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59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docx

2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于波

2009版心血管影像学进展

一、心血管影像学的现状

作为当今心血管学科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之一,心血管影像学技术日臻成熟,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无论是在心脏大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还是在治疗和判断预后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除了以往传统的普通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心血管造影等传统方法外,相继出现了多层螺旋CT(MSCT)、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CA)、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血管内超声(IVUS)、心肌声学造影(MCE)、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等一大批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心血管系统的成像技术带来新鲜血液,共同构成了较完整的心血管影像学诊断体系,将心血管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心血管影像学的进展

(一)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

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是指经皮穿刺动脉后选择性地向左、右冠脉开口插入导管并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脉解剖和病变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初,采用主动脉根部注射造影剂,使左、右冠脉同时显影,称为“非选择性冠脉造影术”。

1959年Sones利用特殊造型的导管,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脉口,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冠脉内充盈整个冠脉及其分支,使之清晰显像,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脉造影术。

此后,Amplatz(1966年)、Judkins(1967年)等对造影导管顶端的形状和弧度及导管操作技术作了改进。

Seldinger's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的应用又简化了选择性冠脉造影术,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国于1973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首先开展了这项新技术,现已在全国众多医院较广泛地被采用,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依据是X射线冠状动脉造影的平面图像。

由于心脏血管是三维的,具有空间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仅以某一个平面的血管狭窄度作为判断标准,存在较大偏差。

而基于冠脉造影图像的血管三维重构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冠脉三维重建是应用图像分软件将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中两个大于60度的平面,重建成血管树的三维结构,通过数据自动分析程序提供血管各参数值,对狭窄病变作出分析[1]。

特别是分叉处的血管结构,在单一图像中容易出现重叠和缩短而影响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仅根据某个角度的投影很难得到清晰的分叉处血管线。

偏心斑块往往在两个平面造影图像中测量的狭窄率差别较大,只进行简单平均化血管狭窄率的估计值会与真实的血管狭窄率存在较大的偏差。

临床上这些常见问题都可依赖于三维血管重建得以解决。

在德国柏林心脏研究中心和美国Colorado大学,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在国内也有学者以IVUS为参考标准,进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偏心性病变和分支血管的判断方面,表现出比平面冠状动脉二维平面定量分析更大的优势[2,3]。

虽然众多的心血管检查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但冠脉造影作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依然有如下的优势:

(1)冠脉造影方法简单:

完成冠脉造影检查所需时间短;

(2)冠脉造影十分安全:

如果术者操作仔细,很少有合并症发生;(3)冠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极高:

通过造影可以了解冠脉是否存在病变、病变的部位、病变的程度,是否需要做介入治疗等问题。

尤其是三维重建技术一旦广泛用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术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

近年来,伴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特别是超声造影剂的日臻完善,使得超声心动图已发展成为一种既可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形态结构与搏动情况,了解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和瓣膜活动,又能实时显示心血管血流状态及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的检查方法。

1、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contrastechocardiography,MCE)是近年发展的一项能从心脏解剖、生理及病理生理方面提供全面评价的一种影像学方法,是诊断微循环水平心肌灌注的新技术。

它采用特制的微泡造影剂由周围静脉注入或经冠状动脉直接注入,造影剂中气体微泡的散射强度比血液中红细胞的大1000倍以上,气体微泡使超声反射回声明显增强,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微泡的背向散射信号,这是声学造影的基本原理。

近年来,MCE发展迅速,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通常情况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只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的血流状态,不能反映毛细血管水平的心肌灌注,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灌注之间无确切关系。

微循环心肌水平灌注才是决定心肌细胞能否得到充分血氧供应的决定因素。

因而评价微循环水平的心肌灌注,对于阐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极重要意义。

由于微泡直径小于红细胞,能够与红细胞一起自由地通过心肌的毛细血管并均匀分布于心肌,可视为红细胞的示踪剂,故能够真实地反映心肌血流。

MCE的适用范围有:

(1)评价急性心肌梗死、侧支循环形成及再灌注的疗效;

(2)测定冠脉血流储备及心肌血流量;(3)评估存活心肌;(4)评估左室功能;(5)评价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的疗效;(6)协助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消融治疗;(7)超声介导的心肌靶向治疗等。

2、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stressechocardiography,SE)是指用增加心脏负荷的方法,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致使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不足以满足其需要,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收缩能力产生异常,观察室壁运动状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进行评价。

发展至今天,心脏负荷试验已经有多种方式,包括药物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经食管心房调博等。

与心脏负荷试验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包括负荷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将心肌声学造影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相结合运用即为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contraststressechocardiography,MCSE),通过评价负荷状态下的室壁运动和心肌灌注显像,不仅使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诊断精确度显著提高,实现早期、无创性的检测局部心肌灌注以及对存活心肌与死亡心肌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心肌血流与收缩功能储备,为临床上冠心病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准确的新方法。

其可应用于:

判断心肌存活性、识别轻度冠脉狭窄及心肌缺血、提高识别冠心病的敏感性、估测受损心功能治疗后恢复情况、临床评估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能性及治疗后心肌的存活性、检测冠脉闭塞后危险区和估测最终梗死面积、提供微循环水平评价组织灌注的可能性。

目前,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角度对存活心肌进行检测已成为超声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已成为检测心肌微循环完整性和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较为肯定和独特的方法,二者结合可广泛应用于无创性估测心肌灌注、心肌存活性及心功能状况,无疑将成为超声领域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3、实时三维超声

新一代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简化了三维数据的采集和三维左室容量的分析过程,在保持原有彩色多普勒的临床检查项目外,能开展实时三维成像(3D-echo),可任意切面,立体化心脏,重建心脏结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用杂种犬探索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方面的应用,结果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能连续完整立体地显示冠状动脉血流的解剖分布。

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临床应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动脉的报道。

(三)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

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是利用安装在心导管尖端的微形超声探头由血管内探查管腔大小和管壁形态及结构的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其分辨率为100μm、成像帧数30帧/秒、透射深度4-8mm、扫描范围10-15mm,且成像时不需要阻断血流。

当前,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出现许多新技术,极大丰富了IVUS的临床应用。

IVUS三维重建是近年来IVUS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它利用IVUS能够实时地呈现血管横断面图像的特点,使超声探头在血管腔内轴向移动,扫描出一串连续的血管断面图像,从而重建出一段血管的三维形态。

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4]:

①图像的获得;②图像数据化和节段化;③三维重建;④显示和分析。

这样获得的血管腔及管壁的立体信息能更好地反映血管的真实形态,提供血管和粥样硬化斑块复杂的纵向结构信息,能很好地评价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变化,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近10年来在IVU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血管内超声弹性图(IVUSelastography)可用于斑块力学特性的评价,通过检测冠脉内斑块的机械学特性来评估其性质的一种技术。

组织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取决于其机械学特性,不同组织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不同,坚硬的组织(如钙化和纤维组织)受压和被牵拉的程度小于柔软的组织(如脂质),由此判断斑块的组成成分[5]。

IVUS弹性图是将IVUS图像和射频测量结果结合起来的新技术,能够测定紧张度增加而倾向破裂的区域,利用IVUS导管收集不同压力作用下冠脉血管壁和斑块的射频回波信号,经局部置换建立反映组织受牵拉情况的横断面弹性图,从而区分不同的斑块成分。

此技术改变了标准IVUS区分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较困难的缺点。

有学者[6]发现不同斑块成分的应变值差异存在显著意义,尤其是纤维组织与脂肪组织之间,其识别易损斑块管腔壁边界高张力区的敏感性是88%,特异性是89%。

在体研究证实脂质斑块的张力值高于纤维斑块,管腔界面有高张力区在识别巨噬细胞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而且随着三维弹性图的发展,识别冠状动脉全长的薄弱点成为可能。

总之,血管内弹性图是评价斑块组成和易损性的独特工具,为临床上识别易损斑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7]。

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irtualhistologyintravascularultrasound,VH-IVUS)是一种比较新的IVUS后处理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向散射的超声射频信号,通过功率频谱的处理(傅立叶转换、韦尔奇功率频谱和自动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重建实时斑块分类的组织图像,对斑块进行更准确的分辨[8,9]。

VH-IVUS把原来黑白的IVUS图像用4种不同的颜色表达出来,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性质的斑块:

深绿色代表纤维性斑块;浅绿色代表脂肪性的斑块;白色代表钙化性斑块;而红色代表坏死的组织[10]。

比较于传统IVUS图像,VH-IVUS能更准确和定量评价不稳定斑块的主要成分脂质核心,这对于我们识别不稳定、易于破裂的斑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1]。

临床研究证实,VH-IVUS在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方面和组织病理学有较好的相关性[12]。

有学者[13]已采用直径4mm的实时三维前视IVUS导管,沿血管轴向远端检测数厘米深度的影像来显示不稳定斑块,应用多普勒原理测量迂曲的病变血管或完全闭塞的血管远段[14],从而改变了以往IVUS对于严重狭窄和闭塞的病变探头无法通过无法完成检查的缺点。

已有实验应用[15]IVUS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指导介入、评价介入效果。

并有动物模型研究证实:

超声治疗可以预防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内膜增生,IVUS通过提高基因进入血管细胞的能力辅助基因治疗冠心病[16]。

(四)CT技术(computedtomography,CT)

在1998年北美放射学展会(RSNA)上GE公司率先推出的4排螺旋CT,显示第一幅活体心脏的冠脉成像。

2000/2002年相继推出的8排和16排CT,使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成为可能,并有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2004年64排CT投入使用后,冠状动脉检查的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开始接受这种无创性的诊断模式。

128排CT,256排CT,320排CT由于扫描速度快,高分辨率,成像质量清晰,未来有望较广泛运用于临床。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就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CA)。

主要用于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明确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和走行变异,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疗效,冠状动脉桥血管成像,心脏功能评价以及诊断急性胸痛的病因[17]。

对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64排CT检测其冠脉狭窄的阴性预测值为98%,提示64排CT可作为排除严重CAD,并避免进一步有创性冠脉造影的最佳无创性手段。

因此64排MSCT冠脉造影,可对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的冠心病低危或中危患者进行筛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对无症状者采用CTCA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和预后价值仍未确定,因此不推荐在常规体检中使用CTCA。

CTCA虽然临床应用广泛,并使冠脉病变的无创性诊断成为可能,但其仍具有其局限性。

在评价冠脉病变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仍不理想,假阳性率相对较高;重度钙化严重妨碍CTCA评价病变狭窄程度的可靠性;检查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房颤动等)也影响CTCA的可靠性;大剂量的放射线可能具有引起恶性肿瘤的潜在危险,而大剂量的对比剂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CTCA尚不能替代CAG。

近几年,CT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128排CT也正逐步开始入临床应用,旋转一圈仅仅0.30秒的时间就能获得128层的优质图像,是现在单源CT中扫描速度最快的一种,对实质脏器的扫描,动态比强的分期更明确,极大减少了器官运动伪影,使三维重建形像更加逼真,适合作冠脉血管造影狭窄评估,可为矫形提供依据。

另外患者接受X线剂量相对低,因此冠心病患者更加推荐128排CT。

此外,相对于传统的单源CT而言,新理念的双源CT(Dual-sourceCT,DSCT)的出现将CT从单一的组织成像引向了组织分类定性的新境界,现在主要是256排和320排CT。

通过同时使用两个不同能量的X射线源,双源CT的两个不同电压值的球管在一次扫描中可同时采集到两个数据集。

两个数据集提供了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于区分、标识、分离并鉴别成像的组织或物体,从而获得超出形态学的扫描对象的更多特殊细节。

DSCT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心脏CT成像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性。

由于其很高的时间分辨率,DSCT在无需控制心率的前提下可以清楚显示管径≥1.5mm的冠状动脉的2~3级分支,可准确判断狭窄的程度,尤其是对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斑块的显示和测量更为精确。

双源CT对排除支架内的再狭窄还是有很好的可靠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良好工具。

桥血管闭塞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双源CT对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术后随访的有效工具,并可显示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及心功能评价。

256排CT使用的是2D短阵式探测器排列,扫描速度比64排CT快3倍。

由于不需心电门控装置,机架单圈旋转获得全心脏影像单次旋转,可提供完整的容积数据,结合重建技术可实现Iso-Phasic成像,即任意期实时重建功能,几秒钟内完成高分率成像,而不受心脏运动伪影的影响,不需要移动患者,即可在CT系统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256排CT为低剂量CT,对降低广大人群辐射剂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结合无创静脉注射扫描,256排CT可获得全心肌三维灌注图像。

经由静脉注射显影剂,256排CT可做出精确立体的血管成像。

对于怀疑动脉瘤、主动脉剥离、血管狭窄、动静脉栓塞等能提供方便又确实的诊断。

医生可以清晰观察快速跳动的心脏和冠状动脉,评估冠状动脉的管壁、官腔,其狭窄的情况以及心房心室的状况。

256排CT可早期诊断冠状动脉钙化,提供心脏冠状动脉快速非侵袭性的检查。

钙化沉积与冠脉内斑块形成有关,但不直接代表血管狭窄程度,可以预测未来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

320排C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全球唯一能够实现真正动态容积成像的CT。

所谓的动态容积成像,即是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四维动态观察。

可以进行单次心跳全心脏扫描及器官动态容积功能成像,可显示整个器官的活动和血流情况。

1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一次心脏检查,可获得冠脉钙化积分、冠脉造影、斑块分析、心脏血流量和心壁运动情况等资料。

由于成像快速、不受心率限制,剂量低,无错层伪影,可运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搭桥术后复查、支架术后复查、溶栓术后复查、冠心病高危人群体检、冠心病筛查、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室壁瘤、附壁血栓、异常室壁运动评价等,可观察并评价:

冠脉畸形、狭窄、闭塞、斑块、肌桥,支架狭窄、支架闭塞、支架扭转变形、支架内斑块、桥血管闭塞、狭窄、脱位、冠脉钙化程度和预后以及心功能等。

目前对于256排CT和320排CT的临床使用尚未进行FDA论证。

另外,庞大的数据处理和较高的生产成本是该机器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的速度。

(五)PET/CT技术

PET(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的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它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

心脏PET和SPECT等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在国内使用还较少。

在临床工作中,判断有无存活心肌对临床极为重要,指导临床治疗策略。

PET/CT是集分子功能影像与解剖形态学影像于一体的复杂设备,可同时显示血管形态、桥血管连接端、桥血管通畅度及血管内的支架状况。

13N-NH3是常用的、较为理想的心肌血流显像剂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心肌细胞,NH3参与细胞代谢,生成谷氨酸或谷胺酰胺。

心肌对13N-NH3的摄取多少与冠脉血流量成正相关,13N-NH3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反映心肌细胞的灌注状态以及反映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建立的血流灌注状态,提供心肌灌注和存活的直接信息,可早期诊断冠心病[18]。

用13N-NH3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与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如果灌注缺损、代谢填充(血流-代谢不匹配)为心肌存活;灌注、代谢均缺损(血流-代谢匹配)为心肌无存活;此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当然PET/CT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糖尿病人的葡萄糖代谢紊乱,因此不能用18F-FDG进行判断[19];②不能提供室壁节段性运动信息。

近几年,利用核医学手段诊断“缺血记忆”的研究逐渐兴起。

心肌的“缺血记忆”就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血流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而代谢异常可持续较长时间,其两个核心变化包括脂肪酸代谢减低和脂肪代谢增强,因此利用放射性核素标志脂肪酸和葡萄糖的类似物,可进行心肌缺血的代谢研究。

123I?

?

-BMIPP是一种123I?

?

标记的甲基化的支链脂肪酸,能够反映心肌的脂肪酸代谢情况。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123I?

?

-BMIPP显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诊断临床症状已经缓解、并且缺乏其他缺血证据的缺血事件,123I?

?

-BMIPP的异常程度和范围与心肌灌注异常、患者未来心脏事件的发生成正相关。

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18F-FDG。

18F-FDG能诊断心肌缺血已得到国际的认可,但均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的很短时间内(<1h)注射成像,而非“缺血记忆”的诊断。

McNulty等在大鼠实验中,阻断冠脉20min,24h后注射18F-FDG并行PET显像,缺血心肌对18F-FDG的摄取较基础增加50%。

相似的,在慢性反复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同样证实有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增强。

由于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六)MRI技术

在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高速梯度技术和专用心脏线圈的发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得到了进步。

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使病人避免接触辐射和造影剂,冠脉MRA也可以与其他磁共振影像技术结合评价心脏功能,结构,血流和心肌活力。

目前MRA的空间分辨率(平面分辨率:

0.7-0.8mm,穿透力为1-3mm),次于透视下冠脉造影的0.3mm分辨率。

但是在单项检查中冠脉核磁共振能够提供很多的信息包括:

心肌功能、灌注、心肌活力和冠脉结构。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性、无电离辐射、可“一站式”检查了解心脏解剖结构与功能的优点,备受关注心肌灌注储备(MPR)似乎是检测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的最准确指标。

对此项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操作者的依赖性,可能在临床和研究应用中有使用价值[20]。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MRA)对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总体不够理想,仍处于研究阶段。

CMRA在过去的几年里的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小血管和心脏在心动周期中不断的运动使CMRA成像很困难。

对各主干远段狭窄判断不够准确,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较大。

在已知冠心病史和支架植入病史病人,心肌灌注MRI(MPMRI)探查限制血流的冠脉狭窄的敏感性是92%,特异性是85%,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是是79%。

故在有支架植入史的病人MPMRI是一种无创探查能够引起血流受限的冠状动脉狭窄的适合方法[20]。

现有一些研究证明CMRA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项多中心的研究通过对比三维MRI和冠脉造影,发现三维MRI对冠脉疾病和左主干或三只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和100%。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冠脉近端可见。

这使得冠脉MRI能够非创伤性探查冠脉异常来源[21]。

国内一项小样本的研究,评价3DBTFE\NAG\smallslab序列诊断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效能,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coronaryangiography)为参照标准,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CMRA影像学表现及其征象特征,结果显示CMRA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7%、94%和84%;CMRA和CAG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率为0.8409;冠状动脉狭窄在3DBTFE\NAG\smallslabCMRA上的表现包括:

血管节段性显示、血管壁增厚、血管走行僵硬、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内血流信号减低、不均匀。

3DBTFE\NAG\smallslabCMRA可以定性评价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并用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排除性诊断,但尚不能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定量评价[22]。

郭建锋的研究也发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敏感性为73.19%,特异性为82.12%,准确度为77.11%,阳性预测值为70.18%,阴性预测值为87.18%。

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能够无创性地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及近、中段狭窄。

CMRA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3、24]。

但是CMRA反映管腔狭窄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比较有高估或低估的可能[25]。

呼吸导航3DBTFE序列具有较高的图像信噪比;可在自由呼吸的情况下得到冠状动脉的影像;对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率较高,RCA和LCX远段显示率相对较低[26]。

磁共振利用斑块组织主要成分如脂质、钙化、纤维组织的T1、T2值的不同,在T1WI及T2WI上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差异来研究斑块的形态和病理成分。

早期的脂质斑块在黑血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T2WI及PDWI表现为相对高信号,在纤维斑块的脂核形成后,其中心信号在T2WI上呈相对低信号。

Kramer等[27]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主动脉瘤内斑块的研究表明MRI能清楚地显示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核和血栓,自旋回波T2WI能鉴别斑块的成分,可对血栓和脂核作初步鉴别,纤维帽表现为高信号,脂核为低信号,血栓的信号比脂核高。

同样人体颈动脉、主动脉等较大血管的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