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46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docx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0627

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报告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剧增。

同时,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得消费的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这就使城市垃圾数量急剧上升。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大部分来自居民的生活和消费、市政建设和维护、商业活动、市区的园林绿化和旅游娱乐等场所。

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废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

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还危害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城市垃圾产量迅速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长(图1),1986~1995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6%,1995~2006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4%。

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达到1.8亿吨,城市人均日产垃圾1.13~1.36公斤,人均年产量达440公斤。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垃圾产量将达到2.60亿和3.23亿吨,年复合增长速度达到3.28%。

据统计,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

全国668座城市中有约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重围之中。

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侵占大量土地,而垃圾一次污染和堆放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

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污染了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严重地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及应用

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

1)填埋处理

垃圾填埋是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

因为该方法简单、投资少,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

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2)堆肥处理

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利用的一种方法。

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

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回收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

3)焚烧处理

焚烧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化学反应,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获得副产品的目的。

几乎所有的有机性废物都可以用焚烧法处理。

对于无机-有机混合性固体废物,如果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也最好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物较多的垃圾。

垃圾焚烧后,释放出热能,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

热能要回收,烟气要净化,残渣要分解,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

采用焚烧法,必须注意不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表1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比较

内容

卫生填埋

焚烧

堆肥

操作安全性

较好,注意防火

技术可靠性

可靠

可靠

可靠,国内有相当经验

占地

中等

选址

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较远。

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输距离较近

较易,仅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运输距离适中。

适用条件

无机物>60%

含水量<30%

密度>0.5t/d

垃圾低位热值>3300kJ/kg时不需添加辅助燃料。

从无害化角度,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10%,从肥效出发应>40%。

最终处置

仅残渣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10%。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20~25%。

产品市场

可回收沼气发电。

能产生热能或电能。

建立稳定的堆肥市场较困难。

建设投资

较低

较高

适中

资源回收

无现场分选回收实例,但有潜在可能。

前处理工序可回收部分原料,但取决于垃圾中可利用物的比例。

同左

地表水污染

有可能,但可采取措施减少可能性。

在处理厂区无,在炉灰填埋时,其对地表水污染的可能性比填埋小。

在非堆肥物填埋时与卫生填埋相仿。

地下水污染

有可能,虽可采取防渗措施,但仍然可能发生渗漏。

灰渣中没有有机质等污染物,仅需填埋时采取固化等措施可防止污染。

重金属等可能随堆肥制品污染地下水

大气污染

有,但可用覆盖压实等措施控制

可以控制,但二恶英(Dioxin)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

有轻微气味,污染指标可能性不大。

土壤污染

限于填埋场区。

需控制堆肥制品中重金属含量。

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比例如表2所示。

表2世界各国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

国家

焚烧/%

填埋/%

堆肥/%

回收/%

美国

10

63

8

19

英国

8

80

--

12

法国

42

45

10

3

荷兰

35

45

5

15

比利时

52

43

0

3

德国

36

46

2

16

瑞士

59

12

7

22

丹麦

48

29

4

19

奥地利

11

65

18

6

瑞典

47

34

3

16

日本

75

20

5

--

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垃圾处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以前,全国几乎没有城市对垃圾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置和管理。

进入8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比较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但发展仍非常缓慢。

从90年代开始重视垃圾处理产业化,尤其从2000年以来,垃圾处理迅速发展进入黄金的十年。

图1给出了1990年和2009年垃圾无害化概况。

2009年我国的总处理量达到1.12亿吨,其中,无害化处理能力35.6万t/d,主要以卫生填埋方式为主。

图11990年和2009年垃圾无害化能力和处理方式

1)清运能力

面对迅速增长的城市垃圾,垃圾清运能力增速严重不足。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500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为31.5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6.03%。

表3我国历年垃圾清运量、处理能力及处理率

年份

清运量(万吨)

处理场座数

处理能力t/d

集中处理率%

2001

13470

741

58.20

2002

13650

651

54.24

2003

14857

575

219607

50.80

2004

15509

559

238519

52.10

2005

15577

471

256312

51.71

2006

14841

419

258048

52.20

2007

15215

460

271791

62.00

2008

15500

500

315300

66.03

2)垃圾处理总体现状

根据《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统计(如表4),截止2008年底,在设市城市共有填埋场465座,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80.3%;焚烧厂90座,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15.5%;堆肥厂20座,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3.5%;其它处理设施4座,处理能力约占总量的0.7%。

表4200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情况

处理方式

设市城市

处理场

设县城市

处理场

设市城市

处理能力%

设县城市

处理能力%

填埋

465

198

80.30

93.80

焚烧

90

4

15.50

1.90

堆肥

20

6

3.50

2.80

其他

4

3

0.70

1.50

3)处理方式及变化趋势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垃圾填埋、堆肥和焚烧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所占比例分别是82.4%、4.7%和12.9%。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并陆续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垃圾处理率得到迅速的提高。

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有:

1)许多城市由于资金原因仍采用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方式;2)由于没有很好的压实机械,很多填埋场未达使用年限就填满封场;3)由于占地需求大沿海许多城市无合适的填埋场地;4)有些城市无法按标准要求建造填埋场或焚烧设施;5)有的地区无力解决一次性建设投资之外的长期运行费用等等。

这些情况在近10年来有所缓解,例如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一些城市如杭州、广州、深圳等的填埋场开始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堆肥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阶段使用最多的方式。

由于堆肥技术设施较为落后,生产的堆肥产品质量不高、肥效较低,使堆肥产品销路不畅,最终导致堆肥场因堆肥产品的积压而停产。

近些年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

国内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都建设了较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厂,这些焚烧厂多为通过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关键技术或设备、按照较高污染控制标准来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垃圾焚烧厂。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分析

1.垃圾组分和热值

由于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能源结构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有很大不同(表5)。

1996年,有关专家对我国城市垃圾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其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而现在城市垃圾中的无机炉灰、食品废物、城市建筑垃圾明显减少,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灯、废旧家电等电子产品比例大大增加,城市垃圾有机质含量逐步增加,落后地区有机质占到垃圾总量的20%,而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达到了70%。

表5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

区域

有机类

无机类

厨余

纸张

塑料橡胶

纤维

木草

渣土

玻璃陶瓷

金属

其它

美国

22.00

47.00

4.50

5.00

9.00

8.00

4.50

英国

28.00

33.00

1.50

3.55

19.00

5.00

10.00

日本

18.60

46.00

18.30

6.10

11.00

北京

56.01

4.20

11.76

2.75

8.56

2.79

3.84

1.60

上海

58.55

6.68

11.84

2.26

13.71

2.23

4.05

0.68

哈尔滨

16.62

3.60

1.46

0.50

74.71

2.22

0.88

大连

73.39

3.37

5.66

1.63

11.81

0.19

0.51

2.56

0.80

深圳

57.00

4.65

14.05

6.55

11.07

3.50

0.35

1.25

1.60

广州

56.63

3.65

13.05

4.55

1.20

5.00

0.35

3.25

12.20

生活垃圾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生活垃圾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

热值是垃圾最为主要的特性,与垃圾可燃分和含水率直接相关。

据调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垃圾低位热值在1800~2400kcal/kg范围,高的可达3000kcal/kg;而我国城市平均低位热值仅为600kcal/kg,经一定处理仅能达到900~1000kcal/kg,仅有某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温州能达到1200kcal/kg左右。

研究表明,800kcal/kg(3345.6kJ/kg)的物料低位热值,是自燃的临界点,900kcal/kg(3763.8kJ/kg)才能真正自燃,我国规定入炉垃圾最低热值标准为1000kcal/kg。

2.垃圾焚烧相关的政策制度

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日益受到关注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日益深入,城市生活垃圾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

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水平低的情况,2007年,发改委同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处理能力32万吨/日,“十一五”末,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0%,设市城市达到70%。

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发布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35部,其中法律1部: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行政法规1部:

《城市市容和环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9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规范性文件24部。

(详情见表6)。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66.8%,并提前一年达到了“十一五”所规定标准。

但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对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还没有开征垃圾处理费,且在已经开征垃圾处理费的城市中,收费标准低、收费难成为各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根据目前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及社会关注度来看,垃圾处理费的全面开征与上调将成趋势。

表72007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情况

项目

内容

收费金额

除辽、黑和琼三省,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额约38亿元

开征范围

截止2007年底,约380多个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为60%

收费标准

36个大中城市居民垃圾处理费平均收费标准为每户每月6元,暂住2.5元

征收方式

以物业管理费、水费、电费等为载体,以代收代缴方式实施,2007年各地平均收缴率约为50%左右。

表6垃圾焚烧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

类型

时间

编号

名称

内容

法律

法规

19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其中生物质能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

20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技术

政策

2000.5

建城[2000]120号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停留不少于2秒;

2.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

3.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4.属于危险废物的炉渣和飞灰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2010.4

建城[2010]61号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2000.2

《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

包含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

2006.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中包含了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其中包含固体废物处理装备。

2007.9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在经济发达、生活垃圾热值符合条件、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可加大发展焚烧处理技术

2007.1

《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其烟气净化装置(处理能力<500t/d)。

产业化

政策

2002.12

建城[2002]272号

《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

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特许经营权的开放。

2002.6

计价格[2002]872号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

2002.9

计投资[2002]1591号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已建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城市都要立即开征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其他城市应在2003年底以前开征。

2004.7

国发[2004]20号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鼓励社会投资。

放宽其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能源

政策

1996.8

国发[1996]36号

《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

凡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和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及煤层气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业,符合条件均应允许并网;

1996.11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1996年修订)》

把垃圾焚烧发电列入,享受有关减免税政策;

1999.1

计基础[1999]44号

《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资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财政贴息,分摊电价等。

2006.1

发改能源[2006]13号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为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6.1

发改价格[2006]7号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生物质发电项目价格的管理办法;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不享补贴电价

2006.9

发改环资[2006]1864号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人炉燃料的80%(重量比)

2007.6

国发[2007]17号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鼓励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

2007.5

国发[2007]15号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环境

政策

2006.6

环发[2006]82号

《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流化床焚烧炉消耗热量中常规燃料的比例;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区域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010.10

环发[2010]123号

《关于加强二恶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

行业

标准

2001

GB18485-2001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2002

GB/T18750-2002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

2004

CJJ17-2004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

2008

GB1688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2008

GB/T18772-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2001

建标[2001]213号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垃圾处理投资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环保投资占总GDP的比例稳步上升(如图2)。

“十五”期间,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为198亿元,几乎等于“九五”及以前历次五年计划环卫固定资产投入的总和,“十一五”规划总投资为589亿元。

图3给出了2001年和2009年我国环卫设施投资情况。

图2我国环保投资及占GDP的比例(单位:

亿元)

图32001和2009年我国环卫设施投资

3.我国垃圾焚烧发展现状

1988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第一个项目——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建成投产。

此后几年由于投资成本高、运行可靠性无法保障等原因被冷落。

而自1999年开始,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开放政策、特许经营政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等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得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再次成为投资热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历年的《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我国的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平均处理规模和在无害化处理中所汇款单比例均逐年增加,说明焚烧技术在中国垃圾处理的分量越来越重。

具体数据见表8。

表8我国焚烧状况数据统计表(2001年~2005年)

年份

焚烧厂数量

平均规模

总处理能力

焚烧处理能力

焚烧所占比例

2001

36

181

224736

6520

2.9%

2002

45

226

215511

10171

4.7%

2003

47

319

219607

15000

6.8%

2004

54

313

238519

16907

7.1%

2005

67

493

256312

33010

12.9%

图42001~2005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增长情况

根据对截止到2010年3月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统计,全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厂共178座,其中已建垃圾焚烧厂为80座(占比44.94%),在建的也为80座(占比44.94%),进展未知的有14座(占比7.87%),另外还有4座受居民反对而停建。

而2008年底,国内仅有56座已建成的垃圾电站。

从地域来看,我国焚烧技术主要应用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包括直辖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表9,表10),尤其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中广东32座、福建21座,浙江43座,江苏17座,四省占全国已建在建项目的63.48%。

表92007年底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厂一览表

地区

数量(座)

处理能力(吨/日)

处理量(万吨)

比例(%)

全国

66

44682

1435

100

东部

53

39882

1259

88

中部

5

1750

59

4

西部

6

2200

86

6

东北

2

850

31

2

表10截止2010年3月我国已建和在建垃圾焚烧厂情况

省市

状态

厂个数

日容量

省市

状态

厂个数

日容量

广东

已建

16

12825

天津

已建

1

1200

在建

8

10250

在建

2

3000

停建

4

3600

山东

已建

1

600

进展未知

4

2815

在建

1

700

海南

已建

1

225

辽宁

已建

2

1750

在建

2

1425

在建

4

5200

福建

已建

6

5650

吉林

已建

2

1200

在建

9

6900

在建

2

1400

进展未知

6

3600

黑龙江

已建

1

200

贵州

进展未知

1

1000

在建

1

800

云南

已建

2

2500

四川

在建

2

3000

在建

2

1700

重庆

已建

1

1200

浙江

已建

24

17235

在建

2

2850

在建

18

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