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73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案例文档格式.docx

”但由于音乐课不是主科,当师资、课时缺乏时往往把音乐(美术)课暂时放到一边,就连每周的二个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

当然这也是很无奈的。

2、教师的因素:

主课老师经常挤占音乐课的教学时间,在学生中造成了音乐课可上可不上的不良影响。

学校音乐教师不足,让一些爱好音乐的教师兼任音乐课教学,由于还兼任其它课也就没有精力潜心于音乐教学。

3、学生的因素:

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主科学习成绩好就行,音乐学的好不好没关系。

这些错误的认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因此使学生不够重视音乐课,认为这就是一节“玩”的课,放松的课,上不上没关系。

以上的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音乐学习环境下,学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音乐课也不重视,只当是松弛一下因众多作业而搞得很紧张的神经的工具。

作为学校唯一的一名音乐教师,见到这些现象感到十分焦急,迫切想改变现状。

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呢?

【探讨】

《音乐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此说来,有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研究对学生学习音乐将大有裨益。

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殿堂,感受音乐的真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在短时期内改变的,但我相信只要正视困难,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扎扎实实展开工作,一定可以让农村小学的孩子和城镇小学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快乐的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重视音乐课、喜欢音乐课、拥护音乐课,能走出来大胆、自信地唱歌、跳舞。

带着这份激情、这份希望,我虚心向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及一些优秀教师请教,并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一、与教师对话,让学生亲近音乐教师。

◆教学片段:

有一次音乐课上听辨音的长短,刚听完公鸡叫和小鸡叫,一个男孩就举手告状了:

“小慧(邻座女孩)说老师是公鸡,小朋友是小鸡。

”教学思路突然被打断,但置之不理是不行的,全班学生齐刷刷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反应(猜想该是批评)。

我马上动情地说:

“如果真能拥有你们这么一群可爱的小鸡,我愿意是公鸡,天天带你们捉虫,做游戏。

”刹时间课堂上一片寂静,学生的眼睛亮亮地看着我,一种温馨感悄然而生。

我趁机接着问:

“如果老师是公鸡,你们愿意做小鸡吗?

”“愿意!

”学生发自内心地回答。

于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模仿公鸡和小鸡的叫声。

那节课,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非常活跃。

因为老师爱的表白,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从片段中不难发现老师在学生心里的位置很高,老师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很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自己融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信任你,把你当成自己的“好伙伴”,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的爱好者、拥护者,把音乐学习当成最愉快的事。

(一)情感的传递者

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积极的情绪产生积极的情感,消极的情绪产生消极的情感。

如果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感情融洽,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在上每一节音乐课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

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造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的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

(二)美的传播者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让学生亲近音乐教师,首先音乐教师要把微笑引入课堂,以爱来善待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课,全身心投入课堂,情绪高昂,语言精练,还要亲切自然、感情真挚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使音乐课更具魅力;

其三,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巧技能,比如:

演唱、舞蹈及舞蹈编排、乐器演奏等。

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专长,展现知识技能,让学生被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所折服,从心里崇拜、佩服老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要适时适当的表扬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与课堂对话,让学生走进音乐课堂。

小学生好奇好胜,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

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美感和享受,从而对音乐课堂感兴趣。

以前音乐课在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都是兼任音乐课教学,进修机会少,兼课多,导致音乐课不能正常化,所以未能发挥音乐课的特色。

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应将音乐课正常化,体现出其独特的特征,使音乐课更富有音乐性,音乐课堂充满朝气,溢满活力。

(一)把趣味歌唱带入课堂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

但由于学校以前没有规范的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没能有效地进行歌唱教学,在教学中反复进行刻板机械的歌唱训练。

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对歌唱的兴趣。

因此我把歌唱重新带入音乐课堂,从学生对歌唱学习的兴趣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将歌唱教学情趣化,变单调为丰富多变,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

在歌唱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

歌唱教学方法的情趣化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使学生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他唱”为“他要唱”,变“唱得多”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

如在歌唱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等特点,在一曲教完后,留十分钟时间和学生一起开个“小小音乐会”:

请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其余学生当小歌手,教师做伴奏员,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当众唱的,皆可唱;

可以自荐,可以同学推荐;

可以独唱,可以小组唱。

对学生的表演教师及时给予赞扬,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让学生树立快乐歌唱的观念。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始终充当主角,教师为配角,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得到了发挥。

音乐会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演唱水平。

(二)把器乐带入课堂

在欣赏《北京的金山上》一课时,学生欣赏完整首歌曲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歌曲旋律我便用口琴演奏让学生欣赏。

当音乐在我口中飞舞时,许多学生不知不觉地跟着哼了起来。

这时我发现他们有的睁大双眼、有的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课后学生和我主动交流说:

“老师,我喜欢口琴,也想吹吹。

”“老师,口琴真有趣。

”……

学生都有学乐器的愿望,他们希望在乐器演奏中自我表现,引起同学、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赞扬。

实践证明:

器乐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良好的作用。

近几年来,器乐教学的普及在城镇小学进展比较顺利,但在对音乐不太重视的农村小学却没有起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把竖笛、口琴等简单乐器带入音乐课堂,是有必要的,而且符合农村的经济条件、合适农村孩子的承受能力。

因此在学校上下,校里校外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口琴、竖笛等简单乐器进课堂,通过乐器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器乐教学是团结协作的教育。

学习中不仅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能获得知识,体会到合作的美妙;

培养学生在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自愿自觉地学习,学会与他人默契配合。

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奏练习,如男女分部练习、一领众合练习、分组比赛练习等多种形式。

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堂上尽量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上台演奏,并用一些打击乐器给演奏者打节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激情得到了释放,兴趣越来越浓。

学校还针对乐器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每天练一练”活动,让学生每天进行口琴、竖笛练习,加强学生的演奏技巧;

还给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如学校定期进行全班参与的口琴、竖笛展示,每逢学校艺术节、教师节、元旦联欢,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吹奏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把舞蹈带入课堂

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说:

“离开动作的音乐是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同人体律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把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能很容易地制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表现作品,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舞蹈带入了课堂中,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发挥性地做一些即兴表演。

如音乐课上,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老师为学生表演舞蹈,学生产生律动,通过自己的律动,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学生唱到激动时,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教师就可以带动学生跟上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律动,利用舞蹈、律动,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现行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

在教学中,以民族舞为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彝族《阿细跳月》、维吾尔族《颂祖国》、藏族《雪莲献北京》等舞蹈性强的音乐欣赏,都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自编舞蹈等形式来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比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简洁柔美的动作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在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学生也随着音乐一起伸展着肢体模仿孔雀的动作,感受着傣族人民特有的风情,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此外我还会走到学生中间,随着音乐与学生一起编创优美的舞蹈,一起去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现在每当学生一听到我说:

“站起来跟着老师跳一跳。

”他们都显得特别兴奋。

(四)把流行音乐带入课堂

某一节音乐课前,我像往常一样,让学生们听着音乐走进音乐室,一名叫晓波的学生走到我面前兴高采烈地说:

“老师,这节课能听听这张碟吗?

”我瞄了他一眼,看到得是他和几个学生兴奋的脸,我心里嘀咕:

“这几个小鬼搞什么鬼?

”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张周杰伦的音乐影碟专辑,我不忍破坏他们的兴致,于是答应了他们播放。

听到动感十足的《双节棍》及富有民族音乐特色的《东风破》时,只见全班学生个个一脸崇拜,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时不时还跟着哼上几句。

这可是音乐课堂里少有的现象呀!

从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与崇拜。

流行音乐贴近生活、浅显易懂、曲调较为流畅、节奏的频繁变化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现象,不要一味抵制流行音乐,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并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更准更快地替他们去除糟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音乐课上,要根据学生爱唱流行歌曲的心理特点,有选择地把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带入音乐课堂。

巧用“流行乐”效应,不仅能起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更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大的收益则是通过对这种效应的引导,使之成为音乐技能教学的辅助教材。

如在教学《中国民族器乐介绍》一课中,我找来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专辑,让学生们在一首首乐曲旋律优美,激情荡漾的欣赏中,观摩了二胡、琵琶、竹笛、古筝和扬琴等乐器的演奏,充分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和许多新奇的演奏表现手法。

了解了这种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民族、激情与沉着相结合的演奏,在兴致勃勃的气氛中提高了音乐的鉴赏水平。

还有在竖笛教学中,我选择一些学生们喜欢的乐曲如《龙的传人》《丁香花》《大长今主题曲》等,使学生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并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吹奏技巧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校园对话,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校园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阵地。

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可以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

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为音乐教学的开展注入活力;

为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充满音乐的校园氛围浸染孩子

良好的音乐氛围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能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萌发学习音乐的感召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教育。

随着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都有配套的媒体设备,如广播、多媒体等。

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个有质量、有个性的“校园音乐电台”,利用课余、午后时间,为学生送上“音乐点心”。

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时,播放一些有关的歌曲。

例如,在教师节的时候,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太阳的祝福》等与教师有关的优秀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微妙,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增强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在国庆节时,播放《歌唱祖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高亢的音乐声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园内布置一个精美的“校园音乐家”栏目,贴上一些音乐成绩突出或在音乐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的照片,从而鼓励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音乐。

在这样充满音乐的校园环境下,学生自然地接受了音乐的熏陶,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快乐中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让充满音乐的校园活动感染孩子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

“告诉我,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而课外活动便是一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平台,给学生的音乐实践提供锻炼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时机。

因此,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展“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音乐报创编比赛、全校性的口琴竖笛展示和校园集体舞展示等活动。

在各种音乐艺术竞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在自己想要学的轻松氛围中培养出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成立了不同的音乐兴趣小组,如古筝队、声乐队、舞蹈队,争取每年开展艺术节的系列活动。

画面一:

学校没有舞蹈教室,舞蹈队在操场上进行训练,师生共同顶着太阳训练,由于场地地面粗糙,队员们为了把动作做得最美,都划破了皮,手臂膝盖上到处都是淤青。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只要音乐声响起他们就会不顾伤痛地跳起来,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怀着对音乐的追求。

画面二:

学校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各演员正在进行紧锣密鼓地训练:

舞蹈队的同学正在紧张排练,节奏强而有力;

校模特队的小朋友顶着寒风,仍努力摆着POSE,尽管冷地发抖,去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新奇,听凭老师为他们裁剪“新装”。

一次,两次,三次……笑声阵阵、歌声阵阵,老师与同学亲密地合作着。

学生怀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主动地进行一系列训练。

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持能力;

在训练中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学会了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舞蹈队成功地排练了多个舞蹈节目,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如群舞《为2008喝彩》在第三届分校艺术节上一举夺魁,十月份又参加了由区政委组织的“全民终身学习周”广场文艺。

此外学校的声乐队和古筝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学生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训练更为积极,并且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

学校除了每年开展一系列的音乐兴趣活动,还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请进来”:

今年“六一儿童节”时,在学校举行了建校以来最大规模的庆六一文艺汇演,并邀请一些村领导和家长一起来参加、观摩。

学校全体师生同台演出,二十多个节目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除了学习外,还能向城里的孩子一样在舞台上能歌善舞时,那自豪和喜悦无法形容。

看到自己孩子的表演让家长转变了观念,从而取得村领导和家长对这门学科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的音乐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运转轨道。

“送出去”:

敬老院是我们学校多年以来的德育基地。

每年重阳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并为爷爷奶奶们送去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

镜头一: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咱们的小演员一身戏服,小生模样走在舞台上。

一曲黄梅戏犹如磁铁般把那些戏剧fans吸引住了。

你瞧:

那王爷爷正和着调子,打着节拍,自我陶醉。

镜头二:

舞蹈队的小演员们伴着动感的音乐为爷爷奶奶们表演着。

那失明的董奶奶此刻睁大了眼睛,似乎她也看见了孩子们翩翩舞姿,回到了年轻时代;

蔡奶奶更为有趣,离开了位置,伴着音乐也舞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比盛开的鲜花更灿烂。

通过这些演出和比赛,不仅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

通过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我们惊喜地发现音乐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及社会所接受,音乐教育已成为我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在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歌声、听到演奏声、看到学生的舞姿。

在课堂上学生也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距离农村小学其实并不遥远,也并非神秘而高不可攀。

它跟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

作为音乐教师只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育人为本,音乐教育一定会在农村小学结出丰硕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