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3043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docx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8

(总分:

104.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

20,分数:

20.00)

1.阿托品在眼科方面用于______

A.缩瞳、调节麻痹B.扩瞳、调节麻痹

C.扩瞳、降低眼压D.扩瞳、调节痉挛

E.扩瞳、视近物清楚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在眼科有广泛应用。

其可阻断眼的虹膜括约肌的M受体,导致虹膜括约肌松弛而散瞳,亦可阻滞睫状肌的M受体,导致睫状肌松弛而引起调节麻痹。

其作用特点是升高眼压。

2.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者为______

A.核酸内切酶和凋亡蛋白酶B.凋亡蛋白酶和谷氨脱胺转移酶

C.核转录因子和凋亡蛋白酶D.核酸内切酶和需钙蛋白酶

E.核转录因子和核酸的内切酶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凋亡的主要执行者有两类酶:

核酸内切酶——彻底破坏细胞的生物命令系统;凋亡蛋白酶——细胞的结构全面解体。

3.下列哪些不是引起咯血的原因?

______

A.支气管扩张B.肺梗塞

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

E.血液病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引起咯血的原因常见的有:

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原发性肺癌)、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尖瓣狭窄、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肺淤血、肺梗塞、恶性肿瘤转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4.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______

A.10%B.9%

C.8%D.7%

E.6%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世,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男性稍多于女性,幼儿稍多于成人。

我国正常成年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

5.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______

A.复制B.胞子出芽

C.二分裂D.有丝分裂

E.有性繁殖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

6.H1受体阻断药最适用于______

A.皮肤、黏膜的超敏反应B.晕动病

C.神经性皮炎D.支气管哮喘

E.过敏性休克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H1受体阻断药的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能竞争性地与组胺靶细胞上的H1受体结合,阻断H1受体,缓解过敏症状,用于皮肤、黏膜的超敏反应效果突出。

7.下列问诊内容正确的是______

A.你心前区痛反射到左肩吗B.你右上腹痛反射到右肩痛吗

C.解大便有里急后重吗D.你觉得最主要的是哪里不适

E.腰痛时反射到大腿内侧痛吗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为了保证病史资料的准确可靠性,间诊时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A、B、E均属暗示性问诊,C项语言过于书面化。

8.用物理方法杀灭细菌称为______

A.消毒法B.抗菌法

C.灭菌法D.无菌术

E.抑菌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9.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而副作用最少的是______

A.西咪替丁B.雷尼替丁

C.法莫替丁D.尼扎替丁

E.罗沙替丁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法莫替丁的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口服20mg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能维持12小时以上,且无明显副作用。

10.液化性坏死常见于______

A.脑B.心

C.肾D.脾

E.小肠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以及产生蛋白质的胰腺。

11.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

A.葡萄糖B.脂肪酸

C.磷酸肌酸D.GTP

E.ATP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

磷酸肌酸及GTP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其中GTP固然可为个别生理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但非人体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12.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不少于______

A.<1mlB.1~2ml

C.2~3mlD.3~4ml

E.5ml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

13.抗组胺药的作用是______

A.减少组胺的释放B.破坏组胺

C.拮抗组胺D.与组胺竞争某些受体

E.抑制肥大细胞生成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抗阻胺药主要是组胺1型受体拈抗剂,它能与组胺竞争致敏细胞上的组胺1型受体,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过敏反应。

14.男性,22岁,右膝内侧肿块8年,生长较慢,无明显疼痛。

X线平片显示股骨下端内侧干骺端杵状肿块,边缘清楚。

应首先考虑为______

A.骨肉瘤B.骨巨细胞瘤

C.软骨肉瘤D.骨软骨瘤

E.骨样骨瘤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根据病人的以下几项表现,诊断为骨软骨瘤:

①病史8年,肿物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②x线平片有股骨下端内侧干骺端肿块,边缘清楚。

15.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指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B.人体平卧时,平均比值等于0.64

C.人体直立时,肺尖部的比值减小D.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减小

E.比值无论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肺换气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通气/血流比值是指单位时间内肺泡通气量与肺部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气体增加;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0.84;无论比值增大还是减小,都妨碍了有效的气体交换。

16.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______

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B.脑己糖激酶的Km值低

C.肝葡萄糖激酶的Km值低

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

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酶反应动力学的米式方程式提示,米式常数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这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便可容易的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葡萄糖酵解的第一步反应是葡萄糖磷酸化,催化此反应的是己糖激酶,此酶在肝存在的是Ⅳ型已糖激酶同工酶,Km值高达10mmol/L,而哺乳动物的其他细胞己糖激酶的Km值很低,约为0.1mmol/L,所以在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

17.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______

A.两肾生成的终尿量B.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C.1个肾生成的终尿量D.1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E.1个肾生成的原尿量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18.容积最大,开口位置高于窦底,分泌物不易流出的鼻旁窦是______

A.蝶窦B.上颌窦

C.额窦D.前筛窦

E.后筛窦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个,其开口于中鼻道后部,开口高于窦底,所以上颌窦炎时引流不畅,易积脓。

19.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是______

A.硝普钠B.多巴胺

C.酚妥拉明D.哌唑嗪

E.巯甲丙脯氨酸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硝普钠直接作用于动、静脉血管平滑肌使其扩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多巴胺通过兴奋多巴胺受体和β、α肾上腺素受体而起作用,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酚妥拉明和哌唑嗪为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外周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

巯甲丙脯氨酸(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外周动、静脉扩张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20.经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一般可保留______

A.5天B.7天

C.10天D.14天

E.21天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可保持无菌包内无菌两周。

二、B型题(总题数:

5,分数:

16.00)

A.副反应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D.停药反应

E.特异质反应

(分数:

3.00)

(1).用药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为______(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2).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至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为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先天性遗传异常引起对药物的反应为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称为后遗效应。

特异质反应是指个别人对某种或某类物质具有无法预测的,并不取决于剂量的反应,如瞌睡、欣快、脸红,甚至痉挛或呼吸暂停等。

是一种性质异常的药物反应,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常与剂量无关,即使很小剂量也会发生。

A.维生素AB.维生素D

C.维生素B1D.维生素PP

E.维生素C

(分数:

4.00)

(1).坏血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脚气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儿童佝偻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______(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4).癞皮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坏血病由维生素C缺乏引起。

维生素C缺乏病主要是指坏血病,但维生素C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

脚气病为维生素B1缺乏症,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儿童佝偻病是在婴儿期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癞皮病又叫烟酸缺乏病、尼克酸缺乏病,也称糙皮病。

本病的发生与尼克酸的摄入、吸收减少及代谢障碍有关。

A.心电图的P波B.心电图的QRS波群

C.心电图的ST段D.心电图的Ta波

E.心电图的T波

(分数:

3.00)

(1).代表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______(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两心室复极化过程形成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两心房在复极化过程形成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心电图上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T波代表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心房复极过程中电位变化形成的是Ta波,因与P-R段、QRS波群和ST段初期重叠在一起,且波幅低,在心电图上通常不能看到。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

E.变质性炎

(分数:

3.00)

(1).小叶性肺炎属于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细菌性痢疾属于______(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小叶性肺炎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理特点为脑实质以变质为主的炎症;细菌性痢疾是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病理变化为黏膜表层坏死,渗出物由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组成;出血性炎是指伴有大量出血的炎症,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

浆液性炎症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浆膜、黏膜和皮肤。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B.心尖区

C.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D.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处

E.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

(分数:

3.00)

(1).主动脉瓣区听诊区位于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三尖瓣区听诊区位于______(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二尖瓣区听诊区位于______(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主动脉瓣听诊区是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处。

三尖瓣听诊区位于水平位置第4肋与第5肋之间,体表投影在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

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即心尖区。

三、C型题(总题数:

2,分数:

4.00)

A.解热镇痛B.抗炎、抗风湿

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分数:

2.00)

(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是______(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①解热镇痛、抗炎及抗风湿;②影响血栓形成。

对乙酰氨基酚药理作用:

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适用于感冒、牙痛等症。

A.蛋白质B.糖类

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分数:

2.00)

(1).产热营养素______(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2).糖尿病要控制摄入______(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供给机体热能的主要营养素,又称生热营养素或三大营养素。

即A和B都为产热营养素。

糖尿病人的膳食结构主张严格限制糖类的摄人量,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代谢至关重要的物质,病情控制稳定、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膳食中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与正常人相同,即成年人每公斤体重1.0~1.2g/天。

四、X型题(总题数:

10,分数:

20.00)

21.免疫豁免部位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肝

 B.眼 √

 C.肾

 D.脾 √

 E.睾丸

解析:

22.下列给药途径中,元首关消除的有______

(分数:

2.00)

 A.舌下给药 √

 B.直肠给药 √

 C.喷雾给药 √

 D.口服给药 √

 E.静脉给药

解析:

[解析]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肝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如口服给药。

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均可避免肝代谢。

23.下列哪些属乙类传染病?

______

(分数:

2.00)

 A.病毒性肝炎 √

 B.细菌性疾病

 C.艾滋病 √

 D.肺结核 √

 E.伤寒 √

解析:

[解析]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细菌性疾病范围很广,不全包括在乙类传染病内。

24.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可见于______

(分数:

2.00)

 A.高血压心脏病 √

 B.贫血 √

 C.二尖瓣关闭不全 √

 D.活动后 √

 E.健康人 √

解析:

[解析]①功能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见于:

运动、妊娠、发热、贫血、甲亢。

杂音性质柔和,吹风样,2/6级,时限短,较局限;②相对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如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引起左心增大以及扩张型心肌病等;③器质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见于: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等。

杂音性质较粗糙,吹风样,响亮高调,强度常在3/6级或以上,持续时间长,可占据全收缩期,甚至遮盖S1,并向左腋下传导。

25.下列哪些与咯血有关?

______

(分数:

2.00)

 A.出血前有胸闷、喉痒 √

 B.有肺结核病史 √

 C.血液呈鲜红色 √

 D.有恶心、呕吐

 E.血液呈酸性

解析:

[解析]咯血是呼吸道出血,出血前有喉痒、胸闷、咳嗽,血呈碱性,色鲜红,混有泡沫或痰液,无黑便,咯血后数日内可有血痰,咯血常发生于有肺结核病病史的病人。

恶心、呕吐常为呕血的前期症状。

26.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引起______

(分数:

2.00)

 A.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B.淋巴细胞减少 √

 C.中性粒细胞减少

 D.核左移

 E.中毒颗粒

解析:

[解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其功能抑制,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

中毒颗粒为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核左移是指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增多,其比值>5%,有时还可以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等细胞。

27.渗出液的特点有______

(分数:

2.00)

 A.蛋白含量高 √

 B.比重低

 C.细胞成分多 √

 D.细胞成分少

 E.液体清亮

解析:

[解析]炎症渗出液蛋白含量高、比重大、细胞成分多、较混浊。

28.酮体是脂肪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的正常中间代谢产物,它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乙酰乙酸 √

 B.β-羟丁酸 √

 C.丙酮酸

 D.丙酮

 E.乙酰CoA √

解析:

[解析]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丙酮酸和乙酰CoA均不属于酮体。

29.腹泻伴发热可见于______

(分数:

2.00)

 A.急性细菌性痢疾 √

 B.伤寒 √

 C.肠结核 √

 D.局限性肠炎 √

 E.病毒性肠炎 √

解析:

[解析]腹泻伴发热见于:

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肠结核、病毒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30.下列哪些为正常人出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常见部位?

______

(分数:

2.00)

 A.胸骨左侧1、2肋间隙 √

 B.胸骨右侧第1、2肋间隙 √

 C.背部第6、7颈椎水平

 D.两肺底的前后部位 √

 E.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

解析:

[解析]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为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正常人出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部位为:

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

五、填空题(总题数:

4,分数:

4.00)

31.腹膜刺激三联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腹壁肌肉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

解析:

32.下腔静脉由______与______汇合而成。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左髂总静脉右髂总静脉)

解析:

33.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急性动物实验慢性动物实验)

解析:

34.肝的触诊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1.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钩指触诊法)

解析:

六、名词解释(总题数:

2,分数:

8.00)

35.药物半衰期

(分数: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药物半衰期:

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解析:

36.混合痔

(分数: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混合痔:

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沟通吻合,静脉曲张时相互影响,使上、下静脉丛均发生曲张,称为混合痔。

解析:

七、简答题(总题数:

2,分数:

12.00)

37.简述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点。

(分数:

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复制与转录的相同点:

都以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在细胞核内进行。

复制与转录的不同点:

①转录以DNA单链为模板,复制以双链为模板;②转录无引物,复制以一段特异的RNA为引物;③转录和复制体系中所用的酶体系不同;④转录和复制配对的碱基不完全一样,转录中A对U,而复制中A对T,而且转录体系中有次黄嘌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