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037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讲义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孔子

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易错提醒] 孟子提倡的“仁政”有别于孔子提倡的“仁”。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4.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庄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思想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图示图解] 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

主题一 百家争鸣的条件及儒家的民本思想

1.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

(1)经济: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

士阶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

(4)文化: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儒家的民本思想

(1)表现

①孔子的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

③荀子的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2)实质: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讲史料

史料一 子曰:

“仁者爱人。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导读 史料反映的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该史料还体现出“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史料二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导读 史料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作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巩固统治基础。

练史料

史料一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鲁迅全集》第1卷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论语》

多芷者厚亡,步高者易踬。

故贵不如贱之常安,富不如贫之无虑。

——《菜根谭》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失意事来,治之以忍。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

”——《增广贤文》

史料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探究:

(1)据史料一指出,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传统社会心态有哪些?

(2)史料二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1)主奴等级;尊天认命(宿命);知足乐世;中庸忍让。

(2)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爱人。

主题二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各学派核心主张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

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即所谓的“帝道”。

2.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讲史料

史料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导读 据出处可知史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道家的主张;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社会,核心是“无为而治”。

练史料

史料 (2012·天津高考,节选)“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探究:

概括史料中的三种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答案 主张:

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1.(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答案为A。

2.(2014·上海高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B.《庄子》

C.《韩非子》D.《道德经》

答案 A

解析 根据教材可知,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从题干倡导“仁义礼智”可判断是儒家,从提到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进一步判断出是孟子,B、C、D三项与题干不符,答案选A。

3.(2014·海南高考)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 D

解析 “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

4.“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张属于道家,由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张“无为”,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

5.“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 A

解析 题目言论强调:

国家弱则人民强,人民强则国家弱。

这是“君民对立”的思想。

认为治国的策略应该“弱民”,目的是为加强统治。

羞辱人民则人民追求官爵,让人民力量削弱则人民尊重官员,让人民贫困则他们重视赏赐。

这是法家强调统治的一种权术和策略。

故选A。

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焚书坑儒”批判

2.罢黜百家

[易错提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太学的出现:

汉武帝时期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思维发散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加强对王国的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

(必修1)

经济上:

实行盐铁专卖。

(必修2)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必修3)

主题一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

1.背景

(1)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汉初推行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形成:

他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

3.内容

(1)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5)在哲学上,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4.目的: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它为儒家思想跃居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基础。

5.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讲史料

史料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导读 据出处可知史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主要反映了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

具体如下:

主张:

办学校;教化人民仁、义、礼。

原因:

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

练史料

史料 (2012·天津高考,节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探究:

依据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主题二 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从另一方面,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风尚也有积极作用。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讲史料

史料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为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导读 史料体现了汉武帝有关的治国之策;《五经》属儒家经典,“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体现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举遗举礼”、“崇乡党之化”、“学者益广”等体现了儒学在当时对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影响。

说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练史料

史料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

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

“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

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

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

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探究:

据史料概括从战国到汉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

答案 变化: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

文化上,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 D

解析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强化亲情关系,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2014·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 B

解析 “屈民以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且“全部”错误,故A项错误。

“屈君以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神化了皇权,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

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仁爱思想也有德治思想,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D两项错误。

3.(2013·重庆高考)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思想。

其基本理论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故答案为C。

4.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

“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答案 D

解析 “仁”和“礼”是儒学的核心观点,儒学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但在本材料中没有体现;“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一句,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能。

C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观点,故选D项。

5.孟子说: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训练5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基础训练

1.《子家语·观思》中记载: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

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②③④正确,故A项正确;①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C、D项不够全面,故C、D项错误。

2.2009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

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答案 C

解析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是指一个人必须要了解自己方能自信,要懂得礼数才能立足于社会,故C项正确。

3.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

“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

A.有教无类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D.百家争鸣

答案 B

解析 从所学知识点来说,孔子开创了私学,有教无类也是其主要办学思想,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

而材料中有“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可见材料认为六艺在孔子之前出现,因而A、C、D项都不对。

另外,材料中“太卜”、“外史”、“宗伯”是官职名,因而选B项。

4.“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

A.《论语》B.《道德经》

C.《墨子》D.《韩非子》

答案 B

解析 “上善若水”体现了顺其自然等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

5.《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

这说明(  )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答案 A

解析 《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从这里法家和道家的关系,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故A项正确。

6.胡适说:

“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据此可知(  )

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

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答案 C

解析 材料“其学皆应时而生”是指诸子学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选择C项。

7.《易经·文言》中提到: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

A.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注重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等关键词可知中国古代文化追求与天地、日月、四季、鬼神的契合,也就是天人合一了,选择B项。

8.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

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天人合一思想

形体上

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

意识上

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

政治上

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答案 C

解析 据图表分析,“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天”与“人”(或人类社会)的关系;C项说的是“昆虫”、“草木”的生活现象,没有说到“人”,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

深化训练

9.《世界文明史》中说: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 A

解析 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因此A项正确

10.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答案 B

解析 秦国商鞅变法,利用法家思想推行改革,最终增强实力实现统一,这“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秦朝实行暴政,二世而亡,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11.(公元65年)冬十月,日有食之。

……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

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

“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日有食之”使得“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造成“帝览章,深自引咎”写下罪己诏。

这体现了统治者(包括官员和皇帝)认为日食是上天对皇帝的惩罚,体现了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A、B、D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12.部分史学家认为:

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

“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

由此可知(  )

A.汉武帝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汉代儒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C.董仲舒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D.汉代儒学重视考据、训诂

答案 B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