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357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急救技能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技能规范.docx

《急救技能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技能规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救技能规范.docx

急救技能规范

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规范(成人)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后头部复位,压额抬颏。

5、人工呼吸:

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不少于5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6、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不少于5秒;如无脉搏及循环迹象,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附后)。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7、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

8、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如没有呼吸、脉搏及循环迹象,继续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手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郭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徒手心肺复苏(成人)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后诉环境安全

1

2、判断意识

拍病人双肩

1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有效

1

3、摆放体位

医生与病人体位正确

1

4、开放气道

清理口腔方法正确

1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1

 

5、人工呼吸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人工呼吸方法正确

4

 

有效人工呼吸

首次人工呼吸

2

第一周期

2

第二周期

2

第三周期

2

第四周期

2

第五周期

2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1

 

6、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

检查循环征象方法正确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正确

4

 

有效按压

第一周期

12

第二周期

12

第三周期

12

第四周期

12

第五周期

12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色

1

 

7、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判断有无循环征象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8、总时间

170~180秒3分;

165~169秒或181~185秒2分;

160~164秒或186~190秒1分;

少于159秒超过191秒不得分;

 

3

合计

100分

记分标准:

(1)记时从第一次拍打病人开始,以复检完成后起身报告为结束。

(2)人工呼吸无效一次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一次扣0.4分。

操作时仅绿灯亮为有效;其余均为无效。

每组多做或少做均记为无效。

(3)不跨项目扣分。

二、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操作规范(成人)

1、迅速熟悉、检查除颤仪,各部位按键、旋钮、电极板完好,电能充足。

2、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

3、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进行监护位置,显示患者心律。

4、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击板上。

5、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为室颤。

6、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

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7、按压除颤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8、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9、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10、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立即进行CPR。

11、除颤结束或除颤成功,调整除颤旋钮至监护,擦干患者胸壁皮肤,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关机。

收留并标记除颤时心电自动描记图纸。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成人)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相关物品(导电胶、棉垫)摆放有序。

2.5

迅速熟悉、检查除颤仪后报“设备完好”(开机1分,电量充足1.5分,连线正常1分,电极板完好1.5分)。

5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2.5分),报告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2.5分)。

5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

5

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31-35秒扣5分,36-40秒扣8分,>40秒不得分)。

10

打开导电胶盖(0.5分),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4.5分)。

5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各2.5分)

5

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2.5分)。

5

能量选择正确,为200J。

2.5

充电(2.5分)、请“旁人离开”(2.5分)。

5

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2.5分),观察心电示波(5分)。

10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2.5分),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2.5分)。

5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5

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21-25秒扣5分,26-30秒扣10分,31-35秒扣15分,>35秒0分)。

20

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0.5分),移开电极板(1分),旋钮回位至监护(1分),清洁除颤电极板(1分),电极板正确回位(1分),关机(0.5分)。

5

全过程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5

合计

100

三、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规范

1、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2、加压去氮给氧: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3、准备导管:

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4、准备喉镜:

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5、准备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6、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跟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7、插入气管导管:

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8、确认导管位置:

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间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9、固定导管:

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入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抬颏推额,气道开放满意(2.5分)。

体位保持好、无回位(2.5分)。

5

去氮给氧:

动作正确,面罩位置恰当,通气时无漏气。

5

准备动作流畅,操作轻柔(2.5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5分)。

5

气管导管(1分)、喉镜镜片(1分)选择得当;检查喉镜灯光良好(1分)、关闭灯光备用(1分);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1分),气管导管塑形满意(1分),充分润滑气管导管(1分);准备牙垫(1分);准备胶布(1分);挂听诊器(1分)。

 

10

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25分)

准备顺序颠倒(扣2.5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

 

 

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5分),镜片深度适中(2.5分)。

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声门暴露充分(2.5分)。

15

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模拟人未出现单肺通气(10分)。

10

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20分);重复操作动作(扣10分);误入食道(扣20分)

20

充气气囊压力适中(2.5分)。

2.5

听诊双肺尖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5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可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2.5分);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2.5分);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2.5分)。

10

插管时间:

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操作过程不超过20秒(15分)。

15

奖励分:

插管时间<10秒(奖2.5分);10~15秒(奖1.25分)。

2.5

惩罚分:

插管后套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

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

合计

100

徒手心肺复苏(成人)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后诉环境安全

1

2、判断意识

拍病人双肩

1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有效

1

3、摆放体位

医生与病人体位正确

1

4、开放气道

清理口腔方法正确

1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1

 

5、人工呼吸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人工呼吸方法正确

4

 

有效人工呼吸

首次人工呼吸

2

第一周期

2

第二周期

2

第三周期

2

第四周期

2

第五周期

2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1

 

6、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

检查循环征象方法正确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正确

4

 

有效按压

第一周期

12

第二周期

12

第三周期

12

第四周期

12

第五周期

12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色

1

 

7、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判断有无循环征象

1

判断时间5~10秒钟

1

8、总时间

170~180秒3分;

165~169秒或181~185秒2分;

160~164秒或186~190秒1分;

少于159秒超过191秒不得分;

 

3

合计

100分

记分标准:

(1)记时从第一次拍打病人开始,以复检完成后起身报告为结束。

(2)人工呼吸无效一次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一次扣0.4分。

操作时仅绿灯亮为有效;其余均为无效。

每组多做或少做均记为无效。

(3)不跨项目扣分。

参赛人员姓名:

考官编号: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成人)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相关物品(导电胶、棉垫)摆放有序。

2.5

迅速熟悉、检查除颤仪后报“设备完好”(开机1分,电量充足1.5分,连线正常1分,电极板完好1.5分)。

5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2.5分),报告心律情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2.5分)。

5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

5

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31-35秒扣5分,36-40秒扣8分,>40秒不得分)。

10

打开导电胶盖(0.5分),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4.5分)。

5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各2.5分)

5

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2.5分)。

5

能量选择正确,为200J。

2.5

充电(2.5分)、请“旁人离开”(2.5分)。

5

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2.5分),观察心电示波(5分)。

10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2.5分),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2.5分)。

5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5

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21-25秒扣5分,26-30秒扣10分,31-35秒扣15分,>35秒0分)。

20

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0.5分),移开电极板(1分),旋钮回位至监护(1分),清洁除颤电极板(1分),电极板正确回位(1分),关机(0.5分)。

5

全过程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5

合计

100

参赛人员姓名:

考官编号: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抬颏推额,气道开放满意(2.5分)。

体位保持好、无回位(2.5分)。

5

去氮给氧:

动作正确,面罩位置恰当,通气时无漏气。

5

准备动作流畅,操作轻柔(2.5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5分)。

5

气管导管(1分)、喉镜镜片(1分)选择得当;检查喉镜灯光良好(1分)、关闭灯光备用(1分);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1分),气管导管塑形满意(1分),充分润滑气管导管(1分);准备牙垫(1分);准备胶布(1分);挂听诊器(1分)。

 

10

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25分)

准备顺序颠倒(扣2.5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

 

 

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5分),镜片深度适中(2.5分)。

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声门暴露充分(2.5分)。

15

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模拟人未出现单肺通气(10分)。

10

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20分);重复操作动作(扣10分);误入食道(扣20分)

20

充气气囊压力适中(2.5分)。

2.5

听诊双肺尖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5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可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2.5分);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2.5分);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2.5分)。

10

插管时间:

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操作过程不超过20秒(15分)。

15

奖励分:

插管时间<10秒(奖2.5分);10~15秒(奖1.25分)。

2.5

惩罚分:

插管后套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

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

合计

100

参赛人员姓名:

考官编号:

成人心脏听诊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分

扣分

得分

一、有爱伤观念,医患沟通技巧

1、为患者保温,温暖听诊器胸件

5

二、在胸廓体表上能正确指出5个主要听诊区位置

1、二尖瓣区:

位于2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3

2、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3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3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3

三、听诊顺序正确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15分(每错一处扣3分)

四、能表达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

2

心律(2分)

2

正常心音

2

心音改变(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生理性、病理性)

3

心包摩擦音

3

总分

50

成人心脏叩诊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分

扣分

得分

一、有爱伤观念,医患沟通技巧

1、操作前与患者沟通,体贴关心患者

二、叩诊方法、姿势正确

1、以左手中指第一、二节为叩诊板指

2、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

3、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三、叩诊顺序正确

1、先叩左界,后右界

2、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3、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

4、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

6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四、叩出心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量出

1、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

2、由外向内轻叩

3、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

4、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5、右侧方法同上,并需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6、正常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