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6793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docx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8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8)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考试日期:

200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

闭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

E.防制实验研究

2.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死亡、患病、伤残

E.以上均不对

4.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E

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断方法

C.统计学方法D.实验法

E.观察法

5.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E

A.不需要随访

B.观察--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6.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C

A.1天B.1个星期

C.1个月D.6个月

E.1年

7.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C

A.短期波动B.季节性

C.间断性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8.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B

A.高血压发病率B.高血压患病率

C.高血压罹患率D.高血压死亡率

E.高血压续发率

9.“流行”是指E

A.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

B.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

C.在较大范围都发生了新病例

D.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

E.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例年发病率水平

10.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C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E.双盲法抽样

11.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A

A.普查B.抽样调查

C.生态学研究D.纵向研究

E.个案调查

12.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E

A.所有医院病例报告B.生态学研究

C.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D.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

E.现况调查

13.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

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D

A.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B.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D.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以上均不对

14.现况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哪方面特点:

(B)

A.需要通过追踪观察将的暴露与疾病情况

B.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C.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

D.A或C

E.以上都不对

15.说明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的指标是A

A.RR和ARB.RR和PAR

C.RR和PAR%D.PAR和PAR%

E.AR和PAR

16.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E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暴露与疾病在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随访期间还需要继续收集有关暴露的资料

E.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17.在结核病住院的妇女中,某医师研究了经常性肺部线检查对继发乳腺癌的影响,发现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有25%和11.7%的人接受过异烟肼化学治疗。

如果异烟肼可诱发癌症,在分析肺部线检查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时,为了排除两组因服异烟肼人数比例不同而造成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最好B

A.只在未使用过异烟肼的人中比较乳腺癌的发生率

B.将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妇女分为用过异烟肼组和未用过异烟肼组,进行分层分析

C.进行配对分析,病例对照的比值等于两组中使用异烟肼人数的比值,再计算比值比

D.对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使用异烟肼的分布情况进行校正,计算SMR

E.以上都不对

18.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D)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比值比

19-21共用题干

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年末人口数10500人。

年初有糖尿病病人100人,年末有糖尿病病人130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19.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病死率C

A.10/10500

B.10/10000

C.10/140

D.10/130

E.10/40

20.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患病率C

A.130/10500

B.130/10000

C.140/10000

D.140/10500

E.40/10000

21.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发病率E

A.130/10500

B.130/10000

C.140/10000

D.140/10500

E.40/10000

22-26共用题干

内蒙古某村发现多名皮肤病患者,经环境调查发现饮水中砷含量超过国家饮水标准。

我们拟研究水砷含量与皮肤病的关系。

22.课题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研究:

B

A病例对照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临床实验

E回顾性队列研究

23.调查了该村200名村民,结果如下表,可以计算哪一项疾病指标?

d

有皮肤损害症状

无皮肤损害

合计

高砷组

80

20

100

低砷组

6

94

100

共计

86

114

200

A发病率

B累计发病率

C发病密度

D患病率

E相对危险度

24.该村的皮肤病患病率为:

C

A80/100

B80/200

C86/200

D86/114

E6/80

25.从以上调查可以描述此次健康事件的:

D

A人群分布

B时间分布,

C空间分布

D三间分布

E砷与疾病的关联

26.要想确定该村村民皮肤损害与饮水砷浓度的关系,还应做什么研究?

A

A剂量反应关系

B生态学研究

C疫地

D临床实验

E筛检

27-31共用题干

某岛屿近年因癌症死亡的病例增多。

为探明职业暴露与癌症死亡的关系

27.这个研究首先要收集什么数据资料?

D

A饮食

B地理位置

C人口数

D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死亡人数

E患病率

28.这个研究需要进行:

B

A确定对象

B提出假设

C进行家访

D访问病人

E走访当地医院

29.要想探明当地职业暴露与癌症的关系,如何验证假说?

A

A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癌症发病的追踪调查

B死因调查

C普查

D社区干预

E问卷调查

30.如果进行队列研究,首先要C

A入户

B职业研究

C基线调查

D采样

E收集病人

31.建立队列和随访,需要注意C

A入户数

B病人数

C失访率

D采样数

E死亡数

32.传染期是指:

(B)

A.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

B.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C.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期

D.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

E.从症状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期

33.疫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

A.传染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的大小

B.传染的数量、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

C.传染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播途径的特点

E.以上都不是

34.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35.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D)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B.隐形感染者增加

C.免疫人口的迁入

D.新生儿增加

E.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36.某市艾滋病检测中心检出一居民HIV抗体阳性,该机构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部门(B)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37.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B)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与续发病例的关系

38.接种卡介苗属于(C)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39.依据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乙型肝炎疫苗第三针的接种时间应为(D)

A.出生24小时内

B.1月龄

C.3月龄

D.6月龄

E.8月龄

40.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A)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都不对

41.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D)

A.属于纵向研究

B.包括常规报告系统

C.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

D.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

E.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

42.下列措施中哪个属于一级预防(B)

A.健康检查

B.遗传咨询

C.产前检查

D.康复治疗

E.筛检

43.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不包括(C)

A.促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E.治疗疾病

44.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A)

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45.用联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属于(C)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

46.为预防伤害,我国规定司机驾车必须使用安全带,这属于(C)

A工程干预B经济干预C强制干预D法律干预E行政干预

47.当发生新传染病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的重新流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B)

A0级BI级CII级DIII级EIV级

48.下列哪一项不是按伤害发生的地点分类的(B)

A.家庭

B.机动车

C.公共场所

D.高速公路

E.劳动场所

49.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A)

A.潜伏期

B.间期

C.前期

D.处理期

E.恢复期

50.Haddon模型中,在伤害发生中应进行的伤害预防,错误的是(E)

A.司机的应变能力

B.乘车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C.车辆内部装备的性能

D.路面状况

E.邮箱质地的改善

51.关于疾病暴发的现场调查,叙述错误的是(B)

A.调查者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工作

B.标本采集时只需采集病人的各种分泌物

C.发现病例的过程中,诊断必须准确

D.现场调查时需探索传染和传播途径

E.现场调查时通过个案调查利于发现可疑线索

52.下面关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A.传统的医学实践是不讲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则是讲证据的

B.传统的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但它们所基于的证据不同

C.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的最好证据,,但也要根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决定

D.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不要临床经验

E.以上都不对

53.循证医学对未医学的影响是(E)

A.促进临床医疗实践的规范化、临床决策科学化,避免资浪费

B.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水平

C.有利于国际间医学资的共享,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D.有助于患者参与医疗过程,监督医疗,保障自身的权益

E.以上都对

54.系统综述有关文献的收集过程下列哪项不妥当(E)

A.收集检索文献的范围要明确

B.要有纳入和排除标准

C.对所使用的原始文献研究结论的分析科学有效

D.应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文献收集

E.不能使用未发表的文献

55.下列哪项不是Meta分析的目的(C)

A.定量地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B.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C.快速发表研究成果

D.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E.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56.选择效应标志物的应具有的特点(E)

A.选择最能代表生物效应实际情况的标志物

B.选择生物效应特异性标志

C.选择生物效应敏感指标

D.选择易于测量的效应指标

E.以上都对

57.外暴露标志物有(E)

A.病毒

B.化学致癌物

C.细菌

D.毒素

E.以上都是

58.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C)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作为暴露标志

59.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方法有(E)

A.PCR技术、

B.自动化测序技术(automatedsequencingtechniques)、

C.比较性的基因杂交技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cition,CGH)

D.基因芯片(genechip)

E.以上都是

60.遗传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方法有(E)

A.双生子分析

B.养子、半同胞分析

C.系谱分析

D.家族聚集性分析

E.以上都可以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程度称为遗传度

B.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所起作用越小

C.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D.可以用双生子法估计遗传度

E.可以利用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估计遗传度

62.多因子遗传病常具有的发病规律是(E)

A.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与遗传度有关

B.受亲属亲缘关系的影响,亲属中发病率有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

C.再发风险受病情的影响,病情重者再发风险率高

D.在一个家庭中,罹患成员越多,再发风险越高

E.以上都是

63.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E)

A.遗传病筛检

B.遗传咨询

C.再发风险估计

D.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

E.以上都可以

6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为:

C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混杂因素E、无法判断

65.有人对250例胃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劳动强度、吃变硬或发霉的馒头、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量以及情绪变化等,同时对条件与上述250例具有可比性的400名非胃癌患者(或健康人)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以便进行结果比较。

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使用了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C

A、现况调查B、筛检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66.有人在1982~1984年进行了一次有关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为1982年2月到1984年5月在某市级医院诊断的男性食管癌病人,对照是从人群选取的样本。

对两组研究对象都进行访问调查,询问了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饮酒情况:

OR值为:

B

酒精消耗量与食管癌的关系

≥80g/d

0~79g/d

合计

病例

96

104

200

对照

109

666

775

合计

205

770

975

A、1.05B、5.64C、6.94D、0.48E、0.14

67.在一项1:

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

OR值为:

B

病例

对照

非暴露

暴露

非暴露

4

69

暴露

43

364

A、0.49B、1.60C、1.09D、10.75E、0.62

6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评价研究因素和疾病的联系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

A、OR值B、RR值C、AR值D、AR%值E、PAR值

69.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有以下不同:

C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B、设立了对照组

C、给试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D、可以用于病因推断

E、以上均对

70.下列哪项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

C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疾病的发生

71.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A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均是

72.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的特点是:

B

A、耗费少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的暴露史可出现偏倚

73.下列何者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以上均是

74.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B

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场实验D、历史性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75.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D

A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的研究

B根据以往患病情况,对将的发病率进行研究

C研究吸毒者、非吸毒者与艾滋病发生的关系

D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E利用医院病案资料所开展有关疾病疗效的分析与研究

76.在研究某疫苗的疗效研究中,实验组为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对照组为不接种该疫苗的儿童。

则此对照属于:

B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相互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77.在临床疗效研究中,选择现有的正常值为对照组。

则此对照属于:

C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相互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78.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比较同一组病人用药前后指标的变化,根据变化程度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则此对照属于:

D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79、药物临床试验分组方法为:

B

A按是否发病分组B随机分组

C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D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E以上都不对

80.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C

A之后B同时C之前D以上都可能E以上均不对

81.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A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

82.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强度最好用C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患病率C相对危险度

D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

83.为研究胃溃疡病与饮酒的关系,某大夫调查了100名胃溃疡病人的饮酒史和100名胃炎病人的饮酒史,这是属于B

A、群组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现况研究

E、筛检

84.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哪种盲法最常应用B

A.单盲法B.双盲法C.三盲法D.四盲法E.单盲法加三盲法

85.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B

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试验分组情况

C.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E.以上都不是

86.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原则不包括C

A.对照原则B.随机化原则C.样本大小原则D.盲法原则E.重复原则

87.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的含义E

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之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8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易发生的偏倚是D

A、社会期望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性偏倚E.以上都不对

89.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C

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的研究E.普查

90.疾病轮状模型的内环是:

C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

91.约登指数指:

A

A、灵敏度+特异度-1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

D、灵敏度+假阴性率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92.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C

A灵敏度为85%B特异度为85%

C阳性预测值为85%D假阴性率为85%E、阴性预测植85%

93.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B

A、增加筛检频率B、筛检高危险人群

C、减少筛检频率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的诊断

E、在患病率低的人群中进行筛检

94.在筛检的ROC曲线中,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达的意义分别为:

C

A、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B、假阳性率与阳性预测值

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D、假阴性率与阴性预测值

E、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

95.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的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

B

A、A实验的灵敏度比B实验高

B、A实验的特异度比B实验高

C、A实验的假阳性率比B实验高

D、A实验的阴性预测值比B实验高

E、以上都不对

96.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E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分析性研究

【B型题】

A、现况调查,形成病因假说

B、病例对照调查

C、统计学分析

D、比值比

E、相对危险度

97.对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