在600m处,甲车用时比乙车用时短

D.在第20s至第30s之间,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

(1)根据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2)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即可判断;

(3)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4)据第20s至第30s两个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

A、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据图可知,在前10s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车是向前运动的,故B错误;

C、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C正确;

D、第20s至第30s,甲车运动的路程是900m﹣600m=300m;乙车运动的路程是750m﹣450m=300m,即总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所以两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B.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

C.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青山和孤帆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

A、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相对太阳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故B正确.

C、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运动的物体,故C错误;

D、“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

“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D错误.

故选B.

 

19.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

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  )

A.响度较小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频率较低的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由题意“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结合A、B距离鲸的远近即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

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

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

故选D.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如图所示,利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通过改变 改变尺子探出桌面的长度 来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做该实验时,要用大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2)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音调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

(3)用这些器材能不能探究“声音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能 .(选填“能”或“不能”),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说明如何操作:

 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即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

(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即可得出实验的结论;

(3)响度跟振幅有关.

【解答】解:

(1)物体振动的快慢和振动物体的大小有关,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