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047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黏液质

C.抑郁质D.胆汁质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

C.单一化D.崇高化

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

10.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

C.复习D.考试

 

1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嗅觉现象D.味觉现象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

C.实验法D.发现法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18.一种记忆特点是:

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

19.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2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

C.投射D.幻想

2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景性B.持久性

C.外显性D.表浅性

2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与()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困难的倾向

C.回避失败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4.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5.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春秋》B.《学记》C.《论语》D.《师说》

2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D.洛克

2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9.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3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31.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D.成绩优异时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2.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有组织机构、章程和独立的法人资格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33.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A.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补充

34.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深度

35.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3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语言D.道德行为

37.下列情形中属于体罚学生的是()

A.让一个1年级的小学生抄写10遍当天所学的8个生字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10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38.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

39.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A.身体锻炼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D.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40.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即()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D.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41.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

42.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

43.“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指人的兴趣表现出来的特征。

(×)

44.将学习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

(×)

46.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47.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学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

48.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

4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50.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哪些?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智力类型差异,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指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指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得较晚;

(4)智力的性别差异,即智力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智力分布上有显著区别。

3.简述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学习方法固定化;

 

(2)学习任务复杂化;

 (3)学习动机减弱;

 (4)兴趣降低;

 (5)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6)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

五、论述题(本题共一大题,每题10分,共10分)

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1)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为代表,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

(2)学生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法国教育家卢梭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要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展。

六、案例分析(15分)

带刺的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

“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他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他的生命里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他的刺了!

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

”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

“李刚说得对!

仙人掌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

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有缺点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闪光点。

‘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

”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你认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转化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

而李刚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他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

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

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

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

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

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考生可适当发挥,如正确看待个别问题学生;客观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赏识教育等等。

(2)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他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

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闪光点,促其飞跃。

对个别问题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教育。

①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②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③讲究说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④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⑤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