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943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docx

体育中心说明设计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建筑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用地位于迎宾大道西段以北,东临东塘边路,西临石塘边路,北临石甫塘路,东距城南中心约3.5公里。

用地整体呈规则四边形,净用地面积约126公顷。

基地内大部分用地为农用地及村镇建设用地,地形走势西高东低;西北至东南部分地势平坦,周围被丘陵环抱;中部东西方向各有低洼水塘。

2.设计依据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吉安市规划建设局吉安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江西省吉安市规划建筑设计相关法规

•现行国家规划及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法规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等现行技术规范。

二、规划目标

1.功能定位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定位是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主,集竞技体育、运动员培训、群众健身、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体育产业开发为一体的奥林匹克公园。

创建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营造互动、互补的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气氛以聚集人气,充分体现吉安“革命圣地、旅游胜地、发展高地”的城市主题和吉安人民拼搏向上、激情创业的精神面貌。

2.建筑定位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吉安市城区以西,临近樟吉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处于城市西大门的门户位置,交通地理位置重要。

体育场馆的建成在形式上力求简洁凝练,独具特色,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现代气息和艺术感。

它的建成将成为吉安市的新地标。

3.设计原则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以“绿色与健康”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规划原则上强化六个概念:

标志性、生态性、畅达性、复合性、科学性及服务性。

•标志性

着力于把握建筑整体,结合环境,把功能空间造型与各种技术问题,放在同一坐标系上进行权衡、取舍、综合,以“尊重环境、重视功能、有机结合、经济合理”为原则,充分体现吉安“革命圣地、旅游胜地、发展高地”的城市主题。

•生态性

建筑布局有机组合,减少占地面积,扩大绿地面积,并以树木绿化为主,形成建筑漂浮于绿丛中,使该地块成为吉安城市区域的一块绿肺,调节微气候,减少这一区域的城市热岛效应。

•畅达性

以两万人体育场和游泳馆为主体的集中设置,将使该地区的瞬时交通量骤增。

因此必须依靠周边地区的交通规划,从更大范围进行交通整备,确保“中心”以连续交通方式疏散。

•复合性

将本项目建设纳入到城市社会发展战略中,从整个城市功能结构中寻求定位,适应多功能、多元化、产业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场馆规划包括各种集会、庆祝活动、会议等多功能的使用,走向“以馆养馆”的产业化道路。

•科学性

在信息化的科技时代,新兴的体育科学成果进一步推动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竞技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必须运用高新技术的成果,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树立新时代的形象。

•服务性

规划设计要兼顾赛时和赛后开展其他社会活动的多功能用途,以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体育事业产业化和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

4.设计范围及内容

该项目净用地面积126公顷,设计内容包括了

①20000人座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

②2000人座标准综合型游泳馆1座;

③满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拳击、体操、武术、举重、散打、田径等项目的训练要求的综合训练馆1座。

④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规划构思与特点

•完备的体育赛事及营运功能——满足国家级单项体育比赛、省级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日常训练、市民健身,以及演出、展览、商贸和集会的要求。

•灵活性与多样性兼具的综合效应——面向社会、贴近市民生活,建设市民健身公园,增强体育场馆的自身经营能力,发挥其对社会的贡献作用,展现吉安市的综合实力。

并将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体育带动商业,商业促进运营”的互动模式,最有效的降低运营与维护成本。

•蕴含地域文化的独特建筑形象——规划设计突出吉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以“红脉绿韵”为构思立意,将“红色革命摇篮”的红色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融入规划设计之中。

建筑造型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段来引起人们“旗帜飘扬”的联想。

既表达了体育建筑特有的动感和韵律,又巧妙的体现了吉安星火燎原革命圣地的地域特色,实现了地域文化和建筑特征的有机结合。

本案力求呈现独特鲜明的时代形象,成为吉安市新的地标。

•整体性的城市景观营造元素——突出“绿色与健康”的主题,以自然、绿化为背景,以竞技、非竞技体育为主题,同时容纳公众的休闲、游憩活动。

实现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的目标。

建筑和其他室外的体育、文化设施点缀其中,为绿树掩映,由水景衬托,构成了充满诗意的生态园林画面。

体育场馆沿迎宾大道依次排开,不仅造型独特,同时营造了城市的门户,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的共生共融。

•人车流线的合理规划布局——合理组织人车各种流线,形成立交式交通系统,并充分考虑赛时及赛后两种使用情况对交通的不同要求。

场馆外围布置了环形的车行道和停车场,车辆尽量在有大量人流的步行广场区外围停靠,从而保持内部的步行系统安全畅通。

停车场与绿化结合形成生态停车。

•绿色轴线与空间渗透的营造——整个体育公园构图为灵活优美的曲线,体现现代体育运动的动感和柔韧。

由比赛场馆构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突出标志性。

赛时各功能区划分明确,观众流线清晰,活动空间充足。

赛后作为城市功能的辅助设施与周边区域有机结合,规划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其从简单的绿带上升到生态文化的高度。

•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从建设初期就预留发展空间和计划,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达到持续发展,滚动发展的目的。

把赛时和赛后结合起来建设,把体育事业办成全民健身的产业,有助于社会和物质效益的提高。

同时按社会的不同需求,分期投资,合理确定场馆规模,节约场馆建设成本,提高场馆利用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总体规划布局

1.总平面形式

依据场地特征,尊重地形,规划道路沿等高线走势布局,在周边城市道路设主次出入口。

环状自由形态的主路有机地将场地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六个部分,即场馆区、体校区、体育产业区、公园绿化区、高尔夫球场区、运动员村。

其自由、有机的布局形式,形成自然有机的空间形态,体现体育公园的生态、绿色主题。

体育场馆沿迎宾大道依序排列,由东至西分别为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综合训练馆和网球馆;使其成为迎宾大道上主要的界面景观,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城市形象。

南面规整方格网状的乔木林荫绿带,将庞大的规模化解为宜人的空间尺度。

串联各个功能建筑的景观绿化带贯通体育公园用地。

场馆尽量集中布置,给周围留出尽可能大的绿化空间。

绿化景观带上布置全民健身器械及路径组成的健身区、漫步径,形成一条集健身与休闲于一体的体育公园。

2.功能分区

场馆区是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的公共活动区域,要求对外交通便捷,向城市开放。

因此将场馆设立在场地南侧,各场馆联系既方便又相互独立,按建筑规模依次排开,虚实相间,天际线以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和谐优美,与北面的自然水体相应生辉。

考虑到场馆的分期建设,将体育场、游泳馆设于场地右下角,离市区较近的位置,独立的交通系统,方便一期开发使用。

体校区除需要日常训练的室内场所外又需要日常训练的室外场地,所以要求与综合训练馆、室外运动场地有便捷的联系,在位置上又要求相对安静不受干扰。

因此将其规划在综合训练馆北侧,场地内的水体自然将其与训练馆相分隔。

体育产业区含商业、休闲、娱乐等用房,将其设置与一个大综合体内,方便管理、使用。

体育产业区位于场地东侧,通过道路与体育场馆区相分隔。

赛时提供运动员住宿、餐饮;平时对外经营,与场馆区有一定距离又联系方便;同时东临城市主干道东塘边路,便于对外经营。

环状道路的内侧空间自然形成公园绿地区,使其将场地内的其他功能块自然衔接起来,各部分联系便捷,对外交通方便,动静分开,内外分开,体现了功能分区布置的最佳方式。

且让自然景观优势在各功能块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真正做到绿色、健康。

高尔夫球场区位于场地西侧,设有88个打击位的练习场及相关配套的会所等设施,位置相对独立,临城市主干道石甫塘路,便于经营管理。

运动员村位于场地东侧,场地内自然环境较好,建筑依山而建,依湖而修,规划布局生动有趣,真正体现人与山、水、林共生共融的自然形态。

运动员村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在规划中通过道路与体育场馆区相分隔,在位置上便捷有的联系,又相对安静不受干扰。

3.内外部交通组织

赛时交通:

通过在体育场馆外围形成环路来解决外围车行交通进场与中心区内人行流线交叉的问题,使车辆尽量在有大量人流的步行广场区外围行进和停靠,从而保持中心区内部的步行系统安全畅通。

  赛时通过在相关道路设控制检查口,只允许有关车辆进出,排除无关车辆通过带来的干扰,变城市交通为体育中心内部交通。

  在区域内主要道路上分设公交站点,大量观众来车和公交车停靠在区域外围停车场站,通过便捷的步行道、广场进入赛区内部。

  考虑到人的适宜步行距离,在距集中停车场较远的场馆区域,可局部配适当规模的中小型停车场以解决交通问题,并与绿化结合布置形成生态停车。

平时交通:

平时的交通组织与赛时大致相仿,因为不会有大量的瞬时人流,所以会相对简单。

比较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停车会集中在场馆附近的一些停车场内。

4.绿化及环境设计

秉承吉安塑造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思路,以点线结合的绿化环境布置,构建尺度宜人的绿色生态空间。

基地以繁茂的树木和大面积的绿化植被为基础,创造以绿色为背景的城市景观。

采用集中与分散、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原则布置绿化,既有点、线、面,又能保持绿化空间的渗透和连续。

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大面积连续的绿化、水体、流畅的曲线形道路,采用对景、借景的手法,形成视觉上的连贯性和新鲜感,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将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交相辉映,构成整体和谐的自然景观层级。

建筑和其他室外的体育、文化设施被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小空间绿化体系,呈点状分布,构成了充满诗意的画面。

四、建筑造型

体育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体育馆、网球馆等多种体育设施,以“旗帜飘扬”的主题构思而成的建筑群体,通过“弧线道路”连接。

体育场馆立面造型追求一种现代派的雕塑感,时代性强,各具特色,又和而不同;柔和的曲面屋顶,宛若飘扬上空的旗帜,与碧水、蓝天、草地融合一起,自然天成。

简练、明晰、富有张力和动感的造型,为吉安的城市景观增添光彩。

五、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35公顷

总建筑面积:

215567平方米

容积率:

0.17

绿化率:

68.81%

机动车停车数:

1600辆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规划结构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由主体育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等五个单体建筑组成的体育建筑群,是吉安市的重点体育运动项目。

主体育场由标准田径跑道、2万座的两层看台组成,平面呈椭圆形,长轴243.0米,短轴189.5米,看台上方设有钢结构雨蓬,其最大悬挑跨度为25.0米,看台的最大高度为20.550m。

游泳馆由标准比赛池和训练池两大部分组成,比赛池部分设有单侧看台,局部设一层地下室,最大平面尺寸为109.200×92.400m。

比赛池部分钢结构屋面最大跨度达58.800m,训练池部分最大跨度为25.200m,根据造型的需要向四边悬挑十余米。

框架柱顶最大高度为17.200m。

综合训练馆共2层,平面尺寸约为109.200m×84.000m,最大结构高度为23.800m。

二层楼面梁的最大跨度达33.200m,钢结构屋面最大跨度为54.600m。

二、设计依据

1.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为0.3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为0.35kN/m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83-97)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三、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四、上部结构方案

1.主体育场

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主体育场看台部分不设伸缩缝,为超长现浇钢筋砼不规则框架结构,看台的雨蓬采用带拉索的钢管桁架结构,檩条采用型钢檩采,金属屋面板。

超长现浇钢筋砼结构是看台部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拟采取以下措施:

在进行温度应力计算适当配置温度应力钢筋的同时,每隔35m~40m设置施工后浇带;在砼中掺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形成纤维砼;对梁板施加预压应力,平衡部分砼中因温度作用产生的应力;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及含泥量;对砼采用薄膜覆盖保湿养护等措施。

2.游泳馆

游泳馆拟采用超长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屋面采用空间网架结构,本工程为空旷大跨度体育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相对较弱,拟建立结构整体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结构进行各种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合理确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必要时采用粘滞阻尼器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倾斜的墙面采用金属幕墙,支承结构为钢管桁架结构。

超长砼结构的技术措施参照主体育场部分。

游泳池的抗渗等级为S6。

3.综合训练馆

综合训练馆拟采用超长现浇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砼框架结构。

预应力筋拉采用双向张拉,屋面结合建筑造型采用空间网架结构。

采用三维空间结构模型,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优化,超长砼结构的技术措施同前。

五、主要结构材料

砼强度等级C30~C40

钢筋种类:

Ⅱ级,fy=300MPa

Ⅲ级,fy=360MPa

钢材:

Q235B,Q345B

钢绞线:

φj15.2,fptk=1860MPa

砌体材料:

±0.000以下,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M5水泥砂浆砌筑。

±0.000以上,要用B06级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六、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本工程的屋面为较不规则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属风荷载敏感的结构形式,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结构的表面风压。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规划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

1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

二、给水系统:

1.水源:

规划区域内的给水水源来自迎宾大道和石甫塘路的市政给水管网。

接入2路DN400给水管,给水管在区内形成环状管网对建筑物供水。

表1体育场馆用水量标准和用水量

体育场馆

用水标准

数量

时变化

系数k

用水

时间

(h)

最高日

用水量

(m3/d)

最大

小时用

水量

(m3/h)

观众(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

3L/人.场

2场/天

30000人

1.2

4

180

54

办公人员

50L/人.天

400人

1.2

10

20

2.4

运动员淋浴

40L/人.次

3000人

2

10

120

24

游泳馆补水

10

240

24

空调补水

10

150

15

体校学生

50L/人.天

500人

1.2

10

25

3

高尔夫场

40L/人.天

300人

2

10

12

2.4

商业

10L/m2

39440m2

1.2

10

395

47.4

洗车

50L/次

800辆

10

40

4

道路浇洒、绿化喷灌

3L/m2.d

589824m2

4

1769.5

442

未预见水量

15%

443

93

合计

3394

711

2.冷水给水系统:

根据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的要求,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等建筑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如市政水压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单体内设置无负压供水设备,以满足水压要求。

3.热水系统:

供应部位:

运动员、裁判员淋浴室等部位供应热水;池水加热。

供应方式:

考虑到比赛和平时使用的情况,除池水加热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外,其他热水系统采用相对独立的电热水系统,灵活方便节能。

冷水计算温度为5℃,换热器热水出水温度为60℃。

4.开水供应:

运动员及裁判员等部位采用N=3KW电开水器供应开水。

三、消防系统:

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以市政自来水作为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路DN400给水管,规划区域内成环。

市政水压满足最不利点0.10MPa水压要求。

沿建筑均匀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并距建筑物水泵接合器15-40m。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L/s;火灾延续时间:

2h。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在需要设置消火栓系统的建筑,如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内设置消火栓保护,并保证室内消火栓至少有两股水柱能达到任一保护位置。

规划区域内的消防泵房、消防水池设在主体育场内,消防水池容量为300m3,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体育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L/s设计,体育馆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设计,训练馆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设计,游泳馆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设计,为保证火灾初期消防水量和消防水压,在规划区域最高建筑屋顶设18m3高位消防水箱,在高位消防水箱间内设一套ZW(L)-I-XZ-10消防增压稳压设备增压。

整个规划区域共用体育场的这套设备。

3.自动喷水系统:

在体育馆内、体育场的室内人员休息室与器材间等部位均设闭式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Ⅰ级设计,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m2,设计流量21L/s,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初期由高位消防水箱供水,与消火栓系统共用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增压稳压设备。

4.气体灭火系统

建筑内按照《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在需要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内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5.灭火器系统:

建筑内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相关要求,设置灭火器保护。

四、游泳池循环水系统

1.池水水质及水温

池水水质按国家游泳协会关于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设计。

游泳池池水设计温度为25-27℃,训练池池水设计温度为26-28℃。

2.循环方式及循环周期

游泳池采用逆流式循环方式,即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水槽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

跳水池循环周期为9小时,游泳池循环周期为5小时。

3.池水加药及消毒

药剂采用湿式压力投加方式,循环水进入过滤器之前需投加混凝剂,可采用氯化铝或精制硫酸铝,投加量3~5mg/l,药剂溶液配制浓度5~10%,采用连续定比自动投加。

游泳池、训练池循环水采用全流量臭氧消毒系统,循环水过滤与残余臭氧吸附过滤分开设置,臭氧投加量按0.7mg/L设计,反应时间2.3分钟。

4.池水加热

池水加热采用间接式加热方式,热媒为锅炉房提供的蒸汽或高温热水。

加热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设备负荷按初次池水加热时间的耗热量确定。

池水初次加热耗热量为2300kw。

平时循环耗热量为610kw。

供水温度由安装在换热器热媒管道上的温控阀自动控制。

5.水质监控:

游泳池的池水水质有完善的监测系统。

五、污水系统:

规划区内的污水来自卫生间的生活污水。

室外污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放。

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迎宾大道和石甫塘路上的城市污水管网。

厨房的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区域内的污水管网。

最高日污水总量为865m3/d,污水总变化系数为2.3。

六、雨水系统:

1.采用吉安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

式中:

屋面设计重现期P=10年,q5为6.14L/s.100m2。

压力雨水系统溢流满足P=50年室外地面设计重现期P=3年,q20为2.69L/s.100m2。

2.雨水收集

将广场、建筑屋面和路面雨水通过环保型雨水口和雨水收集管道机型收集,再经过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初期弃流后进入PP模块组合雨水储水池,经雨水滤板过滤后即可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补水、绿化及场地浇洒。

弃流雨水收集后排入总平雨水管再排入市政雨水管。

七、管材选用及连接方式:

1.给水管材:

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胶圈接口。

室内给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

2.游泳池循环水管材:

游泳池循环水管采用ABS塑胶管,承插式冷胶溶接法连接。

3.热水管材:

热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

蒸汽管为无缝钢管,焊接。

4.消防管材:

消火栓给水管,自动喷水管及水喷雾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或卡箍连接。

5.排水管材:

室外排水管采用FRPP管,乘插连接。

室内泵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室内自流污水管采用UPVC管,粘接。

室内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热熔连接。

八、节能、环保措施

1.卫生器具采用感应式,节约用水且避免交叉感染的隐患

2.采用水封深且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发对水封的不利影响。

3.市政给水引入管总水表后安装倒流防止器。

4.卫生洁具均采用节能型产品。

5.充分利用市政水压力,节约能源。

 

吉安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暖通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215567平方米,由33450平方米的主体育场(2000座)、8158平方米的游泳馆(2067座)、14959平方米的综合训练馆、20000平方米的体育馆(4000座)、3000平方米的网球馆、20000平方米的体育学校及108000运动员村和8000平方米的高尔夫运动场馆构成。

二、设计依据:

1.招标文件。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三、空调系统设计:

1.空调设计参数:

a.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干球温度:

36.1℃;湿球温度:

27.6℃;日平均温度:

31.8℃。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干球温度:

-1℃;计算相对湿度:

78%。

b.室内设计参数:

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

m3/h·p

噪声

dB(A)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比赛大厅

26

28

<70

<70

50

≤55

观众席

27

18

<6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