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97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docx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第一章

一、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又被称为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的经济通过经济纽带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二、国际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

狭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仅指国际贸易,即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广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则不仅突破了单纯的国际贸易范畴,而且还涉及到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以及国际人力要素流动、国际信息流动等领域。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对象:

1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阶段;2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和学说;3国际经济与贸易与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

五、国际货物贸易:

国际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际商品的贸易。

六、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包括:

1过境交付,即从一参加方镜内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即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即一参加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即一参加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七、总贸易体系:

也称为一般贸易体系,它以商品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八、专门贸易体系:

也称为特殊贸易体系,它是以商品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九、对外贸易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额或出口总额。

十、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贸易规模的经济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进出口贸易指数来计算一国或地区贸易量的变化。

十一、贸易差额: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若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贸易顺差,我国称之为出超;若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称为贸易逆差,我国称之为入超;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十二、贸易条件包括一下几种:

1净贸易条件;2收入贸易条件;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十三、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贸易依存度=(M+X)/Yx100%

十四、直接贸易:

货物直接从生产国直接卖给消费国,对生产国来说是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是直接进口。

十五、间接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间接贸易。

十六、转口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对于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

十七、对外贸易货物结构和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和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十八、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十九、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进出口额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即与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

二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也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在该国进口、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二十一、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顾名思义,用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地区】或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二十二、国际经济贸易的起源:

国际贸易起源于原始社会。

二十三、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历史阶段:

1奴隶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2封建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3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二十四、国际贸易在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利润率2通过国际贸易占领国外市场3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社会产品4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5通过国际贸易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二十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作用:

1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客观必然性2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

二十六、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2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4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5社会主义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需要

二十七、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

1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获得国外资源2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发展3通过国际贸易为社会主义国家扩大积累4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5通过国际贸易进口国内所需商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6通过国际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7通过国际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二十八、第三次革命和生产力的大发展,对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2科学技术革命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3科学技术革命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4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

二十九、冷战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经济全球化节奏加快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4世界经济格局趋向多极化5南北关系矛盾加剧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十、我们可以将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增长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加大2制造业开始了全面的扩张3国际贸易和投资复苏势头强劲

三十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强劲复苏的总体态势中,还伴随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1发达国家继续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危害2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3各国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空间越来越小

三十二、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呈现出新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发展动因知识化2国际贸易交易对象升级3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4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

三十三、国际分工: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

三十四、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兴盛于15世纪至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商业资产阶级最早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它代表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前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集中体现。

二、绝对成本论:

1.重商主义只局限于商业、流通和贸易领域而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从而不能成为科学的经济学说。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产业资本涿渐发展壮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新型资产阶级要求扩大对外贸易,以便从海外获得廉价原料,并为其产品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

3.其中的典型带编制一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代表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一)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

1.斯密分析了一国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

2.斯密用2*2模型来分析其绝对优势原理

(二)对绝对成本论的评价:

(1)积极方面表现在:

1.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绝对成本理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为建立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作出了贡献。

2.它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说明国际贸易不是重商主义所认为的零和游戏,不是只能使一方获得贸易利益,而是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贸易可以实现双赢,它为扩大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

3.各国取得的利益是在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增加,而不是重商主义所追求的货币金银的积累。

(2)局限性表现在:

1.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只说明了在某种产品的生产商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2.该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三、比较成本论:

比较成本论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思想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000完成者大为.李嘉图提出的,其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二节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相互需要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继承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互需要论,他运用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需求方程从供求平衡角度对贸易条件等国际贸易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解决了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其代表作为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学上的运用》,简称《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

马歇尔是继约翰.穆勒之后英国又一位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二、要素禀赋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定理),其代表作是俄林撰写的《地域和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要素禀赋论也称生产要素供给比列理论。

(一)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1)更深入、更全面表现在:

1.它从供给方面探讨了一国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

2.用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要素理论,所研究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劳动,还包括资本等其它生产要素。

3.该理论还讨论了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报酬的影响,把国际贸易的研究深入到收入分配领域。

(2)该理论仍然存在缺陷主要有:

1.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2.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应该发生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工业化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但当代贸易的一大特点是大量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需求格局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三、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发表在里昂惕夫撰写的《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

美国资本地位的在审查》一文中,西方经济学界对此反论大为震惊,称其为“里昂惕夫”之谜。

第三节新贸易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和哈夫鲍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提出。

该理论第一次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整体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一)弗农将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2.成熟产品阶段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1)对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的贡献表现在1.它弥补了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静态分析的局限,第一次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为整体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2.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技术差距理论的基础上更进步的揭示了技术差距产生的原因。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力地分析工具,特别是对战后初期美国投资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欧洲国家的贸易和直接投资活动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1.弗农等人虽然坚持了动态的方法,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营活动是怎样在贸易和投资之间转移的,但该理论没有进一步说明贸易活动和直接投资活动是以怎样的速度实现转换的。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即母国生产并出口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和出口,最后,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而母国停止生产,改为由海外进口,这一发展模式随着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显得越来越不适用。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认为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因此他提出了。

(一)该理论提出了三个命题:

1.潜在出口品是由国内需求决定,即国内对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是该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3.两个国家收入水平越相似,需求结构就越接近,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和贸易量就越大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内容不同。

产业间贸易是指非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的进口和出口贸易,也称之为垂直贸易。

2.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同时进行进出口贸易。

3.产业内贸易中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产品中即有资本密集型的,也有劳动密集性的,即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4.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第三章国际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管理概念:

指政府根据需要,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扩大对外出口等目的。

在实践中,政府主要采取关税,非关税措施以及通过参加各种国际组织,通过政府之间双边或多边的协调,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本国的经济及政治利益。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产品市场,扩大对外出口,扩大本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及范围,改善和优化本国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不损害本国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协调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影响着一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且还会通过对外贸易活动参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分,影响这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一国对外贸易政策:

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与对外贸易具体政策

3,对外贸易总政策:

是一国依据本国在国际中的经济政治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本国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4,外贸易具体政策:

是在一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的涉及对外贸易某一方面内容的政策。

5,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分两大类: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6,自由贸易政策:

指一个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即不加任何干涉和限制,又不给予补贴和优惠,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

7,保护贸易政策:

指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免受外国厂商的竞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对外国商品的进口。

同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各种补贴和优惠以及鼓励出口,保护出口商的利益,增强其在国际商场市场的竞争力

8,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

18世界至19世纪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国际分工更加的细分以及大的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切导致在世界范围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又掀起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流通自由化的浪潮。

9,自由贸易理论主要内容: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

10,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1)重商主义。

2)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

3)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4)凯恩斯保护贸易理论。

他是英国资产阶级论经济学家,是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代表作《就业利益和货币通论》

11,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1)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政策的总趋势。

2)管理贸易政策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贸易政策3)国际协调在制定,实施国际贸易政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1.关税的概念:

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关海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他与其他税收一样,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与定性,

2.强制性:

指税收是依据法律的规定,强制征收的。

而不是一种自愿缴纳,只要交税的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无条件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就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3.无偿性:

指征收的税收,除特殊例外,都是国家向纳税人无偿取得的国库收入。

国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必把税款直接归还给纳税人。

4.关税的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关税的税种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3)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4)关税可起到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5.关税的种类:

1)按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2)按征税的目的,可分为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

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遍优惠制。

6.关税的基本分类:

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

7.海关税又称关税税则,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海关凭此征收关税,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8.海关税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1)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2)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9.关税率表包括:

税则号列,简称税号;货物分类目录;税率。

10.通关手续:

又称报关手续,指出口商进出口商品时,首先要向海关申报出口或进口,接受海关的监督与检查,履行海关所规定的各种手续。

当办完通关手续,结清应付的税款和其他费用,经由海关同意,货物方向通关放行。

1.非关税措施概念:

又称非关税壁垒,为限制进口而设置的各种壁垒的一切直接或间接措施。

2.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的方面:

1)项目日益繁杂2)措施适用的商品范围日益扩大3.措施的歧视性,报复性日益增加。

3.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一@,配额限制:

配额是一种通过控制进口货物数量,对进口进行限制的方法,其目的是保护本国市场和空控制外汇流出

进口配额制,主要有以下两点:

1)绝对配额,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

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2)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额赔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家或地区在

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不准出口。

进口许可证制:

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分为两种;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国家有关机构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发放进口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国家有关机构先不公布进口配额。

二@.金额控制1)外汇控制。

可分为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型外汇管制,预先进口存款制,利润汇出限制。

三@。

采购及经营限制。

1)歧视性政府政策指一国政府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2)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指在对外贸易中,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

四@。

价格限制包括:

进口最低限价,海关估,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品标准,产品试验,检验标准。

卫生检疫规定。

五@。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一,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

出口信贷:

指一国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一种贷款,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比较长,如大型成套设备等出口。

按出口信贷主要有:

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主要针对政治风险项目,经济风险项目进行担保。

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方式,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商品倾销:

指国内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内市场抛售商品,其主要目的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及占领外国市场。

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

外汇倾销:

具备两个条件,1.货币对贬值的程度大于因此而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贸易国不同时实行同程度的货币对外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和复汇率制

出口管制的商品主要分为,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道德先进技术资料的出口。

2)国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国内市场供应不足的某些必要需要。

3)为缓和与进口国在贸易上的摩擦,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控制出口的商品。

4)为了有计划安排生产和统一对外而实行出口许可证的商品5)为了采取经济制裁而对某国或地区限制甚至禁止出口的商品。

6)某些重要的文物,艺术品,黄金,白金等特殊商品,多数国家都规定需特许方能出口。

一,贸易条约与协定:

是一种书面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他们之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义务而缔结的,因此达到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的目的。

条约和协定的正文,

贸易条约与协定结构:

由序言,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序言:

指通常载明缔约双方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及缔约条约或协定所共同遵守的原则。

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正文:

是有关缔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是贸易条约和协定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种类的贸易条约和协定,其正文所包括的条约和内容有所不同。

贸易约定和协定的结尾包括条约和协定的生效,终止,有效期,延长和废止等程序以及份数,文字等内容,还有签订条约和协定的地点及双方代表的签名。

贸易条约和协定的种类:

1)通商航海条约又称通商条约,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贸易协定是两国或几国间的签订书面协议,一般就是贸易关系的相关问题对缔约国贸易关系作比较具体的规定,有效期限较短,内容相对简单。

3)除了协定,通常还以补充协定,换文等名目出现。

4)支付协定是外汇管制下的产物,是两国间贸易和其他债权债务结算方法的协定。

最惠国待遇条款含义:

是贸易条约和协定的一项重要条款。

含义:

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基本要求是:

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享有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分为:

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二.国际商品协定概念:

是初级产品主要生产国与消费国,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达成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目的:

为了该类商品的价格稳定与供销平衡。

生效国际商品有七个,橄榄油,小麦,咖啡,可可。

食糖,锡,天然橡胶。

国际商品协定的结构。

由序言,宗旨,定义,经济条款,行政条款,财务条款和最后条款等部分构成。

序言,通常载有缔约各国发展该项初级产品贸易的愿望及缔结协定所应遵循的原则。

宗旨,表明签订该项初级产品协定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与途径。

定义,指明签订协定成员,机构的身份和产品的确切含义与衡量标准。

经济条款,是确定各签约国经济权力与义务的依据,它关系到各成员国的经济权益。

它的中心是协定机制的调节。

行政条款,主要涉及权力机构和表决票的分配。

财务条款,主要解决国际初级产品协定机构活动的经费来源与分摊办法。

最后条款,主要规定协定的签字,批准,生效,有效期,加入,退出等具体程序和手续。

三.商品综合方案:

是按照1976年5月联合国第四届贸易和发展会议通过的商品综合方案决议成立的,主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问题。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前言的基本内容,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1、加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联系与合作,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增强实际收入,满足有效需求,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通过切实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增长的份额,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实质性地达到降低关税,减少其贸易壁垒,消除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歧视性待遇的目的。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范围: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由正文16条和4个附件所组成,附件1由13个多边货物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组成,附件是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4由四个诸边协议组成。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结构

部长会议,总理会议,理事会,委员会,秘书处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