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120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docx

铁路行车组织总复习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复习重点

一、考试题型

1.填空题2.判断题3.名词解释4.简答题5.综合题

二、复习重点:

1.有效卸车数。

有效卸车数是指本班内到达、本班内能卸空的车数。

2.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首组。

答:

待编车列中,第一到站的车组称为首组,编为“1”。

3.在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时的可移车组。

答:

车组下落完毕后,有的车组既可下落到这一列,又可下落到另一列,均不影响站顺,这种车组为可移车组。

4.运用车。

答:

运用车是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部属货车、企业自备车、外国货车,内用货车、企业租用及军方特殊用途重车。

5.不摘车装卸作业。

答:

中间站利用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装卸,装卸完了仍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称为不摘车装卸作业。

6.停时。

答:

停时是指货物作业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在站停留时间。

7.列车运行图。

答: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图解,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8.在列车运行图中什么是纯运行时分?

答:

纯运行时会是指列车在区间两端站均通过时的区间运行时分。

9.会车间隔时间。

答:

会车间隔时间是指在单线区段的车站上,两列车交会时,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至该站向这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

10.分号运行图。

为适应运量的较大波动、线路较大施工,以及节假日临时运输和特别运输的需要而编制的运行图。

1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的内容。

分别由谁负责编制?

答:

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有三:

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

编制人员依次为:

主管运输的副站长或运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

12.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

答: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如下:

(1)符合编组列车的三个依据;

(2)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具体要求:

钩数少、带车数少、占用股道少、行程短、作业方便、调车效率高。

(3)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13.分部解体时,“开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答:

开口”位置的选择原则如下:

(1)车列内有禁溜车时,应在禁溜车之后开口。

(远离调机端为前,靠近调机端为后)

(2)车列内有长大车组时,应在大车组之前开口。

(3)在“坐编”车组之后开口。

(4)避免开口后第一组车进入“满线”或“堵门车”的线路。

14.重车的统计规则的规定。

答:

重车的统计规则如下:

(1)实际装有货物并具有货票的货车;

(2)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

(3)倒装作业未卸完的货车;

(4)以“特殊货车及运送用具回送清单”手续装载整车回送铁路货车用具(部属篷布、空集装箱及军用备品等)的货车;

(5)填制货票的游车。

15.非号码制统计方法的优缺点。

适用于何种车站?

答:

非号码制统计方法:

(1)优点:

①手续简便;

②能反映当日货车运用效率。

(2)缺点:

①结果不够精确;

②且不能反映货物作业车各作业过程及其停留时间。

(3)采用:

货车出入较多的车站。

16.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

答:

运行图要素有六个: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列车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17.区段内开行一对摘挂列车时,铺画方案

答:

四种方案可以选择:

(1)上开口式:

(2)下开口式:

(3)交叉式:

(4)均衡式:

18.区段管内工作列车运行线的铺画方法。

答:

区段管内工作列车运行线的铺画方法有五:

(1)集中给点,分散使用;

(2)分散给点,集中使用;

(3)分段给点:

(4)交叉给点:

(5)组织区段小运转与摘挂列车配合作业。

19.顺向车流与逆向车流:

逆向车流是指某方向摘挂列车送到中间站的货车,作业后由相对方向的摘挂列车挂走,称为逆向车流。

20.统计报告日:

统计报告日是指自昨日18:

01至本日18:

00为一个统计报告日。

21.合理安排到发线的使用

答:

车站调度员应根据到发场分工、到发线固定使用办法,与车站值班员共同商定,并由车站值班员负责掌握。

(1)紧凑使用到发线;

(2)尽量照顾作业方便,减少交叉干扰。

如客车要接入靠站台的到发线;无调中转列车要接入靠近正线的到发线,便于进出站;改编列车要接入靠近调车场的到发线,便于车列转线等。

22.分号运行图、有什么特点

答:

分号运行图有两种:

(1)综合分号运行图:

特点是仅变更列车对数,不变更列车车次和时间,便于执行。

但列车运行不够均衡,机车运用不经济。

(2)独立分号运行图:

这种分号运行图上所有运行线、机车交路都重新安排,优缺点与综合分号运行图相反。

三、例题:

1.已知乙站6点待卸重车为15车,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50车,其中本班内能卸空的为35车,则本班的有效卸车数是多少?

计划卸空车数是多少?

最后,本班的卸车计划定多少?

答:

本班的有效卸车数为35车,计划卸空车数为50车,最后本班的卸车计划定50车。

2.某中间站利用号码制统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6月份停时指标为8.0h(523车h)。

已知6月29日结算时,累计完成装车20车,卸车30车,停时8.1h(403车h)。

30日5:

28摘挂列车41001次甩下该站重车10辆,计划卸完后再装5辆,就刚好完成本月的装卸车任务。

要求:

若该批车辆按计划装卸完毕后随另一列车挂走,该列车最晚何时发出才能使本月的停时正好完成月度计划指标?

(该日无其他货物作业车停留);

解:

本月装卸车任务:

装车:

20+5=25车卸车:

30+10=40车

30日这天的货车停留时间为:

本日只有10个作业车:

即:

t=17:

28(在30日的18:

00前,符合要求)

故:

该列车最晚17:

28发出才能使本月的停时正好完成月度计划指标。

3.某站6月份计划装300车,卸420车,停时10.0h,截止6月20日18:

00已完成装180车,卸260车,停时10.3h,4550车h。

要求:

试问下旬该站如何组织装卸车工作才能完成装卸车任务,下旬停时允许最大完成多少才能保证完成月计划停时指标?

解:

6月份全月的货车总停留时间为:

则下旬的货车总停留时间应为:

全月-6月20日前=7200

下旬还需装车:

300–180=120车

卸车:

420–260=160车

故下旬的停时为:

可见,下旬还要装120车,卸160车,停时最大9.5h才能保证完成全月任务。

4.已知:

A-B区间的纯运行时分

;起车附加时分

,停车附加时分

要求:

(1)写出A-B区间运行时分的缩写形式;

(2)画出A-B区间下行列车通通、通停、起通、起停四种情况的示意图,并计算其区间运行时分(标于运行线上方)。

解:

(1)A-B区间下行运行时分缩写形式:

上行运行时分缩写形式:

(2)A-B区间下行列车的运行情况,并计算其区间运行时分。

 

19

 

21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旬计划、调度日(班)计划和车站作业计划。

2.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旬计划__、调度日(班)计划和车站作业计划。

3.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旬计划、_调度日(班)计划__和车站作业计划。

4.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__调车作业计划______。

5.车站作业计划包括__班计划__、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6.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___阶段计划__和调车作业计划。

7.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

01至今日__18:

00___为一个工作日。

8.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

从昨日18:

01至今日__6:

00__为第一班。

9.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

从今日_6:

01__至今日18:

00为第二班。

10.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30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60车,这6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42车。

则本班内的有效卸车数为__42__车。

11.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45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50车,这5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38车。

则本班内的有效卸车数为__38_车。

12.已知甲站18点待卸车25车。

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60车,这60车中本班内卸空的为45车。

则本班的卸车计划应为__70__车。

13.车站办理车数是指__车站接、发车数之和__。

14.车站作业的运输组织原则是__一卸二排三装___。

15.班计划中计算中时,中转车数是怎样计算的_(到达中转车数+发出中转车数)/2__。

16.从车站技术作业表的_调机动态__栏可以查得调机在各时刻的作业情况及所处的状态。

17.车组排顺下落后,如下落了四列,则合并方案只有一种:

__二、四合并___。

18.调车作业通知单“残存”栏的车数指的是__调机带车数__。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只有到达的列车才在编组内容栏填写编组内容,出发的列车不必填。

(√)

2.到发场里的所有线路都可以用来接发列车。

(×)

3.分部解体车列,当车列内有禁溜车时,应在禁溜车之后开口。

(调车场方向为前,牵出线方向为后)。

(√)

4.分部解体车列,当车列内有长大车组时,应在长大车组之后开口。

(调车场方向为前,牵出线方向为后)。

(×)

5.分部解体车列,当车列内有“坐编”车组时,应在“坐编”车组之前开口。

(调车场方向为前,牵出线方向为后)。

(×)

6.推算停时,公式中分母的值为到达作业车数与出发作业车数之和。

(×)

7.班计划中停时推算中,当本小时内到达车数与发出车数均为零时,本小时末结存车数为零。

(×)

8.阶段计划由调车区长负责编制。

(×)

9.班计划由车站值班员负责编制。

(×)

10.调车作业计划由车站调度员负责编制。

(×)

11.在编制编组调车作业计划时,待编车列两端的车组称为端组。

(√)

12.车站的办理车数等于该站的装车数和卸车数之和。

(×)

13.纵列式车站利用驼峰解体一般采用整列解体的方法。

(√)

14.合并使用线路,既可节省挂车钩又可节省摘车钩。

(×)

15.填画车站技术作业图表时,计划线中货物列车为黑铅笔线,旅客列车为红色线。

(×)

16.填画车站技术作业图表时,实际线中货物列车为黑铅笔线,旅客列车为红色线。

(×)

17.填画车站技术作业图表时,实际线中非生产的等待时间为蓝色曲线。

(×)

18.填画车站技术作业图表时,实际线中调机作业为蓝色直线。

(√)

19.车组编号时,第一到站的车组称为首组,编为“1”号。

(√)

20.车组编号时,最后到站的车组称为尾组,编为“0”号。

(×)

三、名词解释:

1.工作日:

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

01至今日18:

00为一个工作日。

2.车站办理车数:

车站接、发车数之和

3.有效卸车数:

本班内到达、本班内能卸空的车数

4.首组:

待编车列中,第一到站的车组称为首组,编为“1”。

5.尾组:

待编车列中,最后到站的车组称为尾组。

6.可移车组:

车组下落完毕后,有的车组既可下落到这一列,又可下落到另一列,均不影响站顺,这种车组为可移车组。

四、简答题

1.车站作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分别由谁负责编制?

答:

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有三:

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

编制人员依次为:

主管运输的副站长或运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

2.怎样合理安排到发线的使用?

答:

车站调度员应根据到发场分工、到发线固定使用办法,与车站值班员共同商定,并由车站值班员负责掌握。

(1)紧凑使用到发线;

(2)尽量照顾作业方便,减少交叉干扰。

如客车要接入靠站台的到发线;无调中转列车要接入靠近正线的到发线,便于进出站;改编列车要接入靠近调车场的到发线,便于车列转线等。

3.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有哪些?

答:

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如下:

(1)符合编组列车的三个依据;

(2)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具体要求:

钩数少、带车数少、占用股道少、行程短、作业方便、调车效率高。

(3)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4.分部解体时,“开口”位置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答:

“开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1)车列内有禁溜车时,应在禁溜车之后开口。

(远离调机端为前,靠近调机端为后)

(2)车列内有长大车组时,应在大车组之前开口。

(3)在“坐编”车组之后开口。

(4)避免开口后第一组车进入“满线”或“堵门车”的线路。

5.已知乙站6点待卸重车为20车,本班内到达的本站卸车为40车,其中本班内能卸空的为35车,则本班的有效卸车数是多少?

计划卸空车数是多少?

最后,本班的卸车计划定多少?

五、综合题:

1.编制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

调车机车在右端作业,编成40012次到发场6道开,8~13道为调车线且均空闲,待编车列在10道,顺序为:

253144531221443364

解:

待编车列253144531221443364排顺下落如下:

调车表

股道

下落列

22

32

44

53

12

21

44

33

64

8

12

21

10

二、四

22

31

·

44

53

33

64

9

44

44

(四)

44

53

64

调车作业计划如下:

(1)分解待编车列:

(3)收编:

10+14(留13)9+11(带4)

8-38+12

9-4F6-27

(2)分解暂合列:

10+13(带7)

8-6

9-7

8-3

40012次编好,共10钩,4+、6-。

调车作业计划2:

顺序股道摘挂车数残存

110+2121

211-714

39-77

410-34

511+711

69+415

710+924

89+327

96-270

+40012次编好,共9钩,5+、4-

2.编制编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

调车机车在右端作业,编成40002次到发场7道开,9、10道为调车线且均空闲,待编车列在11道,顺序为:

61521522513413436574

解:

待编车列61521522513413436574排顺下落如下:

调车表

股道

下落列

61

52

·

15

22

51

34

13

43

65

74

9

15

13

11

二、四

61

15

22

34

43

·

65

74

10

52

51

65

(四)

61

65

74

调车作业计划如下:

(1)分解待编车列:

(2)分解暂合列:

11+29(留1)11+12(带12)

10-210-1

11-79-14

10-1(3)收编:

11-410+4(带9)

9-39+17

F7-30

40002次编好,共12钩,4+、8-。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二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车站工作统计的内容主要有:

现在车统计、___装卸车统计___和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2.车站工作统计的内容主要有:

__现在车统计___、装卸车统计和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3.车站工作统计的内容主要有:

现在车统计、装卸车统计和__货车停留时间统计___。

4.车站工作统计中的各种报表,以__北京___时间为准,采用18点结算制。

5.车站工作统计中的各种报表,以北京时间为准,采用___18点____结算制。

6.现在车按运用状况,分为__运用车__和非运用车两大类。

7.现在车按运用状况,分为运用车和__非运用车___两大类。

8.运用车按_重车__状态,又可进一步分为重车和空车两类。

9.在装车站装载中转货物超过全部货物重量一半的装车,按_增加使用车__统计。

10.在终到站到达中转货物超过全部货物重量一半的卸车,按_增加卸空车__统计。

11.在装车站装载自站发送货物占全部货物重量一半及其以上的装车,按__装车___统计。

12.在终到站到达自站货物占全部货物重量一半及其以上的卸车,按__卸车___统计。

13.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中转作业停留时间和__货物作业停留时间___两类。

14.货车停留时间的统计方法有号码制统计方法和_非号码制统计方法__两种。

15.货车停留时间的统计方法有_号码制统计方法__和非号码制统计方法两种。

1—1m

16.货物作业停留时间,车站主要统计的指标是_停时_,单位是_小时__。

17.中转作业停留时间,车站主要统计的指标是_中时___,单位是_小时__。

18.统计货车停留时间时,逐车统计的方法是___号码制统计方法___。

19.逐列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是__非号码制统计方法__。

20.凡属于国外铁路资产的货车,称为_外国货车__。

二、判断

1.特殊情况下,可以只统计作业次数而不统计该车的停留时间。

(√)

2.实际没装货物的车辆,不可能按重车统计。

(×)

3.企业租用的车辆根据空重状态不同,按不同运用别的货车统计。

(√)

4.实际装有货物的车辆,就可按重车统计。

(×)

5.中转车停留时间要分作业过程别进行统计。

(×)

6.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要分作业过程别进行统计。

(√)

7.站线作业时间是指货车送到站线(装卸地点)时起,至装卸作业完了时止的时间,其中包括等待装卸的时间。

(√)

8.凡计算车站出入的货车,均应统计停留时间。

(×)

9.号码制统计方法只统计当日发出货车的停留时间,非当日发出的货车则不在当日统计,即使其在当日实际上产生了停留时间。

(√)

10.企业自备车因产权归企业所有,所以属于非运用车。

(×)

11.企业自备和租用的货车,无论重空均应按非运用车统计。

(×)

12.凡计算装车数、卸车数的货车均计算装卸作业次数,每车按一次计算。

(√)

13.凡计算增加使用车数、增加卸空车数的货车均计算装卸作业次数,每车按一次计算。

(√)

14.现在车按运用别分为部属货车、企业自备货车和外国货车。

(×)

15.铁路局及其下属企业的货车,也应归入企业自备车。

(√)

16.并不是所有的铁路货车都有铁路路徽,只有部属铁路货车才有。

(√)

17.号码制统计方法非常适合统计货物作业车的停留时间。

(√)

18.非号码制统计方法非常适合统计货物作业车的停留时间。

(×)

19.站线作业停留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车站组织装卸作业的效率。

(√)

20.出线后的时间指货车取回调车场到发出时止的时间。

(×)

三、名词解释:

1.运用车:

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部属货车、企业自备车、外国货车,企业租用重车、军方特殊用途重车。

2.统计报告日:

自昨日18:

01至本日18:

00为一个统计报告日。

3.不摘车装卸作业:

中间站利用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装卸,装卸完了仍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称为不摘车装卸作业。

4.空车:

包括三种:

实际空闲的货车;装车作业未完的货车;倒装作业未装完的货车。

5.中时:

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6.停时:

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

四、简答题:

1.重车的统计规则是怎样规定的?

答:

(1)实际装有货物并具有货票的货车;

(2)卸车作业未完的货车;(3)倒装作业未卸完的货车;

(4)以“特殊货车及运送用具回送清单”手续装载整车回送铁路货车用具(部属篷布、空集装箱及军用备品等)的货车;(5)填制货票的游车。

2.针对号码制统计方法和非号码制统计方法的特点,你认为货物作业车最好用哪种方法统计?

中转车呢?

为什么?

答:

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最好用号码制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因为号码制方法按作业过程进行统计,便于分析时间消耗在什么环节,以便改进工作。

中转车停留时间最好用非号码制方法进行统计。

因为非号码制方法手续简便,适合大量货车停留时间的统计。

而中转车数量较多,使用号码制方法逐车统计工作量太大,也没必要。

3.号码制统计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适用于何种车站?

答:

号码制统计方法:

(1)优点:

①较准确;②且能反映作业车各作业过程的停留时间,便于分析。

(2)缺点:

①不能准确反映当日工作的实绩;②工作繁琐,作业量大。

(3)采用:

货车出入较少的车站,以及使用非号码制的车站统计货物作业车的作业过程及其停留时间。

4.非号码制统计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适用于何种车站?

答:

非号码制统计方法:

(1)优点:

①手续简便;②能反映当日货车运用效率。

(2)缺点:

①结果不够精确;②且不能反映货物作业车各作业过程及其停留时间。

(3)采用:

货车出入较多的车站。

5.货物作业过程别的停留时间分哪几个过程?

每个作业过程的起止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答:

货物作业过程别的停留,过程有三:

(1)入线前停留时间:

从到达到送至装卸地点时止。

双重货物作业车包括由卸车地点调移至装车地点时止。

(2)站线(专用线)作业停留时间:

装卸作业时间。

从送到至装卸完了。

(3)出线后停留时间:

装卸完了至发出。

五、综合题:

1.某技术站计划中时2.1h,某日17:

00统计结算时,中转车结存85车,中转停留车小时1647车h,中转车数766车,中时2.2h。

17:

00~18:

00中转车到发情况为:

17:

25发出有调中转车45车,17:

58到达无调中转车55车。

要求:

若该站采用1小时结算制,标准换算小时采用逆算法,试按非号码制统计原理,计算18:

00中时(该日中时)完成情况。

解:

中时的计算公式为:

(非号码制)

该日的

17:

00时的

17:

01~18:

00:

结存85

=

故该日的

全日的

17:

00时的

17:

01~18:

00:

故该日的

故该日的中时为:

2.某中间站利用号码制统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6月份停时指标为8.0h(523车h)。

已知6月29日结算时,累计完成装车20车,卸车30车,停时8.1h(403车h)。

30日5:

28摘挂列车41001次甩下该站重车10辆,计划卸完后再装5辆,就刚好完成本月的装卸车任务。

要求:

若该批车辆按计划装卸完毕后随另一列车挂走,该列车最晚何时发出才能使本月的停时正好完成月度计划指标?

(该日无其他货物作业车停留);

解:

本月装卸车任务:

装车:

20+5=25车卸车:

30+10=40车

30日这天的货车停留时间为:

本日只有10个作业车:

即:

t=17:

28(在30日的18:

00前,符合要求)

故:

该列车最晚17:

28发出才能使本月的停时正好完成月度计划指标。

3.某站6月份计划装300车,卸420车,停时10.0h,截止6月20日18:

00已完成装180车,卸260车,停时10.3h,4550车h。

要求:

试问下旬该站如何组织装卸车工作才能完成装卸车任务,下旬停时允许最大完成多少才能保证完成月计划停时指标?

解:

6月份全月的货车总停留时间为:

则下旬的货车总停留时间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