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讲义9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412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29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小升初讲义9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讲义97.docx

《小升初讲义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讲义97.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讲义97.docx

小升初讲义97

第一讲消去问题

(一)

在有些应用题里,给出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要求出这些未知数的数量。

我们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条件,分析对应的未知数量变化的情况,想办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从而把一道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变成比较简单的题目解答出来。

这样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消去法”。

例题与方法

在学习例题前,我们先进行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练习,为用消去法解题作好准备。

(1)买1个皮球和1个足球共用去40元,买同样的5个皮球和5个足球一共用去多少元?

 

(2)3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225千克,1袋大米和1袋面粉共重多少千克?

 

(3)6行桃树和6行梨树一共120棵,照这样子计算8行桃树和8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4)学校买了4个水瓶和25个茶杯,一共用去172元,每个水瓶18元,每个茶杯多少元?

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

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

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练习与思考

1、1袋黄豆和1袋绿豆共重50千克,同样的7袋黄豆和7袋绿豆共重()千克。

2、买5条毛巾和5条枕巾共用去90元,买1条毛巾和1条枕巾要()元。

3、买4本字典和4本笔记本共、用去了68元,买同样的9本字典和9本笔记本一共要()元。

4、9筐苹果和9筐梨共重495千克,找这样计算,2筐苹果和2筐梨共重( )千克。

5、妈妈买了5米花布和3米白布,一共用去102元。

花布每米

15元,白布每米多少元?

6、果园里有14行桃树和20行梨树,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40棵。

每行梨树15棵,每行桃树多少棵?

 

7、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

每头牛每天比每只羊多吃多少千克?

 

8、食堂第一次运来6袋大米和4袋面粉,一共重400千克;第二次又运来9袋大米和4袋面粉,一共重550千克。

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9、3包味精和7包糖共重3800克,同样的3包味精和14包糖共重7300克。

每包味精和每包糖各重多少克?

 

10、育新小学买了8个足球和12个篮球,一共用去了984元;青山小学买了同样的16个足球和10个篮球,一共用去1240元。

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

 

11、买15张桌子和25把椅子共用去3050元;买同样的5张桌子和20张椅子,需要1600元。

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需要多少元?

 

第二讲消去问题

(二)

7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425千克,同样的3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325千克。

求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重量。

 

3头牛和8只羊每天共吃青草93千克,5头牛和15只羊每天吃青草165千克。

一头牛和一只羊每天各吃青草多少千克?

 

练习与思考

1)3个皮球和5个足球共245元,同样的6个皮和10个足球共()元。

 

2)5盒铅笔和9盒钢笔共190支,同样的2盒铅笔和6盒钢笔共100支。

3盒铅笔和3盒钢笔共()支,1盒铅笔和1支钢笔共()支。

 

3)育才小学体育组第一次买了4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用去了141元;第二次买了5个篮球和4个排球,共用去180元。

每个篮球和每个排球各多少元?

 

4)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138千克,5筐同样的苹果和3筐同样的梨共重134千克。

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重多少千克?

 

5)某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重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3袋,面粉5袋,共重850千克。

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6)3件上衣和7条裤子共430元,同样的7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70元。

每件上衣和每条棵子各多少元?

 

7)2千克水果糖和5千克饼干共64元,同样的3千克水果糖和4千克饼干共68元。

每千克水果糖和每千克饼干各多少元?

 

8)5包科技书和7包故事书共620本,6包科技书和3包故事书共420本。

每包科技书比每包故事书少多少本?

 

9)3个水瓶和8个茶杯共92元,5个水瓶和6个茶杯共102元。

每个水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10)甲有5盒糖,乙有4盒糕共值44元。

如果甲、乙两人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值相等。

一盒糖、一盒糕各值多少元?

 

第三讲一般应用题

在小学里,通常把应用题分为“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两大类。

“典型应用题”有基本的数量关系、解题模式,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

我们已经学过的“和差问题”、和“倍差问题”等等,都是“典型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没有各项的数量关系,也没有可以用来的解题模式。

解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题的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等手段帮助分析。

例题与方法

例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

这条鱼重多少千克?

 

例2、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五

(1)班和五

(2)班共有81人,五

(2)班和五(3)班共有83人,五(3)班和五(4)班共有86人,五

(1)班比五(4)班多2人。

这所学校五年级四个班各有多少人?

例3、甲、乙两位渔夫在和边钓鱼,甲钓了5条,乙钓了3条,吃鱼时,来了一位客人和甲、乙平均分吃这些鱼。

吃完后来客付了12元钱作为餐费。

问:

甲、乙两位渔夫各应分多少元?

 

例4、一个工地用两台挖土机挖土,小挖土机工作6小时,大挖土机工作8小时,一共挖土312方。

已知小挖土机5小时的挖土量等于大挖土机2小时的完土量,两种挖土机每小时各挖土多少方?

 

例5、甲、乙、丙三人用同样多的钱合买西瓜。

分西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西瓜7.5千克。

结果甲和丙各给乙5元钱。

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例6、小红有一个储蓄筒,存放的都是硬币,其中2分币比5分币多22个。

而按钱数算,5分币比2分币多4角。

已知这些硬币中有36个1分币。

问:

小红的储蓄筒里共存了多少钱?

练习与思考

1)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

用一根绳子俩量它,绳子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又差4米。

问:

这段绳子长多少米?

 

2)甲、乙两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段花布,原约定各拿花布同样多。

结果甲拿了6米,乙拿了14米。

这样,乙就要给甲12元钱。

每米花布的单价是多少元?

 

3)甲、乙、丙三人各出同样多的钱合买苹果若干千克。

分苹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7.8千克苹果,这样甲和丙各应给乙15.6元钱。

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4)学校买了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了330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3倍。

每张桌子多少元?

 

5)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丙、丁四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

已知乙、丙两个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个班的总人数少1人,甲、乙、丙、丁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6)李大伯买了15千克特制面粉和35千克大米,共用去31.2元。

已知1千克特特制面粉的价格是1千克大米的2倍。

李大伯买特制面粉和大米各用去多少元?

 

7)14千克大豆的价钱与8千克花生的价钱相等,已知1千克花生比1千克大豆贵3元,大豆和花生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8)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

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多加工了120个零件。

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第四讲盈亏问题

(一)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例如:

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就多余16个;如果每人分5个,

就缺少14个。

小朋友有多少个?

苹果有多少个?

比较两次分的结果,第一次余16个,第二次少14个,两次相差1+14=30(个)。

这是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了5-2=3(个)苹果。

相差30个,就说明有30÷3=10(个)小朋友。

请小读者自己算出苹果的个数。

例题与方法

例1、将一些糖果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粒,就会余下糖果17粒;如果每人分5粒,就会缺少糖果13粒。

问:

幼儿园下班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些糖果共有多少粒?

 

例2、学生搬一批砖,每人搬4块,其中5人要搬两次;如果么人搬5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

搬砖的学生有多少人?

这批砖共有多少块?

 

例3某校在植树活动中,把一批树苗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18棵,就会余下24棵;如果每班分20棵,正好分完。

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

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练习与思考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

有多少小朋友?

有多少粒糖果?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

问:

有多少粒糖果?

 

在桥上测量桥高。

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还余4米;把绳子3折后垂到水面,还余1米。

桥高多少米?

绳长多少米?

 

某校安排新生宿舍,如果每间住12人,就会有34人没有宿舍住;如果每间住14人,就会有空出4间宿舍。

这个学校有多少间?

要安排多少个新生?

 

在一次大扫除中,有一些同学被分配擦玻璃,他们当中如果有2人擦4块,其余的人各擦5块,就会多下12块玻璃没有人擦;如果么人擦6块,刚好擦完。

擦玻璃的同学有多少人?

玻璃共有多少块?

 

有一个数,减去3所得差的4倍,等于它的2倍加上36。

这个数是多少?

 

体育老师和一个朋友一起上街买足球。

他发现自己身边的钱,如果买10个“冠军”牌足球,还差42元;后来他向朋友借了1000元,买了31个“冠军”牌足球,结果多了13元。

体育老师原来身边带了多少元?

某小学生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65人,就会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有多少个学生?

 

.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剩30个乒乓球;每盒装15个,就剩2个空盒。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缺2个盒子;每盒装12个,就剩1个空盒。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张宇从家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35米,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45米,可以早到3分钟。

张宇家离学校多远?

 

第五讲盈亏问题

(二)

上一讲,我们讲了盈亏问题的一般情形,也就是在数量分配中恰好一次盈(多余),一次亏(不足)。

事实上,在许多问题里,也会出现两次都是盈(多余),或者两次都是亏(不足)的情况。

例1、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9支缺15支;每人7支就缺7支。

问: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

 

例2、某小学的部分同学外出参观,如果每辆车坐55人就会余下30个座位;如果每辆车坐50人,就还可以坐10人。

有多少辆车?

去参观的学生多少人?

 

例3、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

王强上学去,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作呕50米可以提早8分钟到校。

问:

王强什么时候离开家?

他家离学校多远?

 

1.同学们打羽毛球,每两人一组。

每组分6个羽毛球,少10个球;每组分4个羽毛球,少2个球。

问:

共、有多少个同学打球?

有多少个羽毛球?

 

2.张宇从家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30米,就要迟到3分钟;现在他先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走4分钟,然后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向学校走去,结果提前2分钟到校。

张宇家离学校多远?

 

3.某小学的部分学生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50人,就会余下30个座位;如果每辆车坐40个人,还可以坐10人。

问有多少辆车?

去春游的学生多少人?

 

4.一筐苹果分给一个小组,每人5个剩16个;每人7个缺12个。

这个小组有多少人?

共有多少苹果?

 

5.一些学生分练习本。

其中两人每人分6本,其余每人分4本,就会多4本;如果有一人分10本,其余每人分6本,就会少18本。

学生有多少人?

练习本多少本?

 

6.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先用每分50米的速度走了2分,如果这样走下去,他会迟到8分;后来他改用每分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学校5分。

这个学生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7.筑路对计划每天筑路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筑802米,这样,在规定完成任务时间的前3天,就只剩下1160米未筑。

这条路多长?

 

8.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

每2人3个苹果,多2个苹果,每3人5个苹果,少4个苹果。

问:

有多少小朋友?

多少苹果?

 

9.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剩30个乒乓球;每盒装6个,剩42个乒乓球。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10.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差22个乒乓球;每盒装7个,还差6个乒乓球。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11.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剩13个乒乓球;每盒装12个,还差5个乒乓球。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12..把乒乓球装在盒子里,每盒装9个,剩30个乒乓球;每盒装15个,最后一盒只装3个。

有几个盒子?

几个乒乓球?

 

第六讲流水问题

想一想:

从南京长江逆流而上去长江三峡,与从长江三峡顺水而下回南京,哪个花的时间少?

哪个花的时间多?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在长江行船与在一个平静的湖这行船是不一样的,因为长江的水是一直从西向东(也就是从上游向下游)流着的,船的速度会受到江水的影响。

而在平静的湖水中行船时,船的速度不会受到水流的影响。

考虑船在水流速度的情况下行驶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讲要讲的流水问题。

船在顺水航行时(比方说,从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到南京),船一方面按照自己本身的速度即船速(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行驶,同时整个水面又按照水的流动速度在前进,水推动着船向前,所以,船顺水时的航行速度应该等于船本身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和。

也就是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比方说,船在静水中行驶1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船顺水航行的速度就是每小时10+5=15(千米)。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上面的问题中,如果是问“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又该怎么样呢?

船逆水行驶,情况恰好相反。

本来船每小时行驶10千米,但由于水每小时又把它往回推了5千米,结果船每小时只向上游行驶了10—5=5(千米)。

也就是船在逆水中的速度等于船速度与水速之差。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一艘每小时行驶30千米的客轮,在一河水中顺水航行165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

问:

这艘客轮需要航行多少小时?

 

一艘船顺水行320千米需要8小时,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这艘船逆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这艘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要多少小时?

 

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异端水路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

 

练习与思考

一只小船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在176千米长的河中逆水而行,用了211小时。

这只小船返回原处需要用多少小时?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河水流速位每小时5千米,一只船往返甲、乙两港共花了9小时,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两地距280千米,一艘轮船在期间航行,顺流用去14小时,逆流用去20小时。

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

 

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是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千米。

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

 

乙船顺水航行2小时,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时。

甲船顺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时。

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多少小时?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小刚和小强租一条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壶掉进江中,当他们发现并调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时间?

 

第七讲等差数列

(1)1,2,3,4,5,6,7,8,…

(2)2,4,6,8,10,12,14,16,…

(3)1,4,9,16,25,36,49,…

上面三组数都是数列。

数列中称为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又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

项的个数叫做项数。

一个数列中,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

后项与前项的差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

如等差数列:

4,7,10,13,16,19,22,25,28。

首项是4,末项是28,共差是3。

这一讲我们学习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

例题与方法

1)在等差数列1,5,9,13,17,…,401中,209是第几项?

 

2)10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报数,每后一个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个同学报的数多3,小明站在第一个位置,小宏站在最后一个位置。

已知小宏报的数是300,小明报的数是几?

 

3)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的一层有5根圆木,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一共堆了28层。

最下面一层有多少根?

 

4)1+2+3+4+5+6+…+97+98+99+100=?

 

5)求100以内所有被5除余10的自然数的和。

 

6)小王和小胡两个人赛跑,限定时间为10秒,谁跑的距离长谁就获胜。

小王第一秒跑1米,以后每秒都比以前一秒多跑0.1米,小胡自始至终每秒跑1.5米,谁能取胜?

 

练习与思考

(每题10分,共100分。

1)数列4,7,10,……295,298中,298是第几项?

 

2)蜗牛每小时都比前一小时多爬0.1米,第10小时蜗牛爬了1.9米,第一小时蜗牛爬多少米?

 

在树立俄,10,13,16,…中,907是第几个数?

第907个数是多少?

 

3)求自然数中所有三位数的和。

 

4)求所有除以4余1的两位数的和。

 

5)0.1+0.3+0.58.+0.7+0.9+011+013+015+…099的和是多少?

 

6)梯子最高一级宽32厘米,最底一级宽110厘米,中间还有6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中间一级宽多少厘米?

 

7)有12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第六项与第七项的和是12,求这12个数的和。

 

8)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已知第一秒下落距离是4.9米,以后每秒落下的距离是都比前一秒多9.8米50秒后物体落地。

求物体最初距地面的高度。

 

9)求下面数字方阵中所有数的和。

1,2,3,…,98,99,100

2,3,4,…99,100,101

3,4,5,…,100,101,102

……

100,101,102,…197,198,199

 

第八讲找规律

你能找出下面各数列暴烈的规律吗?

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8,15,22,(),36,…;

17,1,15,1,13,1,(),(),9,1,…;

45,1,43,3,41,5,(),(),37,9,…;

1,2,4,8,16,(),64,…;

10,20,21,42,43,(),(),174,175,…;

1,2,3,5,8,13,21,(),55。

1,2,3,2,3,4,3,4,5,4,5,6,6,7,…从第一个数算起,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

 

练习与思考

(第1题30分,其余每题10分,共100分。

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9,27,(),243;

2,7,12,17,22,(),(),37;

1,3,2,4,3,(),4;

0,3,8,15,24,(),.48;

6,3,8,5,10,7,12,9,(),11;

2,3,5,(),(),17,23;

81,64,(),36,(),16,9,4,1;

21,26,19,24,(),(),15,20;

1,8,9,17,26,(),69;

4,11,18,25,(),39,46;

2)一串数按下面规律排列:

1,3,5,2,4,6,3,5,7,4,6,8,5,7,9,…

从第一个数算起,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

 

3)有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下图),第100个黑珠前面一共有多少个白珠?

4)在平面中任意作100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能形成多少个交点?

 

5)在平面中任意作20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可把这个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序号

1

2

3

4

5

算式

1+1

2+3

3+5

1+7

2+9

序号

6

7

8

9

算式

3+11

1+13

2+15

3+17

5)根据上面的规律,第40个序号的算式是什么?

算式‘1+103“的序号上多少?

 

6)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依次作出下面这些图形。

 

 7)已知第一幅图的周长是10厘米。

(1)3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周长是70厘米的图形,由多少个正方形组成?

能力测试

(一)

1、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按照规律填上适当的数字。

1,2,3,4,8,16,(),64,128。

5,10,15,20,25,(),35,40。

4,7,10,13,16,(),22,25。

1,1,2,3,5,8,13,21,()

1024,512,256,(),64,32,16,8,4。

2,5,11,20,32,(),65,86。

1,3,2,4,3,5,(),6,5。

1,4,9,16,25,(),49,64。

2)9个人9天共读书1620页,平均1个人1天共读书()页;照这样计算,5个同学5天读书()页。

3)如果平均1个同学1天植树()棵,那么,3个同学4天共植树120棵。

买3只足球和9只篮球共用了570元,买9只足球和27只篮球要用()元。

2、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2+4+6+8+10+…+22+24+26

 

2)1+2+3+4+5+6+…+1996+1997+1998

 

3、应用题(第1~4题10其余每题10分,第5题11分,共51分)。

1)李老师将一叠练习本分给第一组的同学,如果每人分7本,还多7本。

如果每人分9,那么有一个同学一本也分不到。

第一组有多少同学?

这叠练习本一共有多少本?

 

2)一只小船在河中逆流航行176千米,用了11小时。

一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这只小船返回原处要用多少小时?

 

3)4只篮球和8只足球共买560元,6只篮球和3只足球共买390元。

问:

一只篮球和一只足球各买多少元?

 

4)有10元钞票与5元钞票共128张,其中10元比5元多260元。

两种面额的钞票各是多少张?

 

5)下面是一种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

要求数列2,4,8,16,32,64,…,1024,2048的和,

方法如下:

S=2+4+8+16+32+64+…+1024+2048

2S=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