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600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docx

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检查表

序号

控制点

符合性要求

水平

符合性(是/否)

不适用及判定依据

备注

检查组长:

检查员:

检查时间:

年月日

其中,1级控制点总数38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2级控制点总数11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3级控制点总数1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

注:

被标记为“全部适用”的控制点,除非在各自适用的条款中特别指出,否则都必须经过审核和(或)检查,并且不能以“不适用”为由而免除审核和(或检查)。

只有经CNCA特许的例外可免除,这些例外由CNCA发布;判定为不适用的条款应说明判定依据;对所有条款的不符合和一级控制点审核/检查的证据应在备注栏进行描述。

4要求

4.1场址、设施、设备

4.1.1选址

4.1.1.1

底泥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

养殖场提供相关标准。

1级

4.1.1.2

应对底泥进行重金属等项目的监测。

检查监测记录

1级

4.1.1.3

土质类型应符合养殖对象特性的要求。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1.2设施布局

4.1.2.1

养殖场应布局合理,符合养殖对象生态要求,且不会对其造成应激或污染。

养殖场提供场区平面图,现场检查。

1级

4.1.2.2

进排水系统(渠道)应分别设置,防止进排水交叉污染,并有相应的进出水处理措施。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1.2.3

进排水应高进低排,即进水口高于池塘水面,排水口位于池塘最低水位线以下。

现场检查。

2级

4.1.2.4

池底形状应易于排水和收获。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1.2.5

水深应符合养殖种类特性的要求。

现场检查。

2级

4.1.3设备

4.1.3.1

养殖场应购置与养殖面积和养殖方式相配套的设备,如:

各种网具、发电机、增氧机等。

现场检查。

购置的设备应得到维护并能正常使用。

2级

4.2养殖管理

4.2.1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4.2.1.1清污整池

4.2.1.1.1

每个养殖周期应对池塘进行清污和修整。

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1.1.2

在清除淤泥后,池塘应晒干至底泥表面龟裂。

养殖场提供干塘和晒塘程序和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1.1.3

对于水泥池和铺塑料薄膜的池塘,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清洗。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1.2消毒

4.2.1.2.1

养殖场应建立干塘消毒程序。

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干塘消毒。

养殖场提供相关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1.2.2

养殖场应建立工器具清洗消毒程序,并对工器具进行充分的清洗消毒。

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1.3池塘施肥

4.2.1.3.1

养殖场应建立池塘施肥计划,并制定施肥操作程序。

养殖场提供池塘施肥计划和操作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4.2.1.3.2

养殖场使用的化学和生物肥料应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现场检查或询问员工。

养殖场提供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证明。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4.2.1.3.3

养殖场不得存放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化学或生物肥料。

现场检查。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4.2.1.3.4

养殖场应记录肥料使用情况,并且使用量应受到有效控制。

养殖场提供化学或生物肥料使用清单,并提供进出库台账。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4.2.2苗种培育

4.2.2.1

养殖场宜建立配套的苗种培育基地。

制定苗种培育计划和规范。

现场检查。

养殖场建立了与生产规模和预期目标相适应的苗种培育基地,制定了培育计划。

3级

4.2.3苗种放养

4.2.3.1放苗条件

4.2.3.1.1

养殖场预投放的苗种应来自合格的苗种培育基地,保证苗种来源的安全和卫生。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苗种培育基地资质证明文件、苗种购买记录和检测报告。

1级

4.2.3.1.2

养殖池水深、水质(如:

透明度等)应符合放苗要求。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相关记录。

1级

4.2.3.1.3

苗种放养前应先试水,而且池塘水质(如:

温度、pH值、盐度等)应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相关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3.2苗种规格

4.2.3.2.1

养殖场应建立苗种规格验收程序。

养殖场提供苗种规格验收程序。

1级

4.2.3.2.2

投放苗种的规格应符合养殖种类特性的要求。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苗种规格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2.3.3放养密度

4.2.3.3.1

养殖场应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条件确定适宜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应不影响养殖种类的健康和生长。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3.4运输

4.2.3.4.1

运输条件应符合养殖种类要求,如:

水质、温度、盐度等。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3.4.2

养殖场应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运输水体中的溶解氧达到要求。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2.3.4.3

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防止苗种的机械性损伤。

养殖场提供相关文件。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3.5放养

4.2.3.5.1

养殖场应制定放养程序和试水操作程序。

养殖场提供放养程序和试水操作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3.5.2

苗种放养前,养殖场应当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

现场检查。

养殖场提供相关措施文件和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4.2.3.6混养

4.2.3.6.1

如果采用了混养方式,养殖场应制定混养操作程序。

养殖场提供混养操作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2.3.6.2

如果采用了混养方式,混养种类搭配和比例应合适。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相关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4池塘水质管理

4.2.4.1

养殖场应制定日常水质管理计划。

养殖场提供池塘水质管理计划,至少包括换:

水时间、频次、特殊气候条件下处理程序等。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4.2

养殖场应每天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等水质要素,这些水质要素应符合养殖种类的适合范围要求。

养殖场提供有关检测程序和方法,评估检测记录。

测量器具经过校准,且测量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

1级

4.2.4.3

养殖场应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和养殖季节调整水的交换量,并保持适宜水位。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4.4

养殖场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交换水的安全。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4.5

养殖场应及时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稳定。

在加注新水前应对取水水源的水质进行监测。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4.6

养殖场应合理使用增氧机或水质、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5投喂

4.2.5.1

养殖场应制定投喂程序。

养殖场提供投喂程序,包括:

投喂量、次数及要求等。

1级

4.2.5.2

养殖场应根据水温、水质、气候、生长阶段及实际摄食情况等因素确定饲料投喂次数及投喂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5.3

养殖场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确定不同的投喂次数及每次的投喂量,而且应符合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6病害防治

4.2.6.1

养殖场应收集病害防治技术的资料。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资料。

1级

4.2.6.2

养殖场应建立常见病害防治方案。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方案。

1级

4.2.6.3

养殖场应建立常用药物一览表、药物用途和使用方法。

现场检查,养殖场提供相关材料。

1级

4.2.6.4

养殖场不得存放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药物。

现场检查。

1级

4.2.6.5

养殖场应建立巡塘制度,并进行记录。

养殖场提供相关程序文件和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4.2.6.6

养殖场应定期对池塘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养殖场提供相关程序文件和检测记录。

2级

4.2.7收获

4.2.7.1

如果采取轮捕方式,养殖场应制定轮捕程序并采取措施避免对未达规格的养殖对象造成伤害。

养殖场提供相关程序文件和处理措施。

2级

4.2.7.2

如果采取一次性捕捞,养殖场应采取拉网或干塘起捕等方式收获。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4.2.7.3

在收获前一定时间内应停止投喂。

检查投喂记录。

1级

附录A

鲈鱼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本附录规定了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本附录适用于鲈鱼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的符合性判定,其他鲈形目鱼类参照本部分执行。

1级控制点总数24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2级控制点总数5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3级控制点总数0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

A.2要求

A.2.1场址、设施、设备

A.2.1.1选址

A.2.1.1.1

池塘底质宜为沙泥,不渗水。

现场检查。

2级

A.2.1.2设施布局

A.2.1.2.1

养殖场中的育种场、亲鱼培育场和鱼的养成场区域应分开,进出水处理系统独立。

养殖场中的育种场、亲鱼培育场和鱼的养成场区域分开,进出水处理系统独立。

2级

A.2.1.2.2

池塘一般为:

苗种培育池面积300㎡~1500㎡、水深1.0m~1.8m;成鱼养殖池面积4000㎡~8000㎡、水深1.8m~2.2m;池塘淤泥厚度小于等于10cm。

现场检查。

2级

A.2.1.3设备

A.2.1.3.1

养殖场应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水泵以保证水的交换。

现场检查。

1级

A.2.1.3.2

养殖场应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增氧机以确保良好的水质。

现场检查。

1级

A2.2育苗场

A.2.2.1亲鱼来源

A.2.2.1.1

养殖场自己提供的亲鱼应经检疫合格。

亲鱼应检疫合格。

全部适用。

1级

A.2.2.1.2

外购亲鱼应来源于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亲鱼培育场。

养殖场提供亲鱼培育场的许可证。

1级

A.2.2.1.3

如果用捕获的野生鱼来选育,应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并应检查用作亲鱼的野生鱼的质量。

养殖场提供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许可证。

检查质量报告。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A.2.2.1.4

外购亲鱼到达育苗场时,应立即检疫隔离,直到核实其疾病状况,并且在转移到其他区域前应最少隔离20d。

评估检疫记录。

全部适用。

1级

A.2.2.2苗种培育

A.2.2.2.1

养殖场应对鲈鱼鱼苗进行鱼病检查,至少包括:

肠炎病、水霉病、寄生虫病等。

养殖场提供检查记录。

1级

A.2.2.2.2

养殖场应制定鲈鱼鱼苗驯食程序。

养殖场提供鲈鱼鱼苗驯食程序。

1级

A.2.2.2.3

养殖场应定期对不同规格鱼苗进行分池培育。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A.2.3养殖管理

A.2.3.1苗种放养

A.2.3.1.1苗种规格

A.2.3.1.1.1

苗种一般应达到3cm以上。

现场检查和询问员工。

1级

A.2.3.1.2放养密度

A.2.3.1.2.1

鲈鱼放养密度应适宜,一般为:

全长2.5cm~3.0cm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5×105尾/hm2~3.0×105尾/hm2;全长8cm以上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5×104尾/hm2~2.0×104尾/hm2。

养殖场提供鲈鱼育苗放养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1.3放养

A.2.3.1.3.1

苗种放养前,淡水养殖方式宜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5min~10min;海水养殖方式宜用淡水或含碘消毒剂适当浸泡消毒。

现场检查。

养殖场提供相关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2池塘水质管理

A.2.3.2.1

养殖场应每天对水质的主要指标(如:

溶解氧、pH值等)进行监测并记录。

检查记录。

1级

A.2.3.2.2

养殖场应制定换水管理程序,每次进排水和排污都应记录。

评估程序和检查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2.3

养殖场应每隔10d~15d换水一次,保证水质稳定,达到养殖要求。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2.4

在需要时应开动增氧机以保持溶解氧达5mg/L以上。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3投喂

A.2.3.3.1

养殖场应根据水温、水质和鲈鱼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日投饲量,制定投喂表和投喂程序。

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6%~10%。

投喂配合饲料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检查投喂表,养殖场提供投喂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3.2

投喂的新鲜饲料应冷冻处理保持新鲜。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3.3

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29℃时应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4病害防治

A.2.3.4.1

养殖场应制定巡塘制度和病害预防措施。

养殖场提供巡塘制度和病害预防相关措施。

1级

A.2.3.4.2

养殖场应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养殖场应能提供消毒管理规定和记录。

1级

A.2.3.4.3

养殖场应制定应急措施,处理鲈鱼患严重疾病或大量死亡事件。

养殖场提供应急措施。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A.2.3.4.1

养殖场应制定巡塘制度和病害预防措施。

养殖场提供巡塘制度和病害预防相关措施。

1级

A.2.3.5收获

A.2.3.5.1

收获后用于冰鲜运输的鲈鱼,应尽快将鱼的中心温度降低到4℃以下。

检查温度日志记录。

全部适用

1级

A.2.3.5.2

收获后用于活体运输的鲈鱼,应保证其合适的存放密度和必需的氧气。

现场检查。

2级

A.2.3.6包装和运输

A.2.3.6.1

将鱼运输到加工厂时,应将鱼放置在清洁容器里。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全部适用。

1级

A.2.3.6.2

在加鱼和冰之前应对所有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检查清洁登记记录。

全部适用。

1级

附录B

锯缘青蟹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本附录规定了锯缘青蟹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本附录适用于锯缘青蟹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的符合性判定。

1级控制点总数24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2级控制点总数5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3级控制点总数0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

B.2要求

B.2.1场址、设施、设备

B.2.1.1场址选择

B.2.1.1.1

应远离污染源,进排水方便,沙泥底或泥沙底质。

通讯、交通便利。

现场检查。

1级

B.2.1.2设施布局

B.2.1.2.1

养殖塘进水闸门前应设置可控的海水存水区。

现场检查。

3级

B.2.1.2.2

池塘两端应设进排水闸门,进水闸处应设过滤装置,排水闸处应设防逃网。

池塘四周应设防逃设施。

现场检查。

1级

B.2.1.2.3

池底构造应适合锯缘青蟹生长需要。

现场检查。

2级

B.2.1.3设备

B.2.1.3.1

养殖场应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进排水设备以保证水的交换。

现场检查。

1级

B.2.1.3.2

养殖场应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增氧设备以确保良好的水质。

现场检查。

1级

B.2.1.3.3

养殖场应配备投饵船以便于饲料投放和养殖管理。

现场检查。

2级

B.2.1.3.4

养殖场所用的设备应及时维护并保持清洁。

查看相关记录,并现场检查。

1级

B.2.2养殖投入品

B.2.2.1蟹苗

B.2.2.1.1

天然捕捞蟹苗应经检验检疫合格,体质健壮、肢体完整、爬行迅速、反应灵敏、无病无伤。

养殖场提供蟹苗检验检疫报告。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B.2.2.1.2

人工培育蟹苗应来自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良种场,并经检验检疫合格。

察看采购记录和检验检疫报告。

如无,则不适用。

1级

B.2.2.1.3

蟹苗的运输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对蟹苗的损伤。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B.2.2.2饲料

B.2.2.2.1

投喂的配合饲料应适合青蟹生长需要,并确保质量安全。

查看采购记录和检测报告。

若无,则不适用。

1级

B.2.2.2.2

投喂的低值贝类和海捕的杂鱼小虾等鲜活饲料应确保鲜度,不受污染。

现场检查并查看检验记录。

若无,则不适用。

2级

B.2.2.2.3

养殖场应配备相适应的鲜活饲料处理场地和设备,并保持清洁卫生。

现场检查。

1级

B.2.2.2.4

贮存鲜活饲料的冷库应清洁卫生,库房温度稳定并保持在-18℃以下。

现场检查,并查看相关记录。

2级

B.2.3养殖管理

B.2.3.1苗种放养前的准备

B.2.3.1.1

苗种放养前,应进行清淤消毒,消除锯缘青蟹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评估消毒程序和查看相关记录。

1级

B.2.3.1.2

池塘进水应在药性消失之后进行。

查看相关记录。

1级

B.2.3.1.3

放养前应实施试水操作程序。

养殖场应能提供试水操作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B.2.3.2放养

B.2.3.2.1

养殖场应制定放养操作程序。

养殖场应能提供具体放养操作程序。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B.2.3.2.2

应根据蟹苗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

查看相关记录。

2级

B.2.3.2.3

有混养的应列明混养的品种、规格和比例。

查看相关记录。

若无,则不适用。

2级

B.2.3.2.4

有混养的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蟹苗被混养品种伤害。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若无,则不适用。

2级

B.2.3.3水质控制

B.2.3.3.1

养殖场应每天测量养殖塘的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透明度等水质要素,并做好相关记录。

要求养殖用水盐度为5~22,pH值为7.5~8.9,溶解氧为5mg/L以上,透明度为30cm~40cm。

养殖场应能提供相关检测方法和检测记录。

1级

B.2.3.3.2

养殖场应视每个养殖塘的水质情况,适时换水,换水前应对水源进行监测,确保养殖用水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蟹养殖前期应以添水为主,中后期在大潮期间换水2次~3次,日换水量20%~30%。

高温或低温季节应提高塘内水位,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

不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查看记录并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B.2.3.4投喂

B.2.3.4.1

饲料投喂应满足锯缘青蟹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早晚各投喂一次,傍晚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60%~70%。

现场检查并查看相关记录。

2级

B.2.3.5越冬管理

B.2.3.5.1

养殖场应采取适宜的越冬管理措施。

具体越冬时间为自然水温下降到10℃时起,至翌年水温回升到12℃~14℃时止。

查看相关养殖记录。

若无,则不适用。

2级

B.2.3.6病害防治

B.2.3.6.1

养殖场应进行日常巡塘,观察锯缘青蟹摄食情况,注意发现病蟹、死蟹,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查看相关记录。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B.2.3.6.2

养殖场应定期检测池塘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查看相关检测记录。

1级

B.2.3.6.3

养殖场应对锯缘青蟹常见病害进行治疗和控制。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B.2.3.7收获

B.2.3.7.1

养殖场应在锯缘青蟹捕捞前进行规定药物的残留检测,结果合格的方可进行捕捞。

查看相关检测记录。

1级

B.2.3.7.2

用手捉拿活蟹应有防护措施。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3级

B.2.3.8包装和运输

B.2.3.8.1

捆扎材料和内包装材料应不会对锯缘青蟹造成污染。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1级

B.2.3.8.2

外包装应结实,并有良好的透气效果,避免锯缘青蟹受损。

现场检查。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B.2.3.8.3

运输工具应适合锯缘青蟹的长途运输。

询问员工,员工应了解该条款。

2级

附录C

中华鳖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本附录规定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本附录适用于中华鳖池塘养殖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的符合性判定。

1级控制点总数15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2级控制点总数11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3级控制点总数0个,不适用总数个,不符合数个

C.3要求

C.3.1场址、设施和设备

C.3.1.1选址

C.3.1.1.1

应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设养殖场。

现场检查。

1级

C.3.1.2设施

C.3.1.2.1

鳖池的类型按中华鳖的生活阶段应配备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亲鳖池和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