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43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矿区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分开收集、处理,污水100%达标排放。

二、评分标准

(一)规范管理

1.管理制度

1)建立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位;

建立产权、责任、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

本项共2分,具有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得1分,具有4项以上管理制度得1分,否则不得分。

2)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齐全、完整、真实。

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台账,储量台账,生产月报,税费报表。

本项1分,每缺1项扣0.5分,单项分扣完为止。

3)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绿色矿山培训。

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

本项2分,参加绿色矿山培训得1分,有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得1分。

2.矿容矿貌

1)矿区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达到《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要求,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具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

本项共2分,缺1项分区扣0.5分,单项分扣完为止。

2)矿区地面运输、供水、供电、卫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

在生产区设置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及安全警示牌等标牌,标牌达到《标牌》GB/T13306的要求。

本项共2分,配套设施齐全得1分,各种标牌齐全得1分,否则不得分。

3.体系认证

建立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得1分。

1.厂址选择合理

排土场厂址选择渗透性小的场地,得2分。

2.开采工艺技术

露天开采采用剥离---排土---造地---复垦的一体化技术;

井下开采采用充填开采及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

氧化矿因地制采用采选冶联合开发,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或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

本项共6分,每种开采方法2分。

3.选矿工艺:

1)采用的选矿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在充分的选矿试验基础上制订,主金属及伴生元素得到充分利用,得3分。

2)对复杂难处理矿石采用创新的工艺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或者采用选冶联合工艺。

达到要求,得3分。

3)选矿工艺选用高效、对环境影响小的选矿药剂。

产生有害气体的厂房,设置通风设施,氰化药剂室单独隔离且完全封闭。

4.技术与装备

1)地下开采选用高效采矿法和高浓度或膏体充填技术,实现无轨机械化采矿,得1分。

2)露天矿优先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采、剥、运、排的机械化装备,得1分。

3)选矿厂采用大型、高效、节能的技术装备,得1分。

1.共伴生资源利用

1)对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开发。

有证明开展了综合勘查、评价、开发的相关材料,得2分;

2)新建、改扩建矿山,共伴生资源利用工程与主矿种的开采、选冶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不能同时施工或投产的,预留开采、选冶工程条件。

2.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1)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堆放符合相关规定,得2分。

2)企业开展废石、尾矿中的有用组分回收和尾矿中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利用,以及针对废石、尾矿开展回填、筑路、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工作,得3分。

3.废水与废气处理与利用

1)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建设规范完备的矿区排水系统和必要的水处理设施。

满足上述条件,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得1分。

2)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合理处置矿井水和选矿废水,并充分利用矿井水,选矿废水循环利用。

本项2分,处置并利用矿井水得1分,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得1分。

2)设置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得2分。

(四)节能减排

1.采矿能耗要求

通过综合评价资源、能耗、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开采方式,降低采矿能耗;

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降低采矿能耗。

符合要求得4分。

2.选矿能耗要求

遵循“多碎少磨,能收早收”的原则,合理确定选矿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选矿能耗;

采用先进技术对选矿生产过程实施自动化检测和监控,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废弃物排放

1)废水排放

①矿区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得2分。

②排土场(废石堆场)等建有雨水截(排)水沟,淋溶水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得2分。

2)固体废弃物排放

①优化采选技术与工艺,综合利用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得1分。

②将矿山固体废弃物用作充填材料、建筑材料及二次利用。

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并提供相关的材料,得1分。

③露天矿剥离的表土单独堆存,用于复垦,得1分。

(五)技术创新

1.科技方面

1)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得1分。

2)配备专门科技人员,开展支撑企业主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在资源高效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改进工艺技术水平,得1分。

3)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5%,得1分。

2.数字化矿山方面

1)建立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得1分。

2)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得2分。

3)建立矿山生产监控系统,保障生产高效有序,得1分。

4)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

本项共2分,实现矿山机械化得1分,实现选冶工艺自动化得1分。

5)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得1分。

(六)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1.矿区环境

1)矿区绿化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合理,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00%,得3分,绿化覆盖率每降低10%扣1分,单项分扣完为止。

2)矿区专用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设置隔离绿化带,得2分。

3)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采取防尘保洁措施,在储矿仓、破碎机、震动筛、带式输送机的受料点、卸料点等产生粉尘的部位,采取全封闭措施或采取机械除尘、喷雾降尘及生物纳膜抑尘;

道路、采区作业面、排土场等采用洒水或喷雾降尘。

4)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得2分。

2.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

1)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求:

①排土场、露天采场、矿区专用道路、矿山工业场地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符合有关规定,得3分。

②土地复垦质量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的要求,得3分。

③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得3分。

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程度和土地复垦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得2分。

2)建立环境监测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得3分。

(七)矿地和谐和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

1)建立以人为本、创新学习、行为规范、高效安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愿景符合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价值紧密结合,得1分。

2)建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满意度不低于70%,得1分。

3)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得1分。

2.企业诚信

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履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义务,公示公开相关信息,得1分。

3.矿地和谐

1)构建矿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

通过创立社区发展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模式,得0.5分。

2)与矿山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建立磋商和协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得0.5分。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准入条件表

考评项目

准入要求

备注

1)《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合法有效;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达到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4)三年内未受到相关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1)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符合有色金属矿“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辽宁省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考评评分表

序号

考评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一)

规范管理

(10分)

(5分)

1)建立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位;

(2分)

2)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资料齐全、完整;

(1分)

3)定期参加绿色矿山培训,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

(4分)

1)矿区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

2)配套设施齐全,在生产区设置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

建立绿色矿山管理体系。

(二)

绿色开发

(20分)

1.厂址选择合理(2分)

排土场厂址选择渗透性小的场地。

2.开采工艺技术(6分)

氧化矿因地制宜采用采选冶联合开发,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或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

(6分)

3.选矿工艺技术(9分)

1)采用的选矿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在充分的选矿试验基础上制定,主金属及伴生元素得到充分利用;

(3分)

2)对复杂难处理矿石采用创新的工艺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或者采用选冶联合工艺;

4.技术与装备(3分)

1)地下开采选用高效采矿法和高浓度或膏体充填技术,实现无轨机械化采矿;

2)露天矿优先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采、剥、运、排的机械化装备;

3)选矿厂采用大型、高效、节能的技术装备。

(三)

综合利用

(15分)

1)对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

2.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5分)

1)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堆放符合相关规定;

2)企业开展废石、尾矿中的有用组分回收和尾矿中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利用,以及针对废石、尾矿开展回填、筑路、制作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工作。

3.废水与废气处理与利用(5分)

1)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建设规范完备的矿区排水系统和必要的水处理设施;

2)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合理处置矿井水和选矿废水;

3)设置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四)

节能减排

1.采矿能耗要求(4分)

2.选矿能耗要求(4分)

遵循“多碎少磨,能收早收,能丢早丢”的原则,合理确定选矿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选矿能耗;

3.污水排放

1)矿区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2)尾矿库、排土场等建有雨水截(排)水沟,淋溶水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

4.固体废弃物排放

1)优化采选技术与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石等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2)将矿山固体废弃物用作充填材料、建筑材料及二次利用;

3)露天矿剥离的表土单独堆存,用于复垦。

(五)

技术创新

1)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2)配备专门科技人员,开展支撑企业主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改进工艺技术水平;

3)研发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5%。

(7分)

1)建设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实现生产、监测监控等子系统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

2)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实现地质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

3)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障安全生产;

4)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冶工艺自动化;

5)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辽宁省有色行业绿色矿山考评评分表

(六)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25分)

1.矿区环境(11分)

1)矿区绿化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合理,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00%;

2)矿区专用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设置隔离绿化带;

3)采取有效降尘措施;

4)采取有效降噪措施。

2.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14分)

1)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求;

(11分)

2)建立环境监测与灾害应急预警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

(七)

矿地和谐

和企业文化(5分)

1.企业文化(3分)

1)建立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愿景符合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

2)建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

3)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

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履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义务,公示公开相关信息。

3.矿地和谐

通过创立社区发展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模式;

(0.5分)

2)矿山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建立磋商和协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

总计

注:

绿色矿山考评合格标准为总得分不低于8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