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46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docx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

第三章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

教学目的:

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

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

序数效用论

教学难点:

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

8课时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

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

(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U)——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0时有: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

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因为最重要用途的边际效用大,其后次要用途的边际效用小,以此顺序,随用途越来越不重要,其边际效用就递减。

三、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目的是在消费者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其假设前提主要有:

(1)消费者嗜好不变;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和已知的。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在基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来加以证明的。

下面以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为例,具体说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

,所购买和消费两种物品的数量为

,其价格分别为

,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分别为

,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因此,消费者均衡的一般数学模型表现为:

…………

(1)

…………

(2)

……………(3)

其中,

(1)式是约束条件,

(2)式是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3)式是目标函数。

如果消费的是多种物品,则可把上述模型扩展为:

     

…………

(1)

…………………

(2)

…………………………………………(3)

表示的是单位货币效用,即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商品边际效用都相等。

结论: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是说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就可以获得最大效用(戈森第二定律)。

课后自学与研究(数学基础好的同学):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或其他方法证明上述定律。

四、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

为什么需求量同价格变化成反比,从而决定需求曲线是自左上向右下倾斜的?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来解释的。

具体地说,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消费者购买某商品的数量增加时,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对此消费者必然递减,因而该商品价格也要相应递减。

就是说,消费者买的越多,价格必须越低。

这样就得到了每个消费者的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并进一步得到向右下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

五、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案例(讨论与分析)

1、消费者剩余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对该商品效用的评价,我们可以把这种评价称为价值(value),但他实际支付的是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就是某商品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商品效用的评价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其公式为:

式中

分别代表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

理解这一概念要注意:

(1)消费者剩余只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觉,并不是指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

(2)消费者剩余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市场价格是不变的,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购买数量的增加,他从中得到的边际效用也在减少,所以他从每单位货币购买中的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在减少,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会减少。

2、价值悖论(paradoxofvalue)

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价值悖论”。

价值悖论(paradoxofvalue)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不大,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

这种现象与传统的价格理论不一致。

这个价值悖论是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边际效用理论提出后才给予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商品的价格与边际效用有关,而不是由效用决定。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一、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仅是次数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

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数字或商品效用多少,只需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表示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就足够了,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

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

二、无差异曲线

1、关于偏好的假定

消费者显示性偏好——在依据少数假定条件下,消费者依据自身的某种偏好在不同价格下作出对某种商品优先购买的选择特性。

这些优先购买的特性实际上就是消费者偏好假定的具体体现。

(1)次序性

(2)传递性

(3)单调性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定义:

又称效用等高线、等效用线。

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或是说在这条曲线上,无论两种商品的数量怎样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是相同的。

如下图。

 

(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任何一条无差异曲线都是同某一既定价格和收入水平相对应的。

第三,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无差异曲线的这一特点系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关于这一点,将在下面得到详细的说明。

3、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满足程度时,为增加一种商品数量与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数量之比。

其公式为:

 其中,ΔX1和Δ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替代率都是该点切线斜率。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消费

两种商品的条件下,在保持消费者总效用和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

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者总效用和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

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商品所能替代的

商品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

商品以同样的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

商品数量就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结果。

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3、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如果对于消费者来说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其无差异曲线也不呈凸性。

它是一条线性的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12为一常数。

如下图左。

(2)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有些特殊的无差异曲线并不具有凸性。

例如,对于互补品只有采取固定比例的组合才能产生一定水平的效用,如眼镜架与眼镜片。

如下图右。

三、预算线

1、含义

预算线(budgeline)——又称消费可能性线(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货币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量的集合。

其公式:

变形整理一般线性式

其中,

代表的是消费预算线的截距,

代表的是消费预算线的斜率。

它表明的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即消费者购物所花费的货币支出不能大于他的收入,也就是在既定收入条件下无法实现,若小于他的收入,同样也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2、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预算是以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为条件,所以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也会随之变动。

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价格不变,收入变化,则消费预算线平行向右上方移动,即预算水平增加;反之,情况相反。

(2)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若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就会改变预算线的斜率,使预算线发生偏转。

(3)如果所有商品的价格以同一方向同一比例发生变动,则消费者预算约束线位置不发生变动,如果商品价格及消费者收入发生相对变化,则预算线的斜率发生变动。

同理,在收入不变的时候,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也会导致斜率的变动,各种情况可类推。

  

四、消费者的均衡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

序数效用论者在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是以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偏好既定以及理性消费者假设为前提条件的。

如果我们把消费者的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里,它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将有以下三种情况(如下图)。

第一,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交与a、b两点。

这两点虽代表着一定的满足程度,但它们并没有达到消费者支出允许的范围内所获取的最大的效用水平,因a、b移动到E点,可以在新的、更高的满足水平上进行消费。

第二,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3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虽然此时有较高的满足水平的存在,但对消费者来说已经超越其财力的许可。

第三,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点。

E点同时在预算线AB及无差异曲线I2上,意味着它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用现有的收入可以买到的,同时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水平的满足。

显然,只要E点沿着预算线偏离原来的位置,它所代表的满足程度都将低于U2水平。

因此,切点E是在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此时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就实现效用最大化。

其消费均衡条件是: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或消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消费预算线的斜率。

用公式表示为:

这就是序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由此可见,虽然基数效用论者和序数效用论者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以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然而,二者由各自分析所得出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结论是相同的。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一、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前所述)

2、收入——消费曲线:

是指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的消费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后,会使他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

但也可能有这样的商品,当人们的收入提高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比如劣等品。

这是因为人们在收入提高后,就改用档次较高的商品,对低档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了。

如下图。

3、收入需求曲线

根据收入消费曲线,我们可以推导出收入需求曲线来。

它反映了消费者的货币收入量与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因为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E.恩格尔曾专门研究过消费者的收入与某种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故收入需求曲线又被称为恩格尔曲线。

 

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定义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两种影响:

一种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实际收入水平变化会引起效用水平的变化。

一种是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总效应:

某商品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当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动到另一个均衡点时该商品需求量的总变动。

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总效应等于替代效应加收入效应。

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正因为如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三、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在经济学上,人们把随着价格提高需求量反而会增加的那些低档品称为吉芬商品。

由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方倾斜。

很清楚,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

作为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大同小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只是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这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总结: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借助于下表将正常品、低档品与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作一总结。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商品

类别

替代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上方倾斜

第五节从单个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

公式表示为:

本章阅读书目:

1、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六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8年。

2、厉以宁主编:

《西方经济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曼斯菲尔德:

《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诺顿公司,纽约,1991年。

4、范里安著:

《微观经济分析》,第三版,诺顿公司,纽约,199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