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831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docx

发酵技能考试发酵技术及设备

发酵技术试题库

知识点一:

生产菌种的培养与保藏

1、在发酵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种子应处于()。

A、停滞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2、在发酵工业生产中,把处于对数期的种子接种到发酵罐新鲜培养基时,几乎不出现(),这样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生长旺盛的菌体,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A、停滞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3、()是保留有DNA重组质粒,具备合成目的基因产物能力的细胞。

A、子细胞B.P—细胞CP+细胞D细胞

4、一个工程菌的稳定与否,取决于()方面。

A。

重组质粒本身的分子组成B.宿主细胞生理和遗传性C环境条件DA+B+C

5、工业生产用的菌种,在下列哪个时期选取最佳()

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6、增加菌种的传代可以防止菌种的退化.(×)

7、我国的柠檬酸发酵采用的菌种是黑曲霉。

(√)

8、菌种退化主要由培养或菌种保藏条件引起的。

(×)

 

知识点二:

工业发酵培养基

1、在发酵过程中添加CaCO3能起到()作用。

A、消泡B缓冲C碳源D微量元素

2、常用的生理酸性物质()不仅可以调节发酵液pH值,还可以补充氮源。

A、NaOHB氨水C(NH4)2SO4D尿素

3、常用的生理碱性物质()不仅可以调节发酵液pH值,还可以补充氮源。

A、NaOHB氨水C尿素DB+C

4、()为迅速利用的碳源。

A、麦芽糖B蔗糖C葡萄糖D乳糖

5、()为缓慢利用的碳源。

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A+B+C

6、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产黄青霉菌体生长良好,但青霉素合成量很少。

A、麦芽糖B蔗糖C葡萄糖D乳糖

7、动物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天然培养基是().

A、.乳清B.血清C蛋清D血浆

8、按培养基的形态分,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

9、种子培养基的C/N比低,发酵培养基的C/N要高.(×)

10、发酵培养基的营养要求要比种子培养基高。

(√)

11、玉米浆可以作为碳源、氮源等微生物生长的多种营养物质。

(√)

12、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NaCl的作用是降低渗透压。

(×)

13、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

14、CaCO3在发酵过程中可起到缓冲作用.(√)

 

知识点三:

基本灭菌方法

1、仅适用于接种针、玻璃棒、三角瓶口等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火焰灭菌法D化学药品灭菌法

2、仅适用于表面灭菌和无菌室、培养间等空间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电磁波、射线灭菌法D化学药品灭菌法

3、仅适用于澄清液体和气体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过滤除菌法D化学药品灭菌法

4、消毒一般只能杀死()。

A、营养细胞B细菌C芽孢D酵母

5、消毒一般不能杀死()。

A、营养细胞B细菌C芽孢D酵母

6、灭菌能杀死()。

A、营养细胞B细菌C芽孢DA+B+C

7、()常用于皮肤和器具表面杀菌。

A、75%酒精溶液B95%酒精溶液C10%乙酸溶液D10%新洁尔灭溶液

8、火焰灭菌法仅适用于()等的灭菌。

A、接种针B玻璃棒C三角瓶口DA+B+C

9、紫外线的穿透力低,仅适用于()的灭菌。

A、表面灭菌B无菌室空间C培养间空间DA+B+C

10、过滤除菌法仅适用于()的除菌。

A、澄清液体B气体CA+BD液体

11、培养基采用()时,需在培养基进入发酵罐前,直接用蒸汽进行空罐灭菌.

A、间歇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12、()是在每批培养基全部流入发酵罐后,就在罐内通入蒸汽加热至灭菌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接种温度。

A、连续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13、()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培养基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破坏少.

A、连续灭菌B实消C间歇灭菌D空消

14、空气净化的方法大致有()。

A、热灭菌法B静电除菌C介质过滤除菌法DA+B+C

15、空气过滤除菌机理一般认为()的作用较大。

A、惯性撞击截留B拦截截留C布朗运动截留DA+B+C

16、空气过滤除菌机理一般认为()的作用很小。

A、惯性撞击截留B重力C静电引力DB+C

17、造成发酵染菌的原因有很多,尤以()造成染菌较为普遍且严重。

A。

设备渗漏B。

空气带菌CA+BD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18、无论是种子罐或发酵罐,当培养基尚未进罐前对罐进行预先灭菌,我们称为空罐灭菌,此时对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的要求是(),只有这样才既合理经济,又能杀灭设备中各死角残存的杂菌或芽孢。

A高温瞬时(133℃,15秒钟)B同实罐灭菌一样(115℃,8—15分钟)

C高温长时(127℃,45分钟)D间歇灭菌(100℃,30分钟,连灭三次)

19、与发酵罐相连的进料、取样、排污管道最好通入()进行清洗。

A沸水B温水C冷水D无所谓

20、空消的时候,三路进汽不包括以下哪个()

A罐底B风管C取样官D进样口

21、实消的时候应该()

A先开蒸汽,再开无菌空气,然后关蒸汽B先开蒸汽,然后关蒸汽,再开无菌空气

C先开无菌空气,再开蒸汽,然后关蒸汽D都可以

22、在向发酵罐通无菌空气前,先要用()空气对分过滤器吹风24h。

A高温B低温C常温D都可以

23、需要进入发酵罐内部清洗时,至少需要()人。

A1B2C3D4

24、酒精发酵罐人工清洗时,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AO2BCO2CN2D酒精

25、目前发酵工业上经济实用的空气除菌方法是()

A辐射除菌B热杀菌C静电除菌D过滤除菌

26、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相比,无菌程度通常要求()

A低B高C相同D都可以

27、连续灭菌与分批灭菌相比,优点不包括()

A时间短B设备利用率高C灭菌效果好D适合自动控制

28、在发酵过程中,湿热灭菌要比干热灭菌更有效.(√)

29、高温瞬时灭菌法常用于牛奶的消毒.(√)

30、在发酵过程中,空气灭菌常用干热灭菌和过滤除菌联合共用。

(√)

31、丁达儿灭菌法常用于牛奶、果汁等消毒灭菌.(×)

32、固体培养生产过程中无菌程度要求不是很严格。

(√)

33、培养基灭菌后,通常其pH值要上升。

(×)

34、通常在较长时间没有使用的反应器、染菌的反应器、更换菌种时都要进行空消。

(√)

35、消毒就是把被处理物表面和内部的全部微生物杀死。

(×)

36、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37、灭菌不一定能达到消毒的要求,而消毒则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38、75%酒精溶液的杀菌作用在于使细胞脱水,引起蛋白质凝固变性.(√)

39、75%酒精溶液的杀菌作用在于使细胞壁脱水变硬,无法吸收营养物质.(×)

40、玻璃纤维纸属于深层过滤技术.(√)

41、玻璃纤维纸属于绝对过滤技术。

(×)

42、微孔滤膜类过滤介质能将空气中的细菌真正滤去,属于绝对过滤。

(√)

43、微孔滤膜类过滤介质能将空气中的细菌真正滤去,属于深层过滤.(×)

44、紫外线的穿透力低,仅适用于表面灭菌和无菌室、培养间等空间的灭菌。

(√)

45、过滤除菌法仅适用于澄清液体和气体的除菌。

(√)

46、过滤除菌法仅适用于所有液体和气体的除菌。

(×)

47、连续灭菌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培养基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破坏少。

(√)

48、分批灭菌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培养基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破坏少。

(×)

49、当培养基中含有固体颗粒或培养基有较多泡沫时,以采用分批灭菌为好.(√)

50、当培养基中含有固体颗粒或培养基有较多泡沫时,以采用连续灭菌为好。

(×)

51、发酵罐的灭菌普遍采用湿热灭菌。

(√)

52、发酵罐实消之前,罐体的装料系数不能超过80%.(×)

 

知识点四:

发酵工艺及参数控制

1、工业发酵中为了获得易于提纯的代谢产物,菌体尚未达到()即行放罐处理。

A、停滞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2、发酵罐内维持()可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菌侵入而避免污染,以保证纯种的培养。

A、负压B常压C平压D正压

3、生物热的大小与菌体的呼吸强度有对应关系,呼吸强度愈大,所产生的生物热().

A、愈小B不变C愈大D无规律

4、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多适用于()发酵.

A、放线菌B微酸性的细菌C微碱性的细菌D霉菌

5、硅酮类消泡剂较适用于()发酵。

A、放线菌B微酸性的细菌C微碱性的细菌D霉菌

6、下列发酵过程检测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测量的有()。

A、pH值B胞内成分C基质浓度D温度

7、下列发酵过程检测的方法中属于物理化学测量的有()。

A、pH值B胞内成分C基质浓度D温度

8、下列发酵过程检测的方法中属于化学测量的有()。

A、pH值B胞内成分C基质浓度D温度

9、下列发酵过程检测的方法中属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测量的有()。

A、pH值B胞内成分C基质浓度D温度

10、泡敌是()。

A、.GP型B。

GPE型C天然油脂类D硅酮类

11、柠檬酸的发酵最怕()的污染,难以防治,容易造成连续污染.

A、噬菌体B青霉菌C细短产气杆菌D芽孢杆菌

12、谷氨酸发酵最怕()污染,难以防治,容易造成连续污染。

A、噬菌体B青霉菌C细短产气杆菌D芽孢杆菌

13、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活力会()。

A、偏移B提高C下降D不变

14、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最适pH值会()。

A、偏移B提高C下降D不变

15、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最适温度会()。

A、偏移B提高C下降D不变

16、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稳定性会()。

A、偏移B提高C下降D不变

1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三者抗剪切力由大到小依次为().

A、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B、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D、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

18、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三者对营养的要求由简单到复杂依次为()。

A、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B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D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

19、()的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可进行少量多品种的发酵生产.

A、补料分批发酵B分批发酵C连续发酵DA+B+C

20、()的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A、补料分批发酵B分批发酵C连续发酵DA+B+C

21、生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叫做()。

A、辐射热B蒸发热C搅拌热D生物热

22、()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A、氨基酸B维生素CA+BD抗生素

23、当发酵()时,泡沫异常多.

A、感染杂菌B感染噬菌体CA+BD温度过高

24、溶氧浓度是()。

A、DO值B、OD值C、COD值D、BOD值

25、浊度是()。

A、DO值B、OD值C、COD值D、BOD值

26、发酵中引起溶氧异常下降,可能有下列()原因。

A、污染好气性杂菌B、菌体代谢发生异常现象

C、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故障或变化D、A+B+C

27、()的亲水性差,在发泡介质中的溶解度小,所以,用于稀薄发酵液中要比用于黏稠发酵液中的效果好.

A、。

GP型B.GPE型C。

天然油脂类D.硅酮类

28、()的亲水性好,在发泡介质中易铺展,消泡能力强,作用又快,而溶解度相应也大,用于黏稠发酵液的效果比用于稀薄的好.

A.GP型B.GPE型C天然油脂类D硅酮类

29、在下列什么时期容易染菌,通常要将培养基废掉或者重新灭菌。

()

A发酵前期;B发酵中期;C种子培养期;D发酵后期

30、成熟的酒母液中,酵母的数量为:

()

A1亿/ml;B1亿/L;C1万/L;D1万/ml

3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过滤  B、过滤沉淀  C、萃取离子  D、沉淀萃取

32、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33、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 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

34、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隔绝空气    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

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

35、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B、以青霉素杀灭细菌

C、以缓冲液控制pH在5。

0~6.0之间D、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

36、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

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

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3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A.厌氧发酵 B、氨基酸发酵 C、液体发酵 D、需氧发酵

3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

溶氧不足

39、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40、谷氨酸发酵结束后,常用哪种方法进行提取( )。

A离子交换树脂法 B 膜过滤 C凝胶电泳 D沉淀法

41、在发酵工程中,(    )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

A无目标微生物   B无目标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   C无菌   D无氧

42、(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和酶工程    

C基因工程和酶工程      D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43、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B.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

C、分离后的酶包埋在明胶中D.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

44、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谷氨酸发酵又属于()

A、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45、在菌体生长和发酵产物生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为:

()

A、先高后低B、先低后高C、一直不变D、一直升高

46、引起发酵液中pH值下降的因素有:

()

A、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

B、生理碱性物质存在

C、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的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47、柠檬酸是食品、化工、制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根据碳原子数可知是:

()

A四碳酸;B五碳酸;C六碳酸;D七碳酸;

48、下列属于嫌气性发酵产物的是:

()

A青霉素;B酒精;C柠檬酸;D谷氨酸

49、双水相萃取主要是用于()的提取。

A小分子糖B小分子蛋白质C大分子蛋白质D氨基酸

50、青霉素是1929年Paster发现的,是好氧发酵的产物。

(×)

51、一个完整的发酵操作过程可分为发酵和提纯两大部分.(√)

52、发酵热是指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

(√)

53、嫌气性发酵又为好氧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发酵方式。

(×)

54、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增殖细胞是两种不同的细胞形式。

(×)

55、柠檬酸是1929年Paster发现的,因此后者被称为发酵之父。

(×)

56、发酵工程下游的主要任务是分离提取发酵产物。

(√)

57、发酵过程中可以有两种或者以上的微生物大量生长。

(√)

58、青霉素发酵属于好氧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发酵方式。

(√)

59、固定化细胞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

60、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要加强TCA循环的正常途径。

(×)

61、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与最适发酵温度是一致的.(×)

62、四环素发酵过程中,添加NaBr,可以提高四环素的产率.(√)

63、通风量越大,泡沫越少;搅拌转速越大,泡沫越少.(×)

64、控制泡沫的方法有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两种方法。

(√)

6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

66、字母SCP代表单细胞多糖,即一种作为食品的微生物。

(×)

67、分批发酵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

68、补料分批发酵的主要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69、连续发酵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

70、分批发酵的主要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

71、补料分批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72、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

73、pH值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

74、pH值不同不会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75、可用KLα的变化来衡量发酵罐的通气效率。

(√)

76、氨基酸、维生素这类初级代谢产物的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

77、青霉素、链霉素这类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78、当发酵感染杂菌和噬菌体时,泡沫异常多。

(√)

79、当发酵感染杂菌和噬菌体时,泡沫异常少。

(×)

80、消泡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81、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多适用于霉菌发酵。

(√)

82、硅酮类消泡剂较适用于微碱性的细菌发酵.(√)

83、硅酮类消泡剂多适用于霉菌发酵。

(×)

84、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较适用于微碱性的细菌发酵。

(×)

85、最适发酵温度是既适合菌体的生长、又适合代谢产物合成的温度.(√)

86、同一菌种,生长最适pH值可能与产物合成的最适pH值是不一样的.(√)

87、同一菌种,生长最适pH值只能与产物合成的最适pH值是一致的。

(×)

88、污染烈性噬菌体会引起溶氧异常升高。

(√)

89、污染烈性噬菌体会引起溶氧异常下降.(×)

90、泡敌是GPE型.(√)

91、泡敌是GP型。

(×)

92、柠檬酸的发酵最怕青霉菌的污染.(√)

93、谷氨酸发酵最怕噬菌体污染。

(√)

94、柠檬酸的发酵最怕噬菌体的污染.(×)

95、谷氨酸发酵最怕青霉菌污染。

(×)

96、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大都是由于发酵罐渗漏造成。

(√)

97、大批量发酵罐染菌,大都是由于发酵罐渗漏造成.(×)

98、有机溶剂萃取中,小分子碱性物质如链霉素,其带溶剂应选用酸性,如脂肪酸。

(√)

99、有机溶剂萃取中,小分子酸性物质如青霉素的萃取应调节系统pH为碱性。

(×)

100、谷氨酸提取一般采用的是等电点结晶法进行结晶。

(√)

101、麦芽在焙焦期最后的要使麦芽的含水量低于5%。

(√)

102、用于酿造的麦芽干燥之后要把麦芽的芽去掉,以免影响啤酒的质量。

(×)

 

知识点五:

发酵动力学

1、在非选择条件下,含重组质粒细胞的比生长速率μ+往往()不含重组质粒细胞的比生长速率μ—.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等于

2、反应速率常数k值愈小,则此微生物愈()。

A、不耐热B耐热C对耐热无影响D对耐热有间接影响

3、Gaden把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产物的生成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A、类型ⅠB类型ⅡC类型ⅢDA+B+C

4、Gaden把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产物的生成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A、类型ⅠB类型ⅡC类型ⅢDA+B+C

5、Gaden把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产物的生成显然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无关。

A、类型ⅠB类型ⅡC类型ⅢDA+B+C

6、以糖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碳源主要用于()。

A、[Δc(S)]GB[Δc(S)]mC[Δc(S)]PDA+B+C

7、Luedeking—Piret模型根据细胞生长与产物形成是否偶联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偶联型().

A、α>0,β=0Bα=0,β>0Cα>0,β〉0Dα<0,β<0

8、Luedeking—Piret模型根据细胞生长与产物形成是否偶联分为三种类型,其中非生长偶联型()。

A、α>0,β=0Bα=0,β>0Cα>0,β〉0Dα<0,β<0

9、Luedeking-Piret模型根据细胞生长与产物形成是否偶联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混合型()。

A、α>0,β=0Bα=0,β〉0Cα〉0,β>0Dα<0,β<0

10、酒精发酵产物的生成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

11、柠檬酸、谷氨酸发酵产物的生成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

12、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发酵产物的生成显然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无关.(√)

13、谷氨酸发酵产物的生成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

14、酒精发酵产物的生成间接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有关。

(×)

15、柠檬酸、谷氨酸发酵产物的生成显然与基质(糖类)的消耗无关。

(×)

 

知识点六:

发酵机制

1、糖、氨基酸等以及由这些化合物形成的高分子物质统称之为初级代谢产物。

(√)

2、抗生素属于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

3、分解代谢阻遏,又称之为葡萄糖效应。

(√)

4、生化意义上的发酵作用是厌氧微生物取得能量的一种方式.(√)

 

发酵设备试题库

知识点一:

生物反应器

1、物理密封密封程度分为P1、P2、P3和P4级,数字越大,密封水平()。

A、.越高B。

越低C一样D无规律

2、与厌氧培养设备相比,好氧培养具有的装置是:

()

A入孔;B温度计;C搅拌桨;D接种口

3、实验室发酵罐接种时,通气应该()。

A调大B调小C关闭D无所谓

4、外循环空气带升式发酵罐的优点是无需()。

A空气过滤系统B搅拌器C空气喷嘴D罐外上升管

5、按发酵罐的容积分类,属于中试发酵罐的是()。

A5-10LB10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