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136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坝枢纽工程、水电站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工程

 

第一章工程基本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水利工程由水库工程(含Q咀(坝后跌水)电站)、清岩溪借水工程、Q咀渠首取水枢纽工程、灌区工程(含余水电站)和城市供水工程五部分组成。

本次招标范围为水库大坝枢纽(一期)工程、Q嘴跌水电站工程、Q嘴渠首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

水利工程位于重庆市某县硐村乡,坝址位于汤溪河二级支流乾龙溪上(马龙沟和董家沟的汇合口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8°59ˊ、北纬31°09ˊ。

坝址下游约3km处的梅子坝已有乡村公路相通,梅子坝至某新县城68km,梅子坝至坝址左岸通有乡村简易公路。

该工程由水库、清岩溪水库、Q嘴渠首取水工程、灌区渠系工程、肖家湾水厂、Q嘴电站和余水电站工程等组成。

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1.6km2,河流由北向南,河长6.8km,平均坡降58.1‰。

流域略呈矩形,库区分水岭高程在1100m~1500m之间,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大于100m,属中山区。

工程区交通较为不便,沿线有简易乡村公路相通。

Q咀渠首取水枢纽位于汤溪河一级支流小溪沟Q咀处,坝址左岸有某至梅子坝的简易乡村公路经过。

取水枢纽距离某新县城67.3km。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自然地理情况

汤溪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巫溪县三根树一带,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巫溪县的龙台、尖山、田坝、某县的沙市、鱼泉、江口、盛堡、南溪、云安、硐村,在某镇小河口注入长江,汤溪河流域集水面积1707km2,河长104km,流域上游最高山峰海拨2629.4m(黄海基面,以下同),河口处海拨150m左右,地势向南倾斜,坡度较大。

小溪沟位于汤溪河下游左岸一级支流,距汤溪河出口处约7.0km,发源于某、奉节两县交界处的庙尖山(海拔1501m),河流由东向西,流经洞鹿、梅子、新建,在硐村乡处汇入汤溪河,小溪沟集水面积150.9km2,河长34.7km,河道平均坡降为27.2%。

水库位于某县硐村乡,汤溪河支流小溪沟的支流上,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8°59ˊ、北纬31°09ˊ,坝址位于董家沟与马龙沟汇合口下游,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1.6km2,河流由北向南,河长6.8km,平均坡降58.1‰。

流域略呈矩形,库区分水岭高程在1100m~1500m之间,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大于100m,属中山区。

二、基本气候特征

水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

坝址以上无气象台站,根据邻近的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不大,最高19.4℃(1978年),最低17.7℃(1993年),年内以7、8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29.4℃,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8.0℃,极端最高气温41.7℃(1961、1972年),极端最低气温-4.0℃(1977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多年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9.9m/s,极端最大风速20.0m/s,最多风向为NEN;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3.6mm(20cm蒸发皿),7月~8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31.6%。

某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5.6mm,其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752.6mm(196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749.0mm(1990年),相差2.3倍;降水在年内分配甚不均匀,4月~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9.5%,12月至次年3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4%;最大月降水量为633.3mm(1982年7月),最小月降水量仅0.4mm(1984年2月)。

汤溪河流域处于大巴山南麓迎风坡,降雨量随暖湿气流方向、高程、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变化显著,汤溪河河口的某县气象站(距坝址约20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1135.6mm,而上游尖山雨量站(距坝址约39km,测站高程为960m。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02.6mm,上游分水岭附近的建楼雨量站(距坝址约45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65.0mm,高楼站(距坝址约58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19.0mm,某县气象站海拨高程比水库坝址以上平均高程低600m左右,故某县气象站降水量应小于工程库区的降水量。

三、地质及地震情况

工程区位于长江北岸,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北缘,总体属川东平行岭谷的一部分。

背斜成山,翼部多呈谷,呈现一山一谷一台相间的地貌景观。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呈近东西向。

主要背斜山有大梁子山、假角山、铁峰山等,海拔高程900~1300m;向斜发育成梯状台地。

有小尖山、木耳山等,海拔高程500~1000m.其间并分布有200~550m宽谷、丘陵和山间坝子。

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大小溪沟均向由北向南流的汤溪河排泄,而后注入长江。

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外围有较老地层分布,第四系区松散堆积层散布于山麓和河谷。

区域所处构造部位为扬子准地台之四川沉降带构造盆地。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沉降带(为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组成部分)之川东褶带东缘,因受大巴山弧形构造阻挡,构造线向东逐渐弯曲,其方向由北北东向逐渐偏转为近东西向。

地质构造形态以褶皱为主,断层少见,主要褶皱自北向南有渠马河向斜、铁峰山背斜。

测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1149.3-1213.5mm,多年平均气温16.6~18.7℃。

工程区以汤溪河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岸发育很多支流或溪沟。

地表水体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少量的为地下水渗出补给。

地下水贮存在基岩裂隙与第四系(Q)松散堆积层孔隙中。

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溪沟或汤溪河支

流中排泄。

工程区背斜的核部,有巴东组(T2b)灰岩、嘉陵江组(T1j)灰岩出露,此区还有岩溶地下水分布。

由于出露面积小,岩溶地下水不丰。

区域地质调查,沿河发育有多级阶地和夷平面,说明本区新地质构造运动的特点是缓慢的间歇性抬升。

区域地震地质调查和历史地震资料表明,工程区内无区域性大断裂分布,区域历史上也未发生过中、强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本工程区位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上。

工程区属地震弱活动区。

第三节当地地质条件

一、引水隧洞概况

a基本地质条件

引水线路区为低中山区单面山地形,邻近山顶高程1200多米,河流高程坝区602米,厂区502米,引水隧洞穿越一大山东南侧两山脊,地形西高东低,坡度为25-35度。

线路区出露地层岩性有:

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与页岩、泥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的灰、浅灰色厚层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页岩、薄层粉砂岩、薄煤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引水线路经过铁峰山倒转背斜,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砂岩含裂隙水,灰岩赋存岩溶地下水,粘土岩、页岩、泥岩、粉砂岩为隔水层,砂岩含水透水极不均一,与裂隙发育有关,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孔隙水储存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区域内裂隙泉出露少,流量小,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加之地表岸坡排泄条件好,隧洞开挖中无大的涌水,在裂隙发育带可能有小股流水。

引水线路大部分地段处于三迭系中统巴东组地层,由于有厚层的泥岩、页岩夹层,所以岩溶及岩溶水不太发育,但由于在出口段穿过铁峰山倒转背斜核部,岩石破碎,构造裂隙发育,改变了原有的水力条件,容易产生地下水的富集,开挖注意出现大量地下水。

b隧洞围岩的工程地质分类

引水隧洞穿过砂岩,灰岩、页岩、泥岩、粉砂岩,按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分类方法的Ⅴ类围岩划分,砂岩、灰岩属Ⅱ类围岩,隧洞经过的背斜的核部、页岩、泥岩、粉砂岩以及进、出口各10米段位于卸荷带中属Ⅲ-IV类围岩。

c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砂岩、灰岩为硬质岩,属Ⅱ类围岩洞室围岩,虽有裂隙发育,但地下深部闭合,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也不甚发育,隧洞围岩较稳定,成硐条件好,局部裂隙发育。

集中地段易发生掉块和坍落,施工时根据情况随机喷锚支护。

页岩、泥岩、粉砂岩为软质岩,围岩强度低,易风化,属Ⅲ类洞室围岩,裂隙发育段可划为IV类洞室围岩,成硐后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顶拱坍落和边墙失稳现象,尤其是当有侧向裂隙的切割下,洞顶稳定性更差。

但深部新鲜岩体的成硐条件也是可行的,施工过程中遇页岩洞段必须及时支护,由于为有压隧洞,均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受地质构造影响,隧洞在背斜核部段,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活动强烈,洞室围岩稳定性较差,属IV类洞室围岩,须及时衬砌。

隧洞进口987m段,洞轴线走向S46°W,与岩层走向夹角52-85°;以后至调压井段,洞轴线走向S32°W,与岩层走向夹角51-81°;调压井至出口段,洞轴线走向S7°E,与岩层走向夹角12°,隧洞埋深一般大于50m,最大埋深达270m,引水隧洞为穿山隧洞,距离岸坡较远,岩层深部裂隙闭合,避开了岸坡卸荷带影响。

隧洞进口位于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的砂岩中,基岩裸露,表面强风化薄,地形较陡,挂口容易;隧洞出口位于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薄层灰岩、页岩不等厚互层中,有不厚的残坡积层,地形较缓,需破槽方能挂口。

二、调压井及压力管道概况

调压井设计为直径10m,深度约80米,压力管道长度约370m,调压井和压力管道位于同一斜坡上,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夹碎、块石,下伏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薄层灰岩、页岩不等厚互层。

调压井位于耕地处,地形较平缓,地表高程703-705m,覆盖层厚约3-5m,基岩强风化厚度约2-3m。

压力管道地表高程约510-625m,相对高差约115m,地形坡度15-35°,覆盖层厚约5-10m,基岩强风化厚度约2-3m。

压力管线边坡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为逆向坡,边坡稳定性好,后坡无滑坡、危岩威胁。

三、厂区工程

厂区工程包含主厂房、中控室、油处理室、空压机室、集水井等部分组成。

第四节标书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某县水利工程(一期)第2至第9标段施工招标招标文件(合同编号:

XXH-DL-2006-JJ-007)及招标图纸;

2.参观现场及标前会所获得的实际资料;

3.本标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采用的规范及规定;

4.我司已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

为本项目工程投标和施工准备阶段提供较为完整的技术纲领。

本工程一旦中标,我公司将结合工程实际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细分,适当调整,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

施工组织方面,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该工程世间情况,为该工程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组,做好工程的分析、决策、管理、实施工作。

确保分析正确、决策精明、管理合理、实施有效。

施工方案设计方面,仔细研究该工程施工图纸,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针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并为每种方案制定合理的保证措施,确保每个方案都能付诸实施,顺利完成。

施工进度方面,详细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仔细核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人、材、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合理安排,确保工期合理,进度合理。

并针对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第二章施工总体目标

第一节、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按工程质量管理获“合格”标准为本工程质量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必须达优良,装饰装修工程优良率必须达90%以上,主要从下述几方面工作进行管理:

1、质量保证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必须落实到每个人头。

2、严格执行公司程序文件《不合格物资控制程序》和《不合格工序产品控制程序》。

3、发现不合格→标识→记录→评审→整改(处置)→整改后确认→作出不合格品整改(处置)结果报告→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按公司程序文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就各种信息反映出的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寻找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并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实施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验证人员及方式等。

5、按公司程序文件《竣工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管理程序》,项目质安部对所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资料进行自检证实是否正确、齐全、手续完善,技术内业按照《工程技术资料控制程序》和市建设局关于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有关规定,认真整理好工程技术资料,并进行自检,符合规定要求后报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生产技术副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经理积极配合,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工程等级评定,直到当地质监站核定工程质量等级为止。

6、严格执行公司有关程序文件《工程成品防护控制程序》,除《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成品保护措施外,对设计有特定要求的工程成品保护由项目内业技术员编制专门的防护措施,规定防护方法,采用的材料、设备、发生损坏的修补等,该防护方法报项目生产技术副经理和公司有关部门审批,在工序交接时应包括防护状态的交接以及防止交叉污染。

第二节、工程工期、进度目标

本工程的工期目标为23个月,施工目标进行全施工过程管理。

主要从下述几方面工作进行管理:

1、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加快工期。

2、备足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及其配件保证目标工期。

3、采用四新技术加快工期。

4、科学合理的进行工序穿插缩短工期。

第三节、安全管理目标

以杜绝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行车责任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伤频率6‰,轻伤频率15‰为安全管理目标。

主要从下述几方面进行管理:

1、强制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安全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人头。

2、重点抓好“四口、五临边”防护工作。

3、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

4、机械设备的维护、养护管理。

5、脚手架、安全防护验收及维护。

6、制止违章行为,严肃事故处理。

第四节、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重庆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争创“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称号。

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被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为:

继续推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目标责任管理,组成精干的项目管理领导班子,按照工程项目内在规律,严密组织技术、质检、劳务、材料、设备、安全等生产要素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综合管理。

抽调技术素质精良、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工程施工,最终使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低耗地建成,为业主提供符合设计意图的优质建筑产品,确保业主的工程投资效益及建筑使用功能。

第二节、项目的组织与高效

一、根据本工程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人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题。

未经业主同意中途变换人选,我公司愿意接受建设单位的处罚。

二、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的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做到项目整体下活一盘棋,充分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并且决策有的放矢,成竹在胸,不打无把握之仗、无准备之仗。

三、以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变“人管理人”“人盯人”为“制度管理人”,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这样形成军令如山,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

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我公司项目管理看重经济效益,但更看重社会效益,将项目职业道德作为专项考核制度,并在项目管理中大力提倡和推广,收到了良好效果和较多老客户及新任务的回报。

具体做法是把项目施工职业道德的具体含义,标准分解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头上并与他们的收入挂勾,形成了自觉抵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上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企业文化,施工质量做到业主与监理是否在场都一个样,让业主和用户放心享受精品工程的高品质使用价值。

有口皆碑的质量,为我公司发展赢得一个又一个的新老朋友,而优秀的管理和真诚的服务又为我公司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否言之偏颇,均可从我公司的业绩和业主对我公司的考察中得以印证。

第三节、项目运作措施

一、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二、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公司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

三、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召开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四、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五、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后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六、工程质安、劳资等部门及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主管参加,例会重点解决质量、进度、施工技术等难点。

明确各项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时间,并形成会议纪要。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第一节、指导方针

某县水利工程(一期)第2标段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乃至场容场貌,对业主、承建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如下:

一、由公司副总经理挂帅,将本工程列为公司该年度的重点工程。

二、我公司将对业主履行以科学管理创时代精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以优质服务让业主满意是我们庄严承诺的质量方针。

本工程的经营宗旨是“保本、微利、求发展”。

四、以科学、求实、严格的施工管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热忱周到的配合服务,赢得业主的信任。

我公司全体员工深信:

“今天的质量和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

第二节、组织部署

一、总承包组织施工以土建为主,装饰、安装配合施工,协调业主所指定的配合的分包单位施工。

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即满合同工期前竣工;质量目标:

优良;质量等级:

合格工程。

文明施工;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二、整体工程分结构施工工期;装饰施工工期;安装施工工期。

按分部控制工期,通过平衡协调和调度,确保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

三、本工程工期以土建为主要进度控制,中间插入其它专业分部分项工程,确保结构施工总进度计划。

四、各专业配合单位(含业主指定的配合单位)应服从施工总计划。

第三节、施工部署及方法综述

1、修理入场道路,必要时用石子铺砌,碾压密实,形成场内消防和材料机械运输通道,适时插入基础施工。

2、框架结构采用焊接、绑扎钢筋,定型大模板和散装模板结合,塔机吊装入模的方法组织施工。

3、本工程采用立体交叉平行流水的施工方式,当结构施工至三层时,然后进行结构验收插入抹灰工程,在结构施工中,水、电、消防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同时进行,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当结构断水后,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外墙装饰工程和室内装修可全面展开。

4、搞好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加强与业主、监理的联系协调,确保工程顺利交验。

5、本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甲方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6、工程建设中甲方、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熟悉有关建设法律法规和处理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

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建设投资进行全面控制,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投资成本合理,达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积极配合、协调监理、甲方工程师的工作,接受其全面监督,使工程能顺利进行,全面履约。

第四节、主要施工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工程的特点、难点

1.1、本工程为多种形式,但存在以下主要施工难点,现将其要点和解决办法简述如下:

特点:

钢筋工程量和砼工程量大,多专业配合协调施工。

难点:

技术难度大、施工要求高。

分步施工,合理安排各主楼施工顺序是工程的难点,主楼的施工需与生产计划协调进行且考虑实际现状。

工程量较大,各种施工材料、机具及所需劳动力较大,如何合理的安排各种资源,使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功能是施工组织的难点。

1.2、本工程放线较难,精度要求高,我们拟用全站仪,激光经纬仪和DS2水准仪严格把关。

施工要合理安排季节施工,按冬雨季施工的环境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认真安排施工进度与季节条件的配置关系,降低不良季节条件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影响,降低季节性施工的成本投入。

1.3、工程采用大量新技术

防水采用防水卷材;保温、节能材料等对现场施工要求严格,新技术的采用需要现场施工的配合。

个别细部施工难度较大。

1.4、由于该工程包括的专业配合单位多。

对总包单位的综合协调能力要求高,施工中需要总包单位协调好各分包方,合理安排好工序,土建施工应优先安排设备管道的施工,以便于设备提前插入安装。

1.5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控制

整个工程涉及劳动力多,施工组织复杂,过程中如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需各队伍配合,是最大的一个难点。

第五节、施工总顺序及流水段的划分

1、施工总顺序

按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天棚、墙面后地面,先室内后室外的原则组织施工,并做好穿叉配合的协调工作。

第六节、交叉作业的部署安排及施工协调

一、交叉作业部署

从施工进度计划中,为充分利用工作面,我们考虑各项交叉作业。

1、主体施工阶段,有砌体、粗装修、楼地面、安装交叉作业,屋面防水与外装饰工程交叉作业,外装饰与门窗工程交叉作业等。

2、收尾阶段有楼梯间与油漆交叉作业,安装与土建、装饰、环境交叉作业等情况。

二、施工协调

1、搞好各专业间的图纸会审和专业工序交接,并研究明确交叉配合中的有关问题。

2、按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整个工程综合施工网络计划,按计划进

行分解和区域分解,并编制各专业工种作业的明细计划表。

3、在阶段性的计划安排中,基础、主体施工作业期间,其施工协调以土建为主,水电安装配合,在水电安装期间,施工协调以安装为主,土建配合创造条件,使安装调试尽早插入,各专业、工种作业时,应采取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方式进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4、施工协调中,应加强对成品的保护,以合理的工序安排,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成品的损坏、污染。

5、施工协调应坚持及时、灵活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方法要求灵活多变,突出重点,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第七节、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建立以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保证体系,全面控制项目的工程质量。

第五章土建工程施工

第一节施工准备

施工前我们将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

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等资料。

第二节工程测量

(一)制定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

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点为依据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体系,保证建筑物定位准确,保证轴线、标高正确。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测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场区内引测2~3个控制点桩位,用经纬仪定出主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