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3861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docx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7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攻螺纹组合机床左主轴箱设计

0前言

组合机床主要用于平面加工和孔加工。

平面加工包括铣平面、车端面、刮平面;孔加工包括钻、扩、铰、镗孔以及倒角、切槽、攻螺纹等。

组合机床最适宜于加工各种大中型箱体类零件,如气缸体、气缸盖、变速箱体等零件。

根据课题要求、ZH1105柴油机气缸体要加工工序的特点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用组合机床对ZH1105柴油机气缸体三面上31个螺纹进行加工。

设计本组合机床时尽能的采用通用件,以降低成本。

因此本组合机床应用通用多轴箱、通用主轴、传动件、齿轮和附加机构。

通用件选用是根据所需的功率、进给力、进给速度等要求的。

多轴箱尺寸应根据加工主轴分布位置通过估算,并圆整后选用相近似尺寸的标准规格的多轴箱,据此选择结合尺寸的动力箱。

尽可能按通用部件的配套关系选用通用部件。

工艺方案的拟定是组合机床设计的关键一步。

因为工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合机床的结构配置和实用性能。

应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济分析的基础拟定出可靠的工艺方案。

从而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型式及结构方案应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并进行组合机床总体方案图样文件的设计。

粗精加工分开原则,粗加工时的切削负荷较大,切削产生的热变形、较大夹压力引起的工件变形以及切削振等动,对精加工工序十分不利,影响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应选择粗精加工工序分开的原则。

拟定工艺方案时,在保证加工质量和操作维修方便的前提下,应适当提高工序集中程度。

因此全面分析多方因数和理决定工序集中程度。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是根据制定的工艺方案,表示所设计的组合机床完成的工序内容,加工部位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加工用的定位基准、压紧部位等,它是组合机床设计的具体依据,也是制造、使用、调整和检验机床精度的重要文件。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是在被加工零件图基础上,突出本机床的加工内容。

加工示意图是在工艺方案和机床总体方案确定的基础上绘制的,加工示意图应与机床实际加工状态一致。

是表达工艺方案具体内容的机床工艺方案图。

它是设计刀具、夹具、多轴箱和液压、电气系统以及选择动力部件、绘制机床联系尺寸图的主要依据。

加工示意图上要标注联系尺寸、切削用量(同一主轴箱上各主轴的每分钟进给量是相等的)、工作循环、攻退量、攻进量。

机床联系尺寸总图是以被加工零件工序图和加工示意图为依据,并按选定的通用部件以及确定的专用部件的总体结构而绘制的。

是用来表示机床的配置型式、主要构成及各部件安装位置、相互的联系、运动关系和操作方位的总体布局图。

它为主轴箱、夹具等专用部件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生产率计算卡是反映机床实际生产率和切削用量、动作时间、生产纲领及负荷率。

根据加工示意图所确定的工作循环以及切削用量,就可以计算机床生产率并编制生产率计算卡。

它是用户验收机床生产率的重要依据。

主轴箱是组合机床的重要专用部件。

它是根据加工示意图所确定的工件加工孔的数量和位置、切削用量和主轴类型设计的传递各主轴运动的动力部件。

主轴箱的设计方法是:

绘制主轴箱的设计原是依据图;确定主轴结构、轴径及齿轮模数;拟定传动系统;计算主轴、传动轴坐标,绘制坐标检查图;绘制主轴箱总图,零件图及编制组件明细表。

主轴和被加工零件在机床上是面对面安放的,因此,主轴箱主视图上的水平方向尺寸与零件工序图上的水平方向尺寸正好相反。

主轴箱传动系统的拟定:

先把全部主轴中心尽可能分布在一个或几个同心圆上,在同心圆的圆心上分别设置中间传动轴;非同心圆分布的一些主轴,也宜设置中间传动轴,然后根据已选定的各中心传动轴再取同心圆,并用最少的传动轴带动这些中心传动轴;最后通过合拢传动轴与动力箱驱动轴连接起来。

并使各主轴获得预定的转速和转向。

组合机床上攻螺纹,根据工件加工部位分布情况和工艺要求,常用攻螺纹靠模装置攻螺纹。

攻螺纹靠模装置用于同一方向纯攻螺纹工序。

由攻螺纹多轴箱和攻螺纹靠摸头组成。

靠模螺母和靠模螺杆是经过磨制并精细研配的,因而螺孔加工精度高,在润滑良好时,对铸铁加工精度可达H6~H7级精度螺孔,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μm。

螺孔的位置精度稍低于钻孔时的位置精度,因此螺孔的位置精度主要取决于螺纹底孔的位置精度。

攻螺纹主轴箱一般都是由电动机直接驱动。

在确定电动机功率时,要考虑丝锥工作时钝化的影响,一般取为计算功率的1.5~2.5倍(轴数少时取大值,轴数多时取小值)。

丝锥退回原位时,电动机应能迅速地停止,以避免攻螺纹靠模系统在电动机反转停止时惯性的影响,不致造成丝锥超程而破坏攻螺纹机构的原位状态。

因此,一般攻螺纹主轴都要有制动。

本小组设计成员:

谢明、金佩、李琳、施伟。

 

1总体方案论证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

设计的组合机床要满足加工要求、保证加工精度;尽可能用通用件、以降低成本;各动力部件用电气控制、液压驱动。

因此根据任务书要求和气缸体的特点初定两种设计方案:

1.1卧式组合机床

特点:

卧式组合机床重心底、振动小运作平稳、加工精度高、占地面积大。

1.2立式组合机床

特点:

立式组合机床重心高、振动大、加工精底、占地面积小。

1.3方案比较

根据卧式组合机床和立式组合机床的特点比较可知:

为了保证螺纹孔的加工精度和结合气缸体本身的特点(左面攻14个螺纹孔、右面攻10个螺纹孔后面攻6个螺纹孔,见加工工序图)选择卧式组合机床。

1.4总体设计的思路

拟定工艺方案;根据任务书要求绘制加工工序图;根据确定的切削用量、工作循环和工作行程等绘制加工示意图;根据加工工序图、加工示意图和确定的专用部件及通用部件绘制机床联系尺寸总图。

根据“三图一卡”设机组合机床。

 

2计算部分

2.1多轴箱的设计计算:

组合机床的通用多轴箱的标准厚度为180mm;用于卧式多轴箱的前盖厚度为55mm,基型后盖的厚度为90mm,因此确定多轴箱的尺寸,主要是确定多轴箱的宽度B和高度H及最低主轴高度h。

如下图所示:

被加工气缸体轮廓用双点化线表示,多轴箱轮廓用粗实线表示。

多轴箱宽度B、高度H的大小主要与气缸体需要加工的螺孔的分布有关。

参考[

]P49

注:

b——工件在宽度方向相距最远的两孔距离、单位mm;

b1——最边缘主轴中心至箱体外壁距离、单位mm;

h——工件在高度方向相距最远的两孔距离、单位mm;

h1——最低主轴高度、单位mm。

公式:

B=b+2b1[1]P492—1

公式:

H=h+h1+b1[1]P492—2

已知:

b=417.020mm

b1=70~100mm[1]P31

h=275mm

h1=112.920mm

由公式2—1得:

B=b+2b1=417.020+2×(70~100)

=557.020~617.020mm

由公式2—2得:

H=h+h1+b1=275+112.920+70~100

=457.920~487.920㎜

查[1]P134表7—1:

取:

B×H=630×500mm2

2.2切削转距的计算:

2.2.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所需转据的计算

公式:

T=195×D1.4×Pw1.5[1]P44表3—52—3

注:

D—螺纹大径、单位mm;

Pw——工件的螺距、单位mm。

由公式2—3得:

T=195×D1.4×Pw1.5=195×81.4×1.251.5

≈5010N.mm≈5N.m

查[1]P44表3—5

取:

T=5N.m

2.2.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所需转据的计算

由公式2—3得:

T=195×D1.4×Pw1.5=195×101.4×1.51.5

≈8998.003N.mm≈8.998N.m

查[1]P44表3—5

取:

T=9N.m

2.3主轴直径的计算和主轴外伸尺寸的确定

公式:

d=6.2×(10T)1/4[1]P44表3—5(加工铸铁)2—4

注:

d—主轴直径、单位mm;

T—转距、单位mm;

D—螺纹大径、单位mm;

P—螺距、单位mm。

2.3.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所需主轴直径的计算

由公式2—4得:

d=6.2×(10T)1/4[1]P44

=6.2×(10×5)1/4=16.488mm

查[1]P44表3—5取:

d=17mm

2.3.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所需主轴直径的计算

由公式2—4得:

d=6.2×(10T)1/4[1]P44

=6.2×(10×9)=20mm

为了减少更换攻螺纹接杆的时间、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等原因,所以取攻9—M8×1.25—7H深16螺纹主轴的直径与攻M10×1.5—7H深15螺纹直径为20mm(d=20mm)。

2.3.4主轴外伸尺寸的确定

参考[1]P44得:

L=115㎜D/d1=32/20㎜

2.4切削速度的确定

参考[1]P123V=4~8m/min

2.4.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切削速度的确定

取V=3.70m/min

2.4.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切削速度的确定

取V=3.93m/min

2.5切削功率的计算

公式:

p=(TV)/(9740∏D)[1]P134表6—202—5

注:

T—切削转距、单位N.m;

V—切削速度、单位m.min-1;

D—被加工螺纹的直径、单位mm。

2.5.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所需切削功率的计算

由公式2—5得:

p=(TV)/(9740∏D)[1]P134

=(5×103×3.7)/(9740∏×8)

=7.561×10–2Kw

所以:

p9=9×p=9×7.561×10–2=0.6805Kw

2.5.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所需切削功率的计算

由公式2—5得:

p=(TV)/(9740∏D)[1]P134

=(9×103×3.93)/(9740∏×10)

=0.1157Kw

所以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和攻M10×1.5—7H深15的螺纹所需总功率为:

p=0.6805+0.1157=0.7962Kw

2.6机床动力参数的计算

2.6.1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公式:

P=p/η[1]P44(η=0.7~0.8)2—6

注:

P—多轴箱所需功率、单位Kw;

p—消耗于各主轴的切削功率总和、单位Kw;

η—多轴箱的传动效率。

由公式2—6得:

P=p/η[1]P44

=0.7962/(0.7~0.8)

=0.995~1.137Kw

参考[1]P86在确定电动机功率时,要考虑丝锥工作时钝化的影响,一般取计算功率的1.5~2.5倍。

所以Pd=P×(1.5~2.5)=1.7055~2.8425Kw

2.6.2电动机的选择

考虑到轴承与轴、齿轮与轴、齿轮与齿轮、轴与箱体、轴与轴套等之间的能量损耗所以选择功率稍大一些的电动机。

参考[

]P115表5—39:

取:

电动机的型号:

Y132S—4

电动机转速:

nd=1440r/min-1

输出轴转速:

n=720r/min-1

2.7攻螺纹主轴转速的计算

公式:

n=(1000v)/(∏d)[1]P1952—7

注:

v—切削速度、单位m/min-1;

d—主轴直径、单位mm

2.7.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主轴转速的计算

已知:

v=3.70m/mind=8mm

由公式2—7得:

n=(1000v)/(∏d)[1]P195

=(1000×3.7)/(∏×3.7)

≈150r/min

2.7.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主轴转速的计算

已知:

v=3.93m/mind=10mm

由公式2—7得:

n=(1000v)/(∏d)[1]P195

=(1000×3.93)/(∏×10)

≈125r/min

2.8切削用量的计算

公式:

fm=fn[2]P2462—8

注:

f—每转进给量、单位mm/r;

n—转速、单位mm/r。

2.8.1攻9—M8×1.25—7H深16的螺纹切削用量的计算

已知:

f=1.25mm/rn=150r/min

由公式2—8得:

fm=fn[2]P246

=1.25×150=187.5mm/min

2.8.2攻M10×1.5—7H深15的螺纹切削用量的计算

已知:

f=1.5mm/rn=125r/min

由公式2—8得:

fm=s0n[2]P246

=1.5×125=187.5mm/min

2.9生产率计算

已知:

工作行程为37㎜进刀量为150㎜/min

机动时间加紧0.1min机动时间攻入攻退0.4min

机动时间1.5min装料时间1.5min

单件工时2min/件

2.9.1理想生产率计算

公式:

Q=A/tk[1]P512—9

=41400/4600=9

2.9.2实际生产率计算

公式:

Q1=60/T单[1]P512—10

=60/2=30min/件

2.9.3机床负荷率计算

公式:

η负=Q/Q1[1]P512—11=9/30=30﹪

2.10多轴箱传动系统设计

2.10.1螺孔的分布特点

仔细阅读被加工零件加工工序图,观察在本组合机床加工的螺孔位置具有以特点:

a、螺孔1、2、3直线分布;

b、螺孔4、5、6直线分布;

c、螺孔1、2、3所在直线垂直螺孔4、5、6所在直线

2.10.2用作图法初定各轴的位置

2.10.2根据以上特点初步拟订轴的传动关系

a、设置中间传动轴13带动主轴1、2转动;

b、设置中间传动轴15带动主轴3、4转动;

c、设置中间传动轴17带动主轴5、6、7转动;

d、设置中间传动轴18带动主轴8、9转动;

e、设置中间传动轴20带动主轴10转动。

2.10.3设置过渡轴合拢中间传动轴、设置油泵轴和驱动轴

a、设置过渡轴11和过渡轴16,过渡轴16带动中间传动轴11、17转动;

b、设置过渡轴19带动中间传动轴18、20转动;

c、设置过渡轴12带动过渡轴11和中间传动轴13转动;

d、设置过渡轴14带动过渡轴11和中间传动轴15转动;

e、过渡轴11带动油泵轴22转动;

f、驱动轴0驱动过渡轴11实现整个传动链运作。

2.10.4绘制多轴箱的传动树形图(图2—4)

2.11根据原始依据图(2—1)计算主轴坐标

表2—1主轴坐标表

坐标

销01

驱动主1

主轴2

主轴3

主轴4

主轴5

X

0.000

265.000

400.280

152.280

60.280

60.280

Y

0.000

95.000

82.920

82.920

125.920

219.920

主轴6

主轴7

主轴8

主轴9

主轴10

60.280

180.280

286.280

400.280

477.300

357.920

357.920

253.920

207.920

320.000

2.12多轴箱中齿轮模数、齿数的计算(图2—5)

 

2.12.1多轴箱中齿轮模数的确定

因为多轴箱中齿轮模数常用2、2.5、3、3.5、4几种。

为了便于生产,同一多轴箱中的模数规格最好不要多于两种。

所以初步确定多轴箱内所有齿轮的模数取3(m=3)。

2.12.2确定传动轴13的位置及齿轮的齿数

传动轴13的位置通过作图(图2—4)初定,若取m=3z1=27,则从图2—4量得中心距A13—1=72mm,

公式:

Z从=2A/m-Z主[1]P652—12

所以:

Z1′=2A/m-Z1=2×72/3-27=21

公式:

n从=n主×(Z主/Z从)[1]P642—13

所以:

n13=n1×(Z1′/Z1)=150×(21/27)

≈117r/min

由公式2—12:

Z从=2A/m(1+n从/n主)[1]P65

所以:

Z13′=2×72/[3(1+150/117)]≈27

2.12.3确定传动轴15的位置及齿轮齿数

传动轴15的位置通过图2—4初定,若取m=3z3=27,则从图2—4量得中心距A15—3=72㎜,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3′=2A/m-Z3=2×72/3-27=21

由公式2—13:

n从=n主×(Z主/Z从)[1]P64

所以:

n15=n3×(Z3′/Z3)=150×(21/27)

≈117r/min

由公式2—12:

Z从=2A/m(1+n从/n主)[1]P65

所以:

Z15′=2×72/[3(1+150/117)]≈27

排2.12.4确定传动轴17的位置及齿轮齿数

传动轴17的位置通过图2—4初定,若取m=3z5=35,则从图2—4量得中心距A17—5=91.378㎜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5′=2A/m-Z1=2×72/3-27=26Ⅰ排

由公式2—13得:

n从=n主×(Z主/Z从)[1]P64

所以:

n17=n5×(Z5/Z17)=150×(35/26)

≈202r/min

由公式2—12:

Z从=2A/m(1+n从/n主)[1]P65

所以:

Z17′=2×91.378/[3(1+150/202)]≈35Ⅰ排

由公式2—12得:

Z从=2A/m(1+n从/n主)[1]P65

所以:

Z17′=2×91.378/[3(1+150/202)]≈35Ⅰ排

2.12.5确定传动轴17的位置及齿轮齿数

传动轴18的位置通过图2—4初定,若取m=3z8=27,则从图2—4量得中心距A18—8=72㎜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8′=2A/m-Z8=2×72/3-27=21

由公式2—13:

n从=n主×(Z主/Z从)[1]P64

所以:

n18=n8×(Z8′/Z8)=150×(27/21)

≈192.9r/min

由公式2—12:

Z从=2A/m(1+n从/n主)[1]P65

所以:

Z18′=2×72/[3(1+150/117)]≈27

2.12.6确定传动轴15的位置及齿轮齿数

传动轴20的位置通过图2—4初定,若取m=3z10=32,则从图2—4量得中心距A20—10=79.5㎜,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10′=2A/m-Z3=2×79.5/3-32=21Ⅰ排

由公式2—13:

n从=n主×(Z主/Z从)[

]P64

所以:

n20=n10×(Z10/Z20)=150×(32/21)

≈228.6r/min

2.13确定合拢传动轴的位置及齿轮齿数

2.13.1总传动比的计算

公式:

U总=n主/n驱[1]P652—14

所以:

U0—13=n13/n0=117/715≈1/6.11

U0—15=n15/n0=117/715≈1/6.11

U0—17=n17/n0=202/715≈1/3.54

U0—18=n18/n0=192.9/715≈1/3.54

U0—20=n20/n0=228.6/715≈1/3.13

经以上计算根据轴13、15、17、18、20与驱动轴0的总传动比,考虑13、15、17、18、20与驱动轴0的距离及排列齿轮等因素,宜设置合拢轴11、12、14、16、19把驱动轴与传动轴与中间传动轴联接起来。

2.13.2确定合拢轴19的位置和齿数

轴19的位置可通过图2—4初定,从图2—4上量得A19—20=73.500㎜,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20′=2A/m-Z20

=2×73.500/3-21=28

2.13.3确定合拢轴12的位置和齿数

轴12的位置可通过图2—4初定,从图2—4上量得A19—20=81.000㎜,如取m=3Z13=27则: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13′=2A/m-Z13=2×81.000/3-27=27

2.13.4确定合拢轴11的位置和齿数

轴11的位置可通过图2—4初定,从图2—3上量得A12—11=87.000㎜,如取m=3Z12=36则: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12′=2A/m-Z11=2×87.000/3-36=22Ⅰ排

2.13.5确定合拢轴16的位置和齿数

轴16的位置可通过图2—3初定,从图2—3上量得A16—11=69.000㎜,如取m=3Z11=23则: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11′=2A/m-Z11=2×69.000/3-23=23

2.13.6确定合拢轴14的位置和齿数

轴14的位置可通过图2—4初定,从图2—4上量得A11—14=69.000㎜,如

取m=3Z11=22则:

由公式2—12:

Z从=2A/m-Z主[1]P65

所以:

Z11′=2A/m-Z11=2×81.000/3-22=32Ⅰ排

 

2.14计算传动轴的坐标

2.14.1与一轴定距离的传动轴坐标计算

轴20坐标计算:

YxB20(x,y)

R

01

Ay

1X

图2—6

公式:

y=(R2-x2)1/2[1]P702—15

注:

R—啮合中心距

从传动图上量得:

x=44.296

公式:

R=(Z0+Z0′)m/2[1]P682—16由公式2—16得:

R20—10=(Z10+Z10′)m/2[1]

=(21+32)×3/2=79.500

由公式2—15得:

y=(R2-x2)1/2

=(79.5002-44.2962)×3/2

=66.016

所以:

B20(44.296,66.016)

换算到大坐标、轴20坐标为:

(433.004,386.016)

同理可求:

轴13坐标为:

(336.280,115.905)

轴12坐标为:

(289.240,181.846)

轴15坐标为:

(84.666,58.175)

轴14坐标为:

(128.003,150.511)

轴16坐标为:

(200.693,251.881)

轴18坐标为:

(357.311,265.693)

轴19坐标为:

(379.311,335.823)

油泵轴22坐标为(307.311,325.560)

2.14.2与二轴定距离的传动轴坐标计算

传动轴与二轴定距离,即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