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193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docx

前省新课程新高考方案确定的

浙江省新课程2009年新高考方案确定

2009年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怎么考?

这是一个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很关心的话题。

谜底终于在昨天下午教育厅举行的全省视频会议上揭开。

2009年浙江省新课程高考仍然分文科和理科,但与08年高考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高考科目与内容

2009年的高考考试科目分三类。

第一类是3+小综合+自选模块。

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每科150分;小综合指文科的政治、历史和地理,理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分值与现行高考相同;自选模块指省教育厅供学生选修和选考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共9门学科中选出6个模块,不分文科与理科。

自选模块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80分,每个模块一道题,共18道题,考生在18道题中任意选做6道题,每道题10分。

第二类考3(语、数、外)+小综合,设置方式与现行高考相同。

第三类指3(语、数、外)+技术(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任选一门),技术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技术和英语听力单独举行考试,全省统考。

二、考试日期

(1)6月7日和8日两天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

6月9日上午考自选模块

(2)英语听力满分30分,考试在每年的3月和9月举行,考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08年9月将举行首次考试。

(3)技术考试在每年的4月和10月举行,考生同样可以多次参加考试,首次考试在08年10月举行。

三、考生报名与填报志愿

考生可以兼报3+小综合+自选模块或3+综合或3+技术。

届时将逐类逐批划线,逐类逐批填报志愿,高校对于采用哪条分数线有一定的自主权。

四、录取依据

除了高考成绩之外,学生平时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将作为高校录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发表于:

教研处 浏览次数:

330 发表时间:

2008-1-24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一)全科会考基础上分类测试、分层选拔

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第三层为高职高专院校。

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要内容,高校录取新生时对学生的统考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成长记录)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三、考试科目与内容

(一)考试科目

1、文、理科类考试科目

类别

考试科目

其他评价项目

第一层次(重点本科)

3(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自选模块

综合素质评价

第二层次(一般本科)

3(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层次(专科及高职院校)

3(语数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综合素质评价

2、艺术、体育类考试科目

类别

考试科目

其他评价项目

第一类(本科)

3(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综合素质评价

第二类(专科)

3(语数外)+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综合素质评价

 

(二)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外语3门的考试内容:

各科目必修模块+选修1A。

其中数学分文、理科两种。

英语听力测试单独安排,一年进行2次,具体考试时间、考试次数及记入高考的成绩由学生任选,考试成绩两年有效。

综合考试内容:

文科为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必修模块+选修1A的内容;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的必修模块+选修1A的内容。

自选模块考试内容(仅限于报考第一层次的学生):

选自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IB)的内容。

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意选答6题,总分60分。

四、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写实性评价+等第评价”的方式。

全省统一标准,由中学在高中阶段学生成长记录、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经公示后进入考生电子档案,在投档线上,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其中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四个方面除写实性评价外,还采用等第评价,分A、P、E三等。

   未参加新课改的学生和往届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按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办法实施。

五、各考试科目的分值、考试时间与日期

(一)分值与时间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分钟)

分值(分)

语文

150

150

数学

120

150

外语

英语(不含听力)

120

130

英语听力

20

20

外语其他语种(含听力)

120

15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

300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90

100

自选模块

90

60

(二)具体日期

六、命题

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

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

技术考试由学生在信息技术考试和通用技术考试中自主选择其一,考试一年进行2次,具体考试时间、考试次数及记入高考的成绩由学生任选,考试成绩两年有效。

 

 

 

2009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

2008-02-2705:

53P.M.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从该方案看,高校招生的选拔模式,将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2009年高考将实施一类二类三类考试科目组:

一类(相当于一本):

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自选模块。

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二类(相当于二本、三本):

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三类(相当于高职高专):

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体艺类:

本科:

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专科:

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各考试科目的分值、考试时间与日期

(一)分值与时间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分值

语文          150分钟150分

数学          120分钟150分

英语(不含听力)120分钟130分

英语听力    20分钟20分

其他语种(含听力)120分钟15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分钟300分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90分钟100分

自选模块          90分钟60分

(二)具体日期

高考时间是每年的6月7日和8日。

7日上午语文,下午数学,8日上午综合,下午外语。

每年3月和9月为英语听力考试;每年4月和10月进行技术考试。

★  命题

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

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

自选模块考试内容将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9门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IB)的内容中,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意选答4道题。

技术考试由学生在信息技术考试和通用技术考试中自主选择其一,考试一年进行2次,具体的考试时间、考试次数及记入高考的成绩由学生任选,考试成绩两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高中生物与化学教师需要弄清楚以下以点:

1、理综的考试范围:

化学    必修:

考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必选修5)

          选修IA(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生物    必修:

必修1、必修2、必修3

          选修IA(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

2、选修IB中化学生物的考试范围:

(9门学科18个模块,18任选6)

化学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2个模块

生物  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技术实践

3、在高三阶段,学生实施校内选课时,文科理科学生在选修IB的模块学习选择上,可能会出现交叉。

新课程来了,高考必须得改

  杭七中校长楼平说,新课程的推行使得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的标志之一就是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而此前我们100个学生、1000个学生,高考只有两个选择,文科或理科。

”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上高二了,这使得高考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回到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上。

”而此前,浙江已在高中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用技术课程等。

  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进行实验,2007年,4省区也率先实施了高考改革,新高考方案各不相同。

  其次,高考的另一目的仍然是为一个老生重谈的问题:

减负。

通过选择性的课程、选择性的考试,让学生减轻负担。

  核心课程不变,要求高低各不同

  目前浙江省的高考实行“3+X”的模式,“X”指文科小综合或理科小综合。

  据杭四中副校长王建民预计,新高考核心课程应该不会变,高中主课程总共只有这些: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

在这些课程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肯定是必考的。

  参考在已经实行新高考的几个省区,广东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方案,“X”指文科综合(含政史地)或理科综合(含物化生),“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

这其中第一个“3”都是指语文、数学、外语。

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中,共有三个录取依据:

一是所有考生都考语文、数学、外语。

二是学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应用技术这七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

三是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

不过录取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高考成绩。

  浙江将实行什么方案?

据王校长透露,“选择权”是高考改革的主方向,这也正是新课改的精神。

浙江可能实行“模块式”的方案,读一本、二本、高职等不同大专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不同的模块学习,另外,在具体课程上,学生可能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对学校教学秩序是个大考验

  然而“自主”与“自由”仅一线之隔。

不少校长忧虑,“自主选择”对学校传统的教学秩序是一大挑战。

  楼平担心,在自主选择权指导下的新高考必然会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权,到时候一些普通中学的师资、教室很可能跟不上,无力开设全部选修课程。

  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说:

“如果新高考设置的自选科目很多,未必每个中学都能全部开全,那么究竟选择开设哪几门课程?

”在率先于浙江实行新高考的某地区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该地区实行3+X模式,有的学校为走捷径,从高一开始就指定某些学生必须学哪个“X”,增强应试性。

不料当年化学考试特别难,生物考试很容易,在同样的总分下,选化学的学生家长就认为不公平。

  有校长顾虑如果新高考选择减少考试科目的方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选择尽量符合新高考的初衷?

“比如有些地区减少高考考试科目,可最后也并没有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因为很多考生都选自己学得比较好的科目,使有些科目考试人数相对集中,并且形成‘硬碰硬’的局面,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更大。

  王建民甚至担心,高校的招生也可能会对高中生的选课造成影响。

“比如领军的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如果明显地偏向某几门课程,那就很可能在下一年的高中选课中造成一窝蜂的局面。

  这些都是需要应对的问题。

据悉,目前杭城各大高中正密切关注高考新方案的动向。

学生选课:

高中新课程的关键(等3篇)

发布时间:

2007-12-18  阅读次数:

637

  编者按:

学生选课是高中新课改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一个难点和突破口。

近日召开的省知名重点中学校长峰会上,校长们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此。

在2009年新高考方案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如何设置选修课程,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如何设立学生选课的若干配套制度,选课在具体的实践中又遇上了哪些困扰,校长和专家们亮出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版从中选择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学生选课:

高中新课程的关键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刘宝剑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就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

  新课程在结构设计上,为课程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如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梯状序列,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学生在选课中可以有不同的模块联结和专业发展;模块化(专题化、系列化)的课程结构中,每一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展开的课程内容是综合化的,不同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各地根据现代学科发展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新课程在制度建设上,为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保障。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建立起了教材选用制度:

基于对某模块同一课程标准的不同诠释,不同教学定位、不同体系结构、不同选材组织、不同版式的教科书呈多样化趋势,除思想政治学科外,大部分学科现有教科书的品种在3种以上,其中语、数、外学科的教科书分别达6种之多,教材选用制度促进了规范、科学、合理而有个性地选用教材。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建立了选修制度:

课程方案提供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数比例约为2∶3,选修模块占多数;在80多个选修模块中,学生至少需修习的模块数只有10多个,所以选择的余地很大。

为了保证选课制度的实施,还建立了学分管理制度,对学生各领域模块修习情况以学分认定的方式予以评估和管理,使得对学业的管理突破了学科科目的限制,而以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修习为基础。

  新课程在实施组织上,为课程的选择性创新了策略。

为了有效地组织起学生选课,学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可采取“学时分学段、选修勤走班、每生有导师”等教学管理办法,以保证选课中课时安排、教学设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等教学环节的有序落实。

学校建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些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很少见的实施策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已有了很有价值的实践。

  

(二)

  根据省教育厅“积极、稳妥、创新、务实”地推进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精神,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中,针对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省提出“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新课程实验目标。

其中“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就是将选课作了规划,创造性地把选修Ⅰ学分分解为选修ⅠA、选修ⅠB和选修ⅠC三部分:

选修ⅠA是列入高考命题范围模块所对应的学分;选修ⅠB是全省学校统一开设供学生选择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学生至少应获得12个选修ⅠB学分;选修ⅠC是由各学校视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

这样既保证了在一定程度上学生选课的要求,也减少了现阶段因大规模选课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资源不配套等困难。

  在组织实施选修ⅠA和选修ⅠB课程中,我省要求建立校内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要指导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按毕业选修要求或继续向人文方向、理工方向、体育艺术方向、技术方向深造的要求自主选择修习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研究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新型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形式,保持正常、规范的教学秩序,初步建立起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可将德育导师制度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有相对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三)

  对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的工作要求可概括如下:

  1.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

普通高中学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必须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校的课程方案,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确保学生学习任务的全面完成。

  2.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

学生选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级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全校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选课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选课指导小组,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学科的选课指导工作。

  3.建立选课机制。

普通高中学校应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机制。

选课机制包括制订学生选课的课程清单、建立导师制和选课规程等。

  学科选课指导小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讨论本学科所能开设的模块课程数、能接纳的学生数及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等,并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以及课程说明,报选课指导委员会。

选课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上交的方案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形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清单。

  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制。

普通高中学校应为每位学生指派一位保持长期联系的导师。

导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选课方面的指导,合理分配学分,制订课程修习计划,并在学习遇到问题时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

  制订选课规程和方法。

普通高中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明确和清晰的选课操作规程和方法,包括选课的流程、时间规定、确认方式等,确保选课工作有序进行。

  4.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课程方案和选课机制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该手册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课程政策、选课的目的、供选课程的简介、选课的规程和方法以及与选课相关的表格等。

  5.实施选课指导。

  

(1)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前,向每一位学生发放《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和家长学习,了解学校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情况,明确选课要求和方法。

  

(2)由班主任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自己的人生规划、兴趣和发展潜能,合理地选择课程,填报个人选课计划。

  (3)学校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汇总并依据学生选课结果进行调整,或者调整课程编排方案,或者指导部分学生重新选课。

最后选课结果要由学生和家长(监护人)签名,学校存档。

  (4)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组织行政班和教学班,确定各班和各科的学期课程表,安排教师、教室和教学设施,并向学生公布。

  (5)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课程表,制订个人的课程表,并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在相应的教学班进行学习。

  (6)原则上学生按学年选择课程,按学期进行必要的调整。

学校应在每学期末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课程设置变更情况,以方便学生及时调整修习计划。

  在组织选课时,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的问题:

  1.选课指导应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有利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应十分明确选课的主体是学生,选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

学校教师、家长或监护人、高年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咨询,但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学校不能搞“一刀切”。

  3.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同时要综合考虑学校师资状况、课程资源、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订合理可行选课规划。

  在高中三年内,学校要统筹安排好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的选课工作,尤其要保证高三下学期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在高一下学期末,学校应重点做好选修ⅠA的选课工作;在高二上学期末,学校应重点做好选修ⅠB的选课工作。

  4.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选课指导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兼顾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课程修习的需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试行选课试听制,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选择研修课程的机会。

  5.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有效解决选课、排课、编班中的操作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应依托校园网、开发选课软件和数字化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为学生的选课提供帮助,汇总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课程编排,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的平台。

探究新课程的三种教学机制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 缪水娟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探讨新课程的三种教学机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模式。

  一、基础学科必修课程的分层教学

  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一件易事。

新课程大多学科课程目标极高,这些目标在以往高中各科教学课程目标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文科的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生、师生互动,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视野及素养积淀,而理科的教学以思维培养为中心,以展示问题背景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守住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肯定不行。

各科教学在坚持“起点适度、强化能力、分层辅导、即时反馈”的教学策略基础上,不仅讲问题、讲过程、讲方法、还要讲背景、讲运用、讲文化,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乐于表达,真正创建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学科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各科教学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三个转变——变知识讲授为知识建构、变教案执行为学程设计、变课堂操练为主动探究,都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四个“度”:

即教学组织的和谐度、教学设计的达成度、教学过程的参与度、课程资源的新颖度。

  二、基础学科拓展探究活动的分组教学

  探究活动分两个方面:

第一,学科内的拓展探究学习。

我校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结合各学科特点、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开展组织课题拓展探究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第二,综合课题拓展探究学习。

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课题探究活动。

拓展探究课程必须显示下列特点:

学生拓展探究学习课题生成源于课堂、源于生活。

拓展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下,确定研究问题,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延展课堂教学的内容,纵深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