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560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8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docx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复习提纲已编辑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总】

第一章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

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

(排水法)

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0.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1.温度的结构有哪些?

(①玻璃泡、②玻璃管、③液体)

1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4.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350C—420C,最小刻度0.10C。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5.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

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

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注一: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

注二:

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

(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6.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交流与交流

第二章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是否有应激性、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进行物质交换等。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3、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4、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

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

内含有细胞液(汁)叶绿体:

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重点)

5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步骤。

(重点)步骤: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6.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7.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加。

使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分化意义是使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细胞的生长意义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8.组织是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细胞群。

9.植物的基本组织(重点)

组织名称

功能

特点

分布

保护组织

保护

透明、无叶绿体,排列紧密

(扁平)的表皮细胞

营养组织

制造、储存营养物质

有叶绿体

叶肉细胞

机械组织

支撑、保护

分生组织

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茎等的顶端

输导组织

输送物质

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叶制造的有机物

叶脉

10、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点)

组织名称

功能

特点

分布

上皮组织

重要是保护,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质

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

皮肤、内脏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运输、支持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分布广,形态多

血液、软骨、肌腱等

肌肉组织

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人体四肢、躯干,体内心脏、胃、肠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神经细胞

脑、脊髓、神经

11、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12、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13、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P75页)

14、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

(P76页)

15、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16、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7、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能及时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反应。

18(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19.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

20.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1.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22.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3.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24.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25.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恒温,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26、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

27.、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

28、昆虫体内没有骨骼,但体外有保护作用的外骨骼,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头、胸、腹,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29、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有无种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有无果实)。

30、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裸子植物,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31、无种子植物三大类:

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茎、叶(紫菜、海带、水绵)

32、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33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的形状

我们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云。

通过观察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知道:

黄色的区域是陆地,白色的区域是白云,蓝色的区域是海洋。

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

(5种方法)

(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三、地球的大小:

通过现代科技测量知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差21千米),仅差0.33%。

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四、地球内部结构

1、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球内部的结构跟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地球由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2、各层特点:

①地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鸡蛋般大小,地壳的厚度比鸡蛋壳还薄得多。

②地幔:

地幔在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深处。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③地核:

地核位于2900千米以下,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

2、经线和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

赤道: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

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PS:

往左大,是西经;往右大,是东经。

有00经线的是西半球。

(2)南北半球:

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4、中高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中低纬度中高纬度

00~300300~600600~900300600

3、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经线(子午线)

纬线

定义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

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线的条数

无数条

无数条

线的长度特点

所有的经线的长度相等

纬线的长一般不相等,赤道最长,两极为0

线围成的形状

半圆

整圆(两极点除外)

线有无交点

有两个交点,在南北极

彼此平行,无交点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那条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赤道

标度方法

以0经线开始,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各标到180,分别称为东西经多少度。

符号:

东经(E)西经(W)

以赤道为界限,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也分别标度,各有90度,分别称为南纬、北纬多少度。

符号:

南纬(S)北纬(N)

半球的划分线

东西半球:

20W,160E

南北半球:

赤道

联系

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互相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通过经纬网来表示,即经度为多少,纬度多少。

经线和纬线都垂直。

二、地图

1、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纸上的图形。

2、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类型: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直线式)

注意:

大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

100000(10万)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

1000000(100万)1厘米表示1万米以上

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特点

比例

含义

表示的范围大或小

表示的地理事物详或略

≥1:

10万

1cm表示1Km以下

详细

≤1:

100万

1cm表示10Km以上

简单

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方向

定义:

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判断方法:

a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例题说明)

b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一般定向法,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3)图例(有哪些常见的图例,从书上的地图上找)

定义:

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

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一、岩石:

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化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1)岩石的区分依据: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不同的部分的岩石组成,我们可以通过岩石的外观特征和组成岩石的物质来识别它们。

①外观特征:

颜色、色泽、结构、构造②组成岩石的物质:

不同的岩石是由不同的矿物晶体组成的

③岩石的坚硬程度也是识别岩石的一个重要依据。

(2)组成地壳的三大类岩石:

地壳中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可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①岩浆岩:

形成过程:

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主要有花岗岩和玄武岩两种岩石。

具体形成过程:

图A岩石由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形成,称为喷出岩,以玄武岩为主;图B岩石由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称为浸入岩,以花岗岩为主。

特征:

花岗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致密;

玄武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气孔和流纹或柱状结构。

常见岩石:

花岗岩、玄武岩、橄榄岩。

②沉积岩:

形成过程:

沉积岩是由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

具体形成过程: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裸露地表的岩石

沉积岩

搬运、沉积

风化作用

固化成岩

特征: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含有化石。

(层理构造:

上新下老化石:

地质史的书页)

常见岩石:

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

③变质岩:

形成过程:

由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如:

大理岩就是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变质而形成的。

特征:

具有片状的结构。

常见岩石:

大理岩、板岩。

小结: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

沉积岩

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

变质岩

地壳中的岩石在岩浆、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片状的结构

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岩浆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自然界中的岩石很多,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砂岩和大理岩等,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观特征和组成物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很好的识别出各种岩石。

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如下:

岩石

特点

所属种类

花岗岩

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以肉红、浅灰色为主,块状,有明显矿物结晶颗粒)

岩浆岩

玄武岩

以黑色、灰色为主,有气孔构造

岩浆岩

砂岩

以白色、灰色、浅红色为主,有层状结构,可见微小砂粒,可能有化石

沉积岩

石灰岩

以白色、灰色为主,没有矿物结晶颗粒,可能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沉积岩

页岩

有灰、黑、红、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沉积岩

大理岩

有结晶颗粒和片状结构,白色为主

变质岩

三、岩石的应用

从石器时代起,岩石就一直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成之中,它们可以作为优质的石材,良好的工艺品材料,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矿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能源。

1优质石材:

花岗岩、大理岩、板岩

2工艺品材料:

新疆的和田玉、浙江青田石等优质工艺品材料。

3形成矿产资源:

岩浆岩中一般会有铁矿、铜矿、铝土矿等金属矿产;沉积岩中一般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岩石:

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

矿石:

含有用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石,属于矿物成分高的岩石,属于包含关系,石灰岩是矿产,

而大理石不是矿产。

矿产:

泛指某区域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地壳变动:

地壳变动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1、

地壳变动的表现:

垂直运动:

地壳上升或下降

水平运动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候进行的十分缓慢,不易觉察。

2、地壳变动的结果:

岩石的变形、海陆变迁、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地壳变动的证据:

海陆变迁、山脉和谷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峭壁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海洋生物的化石、火山喷发、地震、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火山灰、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

4、地壳变动的原因:

内力和外力,(内力是主要原因板块涨裂和碰撞)内力使地球表面变的高低不平。

外因:

风化,侵蚀等。

二、火山

1、概述:

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与火山喷发有关的岩浆活动。

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

2、火山的结构:

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气态:

水蒸气、二氧化硫

3、火山喷发物:

液态:

熔岩流

固态:

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依据:

火山的活动情况

4、火山的分类类型:

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

5、火山的外部形态:

日本的富士山:

是一座外形呈圆锥状、长期周期性喷发的活火山

冰岛等地正在喷发的火山却没有明显的火山锥。

6、世界火山的分布:

火山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a、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7、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益处:

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磺等,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2)危害:

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危及人类生命。

三、地震:

1、概述: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每年多达500万次。

绝大部分的地震极其轻微,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每年平均不到20次。

震源:

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

2、相关术语: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地震影响最大。

震中距:

地表某地距离震中的距离。

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3、世界地震的分布:

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富士山是休眠火山

4、地震的前兆:

地震仪预报、马不进圈、井水喷涌、冬眠蛇出洞、猪羊急跳圈、鱼儿乱蹦、鸡飞上树、老鼠急搬家、出现地光。

5、自救措施:

如果时间允许,有序的快速撤离,跑到室外(高楼2倍远),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等。

来不及逃离,伏而待定。

就近选择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排椅旁蹲下后闭眼,用书包等保护头顶(蹲下、护顶、固定)

4提高地震的预报的准确性。

5建筑师通过设计一些抗震建筑物来减少地震的危害。

第五节泥石流

一、泥石流的形成

1、概念: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堆积物。

③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而形成的流水。

3、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改变了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会间接诱发或加剧泥石流的发生几率。

4、泥石流的分布:

①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

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世界上有近50多个国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哥伦比亚、秘鲁、瑞士、中国、日本。

③我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

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流。

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5、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二、泥石流的危害

1、泥石流的特点: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2、泥石流的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及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

①在降雨期间,特别是强降雨期间沟道里发生滑坡或崩塌,沟道的水由清变浑,有流水的沟道突然断流,沟道流量突然增大,听到巨石翻滚和碰撞的声音,在夜间可以看到巨石碰撞发出的火花等。

②前四个征兆说明该沟有可能爆发泥石流或即将爆发泥石流,后两个征兆说明泥石流已经爆发,处于快速运动中,即将到来。

2、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①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②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③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④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⑤泥石流监测预警⑥对城镇、村庄、厂矿上游的水库和尾矿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坝体不稳时,要及时采取避灾措施,防止坝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发生前:

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置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时:

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都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对于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泥石流自救: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说

1、大陆漂移学说

⑴提出者: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⑵依据: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如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

⑶魏格纳认为:

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学说

⑴提出者:

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

⑵依据:

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

⑶内容:

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

海底扩张学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漂移的动力来源。

二、板块构造学说

⑴由来:

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地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

⑵板块的含义:

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小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