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647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docx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

长春工业大学课程教案∕讲稿用纸

讲授内容

教学设计

第五讲社会工作理论

与工业化初期带慈善性质的社会工作不同,现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的。

那种认为社会工作所涉及的仅仅是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的实务而不涉及理论的观点,以及认为仅凭着爱心、热情、慈善甚至怜悯就能做好社会工作的观点,无疑是对社会工作的误解。

实际上,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模式与技巧等等,无一不与一定的理论相联系。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及发展

(一)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1.理论及其功能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

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理论具有描述、结实、预测一定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变化发展及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方面功能。

(1)描述。

理论能对事物或现象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做出比较科学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一定事物或现象。

社会工作涉及个人、群体、社会各个类别、层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实际介入之前,对各类问题的状态应答够比较清楚的了解。

(2)解释。

理论能解释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

事物或现象间存在着多种多样复杂的关系,有的是共变关系;有的是互动关系;有的是因果关系,等等。

其中因果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在社会工作中,了解问题的成因,是制定适宜的服务方案的前提性条件。

(3)预测。

根据理论所揭示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就弄过调查所掌握的事实,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在社会工作中,它能帮助工作者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同时,它也能使社会工作者在做出某种介入时,便能对其效果做出一定的预测。

(4)提示方法。

很多实用型理论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其有效性、合理性是被前人无数次经验证明了的。

这类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有很多,它提示乃至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及技巧,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成竹在胸,沉着应对。

理论上的四大功能并非决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描述性理论,有时也是解释性理论,前者所描述的因果关系,能用于解释事物或现象变

化发展,及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1)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理论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

个人经验是社会工作者个人工作经历的总结。

其优点:

保留、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生动地、丰富的有关案例的个别或特殊信息。

缺点:

(1)由于个人经历的有限性,经验在数量与种类上也是有限的。

(2)经验记忆多是一种表象知识,缺乏深入的探究和说明,因此往往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理论知识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

优点:

揭示了许多个人经验中所包含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内容,并且对它加以深入系统的探究和合乎逻辑的说明,使人能把握住对象的本质与内在趋势。

缺点:

由于其具有概括性特征而丧失了个人经验中本来包含的丰富的、生动地、具体的有关对象个性特征的信息。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且,以个人经验之优点正好可以弥补理论知识之缺陷,而以理论知识的长处也正好可以弥补个人经验的不足。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个人经验和理论知识都是有用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2)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第一,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社会工作中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了解各种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二,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作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大多数社会工作理论都会议它们自己对人的行为、社会过程以及行为和社会过程的看法为基础,明确地或含蓄地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什么。

例如,心理分析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问题是由人格结构失衡所致,社会工作过程的目标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恢复人格结构上的平衡;行为主义告诉我们有问题的行为愿与个体对当前环境做出了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等等。

第三,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这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可见,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社会工作过程中个人经验也具有上述方面的作用,但是,个人经验虽然具有生动、具体的优点,但它主要是种覆盖有限时空范围的表象知识,不能为社会工作提供一般性的、理性的指导。

而理论为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正是这种一般的、理性的指导。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

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社会工作的职责。

社会问题非常复杂,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范围广、种类多,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及问题各自不同,而且不断变化,在有限的训练中不可能学会学生应对如许众多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训练,掌握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

有的学者对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层次做了细致分类(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18-19页,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4。

):

第一个层次:

懂得如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及程序。

第二个层次:

懂得如何解决多种类别问题的方法及程序。

第三个层次:

懂得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及程序来解决面对的不同问题。

第四个层次:

懂得设计与所面对问题相适应的解决方法及程序。

只具有第一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不能担任社会工作者,只能做辅助人员。

具有第二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能够担任社会工作助理人员,其工作任务由督导人员指派。

具有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能够担任社会工作者,但由于社会问题多种多样,他在实际开展工作时,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至于第四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社会工作训练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一般来说,经过社会工作训练能使学生达到第三层次的能力,应该说基本完成了任务。

而要使学生能由第二层次能力当升到第三层次的能力,其主要因素便是对理论的把握,特别是那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成因、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白解决方法与问题之间关系的理论。

而由第三层次能力上升到第四层次能力,我们便需要懂得建立及修改、完善理论,使其协助我们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回顾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早期(19世纪)的社会工作被称为“提

供财务支持的人”,他们只是行动者,也没有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案主提供服务。

只是到社会工作发展到专业化阶段,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才逐渐被认识并被重视。

在社会工作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个专门训练领域之初,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成为社会工作主要的知识来源。

1917年芮奇蒙德出版的《社会诊断》一书,虽然采用了医学意义上的诊断概念,但书中仍然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在1920年以前的社会工作训练中,社会学都是最主要的内容。

1917年之后,随着“诊断”、“治疗”模型的引进,精神分析心理学及精神医学对社会工作训练的影响逐渐加大,并逐步取代社会学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以至在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精神医学的洪流期”或“精神分析洪流期”。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社会工作逐步多元化。

在这一时期,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训练和实务的基本的理论来源。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穷救济政策的反思导致社会共作的危机和转机。

从这时起,政治学、经济学、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知识纷纷被社会工作采用。

后来系统理论、生态学学科的知识又介入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理论更加丰富。

社会工作理论的丰富和多元化,固然大大拓宽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但也使社会工作者在理论选择上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出现了理论统一的要求。

很多人都相信所有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都享有共同的目标,一些体现社会工作本质的共同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技巧可以从现有的各种理论与实践中抽取出来,发展出一种“一元化”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但遗憾的是这种尝试所取得的成果是有限的。

一些人认为,在现有水水平下,一处社会工作的统一理论是超前的、不现实的,社会工作领域的各种理论并存、竞争的局面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

目前,社会工作者大多已不再追求建构统一的社会学理论框架,而是通过对该领域的各种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有序化。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

从与社会工作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一些学者倾向于将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化分为两大层次,但提法稍有不同。

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界理论)和实践理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理论来自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层次的理论即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的。

大卫.豪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两个层次,前者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

后者则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

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内容不同。

(2)功能不同。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侧重于讨论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共工作理论则侧重讨论如何改变人与社会,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

(3)地位不同。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处于前提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

(4)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与其他某些学科或专业领域共有的理论基础,而社会工作理论,则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

二者之间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

一种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有置于一定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获得较充分的理解。

反过来,任何一种为社会工作的理论,都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相联结,才有可能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真正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同多数学者对社会工作理论两分法不同,皮拉利斯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分模型,即从抽象到具体,将社会工作理论化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教材130-133页)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最随者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的一些本能,他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一个人活动的内驱力。

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是人的行为调节系统。

超我大体上相当于人的良心,是社会道德权威在内心的表现,通过耻辱感和自豪感来左右自我的决定。

本我与超我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自我则从中起调节作用。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都来自本能的驱使,本能的被压抑特别是性本能的被压抑,是造成一个人日后罹患精神障碍或行为反常的主要原因。

弗洛伊的创立精神分析学以后,被社会工作者引进到社会工作中,认为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

精神分析方法将协助完成这一任务。

(二)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旗帜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树立起来的。

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是否认传统心理学的对象——心理或意识,而代之以行为,又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而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则归因于外在或内在刺激,这便导致了刺激——反应的简化的行为公式。

①摒弃对心智过程的研究。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智过程是难以观察、难以验证的,传统心理学以心智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使心理学陷入思辨和神秘主义的境地;要使心理学真正成为科学,就必须摒弃对心智过程的研究,而以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

②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

华生认为,思维是潜在的习惯反映(打球、游泳等是明显的习惯反映),思维就是默语,或者说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他接着宣告:

“我的学说主张大声言语中所习得的肌肉习惯也负责进行潜在的或内部言语(思维)”。

所以,思想就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的活动,在根本上与打网球、游泳或任何其他身体活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难以观察罢了。

华生关于思维的学说是外周说,认为思想是整个身体的机能。

他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之为行动。

他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他器官相等。

③刺激——反映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过程。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而把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把二者称之为反应。

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内部、外部的变化统称为刺激,并认为刺激必然是属于物理性或化学性的。

行为主义认为,任何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人类行为的基本过程就是刺激——反应,简称“S-R模式”。

刺激和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种种对应关系,寻找人类行为过程中的各种“S-R模式”。

④人类行为是完全可以训练的。

否认行为的遗传也是华生的基本观点之一。

他认为行为最后都可能还原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刺激不可能来自遗传,那么行为当然就不可能来自遗传了。

只有一些简单的反射是遗传,而复杂行为的形成则完全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的训练。

有机结构上的差异和早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全部后来行为的差异。

他还认为,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最基本途径是条件反射法。

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而建立起来。

行为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行为。

他否认遗传的重要,强调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影响。

认为黑人儿童的相形见绌不是由于先天才能的低劣,而是由于社会待遇的悬殊。

既然人类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而且遵循“S-R模式”,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刺激的不断变换来对人类的行为反应进行训练,使其养成所需要的固定的行为反应模式。

这就是行为主义所说的“学习”。

总之,行为主义认为理论的基本取向是强调外部环境的刺激模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适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案主的行为反应模式进行训练和矫正。

(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是以人的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精神分析理论侧重于研究潜意识,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认知理论则主要研究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高级的内部心理过程。

认知理论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社会工作中,认知理论是经常被援引的一门专业知识。

我们主要介绍托尔曼认知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托尔曼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是以信息加工的模型研究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期,斯坦福大学研究院院长希尔加德曾将西方学习理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刺激-反应”理论,强调奖励、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包括桑代克、古斯利、赫尔和斯金纳。

另一类是认知理论,包括托尔曼、正统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和支流勒温。

托尔曼是认知理论的开山始祖。

其追随者称他的理论为“符号-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即形式或图形,强调整体性。

(1)中介变量

行为主义关注、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也就是说它把外在、内在的刺激情境作为行为变化的原因加以考察和研究,从而解释人们的行为。

但行为主义无法解释为什么一定的刺激情境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反应,忽视了有机体的内部变化,或者说内部心理过程。

托尔曼认为在刺激——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变量”。

行为主义者华生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忽视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把有机体内部的意识过程从脑中引出来,放到外周器官,既感观、肌肉和腺体上,当作行为反应来处理,托尔曼反对华生的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公式,反对这种没头脑倾向,提出了中介变量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变量,代表着反应的内部心理过程。

托尔曼在他的《动物和人类的目的行为》(1932年)一书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试图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有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来解释刺激——反应这个公式所不能解释的事实。

他认为,中介变量是引起一定反映的关键,是行为的决定者。

只有研究清楚这个中介变量,才能回答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为什么能引起某种可观察到的反映来。

他认为,在解释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有两种中介变量,即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包括性欲、饥饿和面临险境时需求安全,长时间持续活动后需要适当休息等。

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对探究过的地点的再认识。

认知变量决定行为的知识和能力,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而需求变量则作为决定行为的动机,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

1951年,托尔曼受格式塔心理学派勒温的影响,对中介变量进行了修改,提出欲求系统和行为空间。

欲求系统(需求变量)指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或内驱力情况;行为空间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所知觉到的、存在于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各种事物。

这些事物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价值。

个体为有积极价值的事物所吸引,这种事物有积极的诱发力,称为正向值;反之,个体为消极价值的事物所吸引,这种事物就具有消极的诱发力,称为负向值。

人们批评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是空白的有机体,也就是排除了有机体的心理状态,中介变量则深入到个体的内部过程,有助于说明行为的个别差异,并提出了可由观察到的行为反应来间接推断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2)符号学习

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都受目的的指导,学习者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环境条件,必须认知这些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这种对环境条件的认知,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它用“符号”这一名词来代表对环境的认知,学习者认识到达到目的的途径,形成了一种“认知地图”。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著名的白鼠位置学习实验)

托尔曼认为,“认知地图”是动物对环境有了“顿悟”,建立了一种综合的指示,在动物的头脑中产生了某些类似一张现场的地图,知道目标(食物)的所在,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学习是对他的环境有了某些认知,而这种认知有助于解决问题。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认知结构,他称之为“基模”。

基模具有整合和组织功能,能够将片断的、琐碎的经验组织统一起来,形成逻辑化的、有条理的认识。

在人的一生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经验的增长,基模会不断发生变化。

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基模的变化。

认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过程实现的。

同化是个体对获得的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使之融入原有的基模的过程。

顺应是个体对基模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刺激的过程。

每当遇到新的刺激,个体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基模趋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取得暂时的平衡;若不成功,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基对基模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正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推动着基模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从而也推动者认识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把认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动作阶段(约0-2岁)、前运思阶段(约2-7岁)、具体运思阶段(7-11岁)和形式运思阶段(12岁以上)。

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由四个:

(1)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经验,即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3)社会环境,主要是语言和教育的影响;(4)平衡化,即个体不断自我调整,以实现上述三个因素之间平衡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不断对基模进行新的建构。

总之,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识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培养良好的认识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3.认知治疗(理性情绪疗法)

阿尔伯特.艾利斯是认知治疗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发明了理性情绪疗法。

他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匿着许多非理性观念。

譬如,你的一门重要的功课考试失败,然后你遵循如下的非理性观念:

凡是重要的事情我必须做得很好,那么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场灾难。

你会因此变得过渡焦虑。

对于认知疗法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个体认识到功课失败不值得那样,要学会避免自我挫折的方法。

在他的理性情绪疗法中,自我指导的训练要弄清楚:

(1)什么是你所要的,又是什么妨碍了你;

(2)找出改变的杠杆;(3)终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4)找出一个更好的行为模式;(5)不断调整新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习惯。

这就是要帮助人们分辨引起他们情绪困扰的想法,以便处理那些常见的会让他们出问题的情况。

每个人认知的图式不同,关键是要用更恰当的想法取代一些不恰当的想法,不恰当的想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当认识到还有别的更恰当、有效

地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的焦虑和沮丧就降低了。

(四)标签理论

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标签理论(Labelingtheoy)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个人自身的行为方式并不会直接造成“越轨出格”、“行为不良”或“狂热”等。

一个人的失足要经历较长的社会发展过程。

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违反规定、甚至违法的荒唐举动。

只有被抓住、经过一系列正式的“标认、界定、识别、分离、形容和强调”的过程之后,问题才变得严重起来。

如果这种被贴标签的经历非常深刻,个人就会接受社会强加于他们的这些定义,社会的反应使个人确信他们就是“那一类人”。

例如,一个中小学生会因为许多原因(家庭问题、缺乏教导、饥饿等)而分心或疏忽。

假如学校注意到这种变化,并把他或她看作是个“坏学生”,其本人就可能会把自己归入“那些坏孩子”之中,只想混到毕业。

所以,标签论者研究的并不是越轨的人,而是社会把人变得越轨的方式。

为什么有些个人被选中,而其他人没有呢?

如何中止界定他人有错的过程?

一旦社会破坏了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如何才能挽回?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是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五)增权理论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

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都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是建议理论上的指导,将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理论。

社会工作专业自产生以来,有关增权的研究一直是专业中的一个主题。

尤其是近30年来,增权更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和整个社会中一个无所不在的话语。

但在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并没有赶上这股潮流,国内对增权理论仍然缺乏系统的介绍。

2003年《社会学研究》第3期发表了陈树强《增权: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一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增权理论。

1.权力、无权和增权

(1)权力

对于权力,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

古铁雷斯、迪洛伊斯和格伦梅斯在

探讨增权理论的权力观时指出,以往定义权力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获得所需要东西的能力;②影响其他人思考、感受、行动或信念的能力;③影响资源在诸如家庭、组织、社区或社会等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

古铁雷斯和刘易斯进一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全力进行了诠释,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