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会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698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全委会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委会报告.docx

《全委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委会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委会报告.docx

全委会报告

中共都江堰市十二届十次

全委(扩大)会议材料之一

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城乡统筹

为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都江堰市十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09年1月12日)

刘俊林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市工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成都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工作,超前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8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8年是都江堰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市委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1—4月,我们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科学安排了未来三年在建、促建、储备项目530个,计划总投资821亿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质量好、速度快、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5%、34%、67%。

5月12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市工作迅即转入抗震救灾、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

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成都市恢复重建都江堰市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倾力援助下,我们在灾难中坚强屹立、在困境中坚定前行,书写了都江堰发展史上不朽的篇章。

(一)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地震发生后,市委领导班子不到半个小时全部到岗到位,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向成都市汇报了灾情,形成了党政协调、上下贯通、干群配合、军民一体的工作格局。

迅速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抢险救人,集中力量对倒塌学校、医院等重灾点位进行救援,争分夺秒打通了水陆生命通道,确保了救援力量进村入户。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各单位负责同志,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泛动员,基层组织坚强有力。

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极大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极重灾区乡镇党委在电力、通讯、交通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全力组织开展自救,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重灾乡镇(经开区)党委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及时救出大量被困群众;灾情较轻乡镇党委在开展自救的基础上,主动支援城区抢险救人。

市级各部门和驻市有关单位党组织迅速反应,带领党员干部参与抗震救灾。

全市组成300多支党员服务队,11194名党员踊跃缴纳特殊党费127万元。

——科学救灾,各阶段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百倍努力”,从废墟中营救出被埋群众4325人,10560余名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二是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妥善处置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全市无一人因次生灾害死亡。

三是组织和动员干部群众开展过渡安置“百日攻坚”,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

8月1日前,共建成过渡板房9万余间,17.7万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全部入住板房。

严格落实“四保”要求,全力保证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四是快速恢复城乡秩序,震后第2天,恢复广播电台;震后第3天,城区和各乡镇政府固定电话网络基本恢复;震后第4天,城区部分恢复供电供水;震后第8天,实现了所有乡镇公路畅通;6月23日,全市6.9万名中小学生全面复课;7月中旬,水、电、气、通讯等设施恢复正常;8月29日,全面恢复医疗秩序。

——服从大局,基地通道窗口作用有效发挥。

全市党员干部胸怀全局、服务大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建好基地,转移安置1万余名阿坝州受灾群众。

努力畅通通道,保障了国道213线、城区二环路等生命线畅通无阻。

精心做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部委和各省市领导、外国元首、国际友人、新闻记者以及各界人士赴我市视察考察的接待工作,成为国内外了解灾区、关注灾区的窗口。

回顾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及时作出一系列部署,主要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我市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大灾面前践行党的执政理念,发挥了主心骨、贴心人的作用,既是我们抓基层、打基础的成效显现,又是我们无往而不胜的根本保障。

统筹城乡的发展成果经受了特大地震的检验,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成为我们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武器。

5.12以来,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者、志愿者、建设者,一起并肩战斗、一起冲锋上阵、一起顽强拼搏。

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如此震撼,从来没有一种举动让我们如此惊叹,从来没有一种记忆让我们如此难忘。

历史不会忘记,中央领导,以及省、成都市领导心系群众、情暖灾区,深入一线、鼓舞士气,汇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强大合力。

历史不会忘记,广大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创造了世界救灾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历史不会忘记,全国人民、海内外同胞特别是上海人民心系灾区、千里弛援,展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历史不会忘记,全国各个省市,特别是成都市各兄弟区(市)县、市级有关单位,无私援助,情如手足,为我市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历史不会忘记,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心连心、手挽手,以最朴实的行动绘就了“执政为民、患难与共”的感人画卷,共同见证了生命的脆弱,更感受到人间大爱。

在此,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为都江堰抗震救灾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级领导,向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医护人员、新闻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国人民、海内外同胞,向1900万上海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勇挑重担、攻坚破难,开创了灾后重建的崭新局面

市委按照“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要求,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部署落实了910个总投资达1390亿元的灾后重建“四个一批”项目。

目前全市在建276个项目,竣工51个项目。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财政总收入1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多渠道筹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10.7亿元。

——重建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按照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用城乡统筹的理念,高水平编制完成了灾后重建实施规划及36个子规划,完成了向峨、虹口等7个乡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设计、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了市域教育、卫生、环保、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公共设施重建规划;编制完成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编制完成了灾后旅游业重建概念规划、农业恢复重建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

——城乡住房重建加快推进。

先后制发了农村和城镇住房重建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城乡住房重建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

坚持以“四性”为规划导向,将农房重建与推进“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实施了66个农民集中安置点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用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打造了一批农房重建亮点,探索形成了农房重建的“十种模式”,并在成都市全面推广。

全市农房重建开工32506户,完成重建总量的70.8%,维修加固全面完成。

城镇住房重建全面启动,先行实施了荷花池片区原址重建试点工作,完成了173万平方米的城镇受损房屋维修加固,基本完成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复核确认工作,全面启动了城镇受灾家庭重建资金补助和重建意愿申请登记工作,落实了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总投资54.25亿元的19个安居房(廉租房)项目,其中10个安居房(廉租房)项目12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

——三次产业恢复成效明显。

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恢复,及时开展了二王庙等重点文物修复和景区基础设施抢修,10月1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恢复接待游客。

加大对旅游商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批星级宾馆、农家乐、商业企业恢复营业。

成功举办“关爱都江堰、感恩全社会”等宣传营销活动,及时推出灾后特种旅游线路。

全年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的55%、54%。

信息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知名软件企业思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概念信息、智爱电子等软件企业入驻园区。

工业重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面达94%。

基本完成工业集中发展区6.67平方公里土地储备,复式工业厂房、污水处理厂、道路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

拉法基第三条生产线、普什宁江精密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等48个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新引进江翰工业园、晨明电动车等15个亿元项目。

加快现代农业恢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恢复面达93%。

大力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产。

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启动了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等产业化项目。

通过上海为我市举办农产品专场展销会,建立特色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绿色通道,猕猴桃、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进入了上海连锁批发零售市场。

——基础设施重建全面展开。

积极做好项目服务促建工作,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成灌快速通道(沙西线都江堰段)、成郫灌干道(IT大道都江堰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灾前在建的彭青路、岷江4号桥、内二环等重点项目恢复建设,即将竣工;都汶高速成灌高速至玉堂段等12个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709公里乡村道路新建、改建深入推进;全市交通在建项目达12个,总投资95亿元。

全力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城市20万吨自来水厂、青城山污水处理工程、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全面启动。

——对口支援工作成果丰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我市灾后重建工作,俞正声书记、韩正市长等16位上海市领导先后到我市视察指导对口援建工作,上海对口支援指挥部的领导和同志抵达我市后,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双方及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工作责任倒查制、项目联系制、结对帮扶制等对接机制,全力以赴共同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援建项目快速推进,确定的87个援建项目中竣工1个,在建50个,其余36个项目正积极做好前期工作。

各乡镇与上海各区(县)进行了全面对接,结对帮扶扎实推进。

两地产业互动合作取得初步成果,签订了总投资近40亿元48个经济合作项目;建立了上海市场“零费率”绿色通道,我市农产品在上海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上海市领导亲率1100余人的旅游团赴我市,震后累计组织5000余名游客赴我市旅游,推动了旅游业的恢复振兴。

精心实施规划编制、人才培养、社工支持、支教、支医、支警等软件援助项目,在我市常驻的上海医疗卫生、支教教师、公安干警、社工、志愿者和工程建设等援建人员达1200多人,施工队伍达4000多人。

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实现了“三个走在全国最前列”:

现有项目投资总额已达65亿元,实现了项目总投资走在全国最前列;对口支援到位资金10多亿元,实现了到位资金总额走在全国最前列;启动了7类共87个项目,实现了启动项目总数走在全国最前列。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在上海全力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强调指出“对口支援都江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决心不动摇,要走在全国最前列”,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全情投入、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支援我市的决心。

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对口支援指挥部的领导和同志们,向上海市1900万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

——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及时整合部门职能,成立了统筹城乡工作局,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加快试点扩面,完成了6万余户集体土地产权的颁证工作。

深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设立了耕地保护基金;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了2万余亩承包地经营权、1万余亩集体林权、370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初步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担保公司,成立金都村镇银行,促进了城乡资源有序流动。

及时转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全国率先颁发了农村联建集体土地使用证,发放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2824户1.09亿元,发放乡村旅游抵押贷款7户315万元,吸引社会资金30多亿元投入农村产业发展、农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资源变资本、“死钱”变“活钱”。

——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创新。

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不断强化村民议事会、监事会、调委会功能,形成了农民群众全程参与改革、权属纠纷自我调解的治理机制。

在农房重建中,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重建规划编制、土地权属调整、补贴资金分配等一系列难题得到较好解决。

在过渡安置点管理中,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探索了“四化”管理模式,集中过渡安置点保持和谐稳定。

上海社工参与安置点管理,促进了社会功能恢复,强化了和谐安置点建设。

——对外开放呈现新的格局。

特大地震、上海对口支援使我市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格局。

我们抓住机遇,及时出台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的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打造“政策特区”。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组织参加了四川省灾后重建重大招商(上海)活动、第八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海专场推介会、香港投资说明会等活动,积极消除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

强力推进投资环境建设,全力抓好项目服务工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全年共引进成都市外项目32个,引进成都市外资金123.7亿元,实际到位10.98亿元。

(四)关注民生、强化保障,确保了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

——社会保障不断强化。

通过就业援助、社会招聘、自主就业、以工代赈等多种渠道,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6万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8%左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2.5万人,参保率达87.5%;失地农民参加保障人员达2.8万人。

全面推进城乡低保改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深入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受灾群众困难补助、临时生活救助金、过渡安置费等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受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落实了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恢复重建项目144个,其中完成了8所学校维修加固,已开工44个教育重建项目和22个卫生重建项目。

积极做好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文化服务体系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扎实推进灾后再生育服务,切实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科技、体育保持稳步发展。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双争双创”、“重建家园,我应该做什么”主题大讨论活动,精神家园重建取得积极进展。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家庭困难,对遇难者家庭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积极做好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切实消除了社会不和谐因素。

切实关心民族宗教界等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形成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良好局面。

建立了水泥、钢材、砖瓦等重要建材的限价特供机制,有效遏制了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市场秩序总体平稳。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全力做好“涉藏”、“涉灾”、“奥运安保”等维稳工作,治安案件受理、刑事案件发案持续下降,社会保持总体稳定。

(五)着力基层、强化基础,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全面提升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依法执政,充分发挥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了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不断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全面贯彻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对台政策和侨务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得到了发展壮大。

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发挥了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以及社会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着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受到中央、省委、成都市委表彰的基层党组织16个、党员31名。

坚持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第一线考察、识别、任用干部,对一批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

积极开展“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党员干部队伍在灾后重建中的表率作用。

——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创新,通过“坝坝会”、“板房夜话”等形式,积极听取群众意见。

坚持和优化基层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及时公开救灾款物发放、灾后重建规划及救助政策等重要信息,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

针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特殊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加强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得以加强。

进一步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特事特办,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

及时建立完善“三重一大”和救灾物资资金等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灾后重建和应急采购项目招投标规定,狠抓了救灾物资资金监管,规范了救灾物资发放。

坚持厉行节约,及时压缩了行政经费,展现了廉洁重建、高效重建和节约重建的良好形象。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

对一年来的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给予了充分认同,上级党委、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我们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动力,在巨大的困难和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仍然信心百倍、顽强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实现了灾后重建的良好开局。

来之不易的成绩,凝聚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通过地震灾害暴露出我市基础设施还有欠缺。

二是灾后重建速度和质量与争当样板和示范还有一定差距,重建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

三是城乡统筹水平还不够高,综合成果展示还不够充分。

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极端困难条件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应对特殊复杂形势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等等。

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去年10月24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指出“要努力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

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成都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突出强调“要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提前完成重建任务”。

去年12月28日,在我市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到我市视察指导工作,作出了“都江堰要在全省灾后重建中走在前面”的重要指示。

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也是省委、成都市委的工作要求,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都江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激励我们争当样板和示范的强大动力。

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提前完成重建任务,我们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主要有三大难题:

一是“经济余震”尚未消除。

受地震严重影响,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7.6%、40.7%、5.9%、19.6%,部分经济指标在今年可能还难以恢复。

二是金融危机还未见底。

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形成冲击,带来了企业经营困难增大、投资者信心、个人消费信心减弱等问题,对我们的招商引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三是维护稳定压力较大。

灾后重建涉及千家万户,社会稳定事关全局,特别是城镇住房重建、项目拆迁征地、安居房分配等工作,群众高度敏感,社会高度关注。

总体上讲,灾后重建任务“急、难、重”,工作推进必须“稳、快、好”,对我们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重大而难得的三大历史机遇:

一是灾后重建的机遇。

地震没有动摇我们的发展根基,灾后重建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为我们建立可持续、管长远的税源经济,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动力。

地震灾害使我们倍受上级的关切,倍受社会的关注,为我们争取支持,加快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震以极端的方式检验了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加快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们有条件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

二是扩大内需的机遇。

中央将灾后重建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成都市未来三年还将投入1.2万亿元应对经济危机和加快灾后重建,加之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医疗中心、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为我们加快灾后重建,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是试验区建设的机遇。

经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初步建立了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办法、体制机制和规划体系,干部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并广泛赞同,有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去年以来,我们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点中点,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设试验区的示范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面对严峻的形势、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成都市委的决策部署,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审时度势、迎难而上,以创新的举措去应对挑战、以实干的精神把握机遇,努力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

对此,我们要继续运用“瞄准五年发展目标、滚动安排三年工作、扎实完成每年任务”的工作方法,牢牢把握六个时间节点(2009年春节前、2009年5月12日前、2009年8月底、2009年12月底、2010年5月12日前、2010年12月底),争取提前一年实现“三年全面恢复”的目标,即用两年时间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公共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重大产业重建四大任务。

面对“急、难、重”的重建任务和“稳、快、好”的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既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又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牢固树立打赢灾后重建这场硬仗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希望,信心就是胜利。

为此,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城乡统筹。

实践证明,成都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顺应了城市与农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加快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武器。

在灾后重建中,必须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既要统筹推进“六大工程”等硬件建设,又要着力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等软件建设,妥善处理“软”和“硬”的关系。

既要抓好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又要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妥善处理“城”和“乡”的关系,加快形成体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成果。

二是必须坚持以民为本。

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重大胜利和实现灾后重建良好开局的成功经验。

在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复杂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更加注重关心群众疾苦,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必须把民生项目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切实改善民生、促进民安。

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使群众成为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城乡统筹的建设者、基层自治的主导者、灾后重建的受益者。

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要进一步弘扬只争朝夕、闯创试干的精神,勇做改革的探索者、创新的实践者。

必须围绕建设试验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着力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切实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动全局工作的整体推进,不断扩大体现样板和示范的实践成果。

四是必须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