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66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一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全国市级联考word】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

(一)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36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

B.该反应的△H>0

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2、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

B.反应过程中甲中右边区域溶液pH逐渐升高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e-+H+=Cl-+

D.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A

向KI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碘易溶于CCl4,难溶于水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FeCl3和BaCl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为BaSO3

D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A.A   B.B   C.C   D.D

4、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r(Y)>r(Z)>r(W)>r(M)

B.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C.分子式为Y5X12的物质只有3种

D.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而无离子键

5、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

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了1mol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1O-粒子数之和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NH3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

D.高温下,0.3mol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8NA

7、《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A.KOH

B.KAl(SO4)2

C.KHCO3

D.K2CO3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8、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

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

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②直至析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3)写出三颈烧瓶B中制取Na2S2O3,反应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从上述生成物混合液中获得较高产率Na2S2O3·5H2O的步骤为

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趁热过滤,“趁热”的原因是______;操作②是______;操作①是抽滤、洗涤、干燥。

(5)测定产品纯度

取6.00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

取10.0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500mol/L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溶液的体积/mL

10.00

10.00

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9.98

22.50

20.02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6)Na2S2O3常用作脱氧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9、

(1)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_____(填序号)。

a.BeCl2  b.H2O   c.HCHO   d.CS2

(2)己知AlCl3的沸点:

190℃(2.5个大气压),但是它在178℃就开始升华,则AlCl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为什么工业上一般不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________。

(3)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

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

(4)下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判断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

(5)[Cu(NH3)4]2+配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序号)。

①配位键 ②金属键 ③极性共价键 ④非极性共价键 ⑤离子键 ⑥氢键

已知:

[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6)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和b,晶体密度为pg·cm-3,则晶胞中距离最近的X、Y之间的核间距离是_____cm。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含p、a、b、N的代数式表达)

10、工业上“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I.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g)+3H2(g)

CH3OH(g)+H2O(g) △H=-49.0kJ/mol,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城编号)。

A.高温     B.低温       C.任何温度

(2)该反应在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街常数K=______________。

(4)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与实线相比,虚线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教为K,虚线I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1,盛线II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2,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II.己知25℃时,乙酸和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1)用饱和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若已知CH3COONH4溶液pH=7,则NH4H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25℃时,在0.lmol/L乙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3,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混合液的

pH=6,那么混合液中

=_______;该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

11、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小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Ce(OH)4。

己知:

CeO2不溶于强酸或强碱;Ce3+易水解,酸性条件下,Ce4+有氧化性。

(1)滤液A的主要成分_____(填写化学式),滤液B所含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反应①之前要洗涤滤渣B,对滤渣B进行“洗涤”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稀土元素的提纯,还可采用萃取法。

己知化合物HT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萃取出来,过程表示为Ce2(SO4)3(水层)+6HT(有机层)

2CeT3(有机层)+3H2SO4(水层),用________(填主要仪器)分液的到CeT3(有机层),再加入H2SO4获得较纯净的含Ce3+的水溶液。

可选择硫酸作反萃取的原因是________。

(6)用滴定法测定制得的Ce2(SO4)3产品纯度。

若所用FeSO4溶液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滴定,则测得Ce(OH)4产品的质量分数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评卷人

得分

四、推断题(题型注释)

12、【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结构简式是                     。

(2)①的反应条件是         。

②的反应类型是     。

(3)下列对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

         。

A.水溶性比苯酚好,密度比苯酚的大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发生聚合反应

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4)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

(6)已知

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

据此写出以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                          。

(仿照题中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的表达方式答题)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A

6、D

7、D

8、 蒸馏烧瓶 S2O32-+2H+=S↓+SO2↑+H2O 4SO2+2Na2S+Na2CO3=CO2+3Na2S2O3 为了防止晶体在漏斗中大量析出导致产率降低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82.67% 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9、 b 分子晶体 氯化铝是分子晶体(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3d84s2 4 ②③ ①③ 平面正方形 

10、 B 0.125mol/(L·min) 0.5(L/mol)2 升温 K=K2>K1 碱性 18 c(CH3COO-)>c(Na+)>c(H+)>c(OH-)

11、 Na2SiO3 Fe2+、Fe3+ 2CeO2+H2O2+6H+=2Ce3++O2↑+4H2O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4Ce(OH)3+O2+4H2O=4Ce(OH)4 分液漏斗 加入硫酸,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使Ce3+进入水层 偏大

12、(15分)(除标明外每空3分)

(1)

(1分)

(2)①Fe或FeCl3(1分)②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1分)

(3)ACD(4)

+2H2O

(5)

(6)

【解析】

1、A、C点对应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3.638,所以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A正确;B、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减小,即温度越高K值越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H>0,B正确;C、体系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所以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30℃时,B点未平衡,最终要达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的负对数要变大,所以此时的(-lgQC)<(-lgK),所以QC>K,因此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D正确;答案选C。

2、A.A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铁上镀铜时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A正确;B.B电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9OH-=2HCO3-+5H2O,所以反应过程中甲中右边区域溶液pH逐渐降低,B错误;C.A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正确;D.据电荷守恒,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NA,而发生

,则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D正确;答案选B。

3、A.KI溶液与CCl4分层,下层为无色的有机层,现象、结论均不合理,A错误;B.加入少量BaCl2固体,生成碳酸钡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红色变浅,B正确;C.SO2被铁离子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错误;D.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碘化银,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碘化钾和碘的性质差异。

4、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烃类物质,则X为H元素,Y为C原子,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则Z为N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M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8-1-4-5-6=2,应为Mg元素,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r(M)>r(Y)>r(Z)>r(W),A错误;B.非金属性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B错误;C.分子式为C5H12的物质为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种,C正确;D.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可为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D错误;答案选C。

5、A.甲中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甲、乙的化学式相同,都是C4H6O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是OHCCH2CH2CHO,能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D.1mol的甲和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D正确;答案选A。

6、A.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和水反应,则通入了1mol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1O-粒子数之和小于2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NH3和HCl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不能计算中含有的分子总数,B错误;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不能计算含有的H+数目,C错误;D.高温下,0.3mol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8NA,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A、C、D中的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

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

7、试题分析: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成分来自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水淋汁”,该成分易溶于水,久则凝淀如石,亦去垢,能洗去油污,发面,能作为发酵剂,排除KOH、KAl(SO4)2,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主要为碳酸盐,所以碳酸钾符合,同时符合久则凝淀如石,而KHCO3久则分解生成粉末状的碳酸钾,故D符合,故选D。

考点: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

8、

(1)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

(2)根据题给信息,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所以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

(3)根据题给信息,三颈瓶中加入了Na2S、Na2CO3溶液,通入了SO2来制备Na2S2O3,Na2S中硫元素由-2价失电子生成Na2S2O3,SO2中S元素由+4价得电子生成Na2S2O3,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原子守恒配平,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CO2+3Na2S2O3。

(4)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因此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晶体在漏斗中大量析出导致产率降低;操作②是得到晶体,因此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碘遇淀粉显蓝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误差太大,舍去,消耗标准液体积平均值是20.00mL,消耗碘的物质的量=0.0500mol/L×0.02L=0.001mol,所以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质量=0.002mol×248g/mol=0.486g,则产品的纯度为

(6)根据题目信息可知,Na2S2O3被氯水氧化反应生成Na2SO4、H2SO4,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9、

(1)a.BeCl2分子中Be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是直线形结构;b.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含有2对孤对电子,是V形结构;c.HCHO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是平面形结构;d.CS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是直线形结构;答案选b;

(2)己知AlCl3的沸点较低,易升华,因此AlCl3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由于氯化铝是分子晶体(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电离,所以工业上一般不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

(3)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因此只能是第四周期第Ⅷ族,T是Ni,Q是Fe。

Ni的原子序数是28,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Fe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33p63d6,所以未成对电子数是4。

(4)由于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Cl-,同样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Na+,图2中符合条件,图3中选取其中一个离子,然后沿X、Y、Z三轴切割得到6个等距离的且最近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也是6,故符合条件的是②③;(5)[Cu(NH3)4]2+配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答案选①③。

已知:

[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因此[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6)晶胞中X原子数目为8×1/8+6×1/2=4、Y原子数目为8,晶胞的质量为(4a+8b)/NAg,晶体密度为ρg/cm3,则晶胞体积为为(4a+8b)/NAg÷ρg/cm3,故晶胞棱长x=

Y原子与周围4个X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令Y与X之间的距离为y,则正四面体中心到底面中心的距离为y/3,正四面体的高为4y/3,正四面体棱长=

,则正四面体侧面的高为

,底面中心到边的距离为

,故

,整理得y=

,故Y与X的距离为

cm。

点睛: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微粒构型判断、晶体类型与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晶胞结构与晶胞计算,(6)中计算为易错点、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难度较大。

10、I.

(1)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G=△H-T△S<0可知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答案选B。

(2)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在0~8min内消耗氢气是6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CO2是2mol,浓度是1.0mol/L,是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1.0mol/L÷8min=0.125mol/(L·min)。

(3)平衡时氢气是2mol,生成甲醇和水蒸气均是6mol,所以该反应的平街常数K=

(4)与实线相比,虚线I到达平衡的时间减少,但氢气平衡时的量增加,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与实线相比,虚线II到达平衡的时间减少,但氢气平衡时的量减少,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因此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又因为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K=K2>K1。

II.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已知CH3COONH4溶液pH=7,又因为H2CO3酸性比CH3COOH弱,水解程度更大,所以NH4HCO3显碱性。

(2)根据pH可知c(H+)=10-6mol/L和醋酸的电离常数Ka=c(CH3COO−)•c(H+)/c(CH3COOH)=1.8×10-5可知c(CH3COO−)/c(CH3COOH)=18;溶液显酸性,则该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H+)>c(OH-)。

11、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A的主要成分Na2SiO3,滤液B所含金属阳离子为Fe2+、Fe3+。

(2)由于酸性条件下,Ce4+有氧化性,所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H2O2+6H+=2Ce3++O2↑+4H2O。

(3)反应①之前要洗涤滤渣B,洗涤沉淀需要在过滤器中完成,则实验操作是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4)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Ce(OH)3+O2+4H2O=4Ce(OH)4。

(5)萃取后的操作是分液,需要分液漏斗;根据方程式Ce2(SO4)3(水层)+6HT(有机层)

2CeT3(有机层)+3H2SO4(水层)可知加入硫酸,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使Ce3+进入水层,因此可选择硫酸作反萃取。

(6)若所用FeSO4溶液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滴定,由于硫酸亚铁被氧化为硫酸铁,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所以测得Ce(OH)4产品的质量分数偏大。

12、试题分析:

根据题给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