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36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明清文学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清文学史.docx

《明清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文学史.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明清文学史.docx

明清文学史

明代文学

第一章明代文学总论

明代(1368—1644),共277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嘉靖(1522—1566)前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文学的发展波澜不惊,基本上是为中后期文学做准备;嘉靖以后,狂飚突至,中国文学进入近古时代,在欧洲恰好是文艺复兴时代。

第一节明代国情

工商业的发展市民的壮大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转变

明代初期,朱元璋重农抑商,大批地方富豪被抄家没产,或被迫迁徙;对外则闭关锁国,明令“片板不许下海”,连素号繁华的苏州也变得“邑里萧然,生计鲜薄”(王锜《寓圃杂记》卷五)。

明代中叶以后,抑商政策松动,工商业重新崛起,苏州已是“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嘉靖《吴邑志》);“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歌与市声相杂”(《寓圃杂记》)。

当时的工商业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元代的水平。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随之崛起,特别是富商大贾凭借雄厚的资本操纵市场、行贿官员,成为新兴的特权阶级。

苏州控三江,跨五湖,人烟稠密,列肆栉比,“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杭州是丝绸名城,风景胜地,“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城市发展的同时,城镇人口激增,很多农民弃农经商,“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二)而很多原来仅有数十家的小村落,如吴江盛泽、震泽等地,都变成了人烟稠密的大镇。

城市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有些学者抛弃了轻商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论点。

如前七子首领李梦阳说:

“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货财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空同集》卷四四《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竟陵派创始人钟惺说:

“货殖非小道也,经权取舍,择人任时,管、商之才,黄老之学,于是乎在。

”(《隐秀轩集·程次公行略》)同时,商人也爱结交文士,向慕文雅,如徽商吴文明雅爱三袁等名士,尝云:

“吾虽游于贾,而见海内文士,惟以不得执鞭为恨。

”(袁中道《珂雪斋集》卷一七《吴龙田生传》)袁宏道说:

“徽人近益斌斌,算缗料筹者竞习为诗歌,不能者亦喜蓄图书及诸玩好,画苑书家,多有可观。

”(《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士商合作遂成为一种风习,“富者余赀财,文人饶篇籍,取有余之赀财,拣篇籍之妙者而刻传之,其事甚快,非惟文人有利,而富者亦分名焉。

”(《隐秀轩集·题潘景升募刻吴越杂志册子》)“江南富族著姓,求翰林名士墓铭或序记,润笔银动数二十两,甚至四五十两。

”(俞弁《山樵暇记》)

于此同时,文学作品亦颇多“寄意于时俗”(《金瓶梅词话序》)之作。

唐寅诗云: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袁宏道想的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新,口极世间之谈”(《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徐汉明》)张岱自述往事则云: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螙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琅嬛文集·自为墓志铭》)明代文人大体来说是比较热爱城市生活,洋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的。

第二节王学左派与俗文学的发展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和三省制,独览军政大权。

一方面“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另一方面年老方定天下,子孙柔仁孱弱,“不得不为身后之虑”(赵翼《廿二史札记》“胡蓝之狱”条)其中坐胡惟庸狱死者至三万余人,坐蓝玉狱死者亦有一万五千余人,“两兴大狱,一网打尽”。

明祖好严刑峻法,臣子“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廿二史札记》“明祖晚年去严刑”条)甚至“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亦可“诛其身而没其家”。

(朱元璋《大诰三编·苏州人材第十三》)明太祖生性猜忌,凡文字中有“贼”、“僧”字样,一律视为对自己的影射,施以重刑。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因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句,被处斩。

杭州教授赵一夔作贺表,内有:

“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句,太祖览之大怒:

“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

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

”遂斩之。

(黄溥《闲中古今录》)明成祖朱棣命胡广等人编写《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且废弃以往注疏,仅用朱注作为标准答案,以此统治思想。

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通用文体,于太祖洪武八年(1384)开始实行。

冯桂芬在《改科举议》中说八股取士:

“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入彀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

……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

”朱元璋及其子孙还实行了厂卫制,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由大太监把持,对百官进行监控,如魏忠贤制造的东林大狱,有309人入东林党,轻者“削籍”,重者“禁锢”,或“钉以铁钉”,或“以沸汤浇之”,手段相当残忍。

朱元璋死后,思想专治渐次放松,到明中叶,阳明学兴起,有明一代思想俱在其笼罩之中。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阳明洞中,自号阳明子,后人称其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传习录下》)“致良知”,就是顺从良知辨别善恶的本能,以扬善除恶。

阳明的“致良知”,其是是孟子的性善说和尽心说的发扬光大,是将自己之“心”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

他说: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传习录》)“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传习录》)所以后人称其学“心学”。

下面的故事最生动地说明了王阳明“心”的观念: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下》)

王阳明的弟子们进一步发挥了他的“心学”,其代表者为王艮(1483—1540),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人。

他当过监场工人,做过小贩,三十八岁从学王阳明,后来建立了泰州学派。

王艮把高深莫测的阳明学平民化了,他的名言是:

“百姓日用即是道。

”(王艮《王心斋先生遗书》卷一《语录》)他的学说主张是“修己”、“安身”,他说:

“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也。

故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其身而天下平。

”(《语录》卷一)他将自身与道德视为一体,说:

“身与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

尊身不尊道,不谓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谓之尊道。

须尊道尊身,才是至善。

”(《语录》卷一)孟子仁人志士的舍生取义,在王艮那里成了较近人情的“守道尊身”,因而得到社会上下普遍的喜好。

王艮之后有李贽,他是王学左派最有力的发扬者。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

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他中过举人,做过河南辉县的教谕、云南姚安知府等职,五十四岁退出官场,万历十六年在湖北麻城县龙湖芝佛寺剃发为主持,万历二十九年被当地官绅所驱,至北京附近之通州投奔友人马经纶。

万历三十年被人奏劾入狱,同年三月在狱中自杀。

李贽是“童心说”的倡导者,他说:

“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焚书》卷三《童心说》)小孩子都具备童心,但随着阅历的丰富,学了很多所谓道理,遂至迷失本心,他说:

“盖方其始者,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童心迷失,就是丧失了内心的真率,性情的自然,所以他主张做人要自然真实,将个人之性情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也并不回避对声色的需求,他说:

“盖声色之来,发于性情,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

故自然发于性情,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性情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

”(《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他甚至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由此出发,他崇尚自然真率,直抒胸臆之文,他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焚书》卷三《杂说》)

伴随着阳明学的发展与深化,俗文学真实感人的特点越来越被文人所接受,他们开始大声赞叹一些本不登大雅之堂通俗的戏曲小说,如李贽说《西厢记》与《水浒传》是“古今至文”(《焚书》卷三《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子》、《离骚》、《史记》、《汉书》并提,称《水浒传》、《金瓶梅》为“逸典”(《觞政》)冯梦龙认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欲“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序山歌》)《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被明代文人推崇为“四大奇书”。

其中像汤显祖和冯梦龙本身就是通俗文学的大作家,也是李贽童心说的信奉者。

第二章《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一节常识性问题

1、何谓历史演义

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亡、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2、三国故事的流传情况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到隋唐两代,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节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击蛟,刘备跃马等内容。

李商隐《娇儿》诗: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宋代的“说话”,已有“说三分”的专业艺人霍四究。

苏轼《志林》载:

“王彭尝云: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是元至治年间(1321-1323),《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卷,不分回,未题编者姓名。

福建建安虞氏刻本。

扉页三栏,上下题名,中栏图画。

书内正文插图,连环画式,版框两栏,上图下文。

吴俊甫镌刻。

 

在戏曲舞台上,现存元代的三国戏有40多种,如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等皆已具备。

3、《三国演义》的版本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

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引》。

有两种影印本,一种为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以涵芬楼藏本为底本,因卷首缺张尚德《引》,误称《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其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上图藏本为底本,于1975年再次影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排印出版。

嘉靖本虽

非罗贯中原本,但以后刊本多从此本出。

后又有假托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变成双句。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拥刘反曹的倾向更为明显,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常简称《三国演义》。

4、作者: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人(山东东平),流寓杭州。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复会。

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

”可知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在1315至1385年之间。

一些记载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是“有志图王”者(王圻《稗史汇编》),曾“客霸府张士诚所”(清顾苓《塔影园集·跋水浒图》),但都不见得可靠。

第二节《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拥刘反曹思想解读

1.正史中的拥刘贬曹思想是遮遮掩掩的:

陈寿《三国志》,奉魏为正统,蜀吴皆为僭国。

尊曹氏父子为“帝”,给予“纪”的规格,称刘氏父子为“先主”、“后主”,给予“传”的档次,而且《魏书》的篇幅是《蜀书》的三倍。

但具体评介上,却说曹操“矫情任算”、“明略最优”,而说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感情倾向与帝魏思想是有冲突的。

东晋人习凿齿《汉晋春秋》认为“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

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

”要“以晋承汉”,而非“以晋承魏”。

南朝刘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延续了尊曹魏为正统的观点,但又强调“王道不足于曹”,刘备“信义著于当年”,曹操是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人物。

司马光《资治通鉴》,仍以曹魏为正统,但却说曹操“暴戾强伉”,“蓄无君之心久矣”;而说刘备“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以蜀承汉祚,“名正言顺,舍此安归?

”此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家均以蜀为正统,魏吴为僭国。

史学家们的思想和感情终于一致起来了。

2.民众的拥刘反曹思想是始终如一的

《三国志》裴注引用了不少民间传说,如《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

‘须臾觉我。

’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而《关张赵马黄传》注引《云别传》:

“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掷之曰:

‘子龙不弃我走也。

’顷之,云至。

”类此,皆说明早在西晋民间便激荡着一股拥刘反曹的思潮。

赵翼《廿二史札记》言南北朝时“称勇者必推关张”,“可见二公之名,不唯同时之人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

威声所垂,至今不朽。

天生神勇,固不虚也。

”吕布、许褚何尝不是“天生神勇”,关张“威声所垂”,实际是刘备集团的德声所垂。

唐代杜宝《大业拾遗录》载有“曹瞒浴谯水击水蛟”的水傀儡节目。

据《三国志集解》卷一引刘昭《幼童传》:

“太祖幼而智勇。

年十岁,常浴于谯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

浴毕而还,弗之言也。

后有人见大蛟,奔退,太祖笑之,曰:

‘吾为蛟所击而未惧,斯畏蛇而恐耶?

’众人问,乃知,咸惊异焉。

”而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中则记载有“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可见唐代民间对曹刘的取舍倾向。

北宋如《东坡志林》所载,则拥刘反曹的思想更为明显。

元代的《三国志平话》是宋元三国故事的一个总结,其写曹操是一个“志不在社稷,假忠欺志,卒为身谋”王莽式的奸雄,刘备则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仁主;元代的三国戏现存21种,莫不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或拥刘反曹,或拥刘反吴,都是以对蜀汉的态度如何作为褒贬人物、抑扬吴魏的标准。

3.《三国志通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根源

第一,它是民众参政意识的体现。

儒家知难而进的入世精神、王道济民的政治主张、事父事君的纲常教义、立功立德的价值观念、舍生取义的人格追求、华夷之辨的民族操守,对华夏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塑造上起了决定作用。

而宋元以来“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的说话故事,其实代表了“庶民之议”,是一部打开的民众心史,是说给有志王天下者的英雄史诗,其渴望安国兴邦的仁君贤臣,贬斥祸国殃民的奸雄贼子,实际上是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熏陶浸润的自然结果。

第二,曹丕称帝标志着两汉盛世的结束,此后近三个世纪的纷乱分裂的局面造成了人心思汉,而使曹氏父子代过,成了奸臣。

作为开国之君,其口碑如何,还看其能否带来国泰民安,天下统一的政治局面。

曹丕篡汉,随之而来的是三国纷争的局面,是以后的西晋八王之乱,再以后是南北分裂,北部中国的汉族人民第一次接受少数民族的统治,这一切必然使人心思汉,思两汉的文治武功,以至思蜀汉的庄敬自强,而曹操也就变成了王莽式乱臣贼子。

第三,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是儒家的,重道德甚于重成败,刘备更符合儒家的理想。

史书载,曹操击陶谦,“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

”官渡之战破袁绍亦坑杀降众达七万余人。

赤壁兵败,从华容道逃走,“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当期势位已定之后,对于手下谋臣更是大加杀戳,孔融、杨修、许攸、荀彧先后遇害。

刘备为人以信义为本,三请诸葛,“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白帝托孤,“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与关张“桃园结义”,情同骨肉,“恩若兄弟”,不仅是君臣的理想关系,也是中国人人际关系的风范。

总之,曹丕篡汉后的政治局面是三国故事拥刘反曹思想的外因,刘备的宽、仁、忠、义更符合民众的理想君主形象,这是拥刘反曹的思想的内因,两者统一在儒家思想“仁”的理念上,统一在民众欲使“仁者在位”的参政意识上,此遂使刘备成为“千古一帝”,尽管蜀汉很小。

第三节《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主旨

1.纷纭不一的主题说

袁本《文学史》在注释14归纳了九种关于主题的观点。

《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归纳了十七种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观点,甚至有“主题模糊说”和“无主题说”,作者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

“在《三国演义》主题研究中,意见纷呈,而各家说法又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因为《三国演义》作为研究客体,它本身内容丰富而又复杂,能为各种主题论提供文本的内在根据。

作为研究主体,研究者本身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乃至社会经历等差异,也可造成对主题研究的歧见。

”(139)和其它古典小说中的争论一样,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也陷入越争越多的窘地。

2.《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本旨(采自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说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作为中国历史小说的扛鼎之作,它的独特审美价值,在于宣扬了一种“三本思想”:

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这种“三本思想”贯穿全书,成为作者褒贬诸镇的准则,不吐不快的方略,使作品成为一部千古不朽的“形象的资治通鉴”。

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心为立国之本

实力与民心向背的关系:

从三个实力派人物的不同命运来考察。

视民如仇、嗜杀成性的董卓。

董卓曾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甲数十万,有吕布、郭汜等人为将,筑郿坞,坞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期望“霸业成时履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可谓兵多将广,财大气粗,但最后死得很难看,“卓极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照达旦,膏流满地。

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城内城外,若老若幼,踊跃欢欣,歌舞于道。

男女贫者尽卖衣装,酒肉相庆曰:

我等今番夜卧,皆可方占床席也!

”此在董卓生前视民如仇、嗜杀成性。

“尝引一军出城外,前行到阳城,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引军围住,尽皆杀之,掠其妇女财物,收万千余件,都装在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先报董太尉杀贼,大胜而回。

城门外焚烧其头,以妇女财物尽散与宿帐军士。

”(《废汉君董卓弄权》)又曾将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在宴请百官之时,“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去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

皆未死,于酒桌几前反复挣命。

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

”(《司徒王允说貂蝉》)其视民如草芥,如荀爽劝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他答说:

“乱道!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结论,董卓之死:

死在全失民心,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曹操。

一方面,为父报仇,兴兵徐州,号令部下“尽杀徐州所辖之民并四下郡县百姓”,“草木不留,吾之愿也!

”俨然另一个董卓。

另一方面,破袁绍后,号令三军:

“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

”又仿佛千古贤相。

结论:

这种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作法,其实是曹操收拾民心、成就大业的法宝,但同时也让他落下了奸臣的恶称。

宽仁长厚、与民同心的刘备。

桃园结义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毕生抱负。

做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其盗者皆化为良民。

”在新野,新野人歌曰: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败走江陵,十万百姓相随,玄德傍百姓而行,宁可被曹操大军追及,亦不肯暂弃百姓。

入成都,“百姓香花灯烛,迎门而接。

”结论:

刘备的宽仁爱民,成就了他的帝业,也使他成为千古仁君的典型,是罗贯中按照人民理想中的“好皇帝”的模式创造了他。

二.“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人才为兴邦之本

外宽内忌,拙于用人的反面典型袁绍。

不听许攸掩袭许昌之计,反疑其收取贿赂,致令许攸转投曹操。

又疑张郃、高览有降曹之心,迫使二人投奔曹操,不听田丰、沮授缓守之计,将其下狱,败军之时,又恼羞成怒而杀田丰。

结论:

袁绍战败时喊“天丧吾”,其实他和项羽一样,都是刚愎自用而不善用人之过,所以罗贯中引诗叹曰:

“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的曹操。

玄德兵败投曹操,荀彧欲杀之,曹操曰:

“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的天下之心。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诸将欲追之,曹操曰:

“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汝等皆可效之。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于袁绍所弃图书中检出曹军通敌之信,荀攸曰:

“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操曰: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尽皆将信焚之。

但曹操待人也有谲诈残忍一面,如杀杨修、荀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他的才能的发挥。

结论:

唐太宗祭曹操之言曰: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可算是给曹操的盖棺定论。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刘备。

白帝托孤,“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显示了他的绝对聪明,也绝对真诚。

陈寿《三国志》云:

“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其他如对赵云,对马稷,都显示出其知人善任的领袖才能。

结论:

刘备以其卑弱的出身,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实赖其有用人之能亦有用人之德,不仅成为一代雄主,而且留下千古美名。

三.“汉界楚河,唯智胜也”:

战略为成败之本

官渡之战,“南军无粮,利在速战;北军有靠,宜且缓守”,这是官渡之战的总形势,但袁绍急求成,不听田丰、沮授缓守之计,在战略犯了重大错误,致使七十五万大军,为曹操七万之众所破。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坚持了联合抗曹的战略,孔明、鲁肃是最大的智者和战略家。

夷陵之战,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为关羽报仇,结果为陆逊所败,其实是蜀吴两国两败俱伤,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加快了三国归晋的过程。

结论:

可见战略思想在战争中的指导作用,亦是罗贯中所要宣扬的一个主旨。

第四节《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形象

1.一般观点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是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高峰和不朽范本。

研究它,既可以总结类型化艺术典型的特点和经验;又可以从这一范例考察中国古典小说中艺术典型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证明由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是普遍的规律,中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并没有例外,从而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关于古典小说创作方法的某些定论。

(傅继馥《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范本》)

“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乎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3页。

)“小说所塑造的这些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的冲突,缺少性格的发展变化;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了失真之感,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就是明显的例子。

”(同上,34页)

“《三国演义》写人物,与它的截然分明的道德评判相关联,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

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这种单纯鲜明的性格,犹如京剧的脸谱化表演,容易为读者所把握。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认为《三国志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类型化典型’,其含义是说人物形象没有个性,只是某种抽象伦理品德的化身。

‘类型化典型’以‘类型化’修饰和限制典型,意指它是典型的一种形态。

我则认为既然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