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578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七年级生物学下济南版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学下济南版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纤维B.脊髓C.神经元D.大脑

2.(2013·江苏盐城)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声波传至内耳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

3.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瞳孔

4.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5.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A.虹膜、角膜和脉络膜B.角膜和巩膜

C.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D.视网膜、脉络膜和睫状体

6.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B.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

C.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

D.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毫克

7.(2013·山东东营)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却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D.幼儿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8.足球场上正在进行点球大战,裁判员哨声一响,守门员立即摆出准备扑球的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点球主罚者脚边蓄势待发的球。

就在对方起脚射门的刹那,守门员也几乎同时鱼跃而起,飞身扑住了射过来的足球。

请你判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守门员在注视足球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化的是()

9.正常人进食后一小时左右,体内肝门静脉内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情况是()

A.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B.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减少

C.血糖浓度不变,胰岛素分泌增加D.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

10.(2013·江苏盐城)某青蛙饲养场,为缩短蝌蚪发育为成蛙的周期,常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给蝌蚪喂食。

这里所说的“某种激素”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胰岛素

1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B.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

C.反射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D.反射要受大脑的控制

12.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

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的特点不相符的是()

A.是后天形成的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可以消退或减弱D.图中的①处参与该反射的完成

13.下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A.有感觉,且能缩手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4.(2013·湖北黄冈)“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我市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是条件反射

B.当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C.九年级的小强想参加明年的龙舟赛,除加强锻炼外他还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糯米、红豆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它们都是双子叶植物种子

15.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A.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膝跳反射B.左腿有膝跳反射,右腿无膝跳反射

C.两腿都有膝跳反射D.两腿都无膝跳反射

16.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A.耳蜗和听觉中枢B.鼓膜和耳蜗

C.位听神经和大脑皮层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

17.燃放爆竹和礼花时,在一旁观看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堵耳。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18.(滨州)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

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19.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人从明处到暗处时,图中的3会扩大

B.图中4的曲度是由10中的平滑肌调节的

C.图中结构5、6、7、8共同组成眼球的中膜

D.图中结构8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20.(2013·山东潍坊)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要调节睫状体的曲度

C.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1.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青蛙;

(2)在饲养缸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

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个体的发育

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A、B两项内容

22.(2013·山东潍坊)某生育期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该妇女患病期间生育孩子健康情况的推断,可以借鉴的是()

A.患侏儒症的可能性最大

B.患呆小症的可能性最大

C.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可能性最大

D.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最大

23.晓丽在春游时手被植物上的针刺了一下,她先缩手后感觉痛,这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A.运动和感觉

B.反射和传导

C.反射和感觉

D.反射、感觉、传导、运动等

24.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目的是()

A.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内容B.勤于用脑,加强学习强度

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D.使思维更敏捷

25.下列有关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肌肉发达、收缩有力,不影响动作的速度

B.改善脑的营养,使脑的功能增强

C.使人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发展

D.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为蛋白质。

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中,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等量的生长激素,其他条件均一致。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增重40%,B、C两组小鼠增重均为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

为什么?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27.(14分)右图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是

[]、房水、[]、[]

到达[]形成物像。

(2)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的调节负担过重,处于收缩状态,致使[]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失去调节的灵活性,从而造成假性近视。

(3)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

请你推断,原因可能是或发生了病变。

28.(8分)下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直接接受声波刺激的是[],它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9.(2013·福州)(6分)在中小学生中,近视的现象相当普遍。

专家认为,除遗传因素外,近视主要与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光线不适宜等环境因素有关。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中学学生视力状况,得到的数据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片,可以看出学生近视率变化的趋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一点)

(2)交通信号,主要靠视觉来感知。

在路口遇到红灯,立即停止前行,这是一种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不闯红灯,是安全出行的保障。

(3)预防近视,要做到

30.(12分)如下图所示,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眼球的构造图(甲图),并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乙图)。

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指出下列图中标号的名称:

[②],[③],[④]。

(2)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凸透镜相当于[]。

(3)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透镜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看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4)在蜡烛、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观察到蜡烛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物像恢复清晰,可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

若重新更换凸度较小的透镜,并要使物像清晰,蜡烛的移动方向与上次。

由此得出:

眼睛是通过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5)正常人晶状体的曲度是由[]调节的。

当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

31.(2013·山东烟台)(8分)张明同学曾目睹一起车祸,是因为驾驶员醉酒驾驶造成的。

那么,饮酒过量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被消化系统最膨大的器官[]和小肠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人体最大的消化腺[]____,使酒精分解,长期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最大。

(2)酒精由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从心脏的[]流入[3],进而到达全身各处。

(3)酒精对心脏也有较大影响,我们可通过探究“酒精溶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获得证据。

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绘制成下面的曲线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逐渐减慢

B.体积分数为20%的酒精会直接引起水蚤死亡

C.心率的变化不能说明酒精对心脏有影响

D.低于体积分数为0.5%的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加快

(4)饮酒后司机不能对交通和路面状况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主要是因为酒精对[]的影响造成的;醉酒司机操控汽车的动作不协调,主要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5)过量饮酒对人体危害很大,青少年如何做到既关心自己又关爱他人?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参考答案

1.C解析:

神经纤维、脊髓和大脑都是由神经元构成的。

2.C解析: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机舱内的气压会发生变化,会从外向内对鼓膜产生较大的压力。

口中嚼一块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外界的气体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从而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3.A解析:

眼球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中能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

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4.D解析: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可见,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到内耳。

5.C

6.C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其他细胞则不能分泌激素。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微克,而不是毫克,它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起调节作用,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而不是激素。

7.A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内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项叙述正确。

胰岛素属于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原尿中,所以不能通过尿液检测胰岛素的含量,B项叙述不正确。

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项叙述不正确。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D项叙述不正确。

8.B解析: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肌不断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守门员注视由远处射过来的球并飞身跃起是一个由远到近的过程,故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

9.D解析:

正常人进食一小时左右,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吸收,在肝门静脉中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引起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在肝脏中转化成肝糖元,从而使血糖浓度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10.A解析: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使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缩短了蝌蚪发育为成蛙的时间,这说明这种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第二性征出现,维持性功能;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降低血糖浓度。

11.D解析:

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

反射需要多个系统参与共同完成,但有些反射活动不需大脑参与就能完成,如缩手反射。

12.B解析:

此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

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有大脑皮层参与。

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暂时的、不固定的,所以条件反射可以减弱或消退。

13.B解析:

④是传出神经元,若④受到损伤,将会导致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不出现缩手反应;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够通过传入神经元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14.D解析: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奋力划桨是在后天经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A项正确。

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项正确。

小强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除加强锻炼外,还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C项正确。

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而糯米属于单子叶植物,D项错误。

15.C解析:

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但脊髓仍正常,故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两腿都能进行膝跳反射。

16.A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耳廓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换为振动,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内的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位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因此接受刺激的部位是耳蜗,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听觉中枢。

17.D解析:

遇到巨大声响时的正确做法是张开嘴,或者是同时闭嘴、堵耳,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保护鼓膜。

18.C解析: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19.C解析:

首先识别各个数字指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然后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光线量的多少,当人从明处到暗处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减少,所以图中的3瞳孔会扩大;图中4晶状体的曲度是由10睫状体中的平滑肌调节的;图中结构5、6构成眼球的外膜,7是中膜的一部分,8是视网膜,属于内膜;图中结构8是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20.D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强光下看物体时瞳孔缩小,在弱光下看物体时瞳孔扩大,A项错误;人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看清物体,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项错误;视觉的形成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即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项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D项正确。

21.D

22.B解析: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某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而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患者因缺碘而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生育期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体内碘含量低,会导致生育的孩子体内碘含量低,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少,含量低,会患呆小症。

23.B解析:

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针刺刺激的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感受到针刺的刺激后,能够产生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综合,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迅速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出,这时手立即缩回。

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痛。

不过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

综上所述,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4.C解析: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如果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由于学习内容单调,容易引起大脑疲劳,影响学习效率,如果变换脑力活动的内容则可以防止大脑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5.A解析:

肌肉属于运动系统,不属于神经系统。

26.

(1)A促进生长发育

(2)不能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分解了,失去了生理作用(3)A

解析:

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能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其使用方法只能是注射,不能饲喂,否则会被消化分解,失去其生理作用。

27.

(1)1角膜2晶状体9玻璃体8视网膜

(2)4睫状体2晶状体

(3)大脑中产生视觉的部位(视觉中枢)视神经

解析:

眼球的成像是外界光线进入眼里,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后,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长时间的看书学习,会使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凸度过大,失去调节能力,造成近视;失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眼球完好无损,则可能是视神经或者是大脑皮层上产生视觉的部位受伤导致的。

28.3鼓膜5听小骨8耳蜗7听神经

解析:

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

29.

(1)近视发生率与年级升高成正比用眼时间过长、读书姿势不正确、光线不适宜等

(2)条件反射弧(3)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0厘米以上,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解析:

(1)由图可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近视率逐渐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2)看到红灯停止前行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

反射弧是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

(3)保持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调整好作息时间,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等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答案合理即可。

30.

(1)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④视网膜②晶状体(3)倒立的实像(4)相反晶状体曲度(5)⑤睫状体增大

解析:

甲图中②为晶状体,相当于乙图中的凸透镜;③为玻璃体;④为视网膜,相当于乙图中的白纸板。

视网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似,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像。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变化,使人的眼睛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而晶状体的曲度是由⑤睫状体调节的,人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

31.

(1)5胃8肝脏

(2)4左心室主动脉(3)ABD(4)1大脑2小脑(5)青少年应该杜绝饮酒;建议自己的家人不要过量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