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694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docx

四川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物理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四川卷各学科的命题,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并结合我省中学教学的实际,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学科意思、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相对稳定,适度创新。

III.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4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1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

(2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1能够独立的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

程和物理情景,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2能够把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够独立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物理知识模块的安排,以及《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中对物理课程的设置,结合四川省高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制定本部分内容。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等部分。

包括“物理必修1、物理必修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五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1考试范围”。

表1考试范围

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定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2知识内容及要求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1.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2.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物理试卷分值为110分。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

第I卷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计42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共4题,共计68分。

2.全卷试题“易、中、难”比例为“3:

5:

2”。

V.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2009年.天津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说明】本体考查考生对折射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属于容易题。

【答案】C

【例2】(2011年.四川19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

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说明】本体考查考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简单推理能力。

属于容易题。

【答案】A

【例3】(2012年.海南6如图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

【说明】本题以物体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和下滑运动这种典型模型为背景,考查考生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以及考生用图像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定性分析与半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C

【例4】(2007年.四川15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1和P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

a

c

b

β

α

B

0v

C

A

00

D

0v

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

B.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

C.线圈绕P1和P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

D.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

【说明】本题源于教材,考查考生对交流电产生的原理和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中学在物理教学中重视教材。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A

【例5】(2011年.四川1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

1

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

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Cancrie”与地球做匀480

速圆周运动,则“55Cancrie”与地球的(

A.B.2

C.2

D.

【说明】本题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B

【例6】(2006年.四川17如图所示,接有灯泡L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与两导轨良好接触并做往复运动,其运动情况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情况相同。

图中O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P、Q两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处。

若两导轨的电阻不计,则(

A.杆由O到P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变大

B.杆由P到Q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一直变大

C.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D.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说明】本题是一道力电简单综合题,考查考生对力学、电学相关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D

【例7】(2011年.四川21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

x

且小球从末落地。

则(

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22

3

2

t

mg

B.整个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变化了2mgt

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22

3

2

t

mg

【说明】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考查考生对力学、电学相关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属于较难试题。

【答案】BD

(二实验题

【例8】(2010年.四川2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

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

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cm/s,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R视为质点

A.B.C.D.

【说明】本题情景源于教材演示实验,意在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演示实验,考查考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实验能力。

属于容易题。

【答案】5;D

【例9】(2009年.海南14图l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1和A2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Rl和A1内阻之和为l0000Ω(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2为理想电流表。

①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②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_____(填“a端”、“中央”或“b端”。

③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

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图3

图2

在图3所示的坐

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I2曲线。

④利用所得曲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Ω。

(保留两位小数⑤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m=A。

【说明】【答案】(1如图所示(2b端(3如图所示

(41.49(在1.48~1.50范围内均可0.60(在0.55~0.65范围内均可(52.4(2.3~2.7范围内均可

(三计算题

【例10】(2006年.四川23荡秋千是大家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将来的某一天,同学们也会在其它星球上享受荡秋千的乐趣。

假设你当时所在星球的质量是M、半径为R,可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球90°,万有引力常量为G。

那么,

(1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星等于多少?

(2若经过最低位置的速度为0v,你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说明】本题是简单的力学综合题,考查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功能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容易题。

【参考答案】

(1设人的质量为m,在星球表面附挝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2

RGMmmg=星解得:

2RGMg=星

(2设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功能关系得

2021mvhmg=星解得:

GM

vRh2202=【例11】(2010年.四川23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

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耙所受阻力恒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

求:

(1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说明】本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参考答案】

(1拖拉机在时间t内匀加速前进s,根据位移公式

212

sat=①变形得22sat=

②(2对拖拉机受到牵引力、支持力、重力、地面阻力和连杆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cosMaFkMgTθ=--③联立②③变形得212[(]cossTFMkgt

θ=-+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连杆对耙的反作用力为

212[(]cossTTFMkgt

θ'==-+⑤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cosWTsθ'=⑥联立④⑤解得22[(]sWFMkgst

=-+⑦【例12】(2007年.四川24如图所示,一根长L=1.5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

杆的下端

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10-6C;另一带

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

一6C,质量m=1.0×10一2kg。

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

放,小球B开始运动。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取g=l0m/s2

(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距M端的高度h1为多大?

(3小球B从N端运动到距M端的高度h2=0.6lm时,速度为v=1.0m/s,求此过程中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应用牛顿定律、电场力的计算公式和功能关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参考答案】

⑪开始运动时小球B受重力、库仑力、杆的弹力和电场力,沿杆方向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sinkQqmgqEmaLθ--=解得:

2sinkQqqEagLmmθ=-

-代人数据解得:

a=3.2m/s2

⑫小球B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即

2

1sinkQqqEmghθ+=

解得:

1h=代人数据解得:

h1=0.9m

⑬小球B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v的过程中,设重力做功为W1,电场力做功为W2,库仑力做功为W3,根据动能定理有:

212312

WWWmv++=(12WmgLh=-

(22sinWqELhθ=--解得:

((23221sin2

WmvmgLhqELhθ=--+-设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Ep,则:

(23pEWW∆=-+

(2212

pEmgLhmv∆=--解得:

28.410JpE-∆=⨯

【例13】(2011年.四川24如图所示,间距l=0.3m的平行金属导轨a1b1c1和a2b2c2分别固定在两个竖直面内,在水平面a1b1b2a2区域内和倾角θ=︒37的斜面c1b1b2c2区域内分别有磁感应强度B1=0.4T、方向竖直向上和B2=1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

电阻R=0.3Ω、质量m1=0.1kg、长为l的相同导体杆K、S、Q分别放置在导轨上,S杆的两端固定在b1、b2点,K、Q杆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且始终接触良好。

一端系于K杆中点的轻绳平行于导轨绕过轻质滑轮自然下垂,绳上穿有质量m2=0.05kg的小环。

已知小环以a=6m/s2的加速度沿绳下滑,K杆保持静止,Q杆在垂直于杆且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

不计导轨电阻和滑轮摩擦,绳不可伸长。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环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Q杆所受拉力的瞬时功率。

【说明】

【参考答案】

(1设小环受到摩擦力大小为f,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11mgfma-=......................................①

代入数据得到0.2fN=.................................②

说明:

①式3分,②式1分

(2设经过K杆的电流为I1,由K杆受力平衡得到

11fBIL=.........................................③

设回路总电流为I,总电阻为R总,有

12II=............................................④

3=2

RR总...................................⑤设Q杆下滑速度大小为v,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有

EIR=总

......................................⑥2EBLv=....................................⑦

12sinFmgBILθ+=..................⑧

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Fv=.........⑨

联立以上方程得到2PW=.......⑩

【例14】(2011年.四川25如图所示:

正方形绝缘光滑水平台面WXYZ边长l=1.8m,距地面h=0.8m。

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CD间距d=0.1m且垂直放置于台面,C板位于边界WX上,D板与边界WZ相交处有一小孔。

电容器外的台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B=1T、方

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电荷量q=5×10-13C的微粒静止于W处,在CD

间加上恒定电压U=2.5V,板间微粒经电场加速后由D板所开小孔进入

磁场(微粒始终不与极板接触,然后由XY边界离开台面。

在微粒离开

台面瞬时,静止于X正下方水平地面上A点的滑块获得一水平速度,在

微粒落地时恰好与之相遇。

假定微粒在真空中运动、极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滑块视为质点,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

(1求微粒在极板间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并说明两板地极性;

(2求由XY边界离开台面的微粒的质量范围;

(3若微粒质量mo=1×10-13kg,求滑块开始运动时所获得的速度。

【说明】本题是力电综合试题,第一问是比较简单的力电问题,第二问是中等偏上难度的力电综合问题,第三问是涉及较高数学要求、难度较大的问题。

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属于难题。

【参考答案】

(1微粒在极板间所受电场力为:

dqUF=

代入数据得:

N1025.111-⨯=F

由于微粒带正电且在两板间作加速运动,故C板带正电,D板带负电。

(2若微粒的质量为m,风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22

1mvqU=微粒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若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

R

vmqvB2

=微粒要从XY边界离开台面,则圆周运动的边缘轨迹如图所示,半径的极小值与极大值分别为:

2

1lR=dlR-=2联立以上各式得:

kg1089.2kg101.81314--⨯≤<⨯m

(3如图,微粒在台面以速度v作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运动,从台面边缘P点沿与XY边界成θ角飞出做平抛运动,落地点为Q,水平距离为S,下落时间为t。

设滑块质

量为M,获得速度v0后在t内沿与平台前侧面成φ角方向,以加速度a做匀减速运动到Q点,经过位移为k。

由几何关系可得:

RRl-=θcos

由平抛运动得:

t=2hgs=vt对滑块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有:

mMg=Ma1k=v0t-at22由余弦定理得:

k=s+(d+Rsinq)-2s(d+Rsinq)cosq222由正弦定理得:

sinjsinq=sk联立以上各式得:

v0=4.15m/sj=arcsin0.8(或j=5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