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93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 中医传承.docx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中医传承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中医传承

2014-11-3009:

14:

281.1.大山的呼唤2014-09-222.2.香菇之香2014-09-223.3.医为何物2014-09-224.4.初试中医治父病2014-09-225.5.外边的世界2014-09-226.6.三十而立2014-09-227.7.初识金华有奇遇2014-09-228.8.金华正式行医2014-09-229.9.文荣医院的日子2014-09-2210.10.无聊的医院工作2014-09-2211.11.困惑的人生2014-09-2312.12.横店集团医院的见闻2014-09-2613.13.杜鹃花2014-09-2614.14.风雪无阻2014-09-2615.15.一个工艺品2014-09-2916.16.收徒带教之累与乐2014-09-2917.17.不该凋谢的杜鹃花2014-09-3018.18.各显神通2014-09-3019.19.无力回天2014-09-3020.20.杜鹃花之死2014-10-0121.21.再带学生2014-10-0222.22.伤寒问答2014-10-0423.23.邓飞和他的大病医保2014-10-0224.24.北京,我的梦2014-10-0425.25.北京,北京2014-10-0426.26.潘老的热心2014-10-0827.27.师父,可爱的师父2014-10-0828.28.告别我的网络空间2014-10-0829.29.徐文荣和梦幻横店2014-10-0830.30.旗帜2014-10-0831.31.伟大领袖毛主席2014-10-1032.32.柳暗花明,人间有真情2014-10-1033.33.大律师王勇2014-10-1434.34.法理论坛2014-10-1435.35.诚信是金2014-10-1536.36.我的生命如此多情2014-10-1637.37.西湖问道2014-10-1538.38.商道无情人有情2014-10-2039.39.捡了个儿子2014-10-2040.4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14-10-2141.后记2014-10-2242.中医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初探红袖添香版,《吴南京的中医故事》后记本书真实的记录了本人学医、行医的一些经历,不是自传。

因为自传是名人写的,我不是名人,仅仅是写了一些真实的故事罢了。

现在很多小说,故事情节写得有悬念、安排得迭宕起伏。

但我我觉得没有必要,还是平稳些,平淡些。

还是不倚取中,力求写得中正些为好。

记得我曾说过,2007年本人初到金华行医的第一批病人,我都当哥们对待;2008年的病人择优而交;2009年以后的病人,就是随缘了。

有人很不理解的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对方“如果没有第一批病人的勇气和信任,我根本无法在金华立足,所以对第一年的第一批病人,我有一种感恩的心。

”这批病人,如果以现实功利的看法,是社会的基层人物,不是富豪,也不是当权者,但我觉得做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以直到现在,这批人还和我走得很近。

书中本人真人真事的写,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强大的内心,很难承受我这样指名道姓的写,所以这批哥们,书中没有出现。

书中出现了一些真实姓名,本人也曾在写之前和对方打过招呼,经对方同意了才写出来。

第一次是以第一人称写,书成稿后,在网络上一放,就引来了不同的声音。

大部分人还是认可的,但有的离我远些在观望,也有个别朋友,承受不了而发出了微言。

人生在世,能交往一辈子的朋友本就很少,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思想情结,的确很难让人和人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有非常好的交情。

总是在不同的阶段,边上有不同的朋友,只要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是真诚的对待就很好了。

不要强求太多。

我很幸运,在和这些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是超越金钱在一起,这样的友情很难得,所以我也很珍惜。

一个巴掌打不响,朋友是相互的,只有相互的付出才会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必要。

这种付出不是金钱,而是情义。

仅仅是金钱的付出,这是生意交换,和朋友的性质不一样。

我的人生崇尚自由、勇敢、光明和爱心。

我习武,并且把武学文化溶入到我的中医里;把武学文化溶入到我的生活、我的事业、我的情感。

没有习武的很多同行看不懂我的药方,社会上很多人不明白我的情感。

这很正常,因为他们不懂武学,所以我也从不去计较。

夫妻为什么会吵架,不就是因为关系太密切了才会吵。

如果是一个根本不相干的人,根本不是同路人,吵来吵去累不累呢。

人的精力本就很有限,再去这些不相干的人身上花没有必要的精力,我觉得很不值。

所以对于这些事,书中也是一笔带过。

金庸、古龙等大家,用他们的方式谱写了一个武术传奇。

周伯通、郭静、令狐冲、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等一个个传奇武林人物。

周伯通的大智如疯、郭静的大仁大勇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一颗强大的心。

他们的内心是自由的,正因为他们的自强不息,才让他们有一颗强大而自由的心。

这样的内心是广大民众向往的,所以才会去认真的看这些小说。

但社会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民众又会怎样对待呢?

无非会说周伯通是疯子,郭静是傻子。

等到那一天发现这些人的高大,再马屁精一样的贴上去拍马屁。

因为东海问题就去砸日系车,这是懦夫行为。

有本事去超越比自己更强的敌人,不懂得自强,沉浸于幻想之中有用嘛?

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尚武精神。

尚武不是说叫人整天去打打杀杀,而是一种血性,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心态。

更要明白止戈为武的武学意义。

我不是因为看了武侠小说才会看到武学的一些问题,因为我小时在山村里长大没有什么小说可看。

而是因为山村里的那种野蛮、狭隘看到了武学的另一面;没日没夜的习武又看到了武学的另一面;行医过程中,治疗疑难重症,一针一药定人生死时的果决之心再看到了武学的另一面。

沉醉于上一辈留下的那点财富、沉醉于书面上那些空洞的理论知识、沉醉于乌托邦的幻觉中……这都无济于事。

横店徐文荣前辈,八十岁高龄还为横店的百姓而在不断努力的精神感化着我;师父对我无为而教的大医风范激励着我,从而使我的戾气在逐渐的消散,也渐渐的懂得了爱国才能爱家的意义。

国家,国家。

没有国,那里会有家。

艺术是追求人性的解放来表达主题,社会越是混乱,表达得就越强烈。

不论是诗歌、绘画、舞蹈都一样,小说也一样。

现在的中国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但外来文化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使很多人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一些消极和自私的想法,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

书中写了很多商人。

这些商人,如果单纯以商人的角度来说,都是不错的商人。

他们在为社会努力的创造财富,为国家作出贡献。

但从道德的角度去看,为大多数人努力的一般被称为好人,而为自己个人利益去努力的一般被称为坏人。

商人在努力创造财富的同时,为自己多带来些利益,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只要在这过程中别去伤害别人就可。

有几个朋友觉得我书中这样写商人不太适合,这是他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来对待我所描述的故事。

书中所写到的这些商人,无非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这是人的本性,并没有贬义之意。

只是以徐文荣前辈的大商和一些小商人的比较,区别不同人群的思想境界而已。

人心是自由的,别人怎样解读这是别人的事。

吴南京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于横店注: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一书,原来是用第一人称写,后来我换成了第三人称来写。

人生虽然经历了些事,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因为有众多长辈对我的关怀;也有众多朋友能超越金钱的交往。

本书的书写目的,一是写一点人生社会的真善美,二是对中医常识的普及做点有意义的事。

所以修改后的书,对于一些病案也进行了添加。

我不是什么文学家,以前也没有写过小说。

本书中对于中医的一些问题谈得还不够全面,比如我曾经给一些朋友的房子弄过风水,从而改变了他的家庭情况带来了好运;比如我治疗了一些神经分裂症、忧郁症的病案等等。

这都是人的情绪因素问题,本人治疗过程中所用的一些心理暗示,再加上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而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这个治疗过程,如果真的要细写,很有趣,文字的量也较多,所以本书就不再来添加。

有空的话,我会以纯小说的方式,写一本正式的小说。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点“红袖天香网”,搜索《吴南京的中医故事》,看修改后以第三人称写的书。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吴南京的中医故事》自杭州的疑难病科研中医关闭后,我想了些社会问题,觉得社会的发展根源在于“自强不息”。

因为一个自强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强大的;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会自信心;一个信心十足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自爱;有了自爱才会自律。

社会才能和平,矛盾才能少去。

人生活在一个安全感十足的社会里,这是幸福的事。

自强、自信、自爱、自律。

想到了这里,于是我开始写这回忆性的纪实小说。

我的文笔不好,我的几个朋友看了都说我这是流水账而已。

其实管他什么流水不流水,我无非是为了把一些问题说明白罢了。

本书以真实为原则,我真人、真事的写。

主要是对于和我中医之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社会关系进行写作。

比如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先生、我的师父陶广正教授、北京的林大哥、大记者邓飞、大律师王勇等人。

博弈之道,在于光明坦荡,双方都见对方的底版进行。

我不懂得什么叫博弈,但我觉得人生也应该光明些。

我很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隐藏,所以我也就不来隐,一切公开。

书中本人实在的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以及我对中医学习、教学等一些感悟。

因为我也走过套方治病、套药治病、套某个名医的方法治病等等。

这些机械模仿别人的足迹,我也一样的模仿过来。

现在对中医学有一些感想,也很片面,仅仅代表本人的一些观点而已。

世上每一个医生都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是一切医生的共同点。

因为天下的医生,对接手治疗的病人,内心都是想把病人的病治好的,没有那个医生故意想把病人的身体治坏掉。

医生不是神仙,“上工十全九”,效果能达到90%的医生就是非常好的医生了。

可是病人总是对医生的期望值一直是100%,由此弄得医患关系弄得十分紧张。

另外病人常常把医生的仁心拿来玩弄,病人总是觉得没有张三有李四,没有李四有赵五。

内心总是觉得少了某某医生就会死掉,于是从不去尊重医生。

这也是一个社会的麻烦事。

让医生难当,这是很多行医者的心声,本人前几年在治病过程中,也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医患关系。

对于医患之间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书中也作了些真实的描述。

本人认为,事情的也主要是源于不自信造成,根源还是在于自强的问题。

我希望广大患者对医生多些尊重和理解,患者一个电话来询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一天之中接到患者的电话,可不是单一为某一个病人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

有些病人说以前的医生怎样好怎样好,以前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工作量是要少得很多很多。

记得有一个病人来电话问我“吴医生,有朋友送我些黄鳝,我能不能吃啊?

”我回答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谁。

”病人开口就骂我态度不好,没医德什么的。

我想这样的病人,是不是昨天放了几个屁也要来电话问医生呢?

类似这样的事我见过不少,我想同行们也应该多少见过些。

真的希望广大患者能理解。

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所做的事,不仅仅是为了钱。

中医传承吴南京现代中医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是官方中医传承上的理论和实践脱节;二是民间中医,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

前者大多只是写论文、做课题的文字医生;后者是偏一家之言,片面注重一方一药的效果,虽然也可能名重一方,但却理论基础薄弱,一旦偏方失效,就会束手无策。

于是官方中医好以教授、专家自居,不看好民间中医。

而民间中医又反过来说官方中医,只有空头理论不会治病。

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容,使中医界处于一片混乱。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研究中医发展传承的历史。

中医是我们祖先为了生存,在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体系。

开始的传承,因为没有文字的记录,只能以口口相传,文字的出现后才有了相关的记录。

经过长期的治疗总结,慢慢的找出了中医的规律,形成了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中医学的科学体系,也是中医传承上医巫分野的标志。

但中医的传承,也就由此出现了两种体系。

一种是口口相传(至今还是一样的传承方式)的民间传承方式,另一种是注重理论体系的官方传承方式。

人为了生存,利益是放在首位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物质基础相对较差,有一技之长,混口饭吃要方便和省力得多。

于是很多祖传下来的偏方,都是口口相传,以防被别人知道而抢去了饭碗。

特别是封建社会,很多人根本得不到文化知识教育,对于中医理论的书籍无法看懂,治疗上的传承也大多局限于一方一药针对某病的治疗。

虽说有些民间医生得到了些文化知识教育,学习了他人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因为长期的保守思想,加上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思维局限很大,以至于到现在的民间中医,还是一样很难接受别人的知识。

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执政者为了政权的稳定,把社会平民的身份分为士、农、工、商、医等五个档次。

读书人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士人”当官,但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从仕。

因为长期读书,这些人种田不会成不了农;做不了生意也成不了工商;为了生存,他们中间一些人选择行医。

对于这些读书人,封建社会称为儒生。

儒生学医,学习理论基础要快,提高了医生的整体基础文化水平。

有些善于学习的儒医,经过大量的临床治疗,把临床实践和理论基础结合起来,不断的补充完善中医学的发展。

如朱丹溪、喻嘉言、李中梓、张璐、张景岳、许叔微、徐大椿等等,都是儒医中的佼佼者。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人治医虽说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带来了负面影响。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儒家以孔夫子为圣人,儒生治医,也弄出一个医圣。

张仲景在“汤液经”的基础上,搜集了其他人的经验方,编著现存最早辨证论治的《伤寒杂病论》,一位中国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医生,经过努力,成为了医圣。

尊圣,让儒生们不敢去突破旧论,那怕有些理论以及临床技术都很高的医生,也不敢从表面上去侵犯圣人的尊严,永远的维护旧论,严重的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天、地、君、亲、师,是封建社会每一个儒生必须进行洗礼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君自居天之子,代天以驭民,所以儒生们也一样的尊君,以至于对中医治病的组方模式,也戴上了以封建官僚体制“君、臣、佐、使”的帽子。

虽说金元时期外族文化冲击了儒家思想,中医史上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学术上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但后来经过明、清两代,使这种根本不合理的中医方剂学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去,直到现在还不能摆脱。

儒生从小读书,长期以儒家思想的洗礼,学医也一样以儒学移用于医,总是去探讨古代圣人的规范。

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著作,也多是以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的注释和发挥为主题,解释不通时,宁可提出所谓的“错简”,也不敢突破旧论。

比如清代的徐大椿说“言必本于圣经,治必尊于古法”,对经典里的内容“不可增减一字”。

这种治学的方式,会使人的思维泥而不化。

现在还有很多人整天喊着“经方”,说用经方不能多一味药,也不能少一味药,药量也要一模一样的机械套方治疗,对《伤寒杂病论》以外的补充和完善一概否定。

我不知道就《伤寒杂病论》中的几个死方,去套治多变的疾病会怎样的一个结果。

这种做法完全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性和灵活性,中医学还谈什么发展呢。

无谓争辩的风气,是中国儒生们的一大劣根性,整天去谈空洞的理论,而不求实效,见到有超过自己能力的就心里不平衡,粗言相加。

使很多有见解深邃的医生,虽说内心明白,但处于文化思想的大环境下,也不敢自标新见。

清代王清任,经过他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医林改错》一书,提出了些自己的观念,也引来了一片骂声。

比如对《伤寒论》一书,历代注释不下千家,主要是编次、注释,但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争辩,或者如何恢复张仲景的旧貌上大做文章,相互之间诋毁不休,从临床治疗的角度上去分析反而少之又少。

这种做法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不良风气一直到今天还是一样的严重。

有些文人,初涉医书,就大谈中医以示高明。

宋代的苏东坡在黄州时,一年瘟疫爆发,死人无数。

苏东坡用朋友祖传秘方“圣散子”治好了许多处于死亡边缘的百姓,此方在当时可谓救人无数。

于是苏东坡写了“余既得之,谪居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者,至不可数”。

后来陈无择的《三因方》“此药以治寒疫,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

《三因方》还指出:

“辛末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

”“宣和间,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

医顿废之”。

同是一个圣散子治疗瘟疫,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

一边是“所全活者,至不可数”;一边是“被害者不可胜数”。

这事和现在厂家用影视明星做广告一样,正是因为名气很大的苏东坡推广,所以很多无知的人会去乱用药。

苏东坡还编有《苏沈良方》一书,也很畅销。

文人写医书,仅是对中医学上一些零星的经验,有的甚至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根本没有临床的实际治疗经验。

但这些文人深知中国的思想文化,所以他们所写的书,虽然对中医学没有本质意义,但却由于其它原因反而流传较广,使中医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在有一部分中医生,文章写很多,但真有技术含量的也非常少。

更多的是在中医药大学里的教书老师,根本没有任何临床实际经验,整天谈空洞的理论。

我不知道一个根本没有任何临床实践的教书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于耳的讲,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又有几个会治病。

我目前收了十来个学生,其中有一个硕士生,文凭最高,但也最注重空洞的理论,对大学导师盲从学习,临床治疗根本不行,无知而好言。

2006年我在杭州跟宋世华老师学习时,有一个大学本科生也在跟宋老师实习,当我问她人参的副作用,对方竟然回答不上来。

2010年四月份,金华文荣医院聘请了一个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并且说有一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

我问其毕业论文时,对方说写的是中风的内容。

过几天医院八病区有一中风病人,科室的许主任来电话叫我去会诊,我带他一起去。

当他看到病人全身插着管子,双手用胶带固定在病床上,说不出话,看不了舌像。

他说“老师,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病人连舌头也看不到,我无法下手。

”我直言现在中国中医药大学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我也没见过几个能治病的中医大学生。

中医药大学是由原来的中医学院转变而来,中国最早一批组建中医学院的大学教授,都是聘用一些理论和临床实践都属一流的医生(比如邓铁涛、罗元凯、何任、方药中、印会河、宋光济等等)来篇写教材和执教。

但他们的传人也没见得几个算得上是真正的临床家,这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制度问题,医生职位的晋升方式局限了他们自由的心。

但我们不能说这种医生一无是处,他们的文章虽说大多是东拼西凑,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也有些整理得很好,为我们学习理论节省了很多时间。

中医理论是从实际实践中升华出来,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目光来审视对待对中医理论,通过真实的临床实践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

要不,一切理论都是空谈。

反过来说,一切临床治疗也不能机械的以某药对某病。

常常会听说某某民间中医,用他的秘方治疗XX病,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毫无效果。

许多民间中医,手里拿着偏方,治疗特定疾病取得了奇效,但同样的病,用同样的药去治疗,因为个体情况不同,治疗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是典型的缺少理论基础支持的机械治疗法,自然难以大量推广。

要让治疗效果更全面、更显著,必须要用中医的理论基础来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的核心理论,重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重视人和大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

研究大自然以及人体内在的变化,这是中医的核心。

不论是大自然还是人体内在的任何一方面太过或者不及,都会让人和大自然不适应而生病。

中医的治疗,就是调整人体内在的变化,使之能和大自然同步。

所以,要让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必要去研究中医的核心理论,而不是机械的去套用某方(或某药)去治某病,也不是整天讲空洞的大理论。

国人看中医,总是觉得中医是老的好,认为老中医才是好中医,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一个中医的治疗水平高低,主要在于该中医生对整个中医的核心体系的高度把握,结合临床治疗的认揣摩,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相互补充来提高技术。

现社会很多老中医的文化水平,连起码的中医书籍都理解不了,持几个偏方,看几本药书,靠时间的积累,在某一地方有几个人识得而已,这也造成很多老中医的市场仅局限于某一个狭小的区域。

纵观中医发展史上的名医,大多成名的年龄都是在25-40岁之间。

张元素30来岁治好了名医刘守真的伤寒而名扬天下;李中梓30岁出名;朱丹溪43岁出名;张璐也40岁不到就成名;王清任40来岁时名躁京城;叶天士更是20岁就名扬江苏、、、、、、他们的成名年龄都不老,为什么现在国人选择中医生会选择老的呢?

主要是现在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西方学校方式培养的中医生不会治病,幸存些能治病的中医生年龄都很老,以至于国人会认为中医要老的才好。

中医为人类的健康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要客观的面对,盲从学习,中医也谈上不进步和发展。

从中医发展史上来看,在近200年来,理论上没有太大的发展,技术上没有太大的进步,存在着严重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问题。

因为长期的尊儒,让中国的文化失去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虽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医在民初时也曾有过一时的进步,但建国后,国家的体制问题,让中医学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倒退。

现社会有真才实学的名医太少,2006年,周亨德老师说目前整个中医界,能以中医理论开中医处方的中医师,不到五万人。

这五万人的数字还不要说是技术多好,而仅仅是能以中医理论开中医处方的人数而已,面对十几亿中国人来说,这个数量实在太少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和中医自身的不足有分不开的原因。

中医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很多书籍不是临床医生写出来的,而是一些文字医生写出来,这些理论很多只是他们的主观臆断而已,完全没有经过临床的实效来证明。

比如千年中医公认的四大难症之一的“痨”,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肺结核,长期以来,大篇的理论在讲,也没讲出一个什么来,这种理论又有什么用呢。

难倒中医上千年的疑难病,经西医的抗痨药治疗,也变得不是什么难治病。

危急病方面的治疗,更是西医的所长,以前中国很多妇女因难产而痛苦的死亡,西医可以进行手术,挽救了大量中国妇女的生命。

现在因为国家对中医的扶持,中医方面的书籍更是多得不得了,一夜间名医到处都是,但病人还是求医无门;医院越建越大,专家越来越多,但病人也一样的越来越多,殊不知这些专家都是写论文写出来的,要么是学校里教书教出来的。

这些都是中医的不足,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要正确审视中医的方方面面。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疾病西医治不了,用中医来治,有实在的优势。

就急诊方面中医也有很强的优势,国人的眼光里,西医治疗常常立竿见影,中医的治疗常常是“慢郎中”。

其实不然,不是说中医不行,而是能行的中医生太少。

是学中医的人不争气,急功近利,一心只为了钱,为了晋升整天只去写论文、做课题;到处做宣传提高身价以多赚钱,而不去深研医理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所以前些年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会说中医是伪科学,是因为这人不懂中医,也是一个无知而好言的人,但就从事实上来说,实在是中医界的人士自己不争气造成。

很多中医师不会进行中医的辨证治疗,而是套用西医的一些理论机械的套药套方治疗。

比如感冒,不去分风寒风热,机械的套用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机械的套用“清热解毒药+止咳药”的治疗。

见到某某大师用什么药来治疗,大量的中医生就盲目的跟从习用,盲目跟从治疗没效果,又反过来说这某某大师的坏话,有效果则来为这大师吹嘘。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说:

现在大多数的中医医院里,上世纪60年代后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会运用传统的望、闻、问、切诊疗方法,而且从业人员竟然从民国初年的80万人缩水到现在的27万人,其中能用中医思路看病开方的不到3万人。

中国发展研究院自然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于文说:

国内老一代的名医已经过世了一大半,当道的名中医中,从50岁到70岁之间,真正出挑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100个里也找不到1个了。

中医的很多精髓都在被异化。

几个所谓中医研究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都很强,却少有在中医上愿意多下工夫的。

于文主任说他们连《本草纲目》的序都读不懂,确实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医这样的局面呢?

自清朝未年的战乱起,中国一直是主战场,让中国很穷,渴望金钱让人失去了理智的心。

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