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790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docx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章 DLY肉猪生产及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 D、L、Y品种及生产性能介绍

杜洛克猪(D):

原产于美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猪之一。

成年猪体重480公斤,日增重980克,瘦肉率68%,料肉比为2.28:

1,经产母猪窝产仔数8-10头,改良效果显著,由于交配黑色猪种,子代毛色多成黑色,且母猪产仔数相对较少,故常用于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或第二父本)。

长白猪(L):

原产于丹麦,是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

成年猪体重450公斤,日增重高达1000克,瘦肉率67%,料肉比为2.35:

1,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1-13头,改良效果良好,一般作为三元杂交的第一父本。

大约克夏猪又称大白猪(Y):

原产于英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猪。

成年猪体重445公斤,瘦肉率68%,料肉比为2.28:

1,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1.5-13.5头,多将它作为三元杂交的第一母本。

二元杂交母猪(LY或YL):

以长白猪为父本,大约克夏为母本(LY)或以大约克夏为父本,长白猪为母本(YL)生产的二元杂交母猪,100公斤体重日龄小于150天。

繁殖力强,产仔数高,经产母猪窝平产仔12-13头,28日龄断奶平均成活10.5头。

DLY(又称洋三杂):

就是大约克夏作第一母本,长白猪作父本进行杂交,选留F1代母本再与杜洛克作父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

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断奶至出栏平均日增重在800克以上,100公斤体重出栏只需165-180天,屠宰率74-76%,瘦肉率63-65%,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料报酬高,料肉比2.8:

1。

第二节 LY母猪引进环境及饲养管理技术

一、引种前的准备

(一)圈舍准备。

主要是清扫、消毒,新建圈舍要彻底冲洗。

舍内外全部扫净,清理完垃圾、废物,并集中焚烧处理,舍内和周围环境中的污水排净。

第一次用20%生石灰乳全面撒施,消毒12-24小时,再扫净后,用消毒药进行消毒。

用2%的烧碱水或1:

500-1000的安立消等消毒药喷雾作圈舍及环境消毒,每天一次,连续消毒2-3天。

(二)饲草饲料准备。

加工配制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配合料,切忌使用市场上的添加剂预混料,因为市场上的添加剂预混料属于喂育肥猪的,某些激素和药物会导致母猪失去或降低繁殖能力。

优质青料适当补充。

(三)调运季节和运输工具。

调运种猪应选择春、秋两季调运,不宜在高温、寒冷季节,易造成中暑和受寒感冒。

运输工具,不能选用装过农药、化肥、水泥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运输,运输前车辆及垫草等必须经专业人员指导全面消毒,运到目的地卸载后,其车辆必须消毒处理,垫草等杂物必须集中焚烧销毁。

二、引种后的处理

(一)隔离观察:

种猪按体重大小基本一致分组,每圈集中饲养2-3头(小圈)或5-6头(大圈),进行观察饲养(若发现有弱小、发病的应及时隔离单独饲养,并进行治疗或特殊饲养)。

放进圈舍的种猪待30分钟后,喂给清洁温暖的饮水,水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或食盐,一小时后才能给食,要给予容易消化的精料和青饲料,喂8成饱,千万不能暴饮暴食,一天后饲喂量逐步恢复正常。

(二)驱虫、健胃:

1、驱内寄生虫。

引种后7天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按使用说明书驱虫,服用驱虫药后第2天,每头猪喂给健脾糕30-50片,每天2次连喂3天,隔10天再用同样的方法驱虫健胃一次。

2、驱外寄生虫。

一般白猪易发生疥癣,主要是圈舍要求干燥和干净,一旦发生,必须全部进行驱杀,伊维菌素是目前最好的驱体内外寄生虫药,按0.2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严重者1-2周后再用一次。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喂量。

要实现后备母猪繁殖高产和延长母猪使用年限,在相当程度上与营养的调节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后备初产母猪应采取以下营养监控措施:

体重35-60公斤,每千克配合料应含消化能12.34兆焦,粗蛋白质14%,赖氨酸0.53%,钙0.6%,磷0.5%,自由采食,日喂精料1.5-2.0公斤;60公斤至配种前日喂精料2.0-2.5公斤(参考配方附后)。

(二)后备母猪的管理。

一是刷拭,清出猪体表面的灰尘和粪便,预防皮肤病和寄生虫的发生,使母猪性情温驯,人猪“亲合”,便于预防注射、配种、接产和哺育仔猪等生产环节的管理。

二是清洁卫生,每天坚持扫圈舍2次,及时排除圈内粪尿和污物。

加强调教使之养成定点排粪尿的习惯。

三是驱虫和预防注射,后备母猪在4月龄和配种前各驱虫一次,连续用药2次,间隔7-10天;配种前15-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猪细小病毒苗,猪Ⅱ型脑炎疫苗和猪伪狂犬疫苗等,第一胎产仔后,按成年种猪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

四是发情观察,良种后备猪发情征兆不如地方猪哪样明显,主要看阴户红肿变化和行为表现。

因此在配种季节,应认真细致进行发情观察,上、下午各一次,尤其是较黑暗圈舍更要细致。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自制饲料营养总体要求:

配种结束后,应立即把喂量降到催情补饲前的水平,每天约2.2公斤左右,以利受精卵着床,减少胚胎死亡,直到怀孕84天。

日粮营养每千克含消化能11.72兆焦、粗蛋白质11%、赖氨酸0.35%、钙0.61%、磷0.49%(参考配方附后),从怀孕84天开始日粮营养水平要提高到每公斤含消化能12.5-13兆焦、粗蛋白质12%、赖氨酸0.36%、钙0.61%、磷0.49%,日粮量3.25-3.5公斤,至分娩前2-3天,日粮量降到1.8公斤左右,以免引起难产。

(二)饲料搭配注意事项:

1、禁止使用霉变、冰冻饲料;2、禁止使用有毒的饲料添加剂、兽药;3、禁止使用含乙醇及醛类及其它有害物质的饲料,如酒糟、棉子饼,大剂量的菜枯等。

(三)接产准备:

1、产前准备:

母猪妊娠期为111-117天,平均为114天。

产前准备包括:

接产用具和产房的消毒、药品、仔猪保温设施,待产母猪产前7天进入产房。

2、分娩征兆和观察:

临产前3-5天,腹部膨大下垂、乳房膨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外张,发红发亮、变粗,有时可挤出少量稀薄乳汁,阴户松驰肿大,颜色发红或紫红色,尾根两侧下凹(骨盆开张),产前一昼夜或几小时猪站卧不安,到处走动,衔草做窝,尾根抬起,尿频,阴户中流出粘液,乳头中可挤出或滴出黄色较粘的初乳。

(四)接产与新生仔猪护理:

母猪产仔以躺卧方式为主,如母猪站着产仔,可用手抚摸其腹部,使其躺卧产仔。

掏出新生仔猪口鼻粘液,擦净身体粘液、断脐,抢救假死仔猪。

断脐时首先要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尽最大量的把脐血挤回仔猪体内。

然后在离仔猪腹部5厘米左右处,用左手指头紧捏着要断脐处,右手捏着脐带末端朝一个方向扭紧,用线绕扎牢固后,在结扎线外0.5厘米处剪断,并用碘酊消毒。

遇到假死的仔猪,左手立即提住其后肢,头朝下,右手轻轻拍打屁股或右手拇指与另四指分别握住仔猪两肋,一张一合地挤压,直到仔猪咳出声为止。

也可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肩部,一手托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也可用在仔猪鼻部涂酒精剌激仔猪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五)母猪产仔管理:

母猪产仔时排出的胎盘要马上消除掉,严防母猪吃胎衣,避免养成吃仔猪的恶癖。

产仔结束后,用温水擦干母猪乳房,换上干净褥草,然后把仔猪放到母猪身边吃奶,预防母猪感冒、乳房炎、子宫感染等病症的发生。

(六)哺乳母猪的管理:

1、营养需要:

哺乳期的饲养目标是促进母猪采食,提高母乳能力,减少母猪掉膘。

饲料营养直接影响泌乳量、仔猪生长和母猪下一胎的生产成绩。

哺乳母猪饲料营养需要和日喂量,消化能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赖氨酸0.5%、钙0.64%、磷0.46%(参考配方附后),分娩后2-3天内要适当控制采食量,从第3天开始,逐步加料,第5天起可让母猪自由采食,日采食量(公斤)=(母猪体重×1%+0.5×仔猪头数),最高日采食量可达6-7公斤。

第三节 LY母猪繁殖技术

一、猪的生殖生理

(一)公猪的生殖系统。

包括:

大脑、睾丸、附睾、阴囊、输精管、副性腺、尿道、阴茎等八部分组成。

一般4-5月龄可产生精子,但9月龄以前产生的精子还不足以交配受孕,在10月龄以后产生的精子才能配种利用,公猪睾丸在1.5岁时完全发育成熟,性欲强,精液产量和质量达到最高水平,维持到4岁,超过4岁应淘汰。

(二)母猪的生殖系统。

包括:

大脑、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道和阴户等7部分组成。

母猪繁殖能达到的技术指标:

年产仔胎数2-2.1胎;初配受胎月龄8-9月龄;

情期受胎率85%,年提供断奶仔猪数18-20头;

断奶后再配7-10天,断奶日龄28-35天;

适宜初配年龄和体重,LY母猪初配年龄8-9月龄,体重100公斤左右。

二、初配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一)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一是个别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激素分泌异常;二是饲养管理不善(表现为①炎热季节,环境不安静;②圈舍潮湿,通风不良;③饲料配合不当,蛋白质饲料不足,能量饲料多,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不平衡,导致母猪过肥或过瘦不发情);三是疾病;四是单圈饲养或没与公猪接触,缺乏性刺激。

(二)配不上种的原因:

一是初配年龄小,过早配种,最大害处是不易配上,产仔少,母猪负担加重,影响今后繁殖。

小母猪初次发情就配种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未产生成熟卵子,造成配后返窝再配,又配不上就失去信心,误认为配不上种就淘汰;二是初配体重小,母猪适配日龄到了,因饲养水平低,造成体重未达到初配重量,往往配种困难;三是饲养人员观察不仔细,错过适时配种时间;四是输精人员技术处理不当。

配不上种的处理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做到防暑降温,改造圈舍,调整日粮达到营养全面,体重最低达到70公斤以上,每天与公猪接触一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

另外可使用换圈、使用混合料、加强户外运动以及药物催情等办法。

(三)LY母猪与本地母猪发情表现比较:

发情不明显,一般不“闹圈、停食”;阴产肿胀,流粘液,静立反应等基本相似;外阴变化,开始阴户轻度肿胀,随后明显,阴道湿润,粘膜充血,逐步变红到暗红,阴道内少量粘液流出由淡变浓,阴户肿胀微皱,粘液变浓应配种;行为变化,发情开始轻度不安,随后在栏内走动,咬栏,遇到公猪鼻对鼻或闻公猪会阴或拱肋部,爱爬跨,竖耳、翘尾等;压背或骑背反应,双手用力压母猪的背部,猪不走动或饲养员骑背上也不离开,应马上配种;公猪试情,接受公猪交配。

(四)配种的方法

1、自然交配:

种公猪与母猪直接交配,不需人工辅助和设备的一种配种方法。

优点:

能准确判断母猪的发情排卵,受胎率较高。

缺点:

良种公猪利用率较低,饲养成本高,种公猪使用年限短,成年种猪体重过大,配种困难。

2、人工授精:

是用人的手或特制的假阴道,借助采精台采集公猪精液,采得的精液经检查合格者,按精子特有的生理代谢特性,在精液内加入适宜于精子生存的保护剂---稀释液,放在常温、低温条件下保存。

当母猪需要配种时,用一根橡胶或塑料输精管将精液输送到母猪子宫内,使母猪受孕的方法。

优点:

(1)能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一头种公猪一次采精量经稀释处理后可配30-50头,一年能供上千头母猪的配种,利用率可提高30倍以上。

(2)降低饲养管理成本。

(3)加快猪种改良步伐。

(4)可防止疫病的传播。

(5)可克服种公猪与母猪体型差异大造成的配种难。

3、适时输精

在确保精液质量条件下,准确判断母猪的输精适时期,LY母猪由于发情征兆不明显,一般情况采取情期内2次输精办法,第一次输精后间隔12小时左右再配一次。

第四节 DLY仔猪早期补饲技术

一、母乳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程度是:

3周龄为97%,4周龄为37%,8周龄为28%。

因此,只有成功训练仔猪早开食,才能缓解3周龄后的营养供求矛盾,刺激猪胃肠发育及其分泌机能的完善,提高仔猪成活率,3周龄前仔猪无意采食饲料,训练其早期开食,开始有很大难度,但须耐心做好。

一是要早,从仔猪3-5日龄起训练饮水,5-7天起训练吃料。

诱食在仔猪活跃期进行,每次哺乳后和每天的下午到傍晚是仔猪的活跃期,补料要量少而新鲜,每天补料6次以上。

二是必须采用高品质的仔猪料(能量高、优质蛋白质、易消化、适口性好),采用普通自配料或低档商品开食料常难以成功,品质好的仔猪料,不但能补充母乳中的不足,提高仔猪断奶重,还能减少断奶后的应激性腹泻,使断奶后仔猪能很快适应乳与料的转换,迅速恢复并增加采食量,提高生长速度。

二、适时断奶的优点:

一是可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母猪产仔数;二是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省饲料;三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四是降低仔猪培育成本。

三、适时断奶日龄:

根据母乳变化和早期补饲情况,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四、适时断奶和适宜条件:

一是断奶仔猪目标体重,4周龄体重8千克,5周龄体重10千克。

二是保育舍干燥、温暖、通风,舍内温度22-30℃,在冬季不能低于20℃,相对湿度要求在50-80%。

三是仔猪饲料优质,营养丰富,消化能必须达到14兆焦/千克,粗蛋白质20-22%,可消化率90%以上,最好选择优质、高档颗粒料。

第五节 DLY肉猪育肥技术

一、育肥前的准备:

一是圈舍消毒,用消毒药或火焰喷雾器消毒;二是预防接种,仔猪20-35天进行猪瘟等传染病预防注射,新购仔猪要补打预防针;三是驱虫,体内寄生虫主要是蛔虫,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疥癣。

二、环境控制:

一是合理组群,按体质强弱和体况大小组群。

二是圈养密度,每头猪占圈面积0.8-1.1平方米,每圈8-12头。

三是调教采食、饮水、卧睡、排泄。

四是适宜温度,猪的最佳圈舍温度16-21℃,冬天防寒保暖,夏天防暑降温。

五是通风除湿,加强通风,降低密度和使用自动饮水器。

六是旧圈舍的改造,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和受外界气温影响过大的圈舍要改造。

三、饲料搭配。

一是饲料搭配的原则,营养全面,吃得下,消化好,成本低。

二是饲料调制,有壳的饲料粉细,无壳的饲料细度适当,几种饲料按猪生长要求,配搭合理,混合均匀,一般配合料,青料生喂,豆类炒熟,生湿拌料,料水比1:

0.5-1.5,青料切细,料青比1:

0.5-1.5,颗粒料优于粉料,但成本高。

四、饲喂方法:

一是饲喂量,体重60千克前不限量,60千克以后增加糠麸、青料喂量,一般体重在20-100千克的猪每天喂量为第一个月1.2-1.6千克,第二个月1.7-2.1千克,第三个月2.2-2.6千克,第四个月2.7-3千克。

二是饲喂温度,仔猪18℃,生长育肥猪12-16℃。

三是饲喂次数,60千克前每天3次,60千克后每天喂2次。

五、适时出栏:

出栏肉猪体重主要考虑上市价格,增长速度,生产成本,料肉比,胴体肥瘦比例,建议上市体重为土二、三元猪90千克,洋二、三元猪100-110千克。

附一:

LY或YL母猪的日粮参考配方:

1、后备母猪(%):

玉米58.1 细米糠15 麸皮10.8 豆饼11 菜籽饼3 石粉0.8 CaHCO3 0.9 赖氨酸0.1 蛋氨酸0.3

2、妊娠后期(%):

玉米46 细米糠19.5 麦麸29 豆饼3 石粉0.37 磷酸氢钙1.8 食盐0.33

3、泌乳期母猪(%):

玉米56.6 细米糠15.7 麦麸10 豆饼9 菜籽饼6 石粉0.5 磷酸氢钙1.7 食盐0.5

附二:

猪饲料配方技术

1、制定配方的依据:

组成配合饲料的各种原料的比例叫饲料配方。

制定配方的主要依据是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已由国家科学管理机构正式发布。

其饲养标准见附录。

2、制定配方的原则:

(1)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

因条件限制不能达到饲养标准上规定的所有营养指标时,也必须满足能量、粗蛋白、钙、磷、食盐、蛋白能量比或能量蛋白比等指标。

对三种限制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也应尽量满足。

(2)选用原料时,应立足当地饲料资源,因地制宜,尽量选用营养成分高、含粮低、价格低、来源有保证的饲料原料。

(3)注意适口性,有些饲料有异味,猪不爱吃,也不能保证营养水平。

此外还要注意有一定体积,体积过大,猪吃不下,体积过小猪又缺乏饱感。

按100公斤体重计算,猪每日需要的干物质大致2.5-4.5公斤。

(4)要求饲料多样化,猪的配合饲料最好是六种以上原料组成,以发挥其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

(5)保证饲料安全卫生,选用的原料要质量好,没有生霉变质,不含违规药品,没有受到农药及环境物质污染。

3、制定配方的方法步骤:

目前最简单的是试差法和电子计算器法。

这里介绍用试差法制定配方的步骤。

(1)查出饲喂对象的饲养标准;

(2)选出可能使用的饲料原料,并查出营养成分和单价;(3)初步确定各种原料的大致比例;(4)按大致比例进行试算;(5)反复调整比例,直到计算结果与饲养标准相近。

4、饲料配方制定实例:

用试差法为体重20-60公斤肉猪制定初级配合饲料配方。

(1)查出体重为20-60公斤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每天采食量1.69千克饲粮,要求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12.97兆焦,粗蛋白16%,赖氨酸0.75%,蛋氨酸加胱氨酸0.38%、钙0.6%、食盐0.23%。

(2)按确定使用的饲料种类和查出的饲料营养成分和价格,草拟出配方进行试算:

一般猪的饲粮中能量饲料占65-85%,蛋白质饲料15-30%,矿物质饲料1-3%。

试算是将初步草拟的配方比例乘上相应的含量,再把各自相加的和与饲养标准进行比较;能量过低就提高粮食饲料的比例,蛋白过低就提高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钙、磷过低可提高矿物质饲料比例,反之亦然。

这样经过反复多次调整运算基本上接近饲养标准为止。

具体办法参考“配方计算示例”表。

生长猪饲料配方计算示例表

饲料

种类

用量

(%)

消化能

(兆焦/千克)

粗蛋白(%)

钙(%)

有效磷(%)

赖氨酸(%)

蛋+胱氨酸(%)

备注

能量饲料

玉米

60

0.6×14.10

=8.46

0.6×8.9

=5.34

0.6×0.02

=0.012

0.6×0.27

=0.162

0.6×0.28

=0.168

0.6×0.49

=0.294

麦麸

6.8

0.068×12.18

=0.82824

0.068×14.2

=0.9656

0.068×0.14

=0.00952

0.068×1.06

=0.07208

0.068×0.65

=0.0442

0.068×0.74

=0.05032

细米糠

10

0.1×11.25

=1.125

0.1×12.7

=1.27

0.1×0.12

=0.012

0.1×1.11

=0.111

0.1×0.56

=0.056

0.1×0.65

=0.065

蛋白饲料

菜子饼

8

0.08×11.21=0.8968

0.08×34.5

=2.76

0.08×0.68

=0.0544

0.08×1.22

=0.0976

0.08×1.20

=0.096

0.08×1.91

=0.1528

豆粕

12.3

0.123×13.74

=1.69002

0.123×46

=5.668

0.123×0.32

=0.03936

0.123×0.31

=0.03813

0.123×2.45

=0.30135

0.123×0.34

=0.04182

添加剂

碳酸钙

1.5

0.015×37.7

=0.5655

赖氨酸

0.1

0.001×98.5

=0.0985

食盐

0.3

预混料

1

0.01×8

=0.08

0.01×4

=0.04

含有符合标准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合计

100

13.00

16

0.77

0.52

0.76

0.60

饲养标准

12.97

16

0.6

0.5

0.75

0.38

通过计算示例表计算出20-60公斤生长育肥猪饲料配方为:

玉米60%、麦麸6.8%、细米糠10%、菜子饼8%、豆粕12.3%、碳酸钙1.5%、赖氨酸0.1%、食盐0.3%、复合预混料1%。

这个配方的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13.00兆焦,粗蛋白16%,钙0.77%,有效磷0.52%,赖氨酸0.76%,蛋氨酸+胱氨酸0.60%,上述数字基本上达到饲养标准要求。

(3)饲料配方的评定:

评定一个饲料配方是否可用,可先从下面几个方面评定。

①是否接近饲养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

一般认为误差范围最好是+0.5%。

上例中能量超过0.03兆焦,钙略偏高一点,都接近饲养标准,误差很小。

②使用的原料是否能保证。

上例所用原料本地市场均有销售,不缺货源。

③配方价格是否适宜。

上例配方价格属低档。

④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上例配方中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本地均产,能做到无变质霉烂,无环境污染,其添加剂不含违规药品。

然后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实践来验证配方适口性、体积、营养如何,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预期效果后,这个配方就可以固定下来使用。

(4)其它各个类型猪的饲料配方:

小猪、肥猪、母猪、种公猪的饲料配方都可以按上例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生产中,猪的生长情况、品种等不一样,环境条件和原料等不完全一致,不要生搬硬套,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方。

根据近几年饲料配方出现的问题看,要特别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用量,一定不要超过饲养标准。

四川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饲料

名称

样品说明

%

%

消化能(兆焦耳/千克)

代谢能(兆焦耳/千克)

粗蛋白质

%

粗纤维

%

%

%

赖氨酸

%

蛋+

胱氨酸

%

苏氨酸%

精氨酸

%

异亮

氨酸

%

一、谷实类饲料

玉米

绵阳,黄玉米

12.0

88.0

14.10

13.22

8.9

2.4

0.02

0.27

0.28

0.49

0.31

0.44

0.27

玉米

荣昌,白色

13.1

86.9

14.18

13.64

9.3

1.7

0.01

0.26

0.30

0.48

0.36

0.48

0.34

大麦

成都

13.4

86.6

12.55

11.56

10.6

5.6

0.16

0.35

0.41

0.42

0.39

0.57

0.34

大米

温江,出米率67%

12.0

88.0

14.81

13.93

8.6

0.7

0.01

0.13

0.29

0.47

0.28

0.65

0.30

碎米

温江,碎米出率0.2%

12.4

87.6

14.60

13.72

8.3

1.1

0.04

0.32

稻谷

温江

10.4

89.6

11.17

10.50

8.6

10.3

0.03

0.26

0.34

0.51

0.32

0.70

0.32

高粱

平昌,杂交高梁

11.3

88.7

14.60

13.81

6.7

1.5

0.04

0.28

0.20

0.33

0.24

0.32

0.25

小麦

乐山

11.3

88.7

14.39

13.43

11.4

2.0

0.08

0.46

0.34

0.56

0.33

0.57

0.40

二豆类饲料

黄豆

渠县

7.6

92.4

16.28

14.02

45.6

6.0

0.27

0.61

2.88

4.04

1.82

3.94

2.02

胡豆

荣昌

9.0

91.0

13.31

12.01

24.9

7.9

0.18

0.35

1.64

0.74

0.90

2.34

1.06

豌豆

绵阳,麻豌豆

11.9

8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