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418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docx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随堂练习答案华工DO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C)

 A、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监督行政关系

2. 下列各项中(A)不是行政法的渊源。

 A、判例 B、规章

 C、地方法规 D、司法解释 

3. 下列各项中( C)是特殊行政法。

 A、《行政处罚法》 B、《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国务院组织法》

4. 下列( D)属于行政法关系

 A、行政咨询 B、民政局小王和小李结婚

 C、公安局逮捕张某 D、赵某违章驾车,交警对其罚款50元

5. 行政法是(A)的延伸和具体化

 A、宪法 B、法律

 C、民法 D、刑法

6. 在下列法的形式中,( D)是行政法的特殊渊源。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其他规范性文件

7.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D)

 A、我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8.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有(ABD)

 A、宪法 B、法律 C、判例

 D、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9. 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CD )

 A、一般行政法 B、特别行政法

 C、实体行政法 D、程序行政法 

10. 可以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有( ABC)

 A、合法的行为 B、非法的行为

 C、事件 D、法律规定 

11. 下列(ABD)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A、行政解释 B、地方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12.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ABCD)

 A、不失职 B、不违反法定程序

 C、不超越职权 D、不滥用权力

13. 行政法中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

(X)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14.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

15. 行政法治原则可以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

16. 所有的行政关系都能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

(X)

17. “依法行政”要求“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行政”。

(X)

1. 下列(C)项属于行政主体。

 A.国务院办公厅 B.政法委

 C.北京市人民政府 D.被委托的组织 

2. 我国实行的国务院总理负责制属于(C)。

 A.合议制 B.委员会制

 C.首长制 D.总统制 

3. 下列(C)项不是国务院组成人员。

 A.秘书长 B.审计长

 C.民航总局局长 D.国务委员

4. 国家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按照规定程序予以(B)。

 A.降级 B.降职

 C.辞退 D.撤职

5. 公务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这属于公务员的(A)权利。

 A.身份保障 B.依法执行公务

 C.享受报酬、福利 D.申诉控告

6. 在我国,录用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一般采用(D)方式。

 A.选任 B.调任

 C.委任 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7. 以下选择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B)。

 A.行政公署 B.居民委员会

 C.区公所 D.街道办事处 

8. 当公务员不能或不依法履行其法定义务时,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但一般不包括( C)。

 A.身份处分 B.行政处分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E.行政赔偿责任 

9. 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AC)和开除。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D.罚款

 E.留用查看

10. 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变更主要包括晋升(ACD)。

 A.降职 B.辞职 C.交流

 D.撤职 E.挂职锻炼 

11. 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有(ABD)。

 A.辞职 B.辞退 C.撤职

 D.退休 E.轮换

12. 行政优先权指行政权具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其内容一般包括(ABC)

 A.先行处置权 B.获得社会协助权

 C.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 D.行政受益权 

13. 下列选择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有(ABCE)。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海淀税务分局

 C.国家烟草局 D.国务院港澳办

 E.某行政公署 

14. 行政机关一般只能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充当权利义务的主体。

(X) 

答题:

 

 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

问题解析:

15. 行政机关与其公务员关系紧密,共同构成行政主体。

(X) 

16. 所谓行政受益权即行政主体有从其行政活动中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

(X)X

17. 一般来说,个人不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的组织。

 √

18.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相同点之一就在于其均是使本无行政职权的组织或个人可以依法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

( X)

1.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的特征。

(B )

 A.确定力 B.单方性

 C.拘束力 D.执行力B

2. 以下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D)

 A.吊销营业执照 B.征税

 C.制定规章 D.发布天气预报 

3.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 A)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4.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滥用职权、向相对方索贿情形下颁发的许可证行为,应属于:

(C)

 A.无效 B.废止

 C.可撤销 D.有效 

5. 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B)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6. 吊销驾驶执照的行政行为属于(ABCD)

 A.具体行政行为 B.依职权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可诉性行政行为

7. 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相比较,主要特征是:

(ABCE)

 A.从属法律性 B.裁量性

 C.效力先定性 D.双方意志性

 E.强制性

8. 行政行为成立便对相对方和行政主体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一般地应具有(ABDE)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强制力 D.公定力

 E.执行力

9. 行政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哪些机关可以撤销(ABDE)

 A.人民法院 B.国务院

 C.人民检察院 D.上级行政机关

 E.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

10. 行政行为合法的一般要件有(ABCD)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适当

 C.程序合法 D.在职权范围内

 E.行为对象合法

1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的行为属于(BD)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 D.应请求行政行为

12. 行政主体依职权对行政相对方科以一定义务,应属(AC)

 A.单方行政行为 B.双方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13. 行政主体的行为就是行政行为。

(X)

14. 行政行为必定是合法行为。

(X)

15. 单方意志性的特点不同程度地表现在所有行政行为中。

(√)

16. 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必定是行政行为。

(X)

17.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执行力的前提,执行力是拘束力的保障。

(√)

18. 行政行为的废止不具有溯及力。

(√)

1.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D)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C、国务院 D、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 

2. 特别授权立法的立法权(A)

 A、只能行使一次 B、可反复运用

 C、由宪法或组织法规定行使次数 D、视情况而定

3. 执行性行政法规范不得在法律或上级行政法规范所规定的事项之外随意增加新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A)

 A、实施细则 B、办法

 C、规则 D、条例

4.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要经过(D)审议通过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全体会议

 C、国务院常务会议 D、国务院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

5. 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应由(A)签署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

6. 有关行政主体制定的行政规章(B)

 A、应报国务院批准 B、应报国务院备案

 C、经国务院批准后才能生效 D、经国务院备案后才能生效

7. 下列(CD)是行政立法主体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D、省级人民政府

8. 国务院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对外开放方面制定的暂行规定属于(BCD)

 A、一般授权立法 B、特别授权立法

 C、中央行政立法 D、试验性立法

9. 下列哪些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立法权(ABC)

 A、教育部 B、重庆市人民政府

 C、郑州市人民政府 D、开封市人民政府

10. 所有抽象行政行为都具有如下特征(ABCD)

 A、对象的普遍性 B、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C、准立法性 D、不可诉性

11. 有权改变或撤销县人民政府所作违法或不当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是(AD)

 A、县人大常委会 B、县人民法院

 C、该县中共县委 D、市政府

12.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并不都是行政立法。

(√)

13.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制定有关行政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

(X)

14.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

1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享有地方行政立法权。

 (X)

16. 公开发布是所有行政立法成立必备的一个要件。

 (√)

17. 特别授权立法中所授立法权可以超出被授权机关的原职责范围。

(√)

1. 行政征收的实施是以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B)为前提的。

 A.给付义务 B.缴纳义务

 C.履行义务 D.不作为义务

2. 下列(D)是行政机关赋予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的许可。

 A.开业经营许可 B.生产许可

 C.汽车驾驶证 D.律师资格证

3.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是(B)

 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查封、扣押

4. 下列不属行政确认形式的行政行为有(D)

 A.认可 B.证明

 C.鉴证 D.勘验

5. 行政主体向违反行政法规定的相对方收取排污费、滞纳金的行为在性质上属:

(C)

 A.行政征购 B.行政处罚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6. 下列行政行为中非行政处罚的是(B)

 A.没收财物 B.开除公职

 C.行政拘留 D.罚款

7. 以下行政处罚形式属于行为罚的是(D)

 A.行政拘留 B.因违章驾驶而被罚款

 C.劳动教养 D.责令停产停业

8. 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的有(D)

 A.查封、扣押 B.强制检疫

 C.冻结、划拨 D.执行罚 

9. 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B)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10. 下列费用属于行政征收范围的有(ABCD)

 A.税收 B.滞纳金

 C.建设资金 D.资源费 

11. 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有(CD)

 A.资源费征收 B.管理费征收

 C.排污费征收 D.滞纳金征收

12. 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有(ABCD)

 A.查帐征收 B.查验征收

 C.定期定额征收 D.代征、代扣

13. 下列许可中属于独占许可的有(AB)

 A.专利许可 B.商标许可

 C.采矿许可 D.林木采伐许可 

14. 行政确认是(AC)的行政行为。

 A.要式 B.默示

 C.羁束 D.自由裁量 

15. 下列行政处罚中属于行为罚的有(AD)

 A.责令停产停业 B.行政拘留

 C.劳动教养 D.吊销营业执照 

16. 行政机关作出(ABD)等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行政拘留 D.数额较大的罚款

17. 直接强制执行措施主要有(AC)形式

 A.查封、扣押 B.执行罚

 C.冻结、划拨 D.代执行

18. 行政给付在我国主要有(ABCD)等形式。

 A.安置 B.补助

 C.抚恤、优待 D.救灾扶贫

19. 我国行政裁决主要适用于解决(ABD)

 A.权属纠纷 B.侵权纠纷

 C.行政纠纷 D.知识产权纠纷

20. 行政征收的实施必须以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

(√)

21. 任何许可只要依法取得就会长期有效。

(X)

22. 鉴证和勘验都是行政确认的形式。

(X)

23. 罚款和没收财产都是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X)

24. 听证程序不是所有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

(√)

25. 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应当同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

26. 行政强制就是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X)

27. 行政奖励最主要是给予物质利益。

(X)

28. 行政裁决也就是行政仲裁。

(X)

1. 签订行政合同的最主要方式是(C).

 A.拍卖 B.邀请发价

 C.招标 D.直接磋商 

2. 行政合同是一种(D)行为。

 A.内部行政 B.抽象行政

 C.单方行政 D.双方行政

3. 行政合同纠纷应通过(D)解决。

 A.民法救济途径 B.经济法救济途径

 C.行政裁决 D.行政诉讼 

4. 行政指导的主体是(C)。

 A.权力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5. 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且影响最大的国家是(B)。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6. 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B)。

 A.具有强制力 B.不具有强制力  

 C.具有部分强制力 D.没有任何法律意义

7. 行政机关缔结行政合同必须遵循的规则有(ABC)

 A.出于行政需要 B.不超越行政权限

 C.内容和范围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 D.必须有利可

8. 缔结行政合同的方式有(ABCD)。

 A.拍卖 B.招标

 C.邀请发价 D.直接磋商

9. 在行政合同中,相对方享有的权力有(ABD)。

 A.取得报酬权 B.损害赔偿请求权

 C.单方面变更合同的权利 D.特权行为损害的补偿权

10. 下列合同(ABC)属于行政合同。

 A.科研合同 B.粮棉征购合同

 C.计划生育合同 D.购买行政办公用品合同

11. 行政指导以其功能为标准,分为(ABC)

 A.管制性行政指导 B.调整性行政指导

 C.促进性行政指导 D.宏观行政指导

12. 行政指导的依据有(ABCD)。

 A.法律 B.法律原则

 C.国家政策 D.行政组织法上的职能规定

13. 下列属于限制性行政指导的有(AB)。

 A.抑制物价暴涨 B.禁止化工厂生产的范围

 C.规定外商投资方向范围 D.农业经营指导

14. 行政指导以其指导层次为标准,分为(AD).

 A.宏观行政指导 B.促进性行政指导

 C.限制性行政指导 D.个别行政指导

15. 判例法国家有明确的行政合同的概念。

X

16. 行政委托合同、计划生育合同、交通安全保障合同、人事聘用合同都属于行政合同。

√ 

17. 如果相对方违反行政合同,行政机关不具有制裁的权力。

X

18. 行政指导不具有强制力,因而不产生行政法律后果。

( )X

19. 行政指导违反法律,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X

20. 在我国,有许多行政规章属于行政指导性质的。

 √

1. 我国在(D)中第一次确定了听证制度。

 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商标法》

 C、《国家赔偿法》 D、《行政处罚法》

2. 行政首长签署程序是(B)

 A、外部行政程序 B、内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

3. 以下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开原则的是(B)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程序

 C、简易程序的适用 D、时效制度

4. 行政程序法属于(B)

 A、组织法 B、行政法

 C、司法法 D、行政裁判程序

5. 行政程序法的调整对象是(A)

 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D、行政监督关系

6. 下列诸项中,不属于行政程序的是(D)

 A、行政立法程序 B、行政执法程序

 C、准司法程序 D、行政诉讼程序

7. 行政立法程序包含有哪些具体制度(ABCD)

 A、听证制度 B、会议制度

 C、专家论证制度 D、备案制度 

8. 公平原则的保障制度有(ABCD)

 A、回避制度 B、会议制度

 C、听证制度 D、调查制度

 E、时效制度 

9. 下述行政程序类型中,属于按行政职能为标准划分的有(BC)

 A、行政外部程序 B、行政立法程序

 C、行政执法程序 D、行政内部程序

10. 根据法律是否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可将行政程序划分为(BD)

 A、外部行政程序 B、自由行政程序

 C、内部行政程序 D、法定行政程序

11. 为提高行政行为的效率,在程序上的保障制度有(ACD)

 A、时效制度 B、听证制度

 C、行为方式在时间上有先后程序的规定

 D、简易程序的规定

12. 行政程序的主要作用有(ACD)

 A、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 B、保障行政权的充分、有效、合法行使

 C、提高行政效率 D、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13.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所应遵循的环节和步骤。

 (X)

14. 抽象行政程序是针对某类人或事普遍适用的,具有普遍性和前溯性。

(X)

15. 行政程序法所调整的对象仍是行政关系,只不过侧重于行政程序关系。

(√)

16. 行政程序法规范与行政实体法规范交织在一起,是行政程序法发展的一种趋势。

 (X)

17. 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决定、执行程序都作出较为完备的规定,是我国行政程序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

18. 由于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行政行为的行为方式的环节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的要求。

( X)

1. 下列何项是行政主体和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相同方式(D)

 A、行政赔偿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通报批评

2. 行政违法侵害的社会关系是(C)

 A、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关系 D、民事与行政法律关系

3. 实质性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据实体法追究行为主体的(C)

 A、行政赔偿责任 B、补救性行政责任

 C、惩罚性行政责任 D、补救或惩罚性行政责任

4. 形式性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依据程序法追究行为主体的(B)

 A、行政赔偿责任 B、补救性行政责任

 C、惩罚性行政责任 D、补救或惩罚性行政责任

5. 下列制裁形式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有(C)

 A、警告 B、记过

 C、降职 D、开除

 E、记大过 

6.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BCE)

 A、赔礼道德、承认错误 B、通报批评

 C、赔偿损失 D、停止违法行为

 E、行政处分

7. 行政相对方承担行政责任的一般方式(ABCDE)

 A、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B、接受行政处罚 C、履行法定义务

 D、恢复原状、返还财物 E、赔偿损失

8. 行政行为具有(ABCDE)情形之一的,行政主体应承担撤销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职权

 E、滥用职权

9.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BCD)

 A、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 B、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

 C、存在承担行政责任的法律依据 D、主观有过错

 E、造成损害事实

10. 外国人承担不同于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特殊行政责任方式有(ADE)

 A、驱逐出境 B、警告

 C、拘留 D、限期离境

 E、禁止入境

11. 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X)

12. 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关系而发生的。

(X)

13. 不作为行政违法造成的社会危害往往并不亚于作为行政违法。

(√)

14. 行政法律责任即行政侵权责任。

(X)

15. 行政责任主体与行政违法的主体是一致的。

(√)

1. 行政系统内部一般监督中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是(A)。

 A.上下级监督 B.职能监督

 C.主管监督 D.审计监督 

2. 我国审计署审计长由(C)任免。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党中央

3. 公民的监督行为是一种(A)。

 A.法律行为 B.民事行为

 C.政治行为 D.组织行为

4. 行政监督的内容很多,核心问题是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A )。

 A.行政权力的行使情况 B.日常行为情况

 C.非职务行为情况 D.非行政行为情况

5.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A )

 A.双重领导 B.多重领导

 C.单向领导 D.间接领导 

6. 权力机关对行政监察的内容,除法律监督外,还有(A )。

 A.工作监督 B.会议监督

 C.日常监督 D.专门监督 

7.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主要有(BDE)

 A.双向监督 B.行政监察

 C.专门监督 D.一般监督

 E.审计监督

8.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有(ABCD)。

 A.调查权 B.建议权

 C.检查权 D.行政处分权

 E.审核权 

9. 行政监察机关的直接处分权包括(ABCDE)。

 A.开除 B.撤职

 C.记大过 D.降级

 E.警告

10. 审计机关主要行使下列职权(ABCDE)。

 A.处理权 B.通报权

 C.建议权 D.调查权

 E.检查权

11. 我国权力机关对监督的形式主要有(DE)。

 A.法律监督 B.会议监督

 C.一般监督 D.工作监督

 E.日常监督

12. 行政监督并不直接改变相对方的实体权利义务(√)。

13.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X)。

 

14. 对行政机关开除公职行为不服的,公务员可依法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15. 行政监督既包括外部监督也包括内部监督( X)。

 

16. 行政监督的主体有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方(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