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8398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docx

高速公路工程创优方案

XXX高速公路XX至XX段

第XXX合同段

XXX工程创优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交第xx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XX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xx合同项目经理部

二0xx年xx月

 

1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xx至xxxx高速公路是《XX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中“三环”的重要路段,位于XX市西部经济区,北起xx高速公路附近的,途经xx和xx、xx,南接xx环线XX至xx高速公路附近的xx,是连接xx、xx的高速公路通道。

1.2技术标准

一、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

单位

标准规范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Km/h

80

停车视距

m

110

路基宽度

m

24.5(32.0)

行车道宽度

m

2×2×3.75(2×3×3.75)

硬路肩

m

2×2.50

土路肩

m

2×0.75

中间带宽度

m

3.0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最大纵坡

%

5

最短坡长

%

200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500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00

车辆荷载等级

公路-I级

桥涵宽度

m

与路基同宽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300,大中桥、涵洞、路基1/100

1.3工程规模

xx主线全长约16.4公里,路线主要在xxxxx,起点在xxxx大桥桥尾(K4xx+xx),终点在xxx(Kxx+1xx全路终点),包括互通立交3座,停车区一处。

项目主要工程以路基、常规桥梁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

主线路基长约14.4公里,挖方约598万方,填方约498万方;盖板涵(通道)共41道,拱涵(通道)共17道,跨线天桥共13座;桥梁总长约3.7公里,其中主线新建约2公里,互通匝道新建约0.8公里,交叉道路旧桥拼宽约0.9公里,钢筋约1.3万吨,混凝土约16万方。

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各约40万平方米,面层约68万平方米。

1.4主要工程数量

类别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路基工程

路基清表

m2

1515331.8

路基挖方

m3

5980025.9

路基填筑

m3

4979337.4

软土地基处理

m3

279570

碎石桩(桩径50cm)

m

7222.0

土工格栅

m2

1157315.0

土工布

m2

623673.0

排水工程圬工

m3

45256.4

边坡植物防护

m2

529622.8

边坡防护圬工

m3

82492.3

边坡防护钢筋

kg

744646.7

边坡防护锚杆

m

160573.1

边坡防护锚杆钻孔(不分孔径)

m

139959.4

挡土墙圬工

m3

22050.6

中央分隔带给排水工程钢筋

kg

392940.9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垫层(200mm厚)

m2

442368.0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0mm厚)

m2

411287.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0mm厚)

m2

386288.0

透层

m2

377232.0

粘层

m2

679654.0

封层(不分厚度)

m2

377007.0

粗粒式沥青砼(80mm厚)

m2

306203.0

中粒式沥青砼(60mm厚)

m2

371731.0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40mm厚)

m2

368513.0

水泥混凝土面板钢筋

kg

9095.6

桥涵工程

挖基土石方

m3

32420.9

桩基础(不分桩径)

m

7156.5

基础钢筋(含检测管等)

kg

1985080.4

下部结构钢筋

kg

3065980.3

上部结构钢筋

kg

8986580.5

附属结构钢筋(含钢管)

kg

853,622.1

预应力钢绞线

kg

1190039.9

基础现浇混凝土

m3

10490.9

下部结构现浇混凝土

m3

42190.8

上部结构现浇混凝土

m3

12076.8

附属结构现浇混凝土

m3

4266.9

桥涵工程

上部梁板现浇混凝土

m3

3906.1

上部梁板预制混凝土

m3

30083.1

桥梁防护圬工

m3

3,698.3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m2

61339.0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m2

45668.4

桥梁支座(不分型号)

1938.0

桥梁伸缩缝(不分型号)

m

1110.0

钢筋砼盖板涵(不分孔径)

m

1873.2

钢筋砼拱涵(不分孔径)

m

1857.2

2项目质量创优目标方针

本着“规范管理技术创新塑造精品持续发展”的质量方针,以审批的设计文件、项目专用技术规范及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各项施工活动。

分项工程评分值90分以上;工程交工验收合格;工程质量投诉0;重大工程质量责任事故0。

完工的工程要符合强度、抗渗、防腐、外观及其它相关的技术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创优质量方针,发扬“敬业、勤业、精业、成业”的企业精神。

积极深入地开展创优活动,加强质量管理的力度,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促进该项工程质量的提高。

继续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质量为中心,实现质量、进度、效益同步提高,推行质量承包责任制及“优质优价”办法的落实,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施工工艺,提高自控能力,加强监督检查,全面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项目创优目标

1、工期:

按照工期安排,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作。

2、质量:

竣工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95%以上,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3、安全:

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及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杜绝重大责任伤亡事故的发生。

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无机械及行车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4、文明施工:

成立组织、制定措施,创文明施工工地。

5、环境保护:

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对取土、弃土、排污等严格按设计文件和业主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和要求进行处理。

6、资料:

对施工资料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施工资料记录的完整、及时、规范、准确。

4质量创优领导小组

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工程运营生产的百年大计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施工承包企业生死存亡、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问题,做为工程施工的承包商和项目经理,应该从领导和决策方面,以战略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为此我项目特制定以下措施:

1、成立创优领导小组,它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制定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创优规划、方针、措施。

各施工队分别设质量管理现场领导组,由施工队长、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组成。

质检工程师和各专业工程师抓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队一级的质量管理机构在项目经理部创优小组领导下,制订本施工区段的创优措施,质量实施计划,并重在现场落实。

施工队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拟定项目工程具体的分项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各段的施工难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重点控制。

质量创优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x、xx、x、xx。

2、岗位职责

xx负责创优计划的具体策划,责任落实。

xx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方案的审定。

xx负责质量管理及施工队合同履约管理。

领导小组其它成员负责各专业施工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

5管理保证措施

1、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方案的编制

施工方案为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创优工程的基础,施工方案是否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对于精品工程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深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在现场实施过程中还应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及时总结,及时修改,力求在方案中队施工可能遇到的质量通病,施工难题逐一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及重要的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完成,按公司主管领导及部门审核后执行,其它专项技术交底及小构施工方案由各施工处的技术负责人自行编制,报项目技术部审批。

3)、施工方案的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向工程部、质检部、安全部及各施工班组的主要管理人员交底。

2、施工管理措施

1)、计划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生产的重要性指导性文件之一,是施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计划管理以总体施工总体进度计划为指导纲领,月施工进度计划做为阶段控制目标

6工作细则

依据相关标准制订本项目的质量创优实施细则。

6.1前期准备工作

1、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对全体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法制宣传教育、组织质量知识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质量专题研讨会、现场会,把“安全质量第一”,“用户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思想贯彻到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的全过程,明确质量是一把手工程,真正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深入开展下去。

2、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工程计划部、质检部等有关部门人员(包括技术、质检、材料、设备等)对施工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会审,并填写《图纸审查记录表》。

不吻合部分由项目部负责上报处理。

3、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组织工程计划部对本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填写《技术交底表》,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导线点、水准点和中线复测,必要时可增设导线点和水准点。

项目部实验室根据工作程序进行标准试验及原材料试验。

4、项目总工组织工程部编制项目开工报告及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6.2工程材料控制

1、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都将构成工程的实体。

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2、水泥、钢材、石灰等其它外部材料必须三证(出场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

进场后石灰按100T检测一次,钢材按60T检测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3、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施工过程中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推行材料准入制度。

6.3设备控制

1、项目部按照投标文件承诺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设备新旧率达80%以上,完好率100%,项目部将统一调度和使用机械设备。

2、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对操作手进行安全教育。

6.4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关键工序坚持“首件工程认可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4、整个施工过程,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6.5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6.6路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测量控制

⑴测量人员必须对放线测量记录和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⑵施工过程中发现测量放样错误后,由有关测量人员重新进行放样,并对错误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路基填筑的控制

(1)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开工报告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各分项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选定试验路段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中及完成后,按规范和质量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测,并及时编写试验路段总结报告,报项目总工审核。

经审核的总结报告经有关监理程序审定批准后,可作为指导施工的正式作业指导书。

(2)主要分部、分项及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a、路基清表:

路基清表深度应根据耕植土厚度决定,清表厚度15cm,清除的耕植土应运走堆放。

清表后表面无树根、杂草、腐植土,清表后厚度由清表前后标高控制。

清表后向下翻松20cm掺5%石灰拌和并碾压做填前压实处理,施工时为便于边坡的压实,为保证均匀压实,,路基每侧需加宽50cm(包括由软基沉降引起的宽度补偿)。

掺用的白灰要求达到III级灰以上,灰剂量不得低于±0.5%,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90%以上)。

检查频率为每1000m2每层测2处。

b、沟塘清淤:

沿鱼(河)塘路段,排水清淤后,边坡挖成不小于0.8m宽的台阶,回填5%石灰处治土回填至原地面(高路堤路段)或路床面以下100cm(低路堤路段),分层压实,压实度≥90%,其上同一般路段路基处理。

并在压实至93区顶面(高路堤路段)或路床顶面以下100cm(低路堤路段)处骑缝设置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路基压实度检查频率为检查每层1000m2测2个断面,每个断面每车道测1个点。

c、路基填筑:

①清表:

清除15cm耕植土后,在对原地面翻松20cm掺5%石灰处治土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②94区(中间部位)路基填筑:

掺灰总量控制在土方量的5%。

白灰等级应达到III级灰以上,对于掺灰部分用路拌机进行拌和,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

碾压时压实机具先轻后重,先边后中。

质量检验标准如下:

94区不小于94%。

检测频率为1000m2/2点,每断面每车道测一点。

纵断高程允许误差(-15,+10),检测频率4处/200米,用水准仪检查。

宽度要求不小于设计,质量要求路基边缘顺适,圆滑无曲折,检验频率为4处/200米,用钢尺量。

中线偏位允许误差50mm,检测频率为4点/200米,用经纬仪检查,弯道增测HY、YH两点。

横坡允许误差±0.3%,检验频率为4个断面/200米,用水准仪检测。

平整度允许误差不大于15mm,检测频率为2处/200米,每处用三米直尺连续量10尺,每尺检最大间隙。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4处/200米,用钢尺检查。

外观要求为路基边坡顺直,平整稳定,曲线圆滑,无软弹和翻浆现象。

③96区路基填筑:

路床0~80cm采用掺6%石灰处治土进行填筑。

质量检验标准如下:

压实度96区不小于96%,检测频率为1000m2两个点/层,每断面每车道测一点。

纵断高程允许误差(-15,+10),检测频率4个断面/20米,用水准仪检查。

宽度要求不小于设计,质量要求路基边缘顺适,圆滑无曲折,检验频率为4处/200米,用钢尺量。

中线偏位允许误差50mm,检测频率为4点/200米,用经纬仪检查,弯道增测HY、YH两点。

横坡允许误差±0.5%,检验频率为4个断面/200米,用水准仪检测。

平整度允许误差不大于15mm,检测频率为4处/200米,每处用三米直尺连续量3尺,每尺检最大间隙。

边坡不陡于设计值,4处/200米,用水准仪、钢尺检查。

.弯沉允许误差为不大于设计值,按JTJ071-98附录Ⅰ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

外观要求为路基边坡顺直,平整稳定,曲线圆滑,无软弹和翻浆现象。

④小桥台背处路基填筑:

台背填筑时,两侧台后路基填筑处理范围要求如下表:

每侧处理长度

构造物形式

底部长度

(m)

上部长度

(m)

备注

桥梁

≥10

>1.5×(H-路面厚度)+10.00

含台前溜坡,溜坡需超宽0.5m压实。

 

表列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按设计要求采用6%石灰处治土填筑至路面结构层底面。

并应满足路床底面以下80cm压实度≥96%。

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考虑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

且构造物回填时必须分层填筑,两边对称进行,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0cm。

其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50m2每压实层不少于1点。

6.7防护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6.7.1挡土墙

(1)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弛地层或坡积地段,基坑不得全部开挖,以免挡土墙完工前发生土体塌滑,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分段砌筑的办法施工。

(2)复核图纸,测量放线确定工程平面位置、高程。

(3)开挖基坑,到设计标高时报监理检验,如与设计不符按实际情况处理。

(4)挡土墙应根据地形及地址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缝宽为2cm。

(5)墙体砌筑均采用坐浆、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露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6)镶面石选平面30cm以上、厚度20cm以上的大块石料,钢钎精心凿面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表面处理方式进行。

,其中丁石长度不得短于30cm,地面线以下部分可不修凿镶面石。

(7)砌筑墙身先挂线于沉降缝木板上(根据选好的用料高度),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顺序安砌镶面石。

镶面石采用一顺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

填筑腹石时先在圈内低部铺浆,然后选择石头进行试放,较大石料的大面为底,较宽砌缝用小石块填塞。

试放好后用小锤击打石料挤浆,将砌缝砂浆挤紧,不留孔隙。

砌筑时注意砌缝的互拉交错、交搭,砂浆采用钢钎捣密实。

砌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片石砌体应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

任何层次的石块应与相邻石块至少搭接8cm。

(2)镶面石在砌筑前应选择石料,使各层在厚度、外观及类别上相匹配。

镶面石缝宽不大于2cm。

任何镶面石应与邻层石块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应有竖缝。

墙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缝,采用M10砂浆∮12mm钢筋拉凹缝,缝深控制在1.0cm左右,用黑墨水添缝,力求美观自然。

挡土墙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2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

每20m检查墙外顶外边线3点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每20m检查1点

4

竖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

每20m检查2点

5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每20m量2个断面

6

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每20m检查1点

7

表面平整度(mm)

块石

20

2m直尺:

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片石

30

混凝土块、料石

10

6.7.2浆砌片石实体护坡

(1)复核图纸,测量放线确定工程平面位置、高程,检查边坡坡比、路基宽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设计要求。

则按设计要求的坡度,用液压挖掘机或人工,自上而下进行边坡修整。

(2)护坡按设计要求的伸缩缝间距10~15米分段,沟槽开挖宽度为实体工程基础宽度,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或人工开挖,具体视施工现场情况定。

开挖时,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测量、监控沟槽的净空尺寸和槽底标高。

若沟槽内为石方,则采用小型松动爆破进行开挖,以免对基坑边坡造成破坏。

在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30厘米时,尽量用人工开挖、凿平。

若墙基处于岩石横坡上时,清除表面风化层,并做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50cm,高宽比不大于2:

1,在纵向上按设计图要求做成台阶。

槽底标高达到计设要求后,邀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平面、高程、坡比复测和基坑承载力检验,若基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马上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按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3)墙体砌筑均采用坐浆、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露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浸水或近河路基的护坡基础的设置深度,应符合图纸规定,且不小于冲刷线以下0.5m。

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

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1)石质基底应清理干净松散岩层,浇水湿润后坐浆砌筑;土质基底直接坐浆砌筑,砂浆按设计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挑至作业点。

2)镶面石选平面30cm以上、厚度20cm以上的大块石料,钢钎精心凿面或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表面处理方式进行。

,其中丁石长度不得短于30cm,地面线以下部分可不修凿镶面石。

3)基础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实,并作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软化。

4)基础应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做到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

砌体分段位置设于沉降缝处。

分段长度为10~15米左右或按图纸的要求进行设置。

砌筑前先用木板按设计结构断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缝位置,计算层数选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和坡度。

基础砌筑完成后进行墙体渗水土工布铺设,土工布铺设注意平整、尺寸、搭接长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砌筑墙身先挂线于沉降缝木板上(根据选好的用料高度),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顺序安砌镶面石。

镶面石采用一顺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

填筑腹石时先在圈内低部铺浆,然后选择石头进行试放,较大石料的大面为底,较宽砌缝用小石块填塞。

试放好后用小锤击打石料挤浆,将砌缝砂浆挤紧,不留孔隙。

砌筑时注意砌缝的互拉交错、交搭,砂浆采用钢钎捣密实。

砌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片石砌体应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

任何层次的石块应与相邻石块至少搭接8cm。

(2)镶面石在砌筑前应选择石料,使各层在厚度、外观及类别上相匹配。

镶面石缝宽不大于2cm。

任何镶面石应与邻层石块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应有竖缝。

墙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缝,采用M10砂浆∮12mm钢筋拉凹缝,缝深控制在1.0cm左右,用黑墨水添缝,力求美观自然。

浆砌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

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2

顶面高程(mm)

料、块石

±15

水准仪:

每20m检查3点

片石

±20

3

竖直度或坡度(%)

料、块石

0.3%

吊垂线:

每20m检查3点

片石

0.5%

4

断面尺寸(mm)

料石

±20

尺量:

每20m量2个断面

块石

±30

片石

±50

5

表面平整度(mm)

料石

10

2m直尺:

每20m量5处×3尺

块石

20

片石

30

6.7.3衬砌拱护坡

护坡道碾压在放好坡脚以后按护坡道高程将护坡道及边沟位置推平,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以防止护坡道沉降。

清理施工场地,修整边坡使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

然后按图纸所示地点进行施工放样,护坡工程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浅挖砌筑衬砌拱拱圈的基坑,并进行人工夯实。

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

开挖清理完毕后,然后请监理检验。

片石砌筑。

沟槽检验合格后,先用木桩每10米一处钉好砌石位置,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砌筑,砌筑工艺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施工技术要求。

护坡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均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