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75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docx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

我们孩子必备的技能是什么(2009-11-0512:

57:

23)

通过对教育技术的培训,看了中国历史教师和美国历史师的两篇教学设计,对于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我不由得这样反思:

今后我们的课应该怎么上?

这两篇案例对比出了中美两国教育的不同。

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中国的老师认为:

师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我国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特别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砸牢,却忽视了孩子潜能的发挥,压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而美国教师特别重视感性教育,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

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而需要死记硬背的都是我们可以从书上查到的,学生只能默守陈规,却不会有所创新有好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考试成绩比美国孩子高,却屡屡的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最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这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美国学校的考试机制是学什么,考什么。

中国学校的考试机制是考什么,学什么。

学什么,考什么,是考试为了教育服务.

考什么,学什么,是教育为了考试服务.

这就是中国与美国教育的不同之处!

因此,中美两国应取长补短,相互进步

关于教学目标的讨论:

我们孩子的必备技能是什么?

      最近有一本畅销书很受欢迎,名字叫《世界是平的》,叙述了网络技术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全球化分工和由此带来的新问题。

书的第七章标题是“必备的技能”,讨论为了应对这种变革,美国应该怎样改革自己的教育系统?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哪些技能是我们的孩子必备的技能?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具备这些技能?

    “必备技能”跟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尤其与教学目标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你先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历史课的教学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结合案例及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请你发贴跟大家谈一谈,你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看法,帖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 谈谈你对这两个教学设计方案的第一印象。

美国历史教学和中国历史教学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   这两个教学设计方案,分别体现了中美两国对哪一类教学目标的重视?

你认为这两个教学设计方案是否有互补的地方?

 3.   我们应该学习美国历史课教学的哪些长处?

 

 

   仔细阅读了这两个案例:

   这两种教学模式在现代的教学方式中都不同程度的被使用,从中可以看出,

   西方国家的教学观念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体会,情感的体会,让孩子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致最终的解决问题。

   中国的教育模式大部分是教授,知识结构梳理透彻,将知识直观的灌入学生的头脑。

   在我看来,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可取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吸取西方国家一些比较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体会学到的内容,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深。

让学生在情感上也得到培养,能体会他人的感受。

 

美国历史教学要努力使历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

中国历史教学主要是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比如南北战争试题,在中国人看来:

北方正义,废除奴隶制,维持国家统一。

这肯定是标准答案。

可是你去美国南部,听南部人讲那段历史,参观那里的内战纪念馆,你会发现他们站在南方一边。

从南方来的美国人,理解那段历史,往往会同自己家族的遭遇联系起来,非常感情化。

但这并没有妨碍美国的统一,关键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统一,要是这种学术争论还能使美国再次南北分裂,那太可笑了。

儿童非常乐意学习历史,但是,教师必须以适应儿童能力及其先前经验的方式来讲授历史。

历史必须最大程度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人在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及所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性。

也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与历史的联系。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要去做的事情,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学习吃饭、学习走路、学习语言、学习认物……

  当到一定年龄后,学习的最初目的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的学习变为利用学习来学习其它的技能,比如利用学习写字、认字来进行学习如何作文、阅读等等。

  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必备技能应当是天生的学习能力加上后天的养成学习能力。

  本人浅见,请多指正。

 

我们孩子的必备技能是什么?

会听:

能听懂听准老师的要求      (倾听)

会看:

会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专注)

会想:

会动脑筋思考,举一反三  (思维)

会做:

按指令操作,自主操作     (动手)

会说:

会用完整语言归纳总结     (语言)

会用:

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     (应用)

会收:

会收放整理材料用具        (习惯)

会比:

能将自我与周围比较(发展)

 

柳立红的回答

2007-7-2411:

54:

00

R

学会认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会做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学会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学会发展造就自主领导才能!

学会探索创意激发大脑思考潜能!

诚信,坦诚的面对一切,塑造高尚的品德

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达成设定目标!

!

乐观,期许自己做得更好,永远更进一步!

勇敢,勇于面对挫折与困难,不畏惧挑战!

分享,乐意与人合作,世界因为有我而美好!

责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做个有担当的人!

13

 

2008-08-1217:

54|

应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赵志勇

2008-08-1218:

03|

看了这篇文章,我真的感觉到中西方的教育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在于怎样教育孩子学习知识,完全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对孩子感受的注重.其实,学习的主人是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与感受.在今天,中国与国际接轨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应该会学习,乐.并在学习中记录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教育孩子要创造.会创新.这是我的感觉.我是吴春芳.

你好杨老师!

我是栗娜.看过这篇文章<<关于教学目标的--------

2008-10-0323:

01|

看过之后,第一感觉,中西方这两位教师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中教师,重在学生的感受之上和亲身体验之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孩子感同身受.而第二个案例中教师,也是我们大多数采用授课方式相同,我们都是这样过来,我们初中时上历史课,也要了解历史事件之后再谈感受等等,可是那个时代太远了,能让孩子们感受什么呢,我觉得只是培养了孩子分析事件前因后果的能力以及应试能力罢了.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孩子必备的技能应该是一些孩子细微而终身受用一些技能:

(一)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1、爱劳动及如何劳动,上学不久就要接触到打扫教室卫生、个人卫生等等。

2、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3、让孩子选择他自己想要的4、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5、让孩子懂得与人合作

(二)培养学生的好性格1、培养孩子乐观、坚强、自信、自立的性格2、培养孩子要有责任感3、培养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4、让孩子学会宽容和谦虚5、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以及从容面对挫折6、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等(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1、听、说、读、写能力2、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使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写作技能。

写作有助于人们在整理思维、组织思路和进行比较过程中培养首创精神。

泛读和理解的技巧。

阅读是教育的中心,如果儿童要想在21世纪大有作为的话,他们就必须很好地掌握阅读能力。

运用数学、逻辑学和推理的技能并通晓统计学。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和解题能力对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发现已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能否保持科学上的领先地位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持稳固经济的能力,并且可能决定这个国家乃至地球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

因此,科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从科学原理、应用科学到新的理论。

运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技能。

技术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和获取信息,并利用资料回答问题和解决难题。

利用技术进行有效信息存取和处理的能力。

学生必须学会怎样处理和利用他们每天获得的往往相互矛盾的大量信息。

PPT的教学效果怎么样?

PPT的教学效果怎么样?

不能笼统地说“利大”与“利弊”,那要因科目和因人而定。

有不少专家教师(年纪大点的),尤其是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们不用ppt、或者用的时候整个课堂只是用一到两页的ppt且ppt内容全是文字,但其教学效果却非常之好。

   新手教师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他们比起教龄长的教师更容易尝试新事物,尝试教学软件不同的呈现效果和应用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容量和趣味性大大增加。

 英语科目单词、词组多,又没语言环境,通过视频、动画 等多种手段,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8-08-1216:

57|

还真没看过这书有机会一定要看看自己的观点孩子应该会听:

能听懂听准老师的要求会看:

会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会想:

会动脑筋思考,举一反三会做:

按指令操作,自主操作会说:

会用完整语言归纳总结会用:

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会收:

会收放整理材料用具

 

2

2008-08-1216:

58|

我是谢辉忘了署名了

 

3

2008-08-1217:

28|

学会认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会做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学会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会发展造就自主领导才能!

学会探索创意激发大脑思考潜能!

苏海峰

 

4

2008-08-1217:

35|

应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

 

5

2008-08-1217:

38|

没看过这书孩子应该具备听,说,想,动等各种能力,这样可以使孩子全面发展.

 

6

2008-08-1217:

41|

不好意思,我没看过。

出与对你的尊重,看过后在交流,好吗?

 

7

2008-08-1217:

46|

我认为孩子应该具备多种能力,如善于交际,善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具有表现自我的能力。

同时应该让孩子掌握现代的生活手段。

 

8

2008-08-1217:

46|

学生应该注重实践的教育,一些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应该从做学生时就应该培养.如何交往,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创新可能更重要.

 

9

2008-08-1217:

48|

孩子只有亲身经历过了,他才能深刻的感受到,获得真正的知识,所以我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多实践,多练习.教给和告诉他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并非告诉他答案.孩子要快乐的成长,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孩子自己按排.只有这样他才能发现和了解更的东西.学生:

刘燕

 

10

2008-08-1217:

51|

学生应该注重实践的教育,一些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应该从做学生时就应该培养.如何交往,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创新可能更重要.苗志军

 

11

2008-08-1217:

52|

应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

 

12

2008-08-1217:

54|

应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赵志勇

 

13

2008-08-1217:

59|

两个教学设计方案中,中国式的设计不乏缺少对学生掌握历史脉络和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可注重的最终还是教师的所谓“归纳总结”、“小结”,侧重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即便老师不讲,初中学生也可以从教材中提炼。

而美国式的“体验式”教学设计则侧重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达到了三维中的第一维度——“知识与技能”,设计新颖,操作性强,用个人对“买试卷测验”的体验去与“宗主国英国和北美独立”时北美民众当时的所感所想奇妙地结合,充分地激发了每一个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与观点,这正是学生所应该掌握和学习的,老师只是充当了一个引导者,而学生则站在了主体位置,这一设计非常巧妙。

两个设计的互补之处还是有的,比方说中式的教师梳理小结有必要,可以弥补美式纯粹的体验而不涉及历史等。

最后,我个人想说的是,美式的体验式教学可以并且应该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恰当地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们也是一个学习者,应该灵活地,科学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郝燕芳

 

14

2008-08-1217:

59|

今天的学习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李爱英

 

15

2008-08-1217:

59|

学生应该注重实践的教育,一些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应该从做学生时就应该培养.如何交往,如何适应环境!

 

16

2008-08-1217:

59|

没有看过世界市平的这本书,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拜读这本书,我认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好孩子.

 

17

2008-08-1218:

01|

这本书尚未看过,有时间一定拜读,我的儿子八岁了,他很调皮,我认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教育。

总的来说爱而不能溺爱,让他多动手、亲实践,要善于引导,多鼓励、少批评。

让孩子快乐自由的成长。

 

18

2008-08-1218:

01|

忘了署名了.郭玉艳

 

19

2008-08-1218:

02|

大家好,今天我学会了处理图象,以及表格的处理方式,当然也在逐渐完善我的课件,学到的东西很不少.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今后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多鼓励孩子,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交往能力,学会尊敬人理解人.就到这里吧,再见!

对了,我是姚利华.

 

20

2008-08-1218:

03|

1、学生应提高应用实践的能力;2、善于思考,勤于探究;3、创新能力是当今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4、学会交往,善于沟通;5、学会认知掌握知识的方法。

-------张娜

 

21

2008-08-1218:

03|

看了这篇文章,我真的感觉到中西方的教育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在于怎样教育孩子学习知识,完全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对孩子感受的注重.其实,学习的主人是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与感受.在今天,中国与国际接轨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应该会学习,乐.并在学习中记录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教育孩子要创造.会创新.这是我的感觉.我是吴春芳.

 

22

2008-08-1218:

06|

我认为中国的孩子最应掌握的技能是独立,坚强,勇敢的面对困难的能力.要有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23

2008-08-1218:

34|

这本书不仅让我开阔思路,注意到出版业以外的世界的大变化、世界的新格局,而且,最重要的是让我梳理了教育孩子的思路。

自从做了母亲以后,教育成了关注的重点。

原来我对目前国内严酷的教育很是感到愤慨,但是读过本书后,才觉得自己难免有些极端。

想想幸亏读了这本书,孩子还小,倘若由于我的偏激而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失误。

教育究竟何去何从?

是个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仔细思考、分辨后才能决定的事情啊,而非仅凭一己之愿的。

我是何艳丽

 

24

2008-08-1221:

09|

我真的没看过那本书,不过我对现在的孩子真有一些看法,他们娇气、吃不得苦、进取进精神不足,创新能力欠缺,没有团队精神,依赖性太强。

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感责任重大。

 

25

2008-08-1222:

19|

忘记署名了我是韩若华

 

26

2008-08-1306:

17|

这两节对比鲜明的课堂教学,我想这就是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主要不同之处吧。

虽然现在我们一直再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取长补短,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落实的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再当今社会光有理念知识还不够,更要注重实践,注重每个人有效的参与,虽然我们已有这种观念,但试问一下,我们学生最终的考核是实践能力考核吗?

正因为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完善,我们所注重孩子的技能培养也只能是浅显的,在当今世界我们不光需要学习型人才,更需要操作型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再完善些,我们一定会超越别国的!

我是李利丽

 

27

2008-08-1314:

59|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只是听了哪么一二。

但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让孩子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就是最好。

 

28

2008-08-1321:

21|

我是朱利军,我认为中国现在的孩子应具备以下技能:

学会认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会做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学会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会发展造就自主领导才能!

学会探索创意激发大脑思考潜能!

诚信,坦诚的面对一切,塑造高尚的品德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达成设定目标!

!

乐观,期许自己做得更好,永远更进一步!

勇敢,勇于面对挫折与困难,不畏惧挑战!

分享,乐意与人合作,世界因为有我而美好!

责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做个有担当的人!

 

29

2008-08-1322:

31|

我是姚利华,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我们关注的奥运会北京的2008,2008世界瞩目北京。

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为奥运尽自己的一份力。

让我们一起唱响奥运吧。

为奥运加油,为北京加油.今天中国的金牌已达到17块.加油啊!

中国选手.为中国加油

 

30

2008-08-1322:

31|

我是姚利华,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我们关注的奥运会北京的2008,2008世界瞩目北京。

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为奥运尽自己的一份力。

让我们一起唱响奥运吧。

为奥运加油,为北京加油.今天中国的金牌已达到17块.加油啊!

中国选手.为中国加油

 

31

2008-08-1323:

10|

今天下雨了,但没能影响我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关键遗憾的是连电也没有了,大家只能在门口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32

2008-08-1408:

17|

应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

 

33

2008-08-1408:

21|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应该教给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学习正确地交往1、基本的交往技能——寒暄.2、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话.3、人际交往深化与发展的技能——共事.4\加强自觉、仔细、的培养。

赵廷刚

 

34

2008-08-1408:

49|

看完本篇文章我不得不感叹美国教学与中国教学的不同.美国的教育方式注重从学生自身的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感受;而中国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我们应该借鉴一下美国的教育方式.王慧

 

35

2008-08-1415:

37|

你好杨老师!

我是栗娜.看过这篇文章<<关于教学目标的--------我们孩子的必备技能是什么?

>>很有感触,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中外教学方式上的区别.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中国的教育是在培养科学家,是想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科学家。

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只有科学家才是人才,凡是有某种特长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人才。

美式的体验式教学可以并且应该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恰当地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我们应该灵活地,科学地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教育会一步步走向成熟,发扬自己的优点,借鉴别人的长处,这是中国人最优良的教育观。

 

36

2008-08-1500:

18|

我们的教育不应是只培养熟练掌握自然知识的专家,更应该注重对孩子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培养,学会善待他人,勇担责任,有正气,有爱心,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37

2008-08-1500:

20|

忘署名了,我是常青

 

38

网友:

2008-09-2823:

02|

大家发表的观点都不错,我也没看过,有机会再发表评论。

谢谢大家。

 

39

网友:

2008-10-0323:

01|

看过之后,第一感觉,中西方这两位教师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中教师,重在学生的感受之上和亲身体验之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孩子感同身受.而第二个案例中教师,也是我们大多数采用授课方式相同,我们都是这样过来,我们初中时上历史课,也要了解历史事件之后再谈感受等等,可是那个时代太远了,能让孩子们感受什么呢,我觉得只是培养了孩子分析事件前因后果的能力以及应试能力罢了.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孩子必备的技能应该是一些孩子细微而终身受用一些技能:

(一)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1、爱劳动及如何劳动,上学不久就要接触到打扫教室卫生、个人卫生等等。

2、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3、让孩子选择他自己想要的4、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5、让孩子懂得与人合作

(二)培养学生的好性格1、培养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