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31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docx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共250题

宁波市市管领导干部2009年度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此套题库和答案可以在“宁波司法行政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专栏”中找到,供250题,单项选择题135题,判断题90题,多项选择题25题)

一、单项选择题(1-135题)

1.(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D.以人为本

【答案】A

【解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有:

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规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C)。

A.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

C.地方规章D.自治条例

【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按《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规定而制定的各类法规的总称;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地方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所制定的规章。

据此,C为正确答案。

3.(B)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答案】B

【解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D)”,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A.党的事业至上B.人民利益至上

C.经济发展至上D.宪法法律至上

【答案】D

【解析】胡锦涛总书记08年12月25日,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指出。

5.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A)。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答案】A

【解析】违法行为一般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1)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2)是某种违反法律的作为或不作为;(3)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4)一般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5)行为人具有法定行为能力或法定责任能力。

在这些构成要素中,违反法律即在法律上被确定为违法是前提和基础,其他要素都是基于这一要素而存在的。

如果不满足这一要素,违法行为就不成其为“违法”行为。

这也就是“法未禁止不为非”的原则。

因此,选A。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A)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答案】A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因此其监督属于社会监督,故A为答案。

B项为行政机关的监督,C项为权力机关的监督,D项为司法机关的监督,均属国家监督。

7.现行宪法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A)。

A.转让B.赠予C.买卖D.继承

【答案】A

【解析】《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选项A为正确答案。

8.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C)。

A.提出批评的权利B.提出申诉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D.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宪法》第4l条第2款规定: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选项C为正确答案。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D)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案】D

【解析】根据《宪法》第10条1—3款规定,选项A、B、C正确。

根据《宪法》第lO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因此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可以转让的是土地使用权。

据此,选项D错误。

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B)。

A.指导、帮助和管理B.引导、监督和管理

C.鼓励、指导和帮助D.指导、帮助和监督

【答案】B

【解析】《宪法》第ll条规定: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选项B符合题意。

11.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B)。

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D.共同所有

【答案】B

【解析】《宪法》第lO条第2款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B为正确答案。

12.在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C)。

A.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D.示威自由

【答案】C

【解析】言论是公民表达意愿、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

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础,所以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

13.宪法修正案如何通过(B)。

A.以全国人大会议出席的代表的三分之二

B.以全国人大会议的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C.以全国人大会议的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D.以全国人大会议出席的代表的过半数

【答案】B

【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注意,选项A容易与B混淆,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体代表的2/3多数通过。

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是(A)。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可见宪法的修改权专属于全国人大。

15.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D)。

A.民主集中制B.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

C.少数服从多数D.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D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2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D为正确答案。

16.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B)。

A.改变B.撤销

C.改变或撤销D.发挥重议

【答案】B

【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17、(D)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依政策执政B.民主执政C.执政为民D.依法执政

【答案】D

【解析】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这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

18、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A)。

A.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B.权力机关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案】A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刑事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9、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

“公民的(C)不受侵犯。

A.财产B.私有财产C.合法的私有财产D.合法的经济收入

20、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D)。

A.上级人民法院负责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C.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21、我国宪法规定,对公民的申诉、控告、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C)。

A.认真对待B.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待处理C.查清事实D.应当尽量查清事实

2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大局”指的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B.政法工作C.行业利益D.全省利益

23、(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

A.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B.坚持公平正义

C.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D.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4、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

经过(B)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A.15年B.10年C.20年D.25年

25、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政治协商纳入(A)程序。

A.决策B.执行C.监督D.执政

26、(A)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要位置,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7.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B)。

A.可以申请复议B.不得申请复议

C.法院判决后再申请复议D.撤诉后再申请复议

【答案】B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6条第2款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选项B为正确答案。

28.在行政诉讼中,对被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的是(B)。

A.原告B.被告

C.谁主张谁举证D.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9.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是从(C)之日起算。

A.行政机关作出侵权行为B.受害人知道侵权行为

C.侵权行为被确认为违法D.受害人知道有赔偿请求权

【答案】C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规定: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30.行政授权的依据是(B)。

A.宪法、法律、法规B.法律、法规

C.法律、法规、规章D.法律、行政法规

【答案】B

【解析】我国通常意义上的行政授权概念有其独特的内涵,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选项B正确。

31.复核、申诉期间对已经做出的人事处理决定(B)。

A.停止执行B.不停止执行

C.暂缓执行D.根据原处理机关意见决定是否执行

【答案】B

【解析】《公务员法》第9l条规定:

“原处理机关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书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

”选项B为正确答案。

32.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D)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5日B.30日

C.2个月D.3个月

【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选项D为答案。

33.行政机关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中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A)。

A.2人B.3人

C.4人D.5人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34.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C)。

A.赔礼道歉B.恢复原状

C.支付赔偿金D.返还财产

【答案】C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

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选项C为正确答案。

35.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C)。

A.合法性B.合理性

C.合法性与合理性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据此,行政复议不仅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且部分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故选C。

36.行政违法的主体是指(A)。

A.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人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D.公务员

【答案】A

【解析】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项是行政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也是行政违法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可以排除。

选项D排除了行政机关作为违法主体的情况,不选。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行政主体又包括行政相对人,范围过大,不选。

选项A为正确答案。

3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是(C)。

A.行政处分B.赔偿损失

C.行政拘留D.通报批评

【答案】C

【解析】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

①通报批评;②赔偿损失;③行政处分等。

C项为答案。

38.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超出了法定的行为手段、方式的,属于(B)。

A.滥用职权B.超越职权

C.显失公正D.明显不当

【答案】B

【解析】A项指在权限范围内不正当行使职权。

选项C、D意义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排除C、D项。

选项B为正确答案。

39.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的规定,行政法规的名称有(D)。

A.条例、规定、章程B.条例、办法、规章

C.规定、办法、实施细则D.条例、规定、办法

【答案】D

【解析】《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第3条规定:

“行政法规的名称为条例、规定和办法。

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40.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行为罚的处罚类型是(C)。

A.行政拘留B.劳动教养

C.吊销许可证、执照D.没收非法财物

【答案】C

【解析】行为罚是行政处罚,也称能力罚。

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

41.以下各项中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C)。

A.被委托的组织B.被委托的个人

C.被授权的组织D.公务员

【答案】C

【解析】行政主体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并能独立承受法律后果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

公务员所代表的形式管理职能独立承担责任的行政机关才是行政主体。

排除D项。

被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委托的组织才是行政主体。

选项A、B错误。

法律、法规所授权的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权力,能独立承受法律后果,符合行政主体的要件。

选项C为正确答案。

42.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C)、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A.三分之二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三

【答案】C

【解析】《干部任用条例》第55条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二)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

43.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性质是(A)。

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

C.行政监督D.行政指导

【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指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对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题目中公安机关对酗酒者的人身拘束并非出于行为人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

排除选项B。

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查、督导活动。

C项与题意不符。

可以排除。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行为。

由题意可知,人身拘束具有强制力,排除D项。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尚未构成犯罪的个人或组织予以制裁的一种行政行为。

A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44.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记过,一年B.记大过,十六个月

C.降级,十八个月D.撤职,十八个月

【答案】A

【解析】《公务员法》第58条第2款规定:

“受处分的期间为:

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选项A为正确答案。

45.国家实行(B),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

A.工资比较制度B.工资调查制度

C.调查比较制度D.调查研究制度

【答案】B

【解析】《公务员法》第75条规定: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选项B为正确答案。

46.对各级机关违反公务员管理制度的行为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是(D)。

A.行政监察机关B.原处理机关的上级机关

C.原处理机关的人事部门D.公务员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公务员法》第lO条规定: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

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可见,公务员的监督管理部门是其主管部门,选项D为正确答案。

47.调任是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之一,请问其交流的正确方式是(D)。

A.在机关内部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

B.是机关外部与机关内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C.是适用于选拔担任领导职务的交流方式

D.只是机关外部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内部的交流方式

【答案】D

【解析】《公务员法》第64条规定: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调任人选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和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并不得有本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

调任机关应当根据上述规定,对调任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机关外部从事公务的人员,可见选项D为正确答案。

48.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D)。

A.原告B.被告

C.第三人D.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依照行政诉讼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被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公务员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活动的后果最终归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而公务员并不对外承担行政责任。

所以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共同诉讼人只能是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第三人则是与被诉具体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

公务员亦不能成为共同原告、共同被告或第三人。

因此,排除选项A、B、C。

公务员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选项D为答案。

49.原处理机关在接到公务员要求复核的申请书后的(A)内应当作出复核决定,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一般应自受理之日起()内作出处理决定。

A.三十日;六十日B.三十日;九十日

C.十五日;三十日D.六十日;九十日

【答案】A

【解析】《公务员法》第91条规定:

“原处理机关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书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可见选项A为正确答案。

50、公务员担任(D)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乡级机关B.县级机关

C.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D.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1、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D)

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谋取个人利益

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答案】D

【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所谓归个人使用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①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②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③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52、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

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期限为1个月。

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