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5168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docx

吐鲁番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1参考

####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全国和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湖南省加大对我市教育援助的有力契机,高起点谋划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强市”奋斗目标,根据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教育强市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育人”、“重文”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建设教育强市、促进全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服务地、市委“强农、兴工、促旅、重文、活水、宜居、育人”战略实施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大胆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上;坚持统筹规划,把教育纳入全市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分层推进,抓好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落实,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市)”活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坚持协调发展,推进教育的区域均衡化,保证教育与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齐抓共管,改革和完善管理评价制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建设“教育强市”的巨大合力。

(三)基本方针

1、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台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问的教育差距。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营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二、建设教育强市的主要奋斗目标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广泛动员,积聚优势资源,真抓实干,建设“教育强市”,到2015年,把####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好、师资队伍强、教育质量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强市.重点要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全民教育实现“六个显著提高”,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全疆先进行列。

一一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

通过深入挖掘办园潜力,广泛吸引少数民族幼儿入园,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

到2015年,学前二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6%。

加快城镇及农村幼儿园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入园难”的问题。

一一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商。

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到2015年全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和初中适龄青少年入学率保持在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0%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0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25%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一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

按照“调整布局,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普通高中“促优”步伐,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

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一一双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有条件的乡镇大力推进民汉合园、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教学模式。

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90%以上,其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95%以上;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98%以上。

高度重视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程的管理和指导,重视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保证教字课时和教学质量。

一一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以“2+1”模式为主的初中职业技术班教育,并鼓励初中学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参加高一级职业教育学习。

一一全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人人都有机会接受终身教育,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大力实施教育强市建设内容

1、基础教育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

到2015年,学前二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6%。

到2015年小学入学率:

城区达到100%,农村达到99.75%以上;初中入学率:

城区达到100%,农村达到100%。

办好特殊学校,保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城区100%,农村80%以上。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城区为0%,农村为0.01%以下;初中辍学率:

城区为0.72%以下,农村0.10%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城区达到100%,农村达到99%以上;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城区达到99%以上,农村达到96%以上。

十五周岁人口中文盲率:

城区实现0%,农村达到1%以下。

2、开展自治区级、地区级、市级示范性学校创建活动。

到2015年全市至少有1-2所学校达到自治区示范性学校标准,有3-4所学校达到地区范性学校标准,使全市70%以上的学校达到市级示范性学校标准。

3、推进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化。

按照“村办双语幼儿园、乡镇办小学、县(市)办初中和职业高中、地区办高中”的总体思路,制定和落实《####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11年一2015年)》,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采取逐步过渡、循序渐进、谨慎推广的做法,分区域、分阶段逐步调整,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薄弱学校,让各族群众更多、更广泛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力争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有现在的42所调整到27所,其中初中达到4所、小学达到23所,“双语”幼儿园建设达到65所,建立适度超前、满足需要、公平和谐、优质高效、均衡发展的办学格局。

4、推进学前教育和“双语”教育普及化。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

落实政府职责,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提高政府保障水平。

实施“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合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优先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建立以城乡中心幼儿园为核心、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以村办幼儿园(班)为基础、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体系,到2013年,幼儿园覆盖面基本达到全覆盖。

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城乡居民和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对优秀民办幼儿园给子奖励。

健全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评价。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推行民汉合校(园)和民汉学生混合编班,鼓励具备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直接进入汉语授课学校学习。

推进民汉合校工程,做到应合尽合,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按照增量补充、存量培训、定向培养、滚动推进的方针,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自治区、地区“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对35岁以下不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把好“双语”教师入口关。

新聘任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当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相应标准。

全面推行“双语”教师持证上岗,凡经过培训的“双语”教师,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满足“双语”教育数量和质量要求。

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

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教育公平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差距明显缩小,每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教育。

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校建设。

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均衡,城区达到优质均衡。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及薄弱学校倾斜。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制度。

实行统一管理中小学教师制度,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

义务教育阶段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逐步减少择校现象。

保障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消除辍学现象,确保义务教育全覆盖。

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鼓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进一步落实招收残疾考生的优惠政策,加快普及学前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6、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

办学设施标准化是建设教育强市的保证。

必须按照教育区域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努力实现办学设施的高标准配备,学校“三室一堂”(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食堂)等建设达到标准要求,音、体、美、劳器械配备达标率为100%,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率为100%,初中生均图书配备20册、小学生均图书配备15册,有条件的学校加强电子图书室建设。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度,完善各中小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消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高中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全市中小学校基本达到自治区级、地区级标准化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区域均衡化。

7、推进教育手段信息化。

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制定并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以应用为核心,有计划、分层次地建设远程教育中心和校园网,提高学校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

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全部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初中和完全小学全部配备计算机教室,实现教育网络“班班通”,构建比较完备的网络教育系统。

加强教师现代信患技术的培训,提高学生、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逐步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8、推进师资队伍专业化。

师资队伍专业化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关键。

必须不断创新管理和培训机制,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理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认真实施《####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增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依法治教、以德施教、民主执教的水平。

每年树立一批师德标兵,带动师资队伍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以校本培训为主体,改革传统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广泛开展教研实践研究。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继续开展与湖南省、区内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每年至少组织30名校长、620名教师到疆内外高校、中小学、湖南省进行培训学习、听课交流、挂职锻炼。

设立师资培训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脱产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并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2011年一2013年)》,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活动,每2年评选5名名校长,50名左右名教师,20名左右名班主任。

到2015年,实现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

9、强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职能和责任。

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制度,建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年初进行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要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优先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

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

要确保全市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低于或高于全自治区平均水平。

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教育事业。

完善学校债务化解机制和债务风险控制机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积极化解公办学校基本建设债务。

建立教育投入增长监督制度,定期要向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建立教育经费增长考核制度,将落实情况作为政绩考核、干部任用和分配教育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教育经费增长未达法定要求的,要限期补足。

建立教育部门管理、使用,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指导、监督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绩效考评制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10、教育行风建设。

加强对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行风建设各种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落实到校,责任到人。

对收费工作坚持“公开、透明、清晰”,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坚决杜绝违规违纪收费问题。

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坚持常抓不懈,做到监管到位,奖罚相济,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努力营造大武口区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

11、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

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优化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以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以各中学职业高中班为骨干,以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补充的完整的市乡两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体系,对未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城镇居民和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

围绕吐鲁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现代农业、商贸旅游、现代物流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行业特征明显、各具特色优势的专业布局。

四、工作策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建设教育强市是我市实现“十二五”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创建教育强市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市委办

市政府办

市组织部

市宣传部

市纪检委

市公安局

市卫生局

市工商局

市文体局

市发改委

市建设局

(二)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各单位和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建设教育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要站在“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市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一项民生工程。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事业,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全市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建设教育强市将加速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大面积改善教育软、硬件,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

  

2、要站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市是实践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的发展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发展教育和其它社会事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综合实力,是区域竞争力中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教育强市有利于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有利于优化人居环境,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增强地方发展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要站在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市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教育现代化,也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

  

(三)强化宣传,共同参与  

宣传部门要积极支持建设教育强市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积极宣传我市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让社会各阶层认识建设教育强市是千家万户的利益所在,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建设工作。

  

(四)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坚持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师资水平是####创建教育强市的关键所在。

我市建设教育强市工作的重点是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和标准化学校建设。

各单位、各职能部门要突出工作重点,为实现2015年前建成教育强市目标,按照《中共吐鲁番地区委员会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2011】31号文件)要求,重点落实以下措施:

  

1、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要按《决定》要求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逐步撤并布点分散、规模偏小的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办学,做大做强农村学校,逐步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奠定基础。

要设立闲置校产管理委员会,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资源发展非义务教育。

合理安排布局调整后的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2、加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

按照全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5年内将所有中小学校基本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标准化学校比率达70%以上。

  

3、提升师资水平。

按国家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各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学校领导依法治校的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保证经费,妥善安排。

到2015年五年内使全市在职教师都得到新一轮的培训和提高。

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力度,引导校长、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发展。

  

4、加速信息化管理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的开发与整合,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市教育信息网站管理工作,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到2015年全市实现网络“班班通”,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5、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新建新区学校,提升城乡学校办学品位。

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有效控制城区学校过大班额。

  

6、建立科学的评价检测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确立教育质量中心地位,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教育局制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考核与指导工作。

  

7、深入开展对口单位帮扶学校活动、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

市直各部门要积极踊跃与学校建立帮扶结对子制度,多了解学校所需和困难,帮助解决学校困难。

优质学校帮扶一般学校,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要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校园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帮扶结对,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8、统筹社会文化配套工作,完善社区教育网络。

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广大市民接受终身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五)精心实施,扎实推进  

我市启动建设教育强市工作虽然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全市教育发展压力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给创建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创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必须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1、部门联动,打整体战。

建设教育强市办公室要全面掌握我市基础教育的基本状况,对照有关评估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工作任务与要求,并分解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办事处);各有关职能部门及镇(办事处)要在市建设教育强市办公室的统筹下,有的放矢,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效率完成任务。

  

2、加强督导,严格把关。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督导力度,把建设教育强市工作纳入经常性督导工作范围,对建设教育强市工作过程加强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督导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推动建设教育强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科学管理,发挥绩效。

市绩效考核办要将各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建设教育强市工作纳入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市建设教育强市办公室要联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对各单位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设教育强市工作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情况报送市委、市政府备案,并分年度在各重要报刊和媒体予以公布,使建设教育强市工作发挥更大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