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928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管理心理学 6.docx

教育管理心理学6

第六章 教育管理中的群体心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教育群体的内涵及其特点

  

  ◆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活动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什么是教育群体?

  教育群体是群体现象之一,是指在教育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有共同心理指向和行为指向而协调活动的人群集合体。

  

  一、教育群体的特点

  

(一)群体目标

  群体目标是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也是群体的重要特征。

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集合在一起,他们或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关系网络而走在一起。

  群体目标反映了教育群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和愿望,并且由群体成员合作来完成这个目标,它是构成和维持群体的基本条件,没有共同目标则群体就不能存在。

  教育群体的产品是精神生产,其目标具有特殊性。

  

(二)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包括教育群体内部的角色结构、沟通结构,是保持群体稳定有序的心理基础。

每一个群体成员在群体中都担当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利。

  教育群体中的成员特别是教师群体带有个体独立性的工作特点,要依靠全体教师协同一致进行工作才能完成教育群体设定的共同目标,因此与一般群体结构相比,教育群体更强调集体观念,也更强调群体内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三)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教育群体成员共同制定的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从业准则,是教育群体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心理条件。

群体规范并不因其成员的去留而有所改变,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

  (四)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包括教育群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是群体成熟的重要心理标志。

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也意识到他自己是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他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五)群体交流

  教育群体中各成员之间需要有工作和信息上的交流,特别是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这是教育群体存在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那些萍水相逢偶然汇合在一起的人群,虽然在时间、空间上有些共同的特点,但是在心理上、情感上并没有什么联系和交流,不能称之为群体。

  

  二、教育群体的分类

  

(一)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

  根据教育群体中成员扮演的角色不同,可以将教育群体分为:

  教职工群体:

由教师、管理人员与职工构成,肩负培养学生的任务。

  学生群体:

由受教育的青少年组成,其责任主要是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方式与群体结构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

  正式群体:

由官方设立并有明文规定的一种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权限、完备的规章制度和确定的上下级关系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

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群体。

  (三)面对面群体和虚拟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接触和交流的直接与否,教育群体可以分为:

  面对面群体:

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成员有直接的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成员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形成一些交流与沟通,并在一定的规范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

  虚拟群体:

群体成员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组织甚至跨国家界线,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形式。

  (四)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根据群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可将群体划分为:

  松散群体:

人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之间并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联合群体:

群体有共同的活动,但这种共同的活动又往往只有个人意义,活动的成败与个人利益有密切的关系。

  集体:

在完成由社会的有益动机所制约的活动或共同目的时,具有组织性和心理上团结一致特点的群体,是群体的最高形式。

  

  三、教育群体的功能

  

(一)整合功能

  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但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个体力量整合成一股新的力量。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部分相加并不等于整体而是大于整体。

部分整合作用的结果超过了总和,群体成员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每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就是群体的整合作用,它能将分散的个体力量聚合起来形成新的力量。

  

(二)承上启下功能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的一种人群集合体,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变革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以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三)满足需要功能

  群体既要组织所属成员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满足所属成员的各种合理需要。

完成任务和满足需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偏废。

在满足成员需要时,不仅要满足成员合理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这是群体对个体的重要作用。

  随堂练习

  练习:

在教育管理中,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

  A.群体结构

  B.群体目标

  C.群体规范

  D.群体意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群体目标是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也是群体的重要特征。

群体目标反映了教育群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和愿望,并且由群体成员合作来完成这个目标,它是构成和维持群体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群体心理的动力学理论

  

  一、群体动力的一般概念

  >>群体动力:

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

  >>教育群体动力:

教育群体成员处于教育群体之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氛围或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表现出不同于该个体独处时所表现的行为反应。

  

(一)群体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群体动力学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军队、政府或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建议。

  从1945年至1955年是群体动力学的繁荣时期,群体动力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勒温的心理学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群体动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种“髙原期”,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被人类潜能运动所取代。

  从1960年至1980年,群体动力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勒温的心理学也几乎被人淡忘,或者至少是受到了很大的忽视。

  从80年代开始,群体动力学开始摆脱它的“高原”状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社会表现出对群体动力学的新的需要。

  

(二)群体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1.勒温的观点

  勒温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部动力(P)和环境刺激(E)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B=f(P,E)来表示,这一公式即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空间。

  根据勒温的理论,环境刺激是否能够成为激励因素,还取决于内部动力的大小,两者的乘积才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向。

  何谓群体动力理论?

  所谓群体动力理论,就是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群体的作用和影响,勒温及其后继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群体不是人们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借助于分析群体中的个体情况来达到对整个群体的分析。

  2.费斯汀格的观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与他人亲和是为了确认自身的观点、态度和信念。

如果不存在可证实性的正确的现实依据,个体就会转而依赖与他人的比较获得相似性来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他人在态度等方面与个体相似,那么个体就会对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充满信心,这就满足了个体评价自己和知道自己是否正确的基本需求。

既然与他人的相似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他们就是具有奖赏性的,个体就会被他们所吸引,并亲和于他们。

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人际吸引研究的基础。

  3.沙赫特的观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对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起着决定的作用。

沙赫特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中,这对情绪的认识是一个进步,对理解群体成员的情绪表现和群体凝聚力的意义也起到了借鉴作用。

  ◆群体动力学三层次的意义:

  首先,群体动力学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关于群体应如何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态度。

在这种意义上,群体动力学十分强调民主领导的重要性,强调成员参与决策及群体内合作气氛的意义。

  其次,群体动力学是一套管理技术,如群体过程中的观察和反馈等,在这种意义上,群体动力学被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培训、领导干部培训以及工厂、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管理。

  最后,群体动力学是关于群体本质的心理学研究,旨在探索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的内在动力,群体与个体、其他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等。

  

  二、群体动力的影响因素

  教育群体动力研究:

从教育群体的动态方面出发,研究影响群体活动方向的各种内部动因。

影响群体动力的因素有:

  (—)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含义

  群体规范也称群体准则,是指群体公认的或自然形成的群体成员的思想、行为和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能给群体成员提供行动的指南。

  2.群体规范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用“暗室光点”实验证明了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

群体规范的形成,一般是通过相互模仿、暗示、服从而逐步形成的。

在群体中尽可能保持一致性,这种趋同倾向就会产生成员在某种程度上的类化过程,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的形成,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评价和判断,这是相互影响阶段。

  第二阶段:

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这种意见可能是大多数人意见的综合折中,也可能是群体核心人物的意见。

  第三阶段:

趋同倾向导致评价、判断以及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群体规范的作用

  

(1)群体支柱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生存、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一个群体的规范越明确,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就越密切,群体也就越集中,也就越容易让人们感到它的存在,越能满足群体的归属感。

  

(2)评价标准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评价标准。

它赋予行为、语言、动作以一定的意义和评判依据,从而规定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态度和行为的尺度。

  (3)群体约束

  群体规范不仅仅是群体成员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而且也是行为动向的标准,对行为起着巨大的约束作用,使成员行为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约束。

  (4)行为导向

  群体规范明确提出了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为人们规定了日常生活的方式,限制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这就对成员的行为起了一个导向的作用。

  

(二)群体压力

  1.群体压力的含义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成员与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行动不一致时主观上想象或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压力。

  群体压力往往是个体从众行为的直接因素。

可以说,趋向于一定的群体,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个体要想摆脱群体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群体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往往不借助有形的惩罚举动,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心理力量。

  2.群体压力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从众行为实验说明了人们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做出错误判断的过程。

群体压力来自于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形成后,就会对个人产生压力。

当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违抗或难以抵制的心理紧张状态,群体对自己就产生一种压力,害怕被群体排斥,迫使自己与群体意见趋向一致。

如果个人仍坚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会感到孤立。

  群体压力能否引起个体的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强度有关,而群体压力的强度又取决于群体一致性的特点。

  3.群体压力的作用

  群体压力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群体意见正确时,它的作用是积极的;如果群体的意见错误时,将带来消极的后果。

群体压力的结果会出现放弃个人意见而顺从群体意见的现象,这就是社会从众现象。

  以下三种情况个体不太容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

  一是独立性,即一种比较理智的、经过一定思考之后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行为,盲目性较少。

一个有较强独立性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跟着别人走,并能对群体的压力作具体分析,从而审慎地决定自己的行为。

  二是“反从众”,是一种故意与群体闹对立的情绪性执拗行为。

  三是集体主义自决,即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对群体的意见和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再做出是非分明的决断。

  (三)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群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群体是否有战斗力,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群体凝聚力会提升群体生产力,促进对群体规范的遵从,促进群体内部相互沟通,提升群体成员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第一,群体凝聚力对一个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维持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二,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是决定组织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条件。

  3.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领导因素

  领导者是群体的核心,领导班子自身是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会直接影响群体的凝聚力。

  

(2)群体同质性

  群体同质性是指群体成员之间有相似性,相似会导致彼此相互吸引。

  一般来说,同质性越高,群体的凝聚力也越强。

不过,当组织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工作性质相同、工作能力相当,反而容易出现嫉妒和攀比,从而破坏群体的凝聚力。

  (3)群体外部的压力

  当一个群体受到外来的攻击、竞争或威胁时,群体内部的成员都会面临威胁或压力,这时群体成员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抵御外来的压力。

  (4)群体内部奖励方式

  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有不同的作用。

西方研究表明,集体奖励有助于增加群体的凝聚力,而个人奖励可能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竞争力。

我国的一些研究表明,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相结合有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5)群体成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群体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声誉越好,成就越高,群体成员越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越希望保持和维护群体的荣誉。

因此,群体的凝聚力越强。

  (6)群体的规模、规范与风气

  从规模上看,小群体比大群体往往凝聚力更强,更趋向一致性。

大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机会少,就不大可能有较强的凝聚力。

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团体气氛也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增强。

  (7)群体信息沟通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良好,内部畅通,公开坦诚,则凝聚力强,反之则凝聚力弱。

另外,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思想觉悟、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都对群体的凝聚力也有影响。

  (四)群体舆论

  1.群体舆论的含义

  群体舆论是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做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

  其实质是人们经过沟通之后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共鸣,它在调整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中具有重大作用。

  2.群体舆论的形成

  社会舆论有自觉性的,也有自发性的。

  自觉性的舆论是在国家、政府、各级党政机关等依据一定的宣传目的施加影响的条件下形成的,是社会舆论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3.群体舆论的作用

  

(1)教育的作用

  群体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

健康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鼓舞人心,打击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制止不良行为,使正气占上风,是优良道德品质强大的支持力量。

  

(2)导向和推动的作用

  群体舆论是人们对群体中一些重大事件所持的公正意见,最初往往是一些议论,众说纷纭,而后则趋向一致的意见。

当它形成了多数人趋于一致的意见和情绪以后,就会对少数持不同意见的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统一他们的看法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从而对事件的发展起着导向和推动的作用。

  (3)加强组织凝聚力的作用

  群体舆论对群体内少数持不同意见者施加公开压力,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并约束其行为,因而促使群体内部成员更加团结一致,使群体凝聚力更加增强,这是形成群体心理整合的重要途径。

  (五)群体士气

  1.群体士气的含义

  >>“士气”一词原本是军事用语,是指军队在作战时的战斗情绪和战斗意志。

  >>群体士气:

群体奋斗的情绪意志、服务态度或工作精神。

  群体士气反映了一个群体的战斗力,直接影响着群体的绩效。

  2.群体士气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1962年研究了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

他认为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可能出现三种情况,高士气,高生产率;高士气,低生产率;低士气,高生产率。

  除了戴维斯前讲的三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低士气,低生产率。

群体士气代表群体的工作精神,也是成员对组织的集体态度。

  群体成员士气的高低,通常可以用以下指标衡量:

  

(1)实际工作指标。

如劳动生产率、工作定额完成情况、出勤率、旷工、事假、迟到发生率等。

  

(2)个人态度指标。

如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劳动愉快程度、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提高业务水平的愿望等。

  (3)人际关系指标。

如群体凝聚力、干群关系等。

  3.群体士气的影响因素

  

(1)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的拥护程度

  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对群体满意、并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态度。

群体士气的提高,关键在于群体目标的明确认识和发自内心的赞同。

当群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高度一致时,士气才有可能高昂。

如果群体的大部分成员并不从内心深处赞同和拥护群体目标时,群体的士气就会低落。

  

(2)经济报酬的合理性

  合理的经济报酬能够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并能有效地鼓舞群体成员的士气。

在管理过程中,公正公平的价值取向是调动所有成员积极性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群体成员之间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奖励分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将会降低群体士气。

  (3)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

  如果群体成员所从事的工作正好是他们的个人兴趣所在,那么群体成员的满意度就会提高。

因此,管理者就要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职工的个人兴趣,借助工作本身给员工带来的满意感来提高群体的士气。

  (4)群体领导的素质

  优秀的领导往往能够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他们善于倾听群体成员的呼声,体察群体成员的心情,乐于接受群体成员的意见,群体成员因此就会有一种自己参与、自己决定的感觉,群体的士气就会大大提高。

团结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给群体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群体成员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感到心情舒畅,乐于为群体的各项工作尽力,从而提高群体的士气。

  三、群体的个体心理效应

  

(一)认同

  1.认同的含义

  认同是指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

  认同分为三个水平,首先是认知水平的认同,即由于发现彼此“一样”而产生的认同;其次是情感水平的认同,即伴随“感情的移入”而产生一种“同感”;最后是行为水平的认同,即形成“有行动的感情移入”,行为与他人或群体一致,这就是完全的认同,也就是最高水平的认同。

  2.认同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在教育管理中应高度重视认同的作用。

  

(1)教育领导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与自己认同的基础。

  

(2)教育领导者要尽可能以群体成员现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水平为起点,避免要求过高,失去认同的可能。

  (3)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言行合乎要求,领导与群众的认同应建立在公共原则要求的基础之上。

  

(二)模仿

  1.模仿的含义

  模仿是指由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是由非强制性的社会刺激所引起的,使人再现某一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

  模仿是一种非强制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诱发模仿的关键因素之一。

  >>模仿可分为自发的模仿和自觉的模仿两种类型。

  自发的模仿是无意识的模仿;

  自觉的模仿是有意识的模仿。

  根据意识程度的不同,自觉模仿又分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适应性模仿即人们为适应新的环境而进行的普遍性模仿;

  选择性模仿是人们经过思考后选择对象进行的模仿。

  2.模仿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在教育管理中,模仿的运用主要是正面榜样的树立。

正面榜样可以有社会先进榜样、群体内部的先进榜样和领导者榜样三种。

  

(1)社会先进榜样主要是社会范围的各行各业中的模范人物,以及由各种文艺作品塑造的先进人物形象。

  

(2)群体内部的先进榜样由于其贴近群体成员,形象更加具体而真实,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更具有特殊的力量。

  (3)领导者榜样由于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模范表率作用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群体成员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暗示

  1.暗示的含义

  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采取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暗示者可以是群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受暗示者本人,即自我暗示;

  可采用语言,又可采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方式进行。

  它可使受暗示者立刻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

  >>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动暗示和反暗示四种类型:

  

(1)直接暗示是指暗示者把某一刺激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的一种暗示。

  

(2)间接暗示是指暗示者凭借一定中介将刺激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的一种暗示。

  (3)自动暗示又称自我暗示,因暗示来源于受暗示者本身而得名,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

  (4)反暗示是指外界刺激引起相反反应的暗示。

我国古代“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是反暗示的绝好例证。

  2.暗示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人在接受暗示时并无知觉,但影响却很深远。

教育领导者在管理上要从积极方面去运用它,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育领导者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自己威望。

  

(2)教育领导者要使自己具备容易使群体成员接受正面暗示的个人素养。

  (3)教育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有助于暗示效果的客观因素。

  (4)教育领导者要注意引导人们防止不良倾向的暗示的影响。

  (四)从众

  1.从众的含义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造成从众的原因主要是群体压力,即心理压力,而不是管理压力或舆论压力。

  一般情况下,群体一致性水平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也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

  >>从众行为有表面的和内心的两个不同层面。

在群体中表露出来的是表面的从众,而与其内心的层面则不一定协调一致。

从众的表里关系有四种表现形式:

  

(1)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

  

(2)表面从众,内心却拒绝。

  (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

  (4)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2.从众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1)积极作用

  第一,从众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育领导者实现群体预定的目标。

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增加群体行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便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从众行为能够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在群体中,当一个人意识到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紧张的情绪,而从众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这种不安的情绪,满足个人的需要。

  

(2)消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