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概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93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对外贸易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概论.docx

《对外贸易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概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贸易概论.docx

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

一、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一)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贸易顺差延续2008年以来逐年递减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缩小到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从2008年的6.5%降至2.2%,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二)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

(三)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五)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

(六)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

●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

一、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1.进出口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外贸顺差继续下降

2.机电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较好

3.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全面上扬,机电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4.贸易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表现优于整体

5.欧美日仍为主要贸易伙伴,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势强劲

与贸易相关的一些概念

贸易方向:

进口出口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

贸易主体: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

贸易结构:

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

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家和地区商品和服务交换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海外贸易、世界贸易及其关系

世界贸易外延>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值Value与国际贸易量Quantum

国际贸易值:

一定时期内各国出口值之和。

可准确衡量商品贸易规模(FOB)

对外贸易值:

一国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值/世界出口价格指数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值/进出口价格指数

案例:

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的区别

●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西方国家的出口值1970年为2800亿美元,

1978年为11736亿美元;

若以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78年是265。

●以出口价格指数来修正1978年的贸易值,即可得到该年出口贸易量:

11736÷2·65=4429亿美元

●1970年与1978年贸易规模的比较:

国际贸易值:

1970-1978年,增长3·19倍;

国际贸易量:

4429÷2800=1·58,增长58%

总贸易generaltrade、

专门贸易specialtrade

●概念:

总贸易:

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总进口包括:

供国内消费、使用的进口;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

总出口包括:

本国产品的出口;

从海关保税工厂的出口货物;

本国化货物的出口(复出口)

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出口

专门贸易:

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专门进口包括:

供国内消费、使用的进口;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进入国内;

专门出口包括:

本国产品的出口;

从海关保税工厂的出口货物;

本国化货物的出口

复出口

以日本、香港为例

●日元低估导致日本国内物价高昂——不争的事实。

导致:

一香港公司以1500日元进口一日本电子产品(内含了日本政府的出口补贴),假设1港元=15日元,则港商支付100港元。

日本国内的高物价使得香港公司进口后再以2000日元出口到日本,这样可得到133港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净赚33港元。

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转口贸易

三国间贸易及其作用

三国间贸易:

A国企业到B国设立一公司,然后该公司在B国与C国、D国之间开展贸易。

●过境贸易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根据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轨迹:

1776-古典贸易理论——绝对成本论(1776)、相对成本论(1817)

1920s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论(1933)

1950s-新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980s-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TheoryOfAbsoluteCosts)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劳动分工”的理论。

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如下: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2、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增加发明创造。

基本原理: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

用本国比较擅长生产的产品与别国擅长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结论: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

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

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Costs)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主要内容: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

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

的部门。

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

由于两国进行了

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

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石”——萨缪尔森

科学性:

1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3通过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所以互利≠等价交换。

局限性:

1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

2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要素禀赋论(H-O定理)

(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

(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结论说明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新贸易理论:

1、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2、承认市场不完全竞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CycleTheory)

主要内容:

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的贸易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

⑴新生期;⑵成长期;⑶成熟期;⑷销售下降期;⑸让与期。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产业内贸易理论

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差异产品:

水平差异(因需求多样化而产生)

垂直差异(因质量层次性而产生)

技术差异

主要内容(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规模经济(重要成因)偏好相似(重要条件)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出口商品战略(各个五年计划)

进口商品战略(各个五年计划)

市场多元化战略(1990年启动)

以质取胜战略(1991年)

大经贸战略(1994年)

科技兴贸战略(1999年)

一、出口市场多元化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

(2)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战略措施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2)稳定和扩大亚洲市场;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二、以质取胜战略

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2、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

3、创名牌出口商品

战略措施

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和执法(法律环境)

2.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自行开发外部引进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4.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宣传、保护、支持名牌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

三、大经贸战略

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

特点:

大市场:

出口市场多元化

大融合:

商品、服务、技术出口和利用外资

大结合:

外贸发展与外向型经济

大转变:

功能——不仅仅是出口创汇

四、科技兴贸战略

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傅自应:

加快对外贸易的战略转型

1.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

2.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

3.从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

4.从低端要素到高端要素转型。

技术贸易

重点提示:

1.技术贸易概念解析

2.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

技术:

制作产品、提供服务(作用)

特点:

无形性系统性商品性

分类:

公有技术、私有技术

工业产权技术、非工业产权技术

软件技术、硬件技术

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

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使用权授予、出售或购买的一种贸易行为。

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1、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

2、专有技术

3、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

4、计算机软件

5、设备租赁

6、合作生产(资源开发)……

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对象是无形的知识

一般为技术使用权的转移

使交易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标的物的价格有别于一般的商品贸易

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难度大

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无论是对于传统产业的改和升级,还是跳跃式地发展新兴产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缩短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直接使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一般从引进到投产,只需2至3年时间,可大大节省自己探索的时间。

同时,由于引进的技术是先进的,可以提高科技发展水平的起跑点。

(三)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行业的技术进步

企业通过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专刊、技术诀窍以及成套设备、生产线等,可以节省研究开发时间,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及加工水平,加快企业发展,改变企业技术落后面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了出口商品结构

依靠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升级,科技水平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高效率的扩大出口,并能促进现成高技术产品和技术出口能力,使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目标能在高水平上实现。

我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1)技术引进合同中软件比重偏低。

(2)不合理的盲目重复引进比较严重。

(3)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创新滞后。

(4)“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我国技术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规模较小

2.高技术产品出口范围过于狭窄

3.技术产品出口类别不合理,缺乏自主创新

4.外资企业占比过高

5.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比重较低

第五章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性质:

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机构

直接管理机构间接管理机构

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海关总署国家税务管理部门

中国国际商会国家外汇管理部门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国家进出口银行

政府驻外商务机构

改革的动力:

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

时期

改革具体举措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1979-1987年)

1.下放外贸经营权;2.开展工贸结合试点;3.简化外贸计划内容;4.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

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

(1988-1993年)

1.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经营承包责任制

配套措施:

放宽外汇管制和出口退税等

2.1991-1993年完善外贸经营承包责任制

入世之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1994-2001年)

1.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①强化经济手段②加强立法手段③改革行政管理手段

2.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①进行企业制度改革②进行经营制度改革③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体系

知识点:

出口退税

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已经报离关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的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的特点

(一)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1、国际上讨论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型对外贸易体制向自由、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力度。

2、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国际上一般认为:

第一步应将配额、外汇控制等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平降低,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

取消数量限制是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可逾越的步骤。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次序

首先,逐步松弛对外贸易计划,代之以许可证、配额及其他行政控制手段。

之后,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扭曲的程度逐步减少,对外贸易数量控制也随之减少,对外贸易制度朝着“中性”演化。

入世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

清理、修改和制定外贸法律法规

加入WTO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一)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

(二)贸易政策统一实施

(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

(四)进行外贸经营权改革

(五)降低关税壁垒

(六)削减非关税措施

(七)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取消协定禁止的出口补贴,通知协定允许的其它项目补贴。

(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九)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

(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

第10章中国的贸易促进

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

二、福费庭业务(Forfaiting)

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先征得银行同意,把经过进口商承兑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的卖给出口商所在地银行,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三、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factoring)

在承兑交单、赊销方式下,保理公司对出口商应收账款进行核准或者购买,从而使出口商获得出口后收回货款的保证。

第五章服务贸易

基本分类a、跨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

b、境外消费(ConsumerAbroad)

c、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

d、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速度和总量都持续增长。

2.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3.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外包

4.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但与贸易壁垒并存

我国发展服务出口贸易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有利于解决国内就业。

3.有利于为吸引外资创造更好的环境。

我国服务出口的特点及问题

1.服务出口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相对较小

2.服务出口领域不断扩大,但结构相对落后

3.服务出口规模小于服务进口规模

中国服务进口贸易概况---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自由化程度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a.有利于公平参与国际竞争;a.对国内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

b.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b.对国有服务企业水平

c.有利于打破垄断,增强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性;c.对服务管理体制

d.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

d.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惠对等外贸、外交互相配合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1、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存在的问题

⏹1978年与欧共体签订双边贸易协定1、欧盟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

⏹1980年欧方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配额限制反倾销调查

2、欧盟对我国技术设备出口领先于日美2、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部分已经毕业)

3、经济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相互促进3、市场准入问题

(中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较集中的地区)4、非关税壁垒

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1、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存在的问题

2、中美贸易结构向多元化发展1、知识产权

3、商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相互促进2、美国限制进口中国商品

3、美国出口限制

4、贸易不平衡

5、台湾问题

中日经贸关系

1、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存在的问题

2、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日本的贸易壁垒

3、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形式多样化2、日本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严格

4、官民并举,稳步发展3、贸易摩擦增多,范围扩大

第11章贸易救济

一、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2.特征

•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

•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

•倾销的结果往往给进口方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补贴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

政府为了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对这些产业的生产及产品进行财政补贴和实行优惠待遇,以提高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

特征:

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

2.补贴是一种政府的财政性干预行为。

3.补贴须授予受补贴方某种利益,

4.补贴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获得的资助,

(本章内容详见书上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含义、分类、实质、措施、调查程序

大家加油!

国贸112班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