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30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精华试题及答案四Word格式.docx

剩余价值规律 

5、货币的本质是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 

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7、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8、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固定资本更新 

D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A 

A不可知论者 

B所有唯心主义者

 

C唯物主义者 

D可知论者 

1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矛盾普遍性原理 

运动、发展的原理

普遍联系的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1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3、发展的实质是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 

15、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时间是 

18世纪中叶到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私有制已经被公有制所代替 

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建立 

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为垄断资产阶级总利益服务 

1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8、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1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内部的矛盾性 

B运动的规律性 

C客观实在性 

D认识的可知性 

21、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 

A质变和量变的观点 

B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肯定和否定的观点 

2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23、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A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B割裂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D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4、认识的本质是 

人的社会实践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25、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 

从感性认识到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6、物质是 

指某种物 

指最微小的物质粒子 

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标明存在的哲学范畴 

2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发展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28、“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是讲矛盾的 

特殊性 

斗争性 

同一性 

普遍性 

2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取决于它是否 

A具有阶级性 

B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C对人有用 

D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相一致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是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B国家政权管理经济的形式 

C国家政权管理各种社会事务的形式 

D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31、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A语言学 

哲学 

形式逻辑 

化学 

32、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人口因素 

历史人物 

3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国家政权 

军队、监狱、法庭 

3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指 

生产力 

阶级斗争 

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 

35、无产阶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 

民主社会主义 

个人主义 

存在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队级的诞生 

37、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8、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是 

马克思 

恩格斯 

斯大林 

列宁 

3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人道主义 

利己主义 

自由主义 

民主主义 

4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大致有两种,它们是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和内阁制 

总统制和内阁制 

共和制和君主制 

二、多项选择题: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意识的本质是 

BD 

人脑的分泌物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神的启示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主观存在的客观映象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有 

ABDE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生产力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动力

以生产关系变革为根本 

以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E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3、社会主义在发展历程中经历的飞跃有 

ABCD 

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C从一国到数国 

从传统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数国到一国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 

AC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 

5、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CE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个人和社会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三、辨析题:

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价格必须与价值相一致。

1、错误。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一致。

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价值会有不一致,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正是现实社会中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

2、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同步发展的。

2、错误。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一致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各社会意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四、简述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体系,主要指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其一,矛盾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共性只概括了个性的共同本质,而个性比共性丰富。

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统一。

其一,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其二,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即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这是因为: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资本家从事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一目的支配他的全部的生产活动。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剩余价值,其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都是围绕剩余价值进行的。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确立,是在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其生产方式的发展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推动的;

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其灭亡。

4、简述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社会主义基本上都是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的,所以在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受到主客观条件条件制约,表现出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社会主义建设是以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从封建主义影响看,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深受封建主义的不良影响。

第三,从面临的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

第四,从经验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第五,从肩负的使命看,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任务艰巨,使命远大,所以,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更为漫长、更为艰巨的历史过程。

五、论述题(14分) 

试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邓小平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