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97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docx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使参与课程的师生认清教育见习与实习在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规范教育见习与实习的实践内容、实施过程和考核评价方式;使师范生了解如何通过教育实践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如何将教师专业知识运用到相应的实践中,理解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能力。

二、内容结构

第一章见习实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第二章教育见习

第三章实习中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实习中的教学实施

第五章实习中的班级管理

第六章实习中的教育教学评价

第七章实习中的沟通与合作

第八章实习中的研究

第九章实习的综合反思

三、各章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第一章见习实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达成以下目的:

(1)明确教学实践对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成长以及青年成才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有逻辑、有依据地参与本课程的学习;

(3)全面理解并掌握课理念、教师专业理念、职业、专业等概念;

(4)探讨见习实习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实践途径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设计方法,解决“个人和学校怎样保证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实效”的问题。

教学任务:

一、见习实习与能力培养

1.知识易得性社会与能力

2.教学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3.课程导学

二、见习实习中的教师专业理念

1.相关概念解析

2.教师专业理念的内涵

三、见习实习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1.见习实习中教师职业道德学习途径

2.见习实习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设计

第二章教育见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见习的内容;

(2)形成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

(3)掌握教育见习中课堂观察、教学评价标准、教研活动观察点选择、观察量表编制、见习反思等技能;

(4)根据顶岗实习工作需要,进行知识准备、教学准备、班级管理准备和参加教研活动准备。

教学任务:

一、教育见习概述

1.教育见习的概念

2.教育见习的意义

3.教育见习的内容

4.教育见习的过程

5.教育见习与能力提高

二、观察见习学校文化

1.见习学校物质文化

2.见习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见习学校教学

1.一节好课的标准

2.如何观课

四、见习学校教研活动

1.见习教研活动的意义

2.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

3.见习课例研修

五、见习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内容

2.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

六、实习前的准备

1.顶岗实习前的准备

2.顶岗实习中如何处理各种关系

3.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实习生

4.如何做好教学实习和班级管理

5.通过实习有哪些收获

第三章实习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实习中教学设计的内容;

(2)掌握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学案教学设计等技能;

(3)根据实习中教学需要,进行教学分析、教学结构设计与相应的教学媒体与资源设计。

(4)在反思、交流、设计过程中,内化教学设计方法,提升教学设计技能,体悟教学设计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价值和意义。

教学任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

2.教学目标分析与编写

3.学习者特征分析

4.教学重难点分析

二、教学结构设计

1.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2.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内容

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方法

4.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案例

三、常用教学媒体与资源设计

1.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2.学案教学设计

3.微课简介

第四章实习中的教学实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堂教学实施本质的认识和案例分析,把握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要求,增强对有效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教学实施产生心悟;

(2)通过聚焦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技能的施展、学生参与性活动、课堂事件的应变,善于发现和解析实习生教学行为中的问题,对教学实施产生感悟;

(3)通过对课堂教学低效或负效现象的分析,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找出优质课的特质,对教学实施产生领悟。

(4)制定自身教学改进具体措施,推进教学能力逐步的、持久的变化。

教学任务:

一、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1.有效教学探析

2.教学有效性的考量

二、聚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1.聚焦教学情境的创设

2.聚焦教学技能的施展

3.聚焦课堂参与性教学

4.聚焦课堂事件的应变

三、教学实施中的低效与负效

1.低效教学现象的剖析

2.负效教学现象的规避

3.优质课的特质

第五章实习中的班级管理

教学目标:

实习生在认知班主任角色的基础上,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熟悉并运用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感悟教育理论的内涵。

教学任务:

一、班主任素质与班级管理目标

1.化解师生冲突

2.善于和学生谈话

二、了解学情与班级日常管理

1.了解学情

2.班级管理的制度化与科学化

3.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班风建设与个别教育

1.奖惩教育

2.转化后进生

3.正确对待早恋

四、课外活动与家校合作

1.主题班会

2.与家长沟通

第六章实习中的教育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教学评价相关概念,对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价值产生新认识。

(2)针对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理解教育教学评价三维目标指向。

(3)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评价与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4)掌握教育教学评价的操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评价的应用技能。

(5)运用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任务:

一、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1.评价、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的概念

2.教育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3.教育教学评价与教学要素的关系

二、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1.教育、教学评价的作用

2.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

3.促进学生创造性的评价

4.提高学生群体意识的评价

三、把握各类评价的特点

1.以基准为依据的评价及其特点

2.以内容为依据的评价及其特点

3.以功能为依据的评价及其特点

4.以方法为依据的评价及其特点

四、掌握评价活动实际操作的技巧

1.即时性评价的操作技巧

2.诊断性评价的操作技巧

3.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技巧

4.终结性评价的操作技巧

5.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评价的操作技巧

6.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操作技巧

第七章实习中的沟通与合作

教学目标:

(1)理解实习与见习中沟通合作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2)在对学习者特征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帮助师范生对实习中的基本的人际关系达到认识,并通过与学生、与指导教师、与教师同行和实习伙伴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实习的有效性。

(3)对实习中相应案例和现象的分析,与之前所学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兴趣。

教学任务:

一、实习中的师生对话

1.师生关系与师生对话

2.发展师生对话的能力

二、实习中的师徒合作

1.师徒关系的类型

2.师徒关系的发展

3.师徒互动的形态

4.师徒不和谐与冲突的应对

三、实习中的同行合作

1.学科教师共同体

2.实习教师同伴

第八章实习中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理解实习与见习中研究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基本研究类型的分析、帮助师范生产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

(3)通过对三种基本研究类型的“做中学”,即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实习情境中分别完成三种类型研究和论文报告的写作,让学生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来达到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学任务:

一、实习教师研究什么

1.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2.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问题

二、实习教师该怎样做研究

1.观察

2.行动

3.阅读

4.反思

三、实习中的研究成果类型

1.教学课例

2.教育叙事

3.调研报告

第九章实习的综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反思学习,实习生知道、领会反思和教学反思的概念、含义、价值,了解教学反思的结构、内容及基本途径。

(2)通过教学反思实践,实习生能运用所学的基本途径对实习中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并有一定的实效性。

(3)通过教学反思实践,实习生能够对反思产生兴趣,提高反思的意识,并在反思中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教学任务:

一、实习综合反思概述

1.反思的内涵

2.教师反思释义及其特点

3.实习生反思的特点

4.实习生反思的意义

二、实习综合反思的内容

1.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反思

2.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思

3.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思

4.对“教学工作”的反思

5.对“班主任工作”的反思

6.对“教育科研”的反思

7.对“其他实践”的反思

三、教学反思的结构

1.教学反思的概念、含义

2.实习生教学反思的价值

3.实习生教学反思的特性

4.实习生教学反思的层次

5.实习生教学反思的过程

6.实习生教学反思的类型

四、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及实施案例

1.自省层面的反思途径

2.交流层面的反思途径

3.研究层面的反思途径

4.基于教学指导反思途径的实习案例

五、有效的教学反思与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

1.实习生教学反思中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实习生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3.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及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

四、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以观察学习、模拟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多重方式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中学见习”,使师范生深入优质中学,采取以观察学习为主、模拟学习为辅的方式,使其直接获得教育教学感性体验,充分认识所学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现状的内在关系,从而引发师范生主动探究学习实践。

通过“中学实习”,使师范生到中学参与为期半年的全职教育实习,采取体验学习为主、情景学习为辅的方式,使其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实际过程,在大学教学论教师和中学一线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发掘并解决自身教师专业性问题,获得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并为师范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

五、考核评价

1.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维度:

(1)实习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以过程性评价中的评教为主,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所教班级学生对其作出整体评价。

(2)实习生教师专业知识评价

在各项评价项目中,注意实习生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实习生教师专业技能评价

在各项评价项目中,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学评测等方面对实习生进行评价。

3.评价项目及评价依据(详见各章节评价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