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854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在方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

谁解自然大文章草木情怀总是诗

 

2.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

(2)(8)句还需填上作者。

(12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5),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6),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7)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8)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是,。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古都金陵的春天是美好的。

鸡鸣寺道路两旁樱花开了,就像灿烂的云霞。

人们纷纷在闲xiá()时来到这里赏景并拍照。

漫步其间,欣赏如云的花朵团团簇()拥的美景,格外唯美;坐在花下,聆()听微风吹来时花瓣簌簌落下的声音,煞是浪漫。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与樱花有一场美丽的约会,大概是很多人梦mèi()以求的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南京青奥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的原因是社会各界长期努力的结果。

B.记者发现,人行横道绿灯亮起,超过90%以上的汽车右转都不避让行人。

C.在科学家们连续攻关努力之下,使嫦娥三号登陆器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

D.近年来,南京城市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食物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文化名城金陵,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诗词佳句也千古流传。

文学社编辑小报《诗意金陵》,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七组诗句中找出内容相同的组(不少于三组)编个栏目,为栏目命名,并说说命名理由。

(4分)

①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

②故乡何处是,云外是乔林。

(杜牧《金陵》)

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⑤芙蓉江北燕飞飞,燕子矶边人未归。

(董少玉《裁衣》)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⑦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

(孔尚任《鹧鸪天》)

(示例:

所选组号:

①③④专栏名称:

“怀古幽思”,命名理由:

这三句诗中的寺院楼台、台城烟柳和王谢旧宅等沧桑古迹引发了诗人对朝代兴亡的幽思。

所选组号:

(1分)

专栏名称:

“”命名理由:

      

(3分)

二、课内精彩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4分)

菩萨蛮

[宋]张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注释】①该词作于诗人晚年。

作者晚年遭逢厄运,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6.上片“”和“”两句流露出词人狂气和不服老的心境。

(2分)

7.“插花还起舞”“把酒共留春”两个行为,展现词人的生活状态。

(2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8~12题。

(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xún):

确实。

④浣:

洗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仿佛若有光()⑵悉如外人()

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⑷自恨不如远甚也()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⑴其中往来种作⑵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3~15题。

(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

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

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

“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

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

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

天放晴。

②漎:

流水声。

③巂(guī):

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

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

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

溶,融入。

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沜:

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⑧何立端公:

指何如宠。

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

“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

完成。

⑩卒:

同“猝”,突然。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冽()

(2)乃记之而去()

(3)被而名之()(4)要客九人饮于是()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翼乎临于溪右

              

15.【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4分)

三、课外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节选,完成16~17题。

(8分)

人如果没有苦闷,没有矛盾,也就不会进步。

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

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

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这才是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精神状态,可决非一泓死水!

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

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

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心死”,导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

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对己对人,对小我与集体都有害的)乃是由passion[激情]出发的苦闷与矛盾,例如热衷名利而得不到名利的人,怀着野心而明明不能实现的人,经常忌妒别人、仇恨别人的人,那一类苦闷便是于己于人都有大害的。

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

反之,倘是忧时忧国,不是为小我打算而是为了社会福利、人类前途而感到的苦闷,因为出发点是正义,是理想,是热爱,所以即使有矛盾,对己对人都无害处,倒反能逼自己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来。

但此种苦闷也须用智慧来解决,才不至于转到悲观绝望。

用灰色眼镜看事物,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情继续奋斗——唯有如此,自己的小我苦闷才能转化为一种活泼泼的力量而不仅仅成为愤世嫉俗的消极因素;因为愤世嫉俗并不能解决矛盾,也就不能使自己往前迈进一步。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的愉快的心情。

一九六一年二月七日晚

(节选自《傅雷家书》,有删改)

16.第二段中加点的“微波荡漾”和“一泓死水”分别比喻什么?

(4分)

           

           

17.在1955年5月8日的信中,傅雷写道: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a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请回忆并概括傅雷这封信里说的用书信与儿子交流的几个“作用”。

(4分)

           

           

四、习作表达训练

(55分)

1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应填空。

(5分)

班级召开以“遇见”为主题词的名著阅读交流会,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

小林:

阅读《繁星·春水》,我遇见让人思考的生命。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这首小诗,委婉地劝诫我们不要多说话。

小辰:

阅读《昆虫记》,我遇见让人喜爱的生命。

它们为了生存艰难挣扎着——萤火虫在夜晚为自己留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蟋蟀会悠闲自在地弹奏它的四弦提琴……

小欣:

阅读《骆驼祥子》,我遇见让人悲叹的生命。

老实坚忍的祥子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希望却一次次破灭,大胆泼辣的虎妞假装怀孕和祥子结婚却被父亲无情地抛下,(4)……

主持人:

阅读是一种别样的遇见,那些文字里的生命和现实中的一样,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悟。

不要停下阅读的脚步,你会在阅读中遇见一个新的世界。

(1)小林对这首小诗的理解不太准确,应改为。

(1分)

(2)小辰同学的发言有一处表述不当,可以改成。

(1分)

(3)《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1分)

(4)请仿照前句为小欣续写一句:

   (2分)

19.就初中学过的某篇课文或者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50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3分)书写正确1分,书体规范1分,美观,1分)

2.(12分)

(1)在河之洲

(2)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

(3)波撼岳阳城(4)江枫渔火对愁眠

(5)孤舟蓑笠翁(6)所谓伊人

(7)报得三春晖(8)白居易春来江水绿如蓝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4分)暇cùlínɡ寐

4.(3分)D

5.(4分)示例一:

①③④⑤

(不少于三句即可)春到江南(提示“春”即可)这几组诗句中的旧家燕子、楼台烟雨、烟笼柳枝、绿染江南、烟水西村、江上燕飞等美好景物(只要提及三处春景即可)都激起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遐想。

示例二:

②⑤⑥思乡怀人故乡何处、人未归、明月,都写出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

示例三:

③⑤

燕子归来这三组诗句中都出现了燕子的意象。

(诗句选对1分;专栏名称合理1分;命名理由2分,只要涉及相应诗句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4分

6(2分)“老夫争肯输少年”“醉后少年狂”

7.(2分)洒脱、旷达乐观

(二)(15分)

8.(4分)⑴隐隐约约⑵全⑶正,正在⑷遗憾

9.(3分)A10.(2分)⑴其中/往来种作⑵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11.(4分)⑴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⑵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2.(2分)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

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三)12分

13.(4分)清洌:

清澈寒冷。

去:

离开。

名:

命名。

要:

同“邀”,邀请。

14.(4分)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②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5.(4分)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

“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描写的对象是石,把石头比作高楼,比做翅膀,写出了石之高和形之奇。

【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

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

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

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

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有人说:

“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泮啊。

”有人说:

“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

”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

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

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

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四)8分

16.(4分)(2分)“微波荡漾”比喻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精神状态;(2分)“一泓死水”比喻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的境界。

(2分)。

17.(4分)①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②极想激出儿子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③借通信训练儿子的文笔,尤其是儿子的思想;④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每点2分,意近,写出两点即可)

三、写作(55分)

18.(5分)

(1)(1分)示例:

劝诫我们说得再多都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

(2)(1分)示例:

它们在悠然幸福地生活着

(3)(1分)示例:

老舍

(4)(2分)示例:

美丽善良的小福子特别想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却最终在树林里凄凉地自尽。

19.(30分)训练要点:

学写读后感,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以及对原书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