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326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docx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效果的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分析

——以安徽省和县为例

项小月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摘要: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笔者对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和县集体经济薄弱,养老保障基金产权和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养老金给付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要提高年轻人参保积极性,引入第三方管理基金,加大人力和硬件的投入,完善服务,因地制宜分别制定标准,尽可能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以期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上新台阶。

摘要:

关键词

1引言

和县隶属于巢湖地区管辖,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东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隔。

和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的成员区。

2007年和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增长12.8%;完成财政收入7.3亿元,增长21.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300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增长10%。

虽然和县的GDP增长迅速,但是GDP的总量相对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和县城市的经济总量仍然偏低,人均GDP中下,城镇居民工资水平2008年达到24154元,农民纯收入为5331元,相比于城镇居民工资农民收入显然非常低,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刚刚越过温饱线,为48%。

由上可知,和县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但是经济总量低,农民生活条件仍然比较差。

截至2008年,和县总人口为66万人,而农民人口占据了50多万。

随着和县的经济建设,失地农民日益增多,三农问题日益突显。

如何解决好摆在面前的三农问题对和县政府是一项大的考验。

安徽省和县早在2007年7月即开始在本县范围内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在2009年7月,提前一步在当地开展了“中农保”,意指介于老农保和新农保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制度框架和新农保基本一致,但是缴费和给付标准比新农保更为宽泛,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新农保在当地的顺利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于2009年底成为国家新农保的试点县。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电话访问、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和县实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县在推进新农保建设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他们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的提前准备,并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政策做法值得同类地区借鉴。

2和县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社会基础

安徽省和县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早在2007年7月即开始在本县范围内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和县县政府在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在09年初,县政府就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花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调研,并起草了文件《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并于2009年7月正式承接新农保工作,提前一步在当地开展了“中农保”,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县能够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其现实社会基础。

2.1和县农民对“老有所养”有着强烈需求与投保意愿

和县现今人口近66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有56万,而老年人人口有12多万,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多万,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

再加之和县农村现在的人口结构为4-2-2形式为主,即一对夫妻要供养四位老人和两个小孩,生活压力很大,养老负担比较严重,夫妻强烈需要有完善的养老保险,以减轻其负担。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县的年轻农村人口跨地区或城乡迁移的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提高,而迁移者大多是青壮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得农村的老年人又失去了可供依赖的条件,这些情况都使得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保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惠民制度,可以让数亿农民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让老年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和县土地的保障作用正在削弱,大量耕地被征用,农民所占有的土地大大减少,农民们再也不能单纯的依靠土地养老。

由此,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靠,农民依靠土地保障的困难日益突显[1]。

再加之和县的农作物栽培比较单一,而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挑战和风险,单一农作物栽培使得和县的农民对于市场经济的抵抗能力变的日益薄弱,土地保障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农民需要从单纯的家庭养老和依靠土地养老进行转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将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可以使老年农民的生活得到确切的保障,满足农民对“老有所养”的强烈需求。

2.2和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使农民参保有了一定的缴费能力

和县新农保创建的决定是在走出金融危机之后决定的,当时是为了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

要实现此目标,必须打破城乡不一致,扩大农民的内需,增强农民的购买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而要扩大农民的内需,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城市化进程等关键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2]。

在当时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使他们老有所养。

农民无后顾之忧,就会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新农保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同时就和县的自身经济条件来说,和县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了六千大关,在安徽省内,和县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总量都属于中上级别。

相对于和县农民的收入来说,和县农民有能力去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去支付养老保险费用。

而近年来,和县采取了新的农作物培养方式,积极利用先进的农业养殖技术,引进了大棚恒温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作物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家庭自给,还可以很好的为家庭创造销量,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更高的提升。

和县县政府根据年轻农民和年老农民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所需的生活保障做为考虑的重要因素,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备了经济条件。

2.3和县多年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为新农保提供了制度保证

和县在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前,就已经实行过“老农保”,积累了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经验。

但是由于“老农保”具有自我储蓄的形式,与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偏差,保障面小,保障水平低,不能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

和县县政府提前筹划,为了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中农保”。

中农保和新农保拥有相同的制度框架,只是在缴费标准和收益选择上与新农保不同。

和县县政府在推出中农保时,刚开始是在几个村进行试点,以当村农民的年平均收入和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考虑的重点,而经过相关人员的讨论,而决定的标准。

在确定要不要在全县范内实行新农保时,和县县政府到当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地农民中很受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和县在实行“老农保”和“中农保”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2009年,和县把握机会,提前筹备,事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系统进行更新完善,并对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让其掌握相关知识,顺利地成为试点县。

3和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分析

和县政府自2007年7月开始在本县范围内试点农村养老保险“中农保”(介于老农保和新农保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旨在积累经验,以便为和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借鉴。

和县又于2009年底在全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新农保实施的制度框架内,对新农保的实施与推行进行了大胆的摸索和创新。

3.1多档次缴费及收益选择具有充分的自由度

缴费标准和财政补贴:

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

个人缴费标准为缴费基数的8%(年缴费基数为本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

参保人员可选择多缴,最高不得超过30%,县政府对参保个人以缴费基数8%中的10%予以补贴。

新农保试点的个人缴费标准暂定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十个档次,由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按年缴费。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鼓励参保对象踊跃参保,多缴多补。

参保人缴费档次选定为100元至3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3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20元,县财政补贴10元;参保人缴费档次选定为400元至7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4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20元,县财政补贴20元:

参保人缴费档次选定为800元至10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5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20元,县财政补贴30元。

而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休,则由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100元/年),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3]。

笔者认为相比于在正式实行新农保之前,(当初只有四个档次,从100到500不等,分别为上年农民纯收入的8%、10%、20%、30%。

)具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农户的多样化的需求。

现在实行的十个档次是由国务院划分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缴费水平和档次都比较低,与当地的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匹配,也不能为当地的政府财政提供充足的资金来运行新农保政策,显得捉襟见肘。

3.2个人账户养老金筹集渠道多样化与面临的困境并存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筹集:

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主要包括:

参保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政府养老保险费补贴、上级安排的补贴和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其它收入。

按照国家的规定,建立新型养老保险是多渠道进行筹资,通常是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

笔者认为就和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和县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几乎没有可以支撑的大型的集体经济,靠集体经济来进行补助这一渠道被切断。

而目前,农村集体企业主要是负责进口补,即是在缴费阶段予以补助,缴费的补贴非常的低。

在和县,60岁以上的老人非常的希望能够参与到新农保,并享受政府的惠民政策所带来的益处,但是,由于和县实行的是捆绑式的方法。

即在老人已经超过60岁以上,若还要想享受新农保的政策的话,必须要他的子女都参加新农保。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各自的工资相对比较高,(和县今年农民的年平均收入已达到了六千多元),考虑到一年总共领取的养老金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再加上他们的养老意识并不象老年人那么的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60岁以上的老人想参保的而不能参保,自愿性原则没有很好的维护。

3.3养老保障基金管理产权与管理职责期待明确

和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财政专户存储、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根据国家和省市规定,建

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统计和审计等管理制度,按时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报送财务统计报表。

“新农保”基金管理主要是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基础养老保险金部分不积累、不营运,只有预算、拨款和发放。

个人账户基金全部纳入财政统一专户进行管理,并比照银行同期利率给予一定的增值。

目前还没有出台市场化运营的政策。

与“老农保”不同,“新农保”规范了基金管理[4]。

另外,“老农保”过去执行的是县以下机构自收自支,还要从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服务费;而“新农保”的人员经费都要求纳入财政预算,这也比“老农保”规范得多。

“老农保”制度的形式是参加保险的人缴纳保险的费用,才可以得到养老金,也就是说,类似于自我储蓄,而“新农保”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补贴政策扶持”的一种新型制度。

在以前的制度下,由于政府没有给予财政上的支持,而集体经济的补贴又不到位,使得老农保不能长久。

而新农保由于有政府的支持,同时每月达到发放养老金条件的人即使没有缴纳保费也可以得到国家基本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这实际上就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使农民有动力参保。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由于“新农保”遵循的是自愿参保原则,这导致年轻人倾向于选择不参保,而老年人则倾向于参保,这就导致资金流不平衡,不能形成代际交替[5]。

笔者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新农保”资金的机构,由第三方机构来掌控资金,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明确养老保障基金管理产权与管理职责。

4和县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建议措施

新农保作为和县的40项民生工程之一,从目前的实施状况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

截至去年年底,有9万人领到了新农保保险金,有22万年轻的农民参保,参保人总数将近30万(和县农民总人数有56万),超过了半数的人已经参保。

但是和发达的地区相比,在肯定和县的新农保政策实行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同时,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探索的问题:

如何提高年轻的人的参保积极性;如何改善我们在实行新农保中的服务;如何去缓解政府在实施过程中所担负的巨大的财政压力等等。

笔者认为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4.1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衔接,提高青年人的参保积极性

首先,在普及新农保政策的时候,要通过相关的文件给全县农民传达信息,以每个自然对为小组,通过村干部、对长告诉村民,村民相互转告,老年人向青年人传播的方法,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这项政策。

其次,拓宽传播的媒介,可以采取登报、新闻、建立专门的新农保传播的网站这些青年人熟知的信息传播途径,加深人们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再次,要完善政策的衔接。

和县有超过一半的四十岁以下的农民在其他城市务工,而中国已经实行了比较完备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有相当一部分和县的农民已经在外地通过企业等组织办了养老保险,如果这个群体要回和县养老,参加和县的新农保的话,就必须完善和县的新农保政策和城镇的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

而目前国家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和县的新农保没有实行相关的办法实行养老保险的异地交换,主要是被保险人异地流动,使得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资金的收支不平衡。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困境可以参考上海的办法:

 参保人员缴费期间因户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原户籍所在地区县农保中心应根据参保人员的申请,将其新农保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转入新户籍所在地,由新户籍所在地区县农保中心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同时可以考虑在参保人死后,不是单纯的终止其养老合同,而是实行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就象储蓄账户那样可以继承,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可以与参保人的参保年数挂钩,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年青人帮其年老父母参保的积极性[6]。

4.2加大硬件设施和人力管理的投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服务

在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过程中,和县实行“参保手续上门办、享受待遇送到手”的服务方式,让参保农民享受到了便利和实惠。

同时,也实行了缴费服务全代理,解决了农民办理参保手续往返奔波的问题。

和县县委、县政府把突破口锁定在村级全程代理服务上,他们推出了“四个一”’便民服务的参保流程,参保农民通过预约村、社区就业和社保协理员,到农户家中办理参保和享受待遇的全部手续。

和县推行参保全程代理服务,不仅为参保农民提供了便利和快捷,而且也减轻了参保农民的个人来回奔波的车旅负担。

截至2010年,和县的新农保金融服务网点已达34个。

此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使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用金穗卡刷卡领取养老金。

虽然县委、县政府在服务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行速度快、力度大,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有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硬件配置不到位,电子平台的设备老化,又没有及时的更新,不实用,造成了工作开展的诸多不便和安全管控效率低。

二是人员数目不够,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服务队伍建设比较滞后。

一般乡镇主管,服务人员一共就两到三个人,而新农保工作重,事情杂,很多工作人员都感到力不从心,这必然要影响到新农保工作开展的质量。

笔者认为,这就要加大对新农保制度的人力和硬件投入。

一方面,针对新农保政策推行中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适当增加人员配置,从县级劳保部门到村级劳保专员,要有充足的人力以保证新农保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各地要规范信息平台建设,保证信息不漏报、不误报、不迟报。

4.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分别制定给付标准

在和县,集体经济非常的薄弱,个人账户的集体补助那一方面基本上是靠上级安排的补贴补助构成。

而农民缴纳的金额不高,政府的补贴不足,导致地方的财力不够,地方财政感到很有压力。

据统计,和县全县55.75万农业人口中,符合参保对象的16岁以农业人口有45.57万人,如果有二十万农民参保,每年要财政补贴800多万元,如果全部参保,每年要财政补贴近2000多万元,这对一个欠发达的县来说,财政负担是比较重的。

长期下去,将会给农保基金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国家应该加大对地方财政的补贴,以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使得这一民生工程可以贯彻的实施。

和县的缴费档次依据国务院,共划分为一到十个不等的档次,分别从一百元到一千元不等,和县去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六千元,较前年增长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

与和县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这十个档次还是略低。

可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缴费水平。

缴费的比例不仅考虑到要与本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同时要根据地方的财政在一定的范围浮动,这样既考虑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个别农民不同的承受能力,以及地方财政所能承担的限度。

一要以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纯收入作为考量标准,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确定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

调研中发现,包括新农保的工作人员、乡镇主管干部,参保群众都一致认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才55元,太低了,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这必然影响到农民的参保意愿。

因此,像东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一些,基础养老金也要相对高一些,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养老金给付标准,使得和县的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可以享受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惠民政策。

 

结论

1.和县面临着经济总量低下,“三农问题”严峻,人口老龄化,养老方式单一等问题,和县政府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准备充分,提早调研,成为试点县,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谐与生产力的发展,减少了城乡差距。

2.和县多年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为新农保提供了制度保证,和县在进行的过程中有多处创新:

实行了多档次缴费及收益选择,个人账户养老金筹集渠道多样,资金管理明确。

和县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积累了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3.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和县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对和县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要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的覆盖,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务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衔接,提高青年人的参保积极性;提高硬件和人力的投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服务;因地制宜分别制定标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各试点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老龄化问题正在一步步地解决,“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致谢

在这次的论文写作中,杨来胜教授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帮我分析论文的写作思想,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使得我能顺利的完成初稿的写作。

在后期,又帮我分析论文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使我的论文得以完善。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我要感谢与我一起度过愉快大学生活的老师和同学们,正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追寻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许芳艳.从农村居民养老现状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产业经济,2009,(10):

245

[2]温家宝,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9-8-20.

[3]李慧,和县检查评估新农保工作【N】和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报,2009-9-17.

[4]方铭勇.安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J】.公共财税,2010(9),113-114.

[5]高宁.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养老保险,(8):

35-36.

[6]汪敏.安徽省和县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情况的调查【J】.理论建设,2010(5),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