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666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第二章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

(四)工作方针

(五)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章基础教育

(六)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

(七)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九)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十)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十一)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四章职业教育

(十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十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十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六)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第五章高等教育

(十七)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九)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一)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六章继续教育

(二十二)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三)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四)完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

(二十五)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

第七章民办教育

(二十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二十七)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二十八)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

(二十九)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八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九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三)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五)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章办学体制改革

(三十七)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三十八)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

(三十九)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第十一章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一)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四十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第十二章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三)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四十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四十五)加快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四十六)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教师队伍

(四十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十八)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四十九)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五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教育信息化

(五十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五十二)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五十三)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五十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第十五章经费与投入

(五十五)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五十六)依法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五十七)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五十八)完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五十九)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第十六章组织领导

(六十)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六十一)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六十二)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第十七章社会责任与环境建设

(六十三)全社会要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六十四)构建依法治教的法律环境

(六十五)完善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六十六)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第十八章重点项目

(六十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

实施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教育越来越成为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关键因素。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本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教攻坚成效显著,职业教育在校生和招生规模居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省人民的整体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省成功实现了由经济落后省份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由温饱不足的省份向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对教育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未来,教育是民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

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的难题,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战略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率达到97%。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1%。

扫除青壮年文盲。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加大资助力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资源。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遍布城乡。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高水平的现代教育。

专栏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2009年

2015年

2020年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学前教育

 

 

 

 

 

 

 幼儿园在园人数(万人)

2658

172

3530

290

4000

31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50.9

50.9

60.0

61.0

70.0

72.0

   其中: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74.0

76.0

85.0

87.0

95.0

97.0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15772

1526

16100

1550

16500

1600

 巩固率(%)

90.8

91.2

93.0

94.0

95.0

97.0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

4624

389

4500

395

4700

420

 毛入学率(%)

79.2

89.0

87.0

90.0

90.0

92.0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2179

188

2250

210

2350

231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1280

92

1390

104

1480

111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

2979

228

3350

300

3550

330

 其中:

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万人)

2285

140

2500

185

2700

228

 毛入学率(%)

24.2

22.0

36.0

36.5

40.0

41.0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16600

1300

29000

2300

35000

2800

第二章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

(四)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不断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加强民族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

实施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五)基本原则。

适应社会、服务全局,尊重规律、求实求效,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适应社会、服务全局。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

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全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尊重规律、求实求效。

要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制定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举措。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学精神和务实原则落实到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

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河南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

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既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又实事求是,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保证目标实现。

立足当前、面向未来。

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相衔接。

深入分析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现实,认真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障碍,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加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针对性和前瞻性。

既立足当前,破解发展难题、满足现实需要,又着眼未来,谋划远期目标、促进长远发展;既着眼培养满足当前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又着眼造就更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章基础教育

(六)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2020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确保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基本消除辍学现象。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以及校舍建设标准,保证义务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

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七)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落实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

加大政府投入,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按照国家的基本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

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

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努力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鼓励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

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重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对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完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制。

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城镇义务教育承载能力,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研究制定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考试升学的办法。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

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九)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校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采取特殊培养方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鼓励学校通过富有吸引力和特色的课程、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学业、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坚持公益性原则,落实政府责任,完善高中办学体制,推动改革和发展机制创新。

鼓励和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发展。

(十)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重视特殊教育。

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的儿童少年入学率,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基本实现省辖市和县(市)都有一所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

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加强特殊教育教学、教材、教具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逐步解决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

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学生。

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

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

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十一)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改革教学内容、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不得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奖惩。

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教学难度。

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公办学校教师不得从事有偿的课外教学活动。

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保护学生视力。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