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79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完整铁路行车组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调车

2.解体调车

3.溜放调车法

4.车站

5.推送调车法

6.改编列车

7.编组调车

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无调中转车

10.货车集结过程

11.中时

12.车站办理车数

13.直通列车

14.摘挂列车

15.分组列车

16.区段列车

17.车流径路

18.迂回径路

19.列车运行图

20.车站间隔时间

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

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

23.追踪运行

24.铁路运输能力

25.通过能力

26.困难区间

27.限制区间

28.扣除系数

29.顺向车流

30.逆向车流

31.技术计划

32.使用车计划

33.卸空车计划

34.货车周转时间

35.管内工作车

36.空车周转时间

37.货车日车公里

38.货车日产量

39.机车全周转时间

二、问答题

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

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

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

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有哪些?

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

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

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

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

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11、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12、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内容。

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

15、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三计算题:

1.已知:

待编车列5134213541停于调车线11道;

调车机在图右作业;

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要求:

按站顺(1234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

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

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2.已知:

待编车列23622472653312413472435324停于调车线11道;

调车机在图右作业;

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

按站顺(1234567)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

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

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3.某货物站到达小运转列车一列,编成35辆,各货物作业地点的到达车数及相应的取送时间如下所示,各车组作业完挂运车次未确定,试确定合理的送车顺序?

货物作业地点车数取送时间标准

A525

B1030

C820

D1248

4.已知下列资料,试用绝对计算法计算方向上有五个技术站时下列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

A4A3A2A1A0

T集=600600500

t节=332

100

110120

60200110

120130300100

5.已知:

A4-—A0铁路方向各站技术参数如图所示.

A4A3A2A1A0

集结时间600600550

节省时间3.534

改编能力100300200

80

20070

100150120

1104010086

要求:

用表格分析法求出最优列车编制计划。

绘制该编组方案的列车到达站图,并在图上标明车流。

 

6.已知A—B区段为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a—b区间为限制区间,τ会a=3τb会=2τb不=4τa不=5t起=2t停=1,t`=10,t``=11,求A—B区段的通过能力?

7.已知:

某单线区段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能力n=36对;

该单线区段非平行运行图上n客=4n摘=1ε客=1。

1ε摘=1.5

要求:

计算n非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调车:

除列车运行以外,为了编组、解体列车或为了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一切有目的的移动即调车。

2.解体调车:

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的调车.

3.溜放调车法:

凡使用机车推送车辆到达一定速度后制动,使摘解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4.车站:

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区间的分界点。

5.推送调车法:

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车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

6.改编列车:

在技术站进行到达解体和编组出发的列车。

7.编组调车:

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的调车。

8.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即在技术作业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列车。

9.无调中转车:

在车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中转车。

10.货车集结过程:

在技术站上为编组某一到达站(又称去向)的出发车列(或车组),由于在重量或长度上有一定要求,因而使陆续进入调车场的货车有先到等待后到凑集满重或满长的过程。

11.中时:

指每辆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即是无调中时和有调中时的加权平均值。

12.车站办理车数:

车站到、发车辆总数即车站办理车数,等于出入的无调中转车、有调中转车和本站货物作业车等三种车辆的总和.

13.直通列车:

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14.摘挂列车:

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15.分组列车:

由两个及其以上的到达站的车辆组成,且按到达站选编成组的列车。

16.区段列车:

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且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

17.车流径路:

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到终到站所经过的路线。

18.迂回径路:

是指在日常运输工作中,由于某些铁路运营条件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而指定的一些车流径路。

19.列车运行图:

是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和在各车站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的图解形式。

它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是铁路运输的一个综合计划.

20.车站间隔时间:

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

2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

在单线区段,两个相对方向的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τ不

22.会车间隔时间(τ会):

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23.追踪运行:

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

24.铁路运输能力:

即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

25.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

26.困难区间:

运行图周期里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t运)最大的区间称为困难区间。

27.限制区间:

运行图周期(T周)最大的区间称为某一运行区段的限制区间。

28.扣除系数:

指开行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需要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29.顺向车流:

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把由同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称为顺向车流。

30.逆向车流:

在区段内只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由相对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称为逆向车流。

31.技术计划:

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的简称,即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在现有机车车辆类型和数量的条件下编制的机车车辆运用技术指标计划。

32.使用车计划:

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所批准的要车计划表的装车去向和车种进行编制的计划。

33.卸空车计划:

根据使用车和接运重车计划中到达车管内卸车的部分,按到站别、车种别进行编制的计划。

34.货车周转时间:

指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以日为计算单位。

35.管内工作车:

是指在铁路局、分局管内卸车的重车(包括自装自卸、接入自卸)。

36.空车周转时间:

是指自重车卸空或空车由邻局(分局)接入时起,至装车完了或将空车交给邻局(分局)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

37.货车日车公里:

指每一运用车每日平均的走行公里数,是表示货车运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38.货车日产量:

指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生产的货物吨公里数。

39.机车全周转时间:

是指机车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起,至下一次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止的全部时间.

二、问答题

1、技术站为什么要办理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

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由于列车重量大、速度高,在运行中冲击力大,车辆的走行、连接部分可能发生损坏,零部件可能磨耗过多或丢失,车辆的制动部分可能动作失灵,以及运行中车辆装载的货物状态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为确保行车和货物安全,列车经过一个区段的运行后,在技术站要办理技术作业。

列车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有:

车辆的技术检查和修理;车辆的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列及票据交接;摘挂机车或机车乘务组换班.

2、对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答:

车站日常运输工作的要求,在于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合理运用技术设备,及时迅速地调移车辆,按列车编组计划编组列车,按列车运行图接发列车,加速机车车辆周转,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3、何谓货车集结过程,有哪两种,各用于何处?

答:

技术站在编组一个到达站的出发列车时,其编成的车数在重量上应当达到牵引定数的标准,或者在长度上达到计算长度的标准。

但该到达站的车流,是随不同方向不同列车陆续到达车站的。

这样,就会有先到车辆等待后到车辆、直至凑满一个列车需要的车数(满重或满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之为货车集结过程。

货车集结过程可分为按车流的集结过程和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两种集结过程各有用途。

编制车站班计划和查定车站标准时,采用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编制阶段计划时,则采用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4、调车作业分哪几种,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调车作业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调车、取送调车和其他调车等五种,其基本要求:

一是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阻碍接车和正点发车;二是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任务;三是确保调车安全。

5、试述牵出线和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

答:

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的范畴,作业特点是,

分解车辆主要依靠机车的动力,需耗费较多的时间,其效率远不如驼峰调车;

提钩地点不固定;

调车长控制速度的幅度较大,

前后车组的间隔,主要由调车长掌握推送速度和提钩时机来形成,

驼峰调车的作业特点是:

分解车辆是以车辆本身的重力为主,机车推力为辅,作业效率显著地高于牵出线调车;

提钩地点固定;

车辆走行性能对溜放速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前后车组的间隔可以利用车辆减速器加以调节。

6、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有哪些?

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措施有哪些?

答:

影响货车集结参数C的因素主要是车组(特别是结束车列集结的最后车组)大小的不均衡性及其配合到达的程度和集结中断的次数与时间。

压缩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主要措施有:

组织货车按去向按阶段配合到达;

组织本站货物作业车形成或扩大最后车组,提前结束集结过程;

组织超轴列车,造成集结中断。

7、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答:

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班计划是车站最基本的计划,它体现分局调度所对车站规定的任务要求;阶段计划是一个班各个时间阶段的具体工作安排,是完成班计划的保证;调车作业计划是实现阶段计划,进行列车解体、编组、车辆取送和其他调车的具体钩计划。

8、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哪两种,各自用途何在?

答: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有号码制和非号码制两种方法。

号码制统计方法用于出入车数较少的车站,或者用来统计本站货物作业车的入线前、站线、专用线和出线后的停留时间,供分析之用;非号码制统计方法用于出入车数较多的车站.

9、装车地直达运输组织有什么好处?

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哪几种,组织条件是什么?

答:

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好处有:

减轻沿途技术站(主要是编组站)的改编负荷;

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送达;

为稳定列车运行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配合厂矿企业生产。

装车地直达列车可分为三种:

即始发直达列车、阶梯直达列车和基地直达列车.组织条件为:

有一定数量的直达车流;

装车设备(诸如货位、储仓、装车线等)具有组织直达列车的能力;

调车设备具有编组直达列车的能力;

有足够的空车供应,能保证直达列车装车所需的空车.

10、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答:

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编车,必然会影响整体部署,打乱站间分工,增加改编作业,甚至造成枢纽堵塞,破坏运输秩序等种种不良后果。

如应按站顺编挂的零摘列车未按站顺编挂,将造成有关站作业困难,延长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效率.

11、说明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并绘图表示。

答:

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有: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即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个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会车间隔时间。

即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同方向连发间隔时间.即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和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自某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由该车站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

自列车由车站出发时起,至同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即在连接双线、单线区间的车站或线路所上两列相对方向的列车不同时通过该站或线路所的最小间隔时间。

(图见教材P180—185)

12、试述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和内容.

答:

技术计划的主要作用是:

确定每日应完成的装、卸、接、交等运输工作任务,规定机车车辆运用的各项指标,并分配各铁路局、分局应保有的机车车辆数。

通过编制和执行技术计划可以合理地安排各区段重空车流,经济有效地使用各项运输设备,加速机车车辆周转,保证以最少的消耗,完成和超额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其主要内容有:

使用车和卸空车计划;

空车调整计划;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分界站、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

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

货车运用保有量计划;

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13、列出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公式,说明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

答:

货车周转时间车辆相关法计算公式:

θ=N/u(日)

N——运用车数;u——工作量;θ——货车周转时间(d)

货车周转时间时间相关法计算公式:

θ=(T旅+T技+T货)/24=(l/V旅+lt中/L技+K管t货)/24

l——货车全周转距离,简称全周距.表示货车平均一次周转所走行的距离(km);

L技——货车平均中转距离,简称中距.表示货车中转一次平均走行多少公里(km);

K管——管内装卸率。

表示货车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即一次周转,平均完成的货物作业次数;

V旅——货车平均旅行速度(km/h);

t中——货车在技术站的平均中转时间(h);

t货-—货车平均每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h)。

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途径有:

缩短全周距、中转时间及一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减少管内装卸率,提高旅行速度,延长中转距离。

14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

答:

牵出线是一种借机车动力进行调车的调车设备,设于调车场两侧,长度尽量不小于列车长,没坡度,属平面调车。

调车作业方法:

(1)推送法

概念:

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车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推送法。

特点:

调车程长、时间长、效率低、安全.

适用:

禁溜车、货场专用线取送车、调移客车、挂车钩。

(2)溜放法

概念:

凡使用机车推送车辆到达一定速度后制动,使摘解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特点:

每钩只需一个调车程、时间短、作业效率高(推送钩是溜放钩作业时间的3~5倍).

适用:

摘车钩中允许溜放的条件下.

15常用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

驼峰作业方案有

单推单溜

条件:

一台调机

特点:

驼峰作业周期长,驼峰设备利用率低。

适于解编作业量不大的车站.

双推单溜

条件:

两条推送线、两台以上调机

特点:

驼峰解体能力大大提高,广泛采用。

适于解编作业量较大的车站。

双推双溜

条件:

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两台以上调机

特点:

到达场、调车场一起纵向被分成两个调车作业系统,车站衔接方向多,交换车多,需进行重复分解,适用较少。

三计算题:

1.已知:

待编车列5134213541停于调车线11道;

调车机在图右作业;

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

按站顺(12345)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

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

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解:

股道号

下落列数

5134213541

10

111

11

5235

12

344

13

调车作业计划为:

11+910-112-211-110-111—212-110-111+410-112+410+5DF—10

2.已知:

待编车列23622472653312413472435324停于调车线11道;

调车机在图右作业;

调车线使用不受限制。

要求:

按站顺(1234567)编组摘挂列车42021次;

用表格法下落、合并,且一次重复分解待编车列,编制编组调车计划;

42021次到发线5道开车。

解:

股道号

下落列数

23622472653312413472435324

10

12

11

26263374

12

45

13

7

调车作业计划:

11+2913-211-810-212—111-912—310-411+2610—312-210—412-510-713—210—313+412+1110+23DF5-38

3.某货物站到达小运转列车一列,编成35辆,各货物作业地点的到达车数及相应的取送时间如下所示,各车组作业完挂运车次未确定,试确定合理的送车顺序?

货物作业地点车数取送时间标准

A525

B1030

C820

D1248

解:

货物作业地点车数取送时间标准每车消耗机车时间最佳顺序

A5255

B10303

C8202。

5

D12484

4.已知下列资料,试用绝对计算法计算方向上有五个技术站时下列编组方案的车小时消耗。

A4A3A2A1A0

T集=600600500

t节=332

100

110120

60200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