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072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

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

(一)

一、填空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农民伯伯选择在春天播种是因为()。

3、在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中,我们要保证至少()个条件不变。

二、实验题。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

用到的材料:

纸巾、绿豆6粒、不漏水的盒子2个、水、记号笔。

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1)让一组种子,保持,叫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组。

(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

(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一个。

(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二课种子的发芽实验

(二)

一、填空题: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

、和等。

二、选择题: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2、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三、判断题:

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选择题。

1、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不透明的塑料袋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没有水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

一、选择题。

(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

A、黑暗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A、相同的需求B、不同的需求

(3)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

A、能影响环境    B、能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1.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2.判断题。

(1)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

鹰麻雀小麦。

()

(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

(3)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

(4)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

(5)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一、判断题

1、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2、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3、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二、看图连线。

(制作生态瓶步骤)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

一、判断题。

1、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生物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2、生态瓶里的植物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对动物生存有利。

()

3、如果在生态瓶里增加很多动物,就会导致生态瓶内生物的数量不平衡、生态瓶制作不成功的后果。

()

二、实践题

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一、填空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2、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3、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4、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鸟的种类和数量很多,我们捕杀一些是没有关系的。

()

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及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3、老鼠是有害的,因此我们最好把老鼠消灭光。

(  )

4、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  )

5、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

第二单元光

第一课光和影

一、填空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上的物体叫()。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

3、离光源越近影子(),离光源越远影子会()。

二、判断

1、所有的光源都是发光发热的。

()

2、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的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

3、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

()

4、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

()

三、选择

1、下面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1)日光灯

(2)蜡烛(3)太阳(4)月亮

2、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杯子,产生的影子会()

(1)形状相同

(2)形状不同(3)方位相同

3、在日光灯下,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灯不动,手逐渐向墙靠拢,影子会()

(1)变大

(2)变小(3)不变

4、下面属于冷光源的是()

(1)太阳

(2)月亮(3)萤火虫(4)蜡烛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

一、填空

1、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相同()不同。

2、在同一时刻,将不同的物体放在一个地方,其影子的()相同()不同。

二、判断

1、影子的方向始终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

三、选择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1)长——短——长

(2)短——长——短

(3)短——长——长(4)长——长——短

2、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的时间应是()

(1)早晨

(2)上午(3)下午

3、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填空

1、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千米。

3、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千米。

二、选择

(1)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侧。

A.对光B.背光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A.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第四课光的反射

一、填空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

也叫()。

发射光也是()传播的。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千米。

二、选择

(1)教师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

A.美观B.有利于光的反射

(2)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那就是瞳孔。

当光线较强时,瞳孔就会();当光线较弱时,瞳孔就会()。

A.放大B.缩小

(3)科学家是利用了()原理测出了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射

(4)潜望镜上的两块镜片都是()

A凸透镜B平面镜C凹透镜

第五课光与热

一、填空

1、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汇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气。

2、人们发现利用()镜和()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

二、判断

1、不能用放大镜或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

2、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其强弱和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3、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

镜子将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

4、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

三、选择

1、奥运圣火的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面镜

2、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再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

用一面镜子比用多面镜子投射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要()。

A、高B、低

3、太阳灶就是利用()能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A、凹面镜B、凸透镜

4、下图中,()是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的示意图。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填空

1、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约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约摄氏()度。

2、地球得到太阳的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分之一,却能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二、判断题。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2)在阳光照射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

()

(3)夏天,为了少吸收阳光的热量,人们应穿深色的衣服()

三、选择题。

(1)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

A、强B、弱

(2)把颜色不同(白色、红色、黑色)的同种物体同时放在同一个地方,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的物体。

A、白色B、红色C、黑色

(3)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A、和地面垂直B、和地面水平C、和太阳光垂直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判断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二、选择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转化成(),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

A、热能B、光能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

一、连线题

山地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二、选择题

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丘陵D.高原E.盆地

第二课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填空题

1、地震和火山是()引起的。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3、地球内部运动使()发生不断的变化。

4、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在()、()、()、()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二、选择题

1、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B、相互拉张C、相互制约

2、()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A、岩石的风化B、火山与地震C、河流的沉积

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填空题

1、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较风化。

2、()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A、汶川地震B、岩石变成泥沙C、河流中卵石不断地向下流滚动

2、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

三、判断题。

(1)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

(2)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

(3)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短期内不起作用。

()

 

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

一、填空题

1、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这些统称为()

2、土壤是()、()、()、()、()和()等物质的混合。

3、腐殖质是()的黑色物质,盐分是(),它们都是()的营养元素。

二、选择题

1、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

2、土壤中颗粒最大的()A、沙砾B、粉沙C、黏土

3、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

A、纯净水B、溶液C、蒸馏水

三把晒干、碾碎的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看到沉积物分层的现象。

请将沙砾、沙、粉沙和黏土分别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五、连线题。

细菌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蚯蚓在土壤中群居

蚂蚁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蜗牛和甲虫分解动植物的残留体

植物的叶、根和茎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

 

第七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一、选择题

(1)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

A、加快B、减慢

(2)水流的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A、弱B、强C、颗粒小D、颗粒大

(3)上游的河床布满了(),中游的河床堆积了很多(),下游的河床堆满了()。

A、细沙B、大石头C、鹅卵石

二、填空

(1)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________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______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流水,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第八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选择题。

人们采取了()等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A、加强灾害预警预报B、围海造田C、植树造林

D、开山挖矿E、兴修水利F、封山育林

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2、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记录

拉力大小

(垫圈数量)

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我选择的数据

(1)我们组最少要用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2)在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有关。

(3)在这个实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橡皮筋的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也越长。

B、橡皮筋的长度越长,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C、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车轮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2)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就消失了。

A、弹性B、弹力C、反弹力

(3)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B、越大C、越小

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一、填空题。

(1)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叫。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3)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4)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

二、选择题。

下面的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有()和()

A、喷气式飞机B、火车C、汽车D、鞭炮

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

一、填空题。

(1)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2)人们生活中习惯用“”、“”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用“”表示。

(3)3牛≈克力。

二、判断题。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

一、填空题。

(1)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2)摩擦力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题。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

(2)用重力牵引小车,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时,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3)小车装的重物越多,小车越不容易停下来。

这说明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

(4)在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

(5)在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物体的重量。

()

第六课滑动与滚动

一、选择题。

(1)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

A、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小B、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大

C、两者一样大

(2)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

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

(3)用小车来做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应改变的条件是(  )

A、拉力B、车重C、车轮的运动方式

第七课运动与设计

一、连线题

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

摩擦力增大了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

摩擦力减小了拉链不灵活了,涂点石蜡

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鞋钉

 

第八课设计制作小赛车

一、连线题。

(1)重力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弹力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接触产生的力

反冲力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摩擦力放鞭炮时使鞭炮向上冲的力

(2)

拉力大

使小车运动慢的因素载重量大

摩擦力大

使小车运动快的因素拉力小

载重量小

摩擦力小

二、选择题。

(1)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A、快B、慢

(2)用同一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A、长B、短

(3)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的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A、长B、短

(4)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A、快B、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